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 转变方式 提升素养——延庆区第二届妫川杯小学品社、综合学科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总结会

张杰

<h3>12月15日,主题为读懂学生 转变方式 提升素养——延庆区第二届妫川杯小学品社、综合学科(劳技、信息、综合实践)教师基本功培训与总结展示会在教科研中心举行。</h3> <h3>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前学科为单位的活动形式,与以往不同的是,品社、综合学科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一次真正的综合,跨学科的融合、整合活动。老师们对本次活动非常期待,会场座无虚席。</h3> <h3>首先,研训员李永芳老师明确了本次活动目的。 </h3><h3>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更多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如何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整合已经成为当下课改的热点。本次活动立足打破学科的界线,从不同学科视角关注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应用到自己学科上,唯我所用,真正达到学科融合、整合的目的。</h3><div>&nbsp;</div> <h3>接着,四位教师分别从不同学科进行教学设计说课展示。延庆第一小学综合实践学科古相红老师带着她的《家庭污染的调查》一课进行说课展示。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提出问题,引领学生了解问卷组成部分,学会问题的设计方法。并通过资料搜集,组织学生开展家庭污染的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好的防治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了学生分析、评价、交流能力,更是发展了学生责任意识。</h3> <h3>第二位说课的教师是延庆一小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罗广明。罗老师的《灵活控制角色》一课,让学生利用Scrath脚本搭建程序实现协调角色动作的目的。教学中老师坚持放手,让学生先行自主探究,任务设计由易到难,具有循序性,并允许孩子在探究过程中出错,让他们在一次次问题解决过程中习得方法技能,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h3> <h3>第三位进行展示的是大柏老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王玉兰。说课的内容是《大家庭中你我他》一课。本课王老师注重学生已有知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合作探究,教师采用适合学生理解、记忆的图文并茂的形式,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提取、整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本课核心素养的落实,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h3><div>&nbsp;</div> <h3>最后一位说课展示的是靳家堡中心小学安春霞老师。安老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交通发展带来的思考-从学校附近的交通拥堵说起》一课,学生能发现、关注身边的交通问题,初步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交通问题,尝试用思维导图展示思维方式、达到深层学习效果,最后回归到生活,指导行为。学生在实践中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落实社会参与方面责任担当素养。</h3> <h3>听课教师聚精会神,认真记录着每一点,在跨学科的课堂中获得了本学科外的有益启示,跳出学科看到更深层的教育本质。</h3> <h3>紧接着,大家一起欣赏了劳技教师团队基本功作品展示。通过作品的展示,体现了整个团队的精神和力量,更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在深厚的功底下,同时也映射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技术与技法的实施情况。</h3> <h3>老师们都被短片中精美的作品深深吸引,赞不绝口,称赞这些制作者真是太厉害了!</h3> <h3>然后,李永芳老师公布了延庆区第二届“妫川杯”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奖情况,根据学科参与的总人数确定获奖比例,肯定了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说课、制作作品等方面都有亮点,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强化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理解和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情况。</h3> <h3>最后,李永芳老师以品社学科为例对教学设计环节进行了总结,李老师强调无论说课还是上课,教学设计是基础。在当今开放的时代形势下,考察老师真正的能力与水平。同时,也鼓励老师创新设计,转变教学方式,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新发法融入到自身日常教育教学设计中,做到“关注学生学、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融入、关注目标的制定、关注教学结构的逻辑性、关注创新设计、关注表述形式”六个关注,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h3><div><br></div> <h3>就劳技学科而言,本次活动内容包括教材中难度系数较大的泥工、金工、木工三个领域,从关注整体设计、规范操作和作品质量三个方面,来考查教师的基本功状况。老师们选题设计标新立异,能正确使用工具,作品突出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美。今后会加强金工方面的训练与培训,增强自制教具、使用辅助工具的意识。根据自身特点,在涉及技能领域里,扬长补短,全面发展自身专业技能。</h3> <h3>素养提高不在一朝一夕,核心素养提高更需要方方面面达成共识、高度重视、实践举措、反思总结。立足于学,着力于用,学以致用,方可把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