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生读图(之四)

笨歌

<h3>  承蒙我市《井冈山报》的信任和抬举,为我开辟了“冬生读图”专栏,“意在牵引去往精品摄影的解读赏析,以奉献更多的艺术审美”(编辑语)。今是第四期,每期六图,共10期,所评点作品均为本地作者的优秀或获奖作品,敬请关注并赐教。</h3> <h3>  《晨牧》获 2012年大众摄影杂志第9期网络天地人气奖 ;“煌上煌杯”2013年江西农业摄影大赛特别提名奖 ; 2013永新县美丽乡村全省大赛优秀奖 ;2013年“百年中行杯——江西风景独好”摄影大赛三等奖。</h3><h3>摄影:陈靓珂&nbsp;&nbsp; </h3><h3>读图:刘冬生</h3><div>&nbsp; 《晨牧》是一幅纪实人文摄影作品,从图片能看出作者拍摄于一个有薄雾的早晨,老农赶着牛群去森林放牧,恰时一群鸭子路过此地,此刻作者眼明手快地利用慢门凝固了这一场景。就画面看,鸭群因有牛和老农赶路而飞速前行,这慢门的使用又把鸭群拍的像流动水和行走的云一般,从而使一个普通的场面活了起来,且人儿、牛儿、鸭儿也显得非常自然、和谐与温馨。在技巧上作者是用秒计算拍摄时间,这不但要有脚架,还事先要有预判,也只有这样才能出现这种效果。不远的树,虽然进入了冬季,但仍然苍劲挺拔,有一种融入了生命之中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恰似说明了这平原之地对环境的珍爱。那牛儿膘肥体壮,亦是水草丰足,看得出这儿的风景优美,农民纯朴、善良、勤劳。作者把镜头对准这片富饶土地,将禽畜作为聚焦点,定格这里的生产和生活是有备而来的。一个普通的场景经作者精心经营,拍出这般有意境的作品,不能不佩服他的洞察力和良苦用心。</div><h3>&nbsp;&nbsp;&nbsp;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他的这句话强调了"观察发现"的重要性,世界上有很多美的事物,如果我们不善于观察和思考,熟视无睹,照样发现不了,那些美的或稍从即逝的事物只好等待别人去发现。作为从事视觉艺术的摄影人,我们要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内涵。</h3> <h3>  《一树红叶》 获2015年全国第24届摄影艺术展优秀奖。</h3><h3>摄影:王源清&nbsp;&nbsp; </h3><h3>读图:刘冬生</h3><h3>&nbsp; &nbsp;&nbsp;《一树红叶》是一幅风光摄影的小品之作,“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被霜风染得火红的叶子,在秋风淅淅的摇曳下所剩无几了。作者此刻并不是借这叶子开始枯黄凋落而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相反,他是对那刚要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也是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向往......。且看标题 “一树红叶”,明明没有一树红叶,作者为何起这名,这就是作者的心情和心境所在,这也跟唐代诗人王维《山中》的诗意不谋而合。叶子红了意味着秋天的到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着丰收的喜悦,可以享受着秋天带给的缠绵与沉寂,能在这瑟瑟秋风中使劳作的伤痛得到慰藉。我们再看看作者所选择的画面,白墙、青瓦、爬墙藤,藤似树非树,爬在白色的墙面犹如风吹动着树枝,那么飘逸自在,藤枝的线条有如人工勾勒,那么流畅、生动、富有韵味,爬在白墙上又那么洁净、细美。更为大家所喜爱的还是那红叶,像燃烧的火焰向边缘蔓延,整幅图在点、线、面上运用得很专业,不愧为国展之作。&nbsp;&nbsp;&nbsp;</h3><h3> 读了这幅国展风光小品之作似乎也让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磅礴大气的风光摄影之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方可得到,而我们时常会忽略的一些不起眼的小景、小不点,也是我们的“镜中”之物,同样不能放过。</h3> <h3>  《和谐之美》获2012年《我心中的那片海》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奖;2011年江西省政协建党90周年摄影展一等奖。</h3><h3>摄影:段卫明&nbsp;&nbsp; </h3><h3>读图:刘冬生</h3><div>&nbsp;&nbsp; &nbsp;《和谐之美 》是一幅人文纪实作品,整幅画面满目金色,谁染红了大海并发出闪亮的光芒?是万簇金箭似的朝霞射进了大海,是那绚丽多彩的朝霞沐浴着三位赶海人前行,他们在那绮丽的美好景象中聆听大海优美的旋律,那人间的尤物白鹭踩着海浪给的节拍,随赶海人之后舞动着,一身素雅,洁白淡然的芳泽,像是为金色的大海镶嵌了一串白玉,或许还有那悠扬婉转的鸣叫、赶海人的踏水声、大海的波涛声形成了悠扬的三重奏......,此刻,作者是心旷神怡、情不自禁的按下了快门,成就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和谐之美 》也由此而生。作者拍摄时居高俯拍,有一个较好的纵深感,画面中的人与人、白鹭与白鹭之间没有重叠,三人行走时正好形成一个三角形,既稳定又不失活泼;对画面的取舍紧扣主题,前后左右既不失重,又不偏颇;色彩上作者对黄红略有所加重,形成一缕朝霞满地金的意境,让欣赏这美丽朝霞的人,好似喝了一杯香醇的美酒,沉醉在这迷人的景色里。</div><h3>&nbsp;&nbsp;&nbsp; 面对这种大场景,大多数拍摄者都是想办法拍得大而全,其结果是千人一面,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区别。为此,我们要学会观察和取舍,在大场景中用我们的双眼去“切割画面”,为我所用,拍出精彩的“局部”,《和谐之美 》就做到了这一点。</h3> <h3>  《手机》,获江西省第二十三届摄影艺术展优秀奖并发表于《中国摄影报》。</h3><h3>摄影:郭隆润&nbsp;&nbsp; <br></h3><h3>读图:刘冬生</h3><h3>&nbsp;&nbsp;&nbsp; 《手机》是一幅纪实人像之作。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手机是奢侈品,是身份的象征,如今,手机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手机》作品演绎着“低头族”的一幕,躺在锅里的铸锅工人闲暇之时,或是低头刷微博、发微信、聊QQ、读新闻、看小说,看视频......,作者眼明手快的记录了这一场景,且在构图、用光、肢体神态抓拍上都很到位;观其构图,作者利用铸铁工人躺着的姿势采取对角线构图,既使画面显得活泼,又起到稳定了画面的作用,还让被摄体的肢体、表情处于最佳观察位;在用光上既注重了高光和主光不过度,又照顾到了弱光中的细节保留,这也说明作者在调整中的后期把握得很好;在表情上被摄体不乐不愁,反手枕头十分自然和惬意,观其形,算是真正进入了手机里的内容给予的角色。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铸铁工人的手机用塑料薄膜包裹着,这说明其对手机的爱惜和此地的环境状况。作者用《手机》为题,其意义深邃,它是高官贵人之物,也是普通百姓之宠,其各自的作用和使用效果也各不相同。&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h3><div> 无论如何,手机改变了生活,手机改变了世界,手机让我们的联系更简单,通话更方便,我们的交流需要也得到了更高标准的满足。但任何通信工具都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手机》也将成为历史和永恒。</div><div><br></div><h3><br></h3> <h3>《茵莱湖上的渔民》2016年获多个国际摄影大赛金银奖。</h3><div>摄影:吴&nbsp; 燕&nbsp;&nbsp; </div><h3>读图:刘冬生</h3><h3>&nbsp;&nbsp; &nbsp;《茵莱湖上的渔民》是一幅社会生活纪实之作。茵莱湖位于缅甸北部掸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为缅甸第二大湖,缅甸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陈毅元帅曾游览茵莱湖时被这种奇景所吸引,写下了“飞艇似箭茵莱湖”、“碧波浮岛世间无”的诗句。图片作者在茵莱湖居高临下俯拍了三位渔民在打鱼船上用餐的情景,构图时将趣味点前移至黄金分割线的下线中间位置,三条船呈放射形,这样使趣味中心更突出,更有利于主题表达。茵莱湖碧波荡漾,湖水清澈,多云的散射光映衬着湖底,蓝色的天空和云朵在湖里形成倒影,犹如船儿空中飘逸,渔夫们悠闲地享用美食。画面里三个渔夫坐在各自的船头相聚于湖中同时用餐,虽然是用荷叶托起的饭菜,没有看到大鱼大肉,但那种相聚的方式不能不为之感动,手抓米饭,传统的生活,简单的快乐,这就是他们的水上生活。作者很注重观察被摄者的肢体动作和情感表达,画面定格于微笑、倒水、进食的高潮点上,让读者感受到的是朴实、是热情、是微笑、是阳光,更是和睦相处的兄弟情义。</h3> <h3>  《左手右手》2016年获“美丽中国 品质尼康”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h3><h3>摄影:华增龙&nbsp;&nbsp; </h3><h3>读图:刘冬生</h3><h3>&nbsp;&nbsp;&nbsp; 《左手右手 》是一幅由多幅组合起来的纪实摄影“组照”,这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图片组合方法。63个画面有着不相同的人物,手提不同的物品,行走在不同的路上,但有个共同点,大都两手提着物品,这也是作者由表及里想要揭示和表达的。现代社会快节奏,上菜市场购物用个塑料袋快捷方便,画面中的男女们购物归途中都两手满满,真可谓是市场的丰富和人们的拥有,给人以繁荣、丰足的景象。然而《限塑令》的实施,并没有改变市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减少各种塑料袋使用的目的成为一句空话。63个图中也有几位拉着购物车的,还有提着环保袋的,而就那不到十分之一的不一样的人群中购物车上仍然是塑料袋,由此我们可见《限塑令》实施的艰巨性。&nbsp;&nbsp;&nbsp;&nbsp;</h3><h3> 读了这幅组合图我们不难看出,在拍摄时要用记录的眼光去观察被摄主体,所拍人物符合主题方可,不需要太多的拍摄技巧。相反我们确立主题时要对生活抱有浓烈的感情,观察生活的真谛,以敏锐的思维,独特的眼光,前瞻的姿态,去提炼主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