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赵志伟 文/摄</p><p class="ql-block">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p> <p class="ql-block">巨匠陨落!惊闻"乡愁诗翁"余光中先生今日在台北病逝,痛心……</p> <p class="ql-block">四年前,余老在北大做访问学者,正逢大师捌秩进伍华诞,我专门在老北京店设宴为先生祝寿。</p> <p class="ql-block">喜宴上,我为先生伉俪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等您,在最美时光里》,先生听完为之动情地说:"你的诗,情感丰富,表达细腻,能打动人心,感染人的情绪,哈哈,令人消魂"。</p> <p class="ql-block">先生再三叮咛嘱咐,鼓励我今生一定要坚持不断创作,一定要整理出百首诗歌出版诗集,与大家分享。先生在酒桌上欣然为我待出的诗集取名并题写书名《子夜的呼唤--赵志伟百首情诗精选集》,并主动承诺,待诗稿清样出来,第一时间寄给他,为诗集作序,真是天赐鸿福,福份有加🙏🙏🙏</p> <p class="ql-block">可惜先生就这样走了,先生为我诗集作序,却成了一生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因为工作忙碌,因为在大师面前,我那些独自呻吟用来消遣时光,又何以成诗。我知道,只是先生对晚辈的鼓励而已,所以一直没来的及,也没有激情去整理编辑成诗集。先生还托台湾老友炳公多次问及诗稿,惭愧呀!</p> <p class="ql-block">先生,可却等不及了。今天,他走了,乡愁化云鹤西归。</p><p class="ql-block">留给我的,是淡淡的忧伤,久久的回忆。</p><p class="ql-block">愿,此生能了却先生的心愿,了却我的心愿。</p><p class="ql-block">先生,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2]</p><p class="ql-block">1947年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入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转厦门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1][2][3]</p><p class="ql-block">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4]。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2]。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5][6]</p><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