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颠倒横斜任意铺,半页仍存半页无。莫道几幅残缺处,描来不易得相符。" 这首古诗所描写的是我国书画史上一种特殊的画种 "八破画"。</h3> <h3>我最早知道"八破画"这个词儿是在学画的启蒙阶段听到这个词汇的,那时随舅舅翁袖天(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先生的胞弟)先生学习工笔花卉,一次讲课的时候怹拿出一本孔小瑜先生的画册,讲述博古画的技法,说博古画有一个类别叫"八破画",是从传统的博古画发展而来的,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为什么叫"八破画",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这么一个词汇,当然也是一带而过就印记在脑海里啦。</h3> <h3>多年之后经赵珩兄介绍前往迪阳公寓为王世襄(字畅安)先生诊病,诊病之余翻看畅老的书籍《锦灰堆》时,我询问此三字是什么意思,怹只又说了三个字 "八破画",使我恍然大悟,这个名字叫的太贴切了,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名字了!怹的《锦灰堆》收录了在80岁以前所写的大部分著述,共计105篇,这些文字在集中依所述内容分为:家具、漆器、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一共十二类。</h3> <h3>八破画又称 "锦灰堆" ,锦灰堆一词出现的很早,相传元初大画家钱选曾在一次酒醉后,将桌上的蟹钳、虾尾、蚌壳、笋皮、莲房等"食余剥剩,无用当弃者",绘成一幅横卷图,画中杂物叠映相衬,别有一番意趣,友人无不称奇,此图即题为"锦灰堆"。畅老的书籍之名寓意贴切,古意盎然。</h3> <h3>之所以被称作"八破",一方面,"八"是一个虚数,代表多、富等含义,同时也谐音"发财"、"发达",寓指了这类作品的吉祥主题;而"破"虽然指残破之物,却同时有"破家值萬貫"、"破碎自珍"的隐喻,"破碎"则代表"碎碎平安",以及一种信仰:越破旧(艰难),生命力越坚强。</h3> <h3>"锦灰堆"是由残破的文物片段构成画面,且大多是破烂的面貌,活像灰堆里拾出来的,这也许就是"锦灰堆"名称另一种的由来。它的别名有许许多多,像:"八破画"、"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 等名称,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几笔游戏而已,通常是对书房一角的随意勾勒.翻开的字帖,废弃的画稿,参差的秃笔,杂乱无章层层叠叠挤入了画面的特殊场景。</h3> <h3>锦灰堆的画法非常真实的描绘古代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杂物。具有三维视觉艺术特点。如:古旧字画、废旧拓片、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等。这些杂物件件呈现破碎、撕裂、火烧、沾污、破旧不堪的形状,给人以古朴典雅、古色古香、雅气横生、耐人寻味的感觉,故有人称之为"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因此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h3> <h3>传承800余年之久的八破画因技术含量高、绘制难度大、耗费时间长,目前在中国书画界已难觅踪影。锦灰堆的创作要求绘画者必须多才多艺,要擅书各种字体,精通各种画法,熟知各种碑拓、青铜器造型,能篆刻各种印章等等。</h3> <h3>而且其布局奇特,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由于可在一幅画中集中表现多种艺术形式,并且能给人以缺憾美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锦灰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让人颇感遗憾的是,这样一种独具特色的画种却面临失传的窘境。</h3> <h3>在中国画坛有一位画僧六舟和尚非常有名,六舟多才多艺,于诗书画印,靡不精通,嗜金石,富收藏,精鉴别,刻竹、凿砚均名重于时,尤擅传拓,传拓古器物全角,堪称一绝,他的《百岁图》,就是源于传统的锦灰堆绘画,因为"碎"与"岁"谐音,所以,往往具有祈祷福寿的寓意。《百岁图》层层叠叠地拓了86种金石小品,包括钱币、印章、瓦当、古砖、砚台、石刻、铜器铭文等。据六舟自己说,拓了整整5年才得以完成这件作品。</h3> <h3>鉴赏八破画是一个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过程。最初观者可能把焦点放在像拼图碎片一般的画面上,对描绘物品进一步辨读,才能了解画的主旨。或者反过来,从局部细节再到整体画面。每个艺术家创作的角度都不一样,有的因为装饰性,有的因为含义挑选某个特定物品。审美的、内涵的角度,比如怀古、祈福都有。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是艺术家故意而为之!</h3> <h3>有的画家则把对当时社会针砭时弊的见解掩藏在图像之中,例如:李成忎的四条屏《毁烬残篇》(1938)中,他借用了公元前213年灾难性的焚书坑儒事件。而这几幅作品的创作时间,正是在南京大屠杀之后,艺术家对历史场景的借用,似乎暗示着当时国家生灵涂炭的状态。</h3> <h3>八破画的图案也经常出现在一些玻璃质内画鼻烟壶中,一些著名的鼻烟壶画匠,像马少宣,就是由他的书法及绘制鼻烟壶内的八破画而著名的。更有意义的是马少宣还将照片复本绘制在壶内,今天马少宣鼻烟壶的收藏者对此更是趋之若鹜。</h3> <h3>八破画的创作者多是一群经济型画家,他们的创作是为取悦于一般的欣赏者,作品只是对其周围大众文化的反映而已。这一领域被公认的能手,是画了六十多年的郑达甫先生.三四十年代流行沪上的"锦灰堆"之作,大多是郑先生的手笔。在本美篇中我收录了很多郑先生的作品。</h3> <h3>民国时上海有个福建商人杨渭泉,好笔墨而不善画。他结识了郑达甫后,便使了个移花接木的歪招,干脆延留郑达甫在家,专门为其代笔作画。而郑达甫此时生活窘迫,有人邀他代笔,自是欣喜。有了稳定的代笔人,精于谋划的杨渭泉,便以自己的名义大登广告,吹嘘自己工于绘制"锦灰堆"。每幅画出售所得利润,杨郑二人六四分账,郑达甫还要自费购买笔墨颜料等。这种奇怪的合伙生意一直做了20来年,杨渭泉一直坐享名利。后来战乱一起,失去了绘画生意的客源,郑达甫成了"废角料",杨渭泉便毫不留情地把他赶了出去。因此,目前在古玩市场中流通的工笔绘制"残画",凡落款为"古闽杨渭泉"的,皆是郑达甫的旧作。</h3><h3><br /></h3><h3><br /></h3> <h3>郑达甫被迫回家后,不得已只好以打柴、卖烧饼讨生活,此时他仍坚持画画。解放后,这段隐秘被人捅破,他所绘"锦灰堆"被邀参加全国第二届美展,首次回归主人名下。郑达甫也随即被上海市文史馆聘为馆员。</h3> <h3>民国时期很多八破作品展现了当时富裕阶级的审美和收藏趣味。他们尊崇文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文人桌案上的书页、古代丹青名品、经典发帖、以及珍玩摆件常出现在八破画中。这些物件很多也是收藏品。富裕阶级推崇文人审美,收藏文人的文房器玩,也是彰显自身学识和社会地位的一种方式。</h3> <h3>法语中的"视觉错觉"经常使用于西方油画或壁画上,毫无疑问用此来描述八破画是毫无争议的。这类作品在中国和西方是令人吃惊地相似。如果不是因为这些画的渊源可以从17世纪的中国画中找到答案的话,那么人们还会误以为是从欧洲传播而来的。也许原本是要销往西方市场的中国八破画外销瓷的存在,显示了东西方相似的品味和对这种视觉把戏的共同爱好,如人们看到的19世纪后期的碗和茶壶,以及同时代的许多鼻烟壶。</h3> <h3>国内的博物馆基本没有八破画的收藏,它们大多散落在私人藏家手里,文人和美术史有点看不起八破画,他们觉得这类画作有点俗气,认为这里面只是技法的表现,余以为被忽略的或许不只是一种绘画门类,还有它所崇尚的"接受不完美和残缺"的美学观念。</h3> <h3>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八破画,这个中国美术史的遗珠,它使人既熟悉又陌生。而让它的回归到我们的视野中,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中国绘画的多元化,以及中国美学观的多元化!</h3> <h3>"八破画"(锦灰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中的生命是短暂的,犹如流星划过长空,转瞬即逝,但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是应该永恒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