<h3>平掌“天池”</h3><div><br></div><div>雨亭 </div><div><br></div><div>“天池”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作为南方人,它离我们实在太遥远。可是,在我们眼前,却出现了一个“天池”——它就是新平县平掌乡高山顶上的猴进水库与大龙潭水库。</div><div>近日,记者到平掌乡采访,面对历来被人们叫做平掌的地方却难以找到一块平坦之地,面对崇山峻岭却难以觅到一棵合抱粗的大树的时候,不禁生出苍凉之感。眼下是草木狂长的季节,纵目之下,大山雄俊挺拔、苍翠欲滴;可是,当秋冬时节,当高山顶上的庄稼已经收割,当草木枯黄的时候,面对座座高山裸露出来的层层黄土,不能不让人颤动。</div><div>在村子里,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墓碑顶上刻有五角星的坟芸,以为是烈士墓。村里人却对我们说:“不,这些都是私坟。这里虽然穷山恶水,但是解放的时候这里没有土匪,因而没有烈士墓。”如此看来,之所以刻上五角星,只是当地人的一种纯朴的审美追求而已。</div><div>就在这种“古风犹存”的氛围里,我们来到了平掌后山的猴进水库,没有想到却进入了另一番与天山比美的天地。猴进水库如一条玉带,在绵延的山谷里向前延伸三公里左右。它的尽头不是一片森林,而是仅有“一墙之隔”的大龙潭水库。因而,猴进水库与大龙潭水库可谓是高山顶上的“姊妹池”。它们本来应该连在一起的,只是后者水位略低于前者,所以才在原有的山脊上加高成坝,活生生把两池水隔开,形成现在的这个样子。</div><div>我们顺猴进水库左侧的山顶草甸往前走。山顶离水库水面的位置还不到三四十米,清清的水面离我们这么近,它不像一个水库,而像是一条平静的河流躺在山谷里。水库的对面依然是绿茵的大草甸,空旷、明净而悠远。中国人喜欢登高而望,因为面对起伏的群山、无边的大草甸,胸襟也会变得开阔,再多的烦恼也会烟消云散。</div><div>此时,一位放牧人赶着一群猪从馒头一样的山顶上冒出来。那群猪一见下坡路,疯狂地往下奔跑,在绿色的草地上划出一阵黑影,其壮观的场面不亚于一场刺激的比赛。我们问身边的放羊人,为什么不把猪关起来厩养,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放羊人告诉我们:“自古以来,我们都是放养,因为放养的猪比厩养的猪好吃。”这是肯定的了,因为放养的猪一天到晚在水草丰富、阳光明媚、空气新鲜的大山上奔跑,肯定比关在厩里的猪不一般。 </div><div>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猴进水库的尽头——大龙潭水库。它有点小,只是一泓清池;它一眼望过去一览无余,不像猴进水库那么狭长,也没有猴进水库那么多姿,不断地把秀美的身影藏在山谷的森林里。可是,它的名气却比猴进水库大得多。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把大龙潭水库渲染得神乎其神。</div><div>这个古老的传说至今还在当地口口相传,只要你向山顶上的放牧人打听,他就会向你原原本本地讲述那个“曾经”发生在大龙潭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仅仅是从前——似乎是刚刚过去的事——两位龙女居住在大龙潭里,每逢集市,她俩变成美女携手赶集,引得集市上的人们争睹为盼。俩位美女一边在街上游玩,一边向路边的小商小贩买东西。她俩所付的银子比一般人要付的银子还金光闪闪,特别招人注目。可是,当两位美女提着购卖的东西进入大龙潭后,小商小贩们手中所得的银子突然间便无声无息地悄然消失。这奇怪的事情一度上演,让小小的山寨震惊不已,大家都不知道这银子从何而来,也不知从何化去。当初,没有人怀疑俩位美女身上。一次,一位年轻的商人金君见俩位美女来买东西,心生爱慕,便悄悄跟踪俩位美女,想知道“谁家有女初长成”。当金君跟踪到大龙潭后,看到俩位美女轻盈地站到水面,然后像云彩融入蓝天一样,她们与碧水化为一体。金君在惊呆之余,感觉到口袋一动,伸手一摸,刚才俩位美女所付的金光闪闪的银子也被化得乌有。后来,应该有更好的姻缘在等着金君,这是我们期盼的事。然而,质朴的放牧人没有刻意加工,而是继续如是说:“后来,金君无意间泄露了天机,众多的人们跑去大龙潭去观看,从此,俩位龙女再没有出现过。倘若在一个山高月小、夜朗风清的晚上,金君能够重来的话,说不定俩位龙女也会凌波而出。”按照一般传说的演绎手法,两个水库应该是俩位龙女的化身,可是,放牧人告诉我们:“大龙潭以前只是一潭泉水,解放后顺势建了两个水库,一个就是大龙潭水库,一个就是猴进水库。”</div><div>传说让人神秘,而近乎直白的现实却同样叫人惊喜,因为水库两岸的一路风光时隐时现、弯弯曲曲、如丝似缕,不断地牵挂着你的心。</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