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极之行一一南极的冰

平安是真

<h1> <font color="#167efb"><b>南 极 的 冰</b></font></h1><h5><font color="#167efb"><b> 2017年12月14日</b></font></h5><h3> </h3><h3> 早就听说南极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冰雪皑皑、银装素裹、晶莹剔透、冰天雪地,企鹅成群,还有各个国家的科学考察站,一直想着有机会一定到南极去看一看。</h3><h3>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后的一块净土,由于没有人类长期固定居住,这里保持着纯天然的美景。</h3><h3> 通过我南极之行拍摄的南极照片、视屏画面中,可以看到这些"南极的冰"美到令人窒息。当你身处南极,置身于这些绝美的冰雪奇观中,仿佛是另一个世界,让你的心灵顿时平静和放松下来……。</h3><h3> 2017年11月14日是我们此次南极旅行"中国人包船🚢"从遥远的南极结束登陆"中国长城科学考察站"之后,举行庆祝晚会后开始返航的时候,今天是12月14日,我们从南极旅行返航算起,回来已经一个月了,这几天在将手机里南极之行的照片转移到电脑中拷贝时,再次浏览了南极的所有图片和视频,决定写一篇关于南极的冰!</h3><h3> 这里所说的"南极的冰"是指我南极之旅亲眼看见的浮冰、海冰、冰山、冰川、冰架、冰盖、陆缘冰、蓝冰、黑冰⋯⋯冰冻星球之中的冰天雪地之冰冻世界⋯⋯。</h3><h3> 到了南极之后,你会更加理解和领会与"冰"字有关的成语,如:冰山一角、冰清玉洁、冰天雪地、冷若冰霜、滴水成冰、雪窖冰天、冰消瓦解、青蓝冰水、冰魂素魄、雪碗冰瓯、冰雪严寒、冰山难靠、玉骨冰肌、若涉渊冰⋯⋯。</h3><h3> 让你在一边旅行的同时一边探索、学习着,这也许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意义吧……。</h3> <h3>  我们所知道的"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被巨厚的冰川所覆盖,只有在南极大陆边缘区域有季节性的岩石出露,其余的绝大部分都覆盖着常年冰雪。南极洲的冰平均厚度为2000米左右,最厚的地方达4800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盖,冰雪总体积有2800万立方千米。两公里厚的冰雪是什么概念?你可以想象一下你走两公里长的路对比一下吧……。</h3><h3> 南极的冰是由很纯的淡水组成的,所包含的淡水约占全世界淡水总量的72%,就其体积来说,约占全世界总冰量的90%以上,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宝库。如果这些冰完全消融,全球平均海平面将升高55~60米,这对人类的生存将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当然,这只是"假如"而己,估计永远也不会发生的。</h3><h3> 当你站在南极大陆上的时候,你会立刻觉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你可以通过个别照片看一下,坐了十几人的冲锋舟在海面上、冰山下的时候,简直就是一个"点"而己⋯⋯。</h3> <h3>  2017年11月7日晚上我们所乘坐的美国夸克公司的 "海钻石号"邮轮渐渐离开南美洲最南端的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口,慢慢向公海驶去,随着邮轮渐行渐远,一路向地球的南端行驶,原先随船而飞的海鸥已经没有了身影……。</h3><h3> 我们将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交汇的"德雷克海峡",航行970公里左右才能进入南极圈,到达南极洲,由于该海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常年大风大浪,出发前已经做好晕船的心里准备,但是我们这一次真的是很幸运、很顺利,绝大部分人员都没有任何晕船反应的。</h3><h3> 11月9日上午邮轮已经进入南纬60度以上了,也就是说进入"南极圈"范围之内,下午1点前抵达南极的"南设得兰群岛",由于进入南极圈之后,水温差异明显,冷暖空气交汇后在大海中形成一片雾蒙蒙的天空,时近中午时分,可以清晰的看到南大洋的海面及南极洲的冰天雪地了,我们的邮轮已经停靠在南极洲的南大洋当中了。</h3> <h3> 遥远的南极,我们来了!</h3><h3> 11月9日下午三点左右我们的邮轮已经抛锚稳稳的停在南大洋中间,一切均在邮轮上专业探险队员巡查、安排妥当之后,我们开始分组登上冲锋舟,在南大洋中风驰电掣般穿梭于南极的冰川和冰山之间,或追寻座头鲸的喷水口、或静静的停在海面上等待飞鸟的到来、或在寻找着南极的海豹、或追逐企鹅的身影……。海上巡游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登上了南极的第一站:"企鹅岛"!企鹅岛上至少有几万只企鹅,形态各异,憨厚可爱至极,关于企鹅的所见所闻,我在《南极的企鹅》美篇中已经讲述了很多很多,在此就不多述了。</h3><h3> 此次旅行,很多朋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与我们同团的昆山朋友"王虹"大哥哥特地准备好一面旗帜🚩"我们来了,遥远的南极",大家都觉得非常的应景又有纪念意义,纷纷三五成群的拉着旗帜留影纪念一下,因为南极的风很大,又冰天雪地,容易产生"雪盲",大多数人都蒙的严严实实的,只有自己才能认识自己吧……。</h3><h3> </h3><h3><br /></h3> <h3>  下午登陆"企鹅岛"之后,晚上邮轮继续向前向南深入航行,也就是向南极大陆的纵深处挺进!</h3><h3>2017年11月10日早晨四点多一点醒来,看到船舷外面的天空已经大亮,原来想从床上起来拍一张照片,告诉我的朋友们关于南极圈的"极昼"现象的,也就是此时的南极属于夏季开始,白天很长,估计有20个小时吧,黑夜很短的时节;结果到船舷上一看,着实惊呆了,太震撼了,邮轮两侧全是移动的海冰、冰山!我从未近距离的看到过如此多的、如此巨大的、如此形态各异的、如此绚丽无比的、如此湛蓝的浮冰、如此精美绝伦的浮冰、海冰、冰山……,它们一个接一个的漂浮在大洋之中,海冰、冰山与海水接触之处是那么的清澈、湛蓝、透亮……!真的太美了!此时早晨四点钟的我,一点睡意也没有了,虽然船舱外面寒风凛冽,我叫醒了与我同一房间的摄影爱好者,居住澳大利亚悉尼的黄大哥,他拿着单反、我拿着朋友新送的苹果8+手机,在邮轮夹板不同位置不停地拍摄着,想记录下此时的震撼和美丽风景……。</h3> <h3>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随着邮轮进一步深入南极圈内部,通过多次海山巡游,登岛徒步,在邮轮上听冰川学家的数次专题讲座,观看BBC的专题片《冰冻星球》,查阅邮轮上的图书馆、资料室,使我慢慢对"南极的冰"有所了解,我要把我的所见、所闻、所知记录下来,留做一篇记忆,等我年老的时候带着孙子翻一翻、看一看、讲一讲…..。</h3><h3> 下面的第一张照片是我拍摄的海面上的浮冰,这是一张难得的照片哦……,你仔细看看就发现即将溶化的冰块之间夹杂着黑色的东西,那是火山熔岩!也就是说南极大陆也有火山喷发的时候,火山灰也没有彻底熔化冰川,而是留下了火山熔岩后继续被新的冰雪覆盖着。两个冰块之间夹着的东西是火山灰哦,南极可没有你想象的垃圾的。</h3><h3> 第二张照片是11月10日早晨5点钟,大家都还在睡觉时我在邮轮夹板上抓拍到的,数只海狗爬在冰山上随波逐流而去,当它们见到我在拍照的时候,也随即跳入海水中游荡起来了……。我一开始以为它们是海豹,请教动物学家后告诉我是"海狗"。</h3><h3> 这两张抓拍的照片给邮轮上的冰川学家和动物学家看了以后,都要求我微信传送给她们,专家们认为也是比较难得的一景哦……。</h3><h3> 后面连续的几张拼图照片都是本人在邮轮上、冲锋舟上、南极大陆上实拍的图片,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过的。美不胜收,精彩纷呈,美丽又壮观的景象……。</h3> <h3>  在邮轮上11月9日下午来自中国的探险队员、冰川学家"赵晨"进行了关于"南极的冰"的专题讲座,并组织预测:我们的邮轮会是什么时间开始遇见海冰、冰山? 后来公布的答案是11月9日早晨2点零9分钟!我在早晨四点起来看到的已经是很多很多浮冰、海冰、冰山了。随后的时间里我们的"海钻石号邮轮"一直穿梭于南极洲南大洋的海冰和冰山之中,避开一座座巨大的冰山。</h3><h3> 冲锋探险队员带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靠近一座座冰川、冰山,在阳光照射的海面上波光粼粼,蓝天、白云、冰山、海水组成一副精美绝伦的画卷……。</h3> <h3>  10日上午的时候邮轮上的游客和我一样起来,在夹板上手拿着长枪短炮的相机不停着记录着每一个从我们身边滑过的冰山、海冰,这一次,大家不仅慢慢认识了、了解了南极,更知道了南极冰的壮观和厉害。</h3><h3> 其实,无论在南极还是北极,海冰和冰山都是航行的大敌,这次在南极旅游,还算是去了南极半岛最容易航行的区域,貌似没有遇到非常巨大的冰山...其实见到的冰山已经有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了,之前看到南极科考的科学家写的书籍,他们曾经在南极遇到十几公里长的冰山,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吧?</h3><h3> 你通过我所拍摄的照片,你可以粗略的判断冰山的长、宽、高吗?有的冰山给人的感觉似乎很快就会倒塌的样子……,又想靠近它,又害怕危险随时来袭……。</h3> <h3>  千万别小看了南极的冰山,你应该知道的,"泰坦尼克号"邮轮就是撞上了冰山才在冰海中沉船的!</h3><h3> 有的冰山像恶魔一般,面目狰狞、张牙舞爪地,挡在我们船的前面⋯⋯,似乎在说,让你们看看我的高大、厉害!你敢碰我吗?所有的船只都会敬而远之的吧……。</h3><h3> 有的冰山又是那么的美,冰凌中闪烁着五彩的阳光,冰块反射着纯净的天蓝...或许我们叫它"冰川蓝"更合适,有时候遇到小一些的就叫它"蓝冰"。</h3><h3> 形态各异的冰山,是南极的主角,是你去南极要看的主要景色之一,他们或高或长,或蓝或白,你见到它之后,一旦走进你心里,就长久地挥之不去。以至于一个月后的我依然历历在目……。</h3><h3> 在南极大陆南大洋上进行海上巡游时,探险队员会带我们去找蓝冰,你近距离接触时,那种晶莹剔透、那种蓝光真的是让你无法用言语来表达!</h3><h3> 有时候还会挠上一块"千年老冰"带上邮轮,直接勾兑鸡尾酒饮用哦……。</h3><h3> 冰山与海水之间、巨大的蓝冰都在阳光照射下显现着令人难忘的"蓝色"!</h3> <h3>  在海上巡游时见到过一座冰山,大概是此次南极之行遇到的最长的冰山,全长至少有1公里吧,形状怪异,行将分崩离析之中的感觉…….。 在"天堂岛"海上巡游时,看到连绵的冰川,靠近海边的部分有着巨大的裂缝,每一块都有几十层楼那么高,似乎随时就要崩裂的感觉,似乎危险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看看后面的几张照片就知道啦……。</h3><h3> 南极,这是一个冰冻的世界...眼前这些冰山,究竟有多老?怎么可以这么蓝,这么绿? 南极,这一片凝固的土地!凝固的世界!充满着神秘!</h3><h3> 有的冰山,据当时船长说,在海面以上高度近百米,但是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没有那么高,或许是因为南极地区视野开阔、无遮无拦,让我们对高度失去了判断吧?</h3><h3> 下面第一张照片是11月10日所拍摄的南极州的冰川,你根本无法想象它的高度,并且明显可见冰川由于重力作用向下向海面滑动而形成的冰裂了,其实每崩踏之后倒入大海中的冰山,个个都相当于一幢数百米高的高层建筑那么大哦……第三张似乎能感觉到它的高度,冲锋舟根本不敢靠近它的。</h3><h3> 前面有冲锋舟在冰川或冰山角下的照片,通过对比,你心中可以推测它的高大形象了……。</h3> <h3>  更重要的是,一般的冰山,海面以上的部分,只是整座冰山的1/10,海面下才是更大的部分,占到其体积的9/10哦……。到了南极北极,看到了冰山,你才会忽然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冰山一角"...!这个成语多准确,也许来源于冰河时代的祖先们吧。</h3><h3> 下面的这张照片是邮轮上冰川学家"赵程"讲座时,我在其幻灯片上抓拍的,很形象直观的告诉你什么叫"冰山一角"了⋯⋯。我相信你看了我这遍文章和图片之后,"冰山一角"一定永远刻在你的脑海里了吧……。</h3><h3> 虽然我们这次旅游去的是南极半岛附近,其实是南极最容易航行的一段,11月9日下午登上"南设得兰群岛"中的企鹅岛,11月10日上午到达"库佛维尔岛",11月10日下午登上此行最远处,也是此次挺进南极最深处的"天堂岛",因为海面冰层太厚,破冰船无法继续前行的原因开始调头航行,11月11日上午登上"博托点",11日下午登上"戴诺岛",11月12日上午登上"半月岛",11月12日下午登上中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也是此次南极之旅的最后一个登陆点,所有的旅行者都异常兴奋,因为它是我们祖国的考察站,岛上住守着14名科考队员,他们已经从今年春节之后,也就是说二月份以后就没见过外来人员了!我们是2017年第二批登岛的中国人,用他们的话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第一批登陆的人!从长城站登岛完成之后,邮轮开始返航途中…….。</h3> <h3>  我们每到一个登陆点,基本上都会组织海上巡游,穿梭于各种大小冰山之间,我们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海冰、冰山、冰川、以及数不胜数的海上浮冰。</h3><h3> 我们运气应该算好,没遇到坏天气,又遇到一只非常专业和敬业的常年从事海上航行的探险队伍,当我站在船长驾驶室里的时候,看着眼前海面数次巨大的冰山,听着船长和船员忙碌地说着英语、法语,他们肯定是在商量着如何避开它,感觉还是有些紧张的..。</h3><h3> 南极的冰山,真的很美,就仿佛飘在大洋中的一个个蓝白色的梦幻,可是靠近冰山真的是件危险的事,尤其是我们的小冲锋艇,因为海面下的冰山,才是我们未知的世界,哪里蕴藏的危险,我们毫不知情。</h3><h3> 很多冰山的一生中,由于逐渐溶化,在自身重力、风力、海浪的作用下,会在水面上、下颠倒反过来很多次,如果遇到冰山翻身的话,倒霉的一定是我们,冰山肯定安然无恙。但是冰山、浮冰太美,太华丽,闪烁着魅惑人心的幽蓝,让你忍不住靠近,再靠近,每一次遇到蓝冰,我们都会让探险队员把冲锋舟靠近它,但是前提是必须安全才行。</h3> <h3> 在南极、在冰山面前、在冰川面前、在南大洋中,你所遇见的是大气磅礴的美...,真真体会到人在自然面前之微不足到,在南极巨大的冰山面前,你真的是"小不点"而已! 一座座冰山紧相连,近看冰山,美得不同凡响⋯⋯,超凡脱俗,纯净得让人舍不得触碰⋯⋯,多么纯净的蓝!就像初生婴儿一般⋯⋯,鲜嫩得可以挤出水来..,夏天的南极冰山,正是一边融化,一边冰冻,所以,是真的在滴水..., 没有语言可以形容的美,晴天的南极纵然大美,但阴云密布才是南极真正的主题,所以这是我喜欢的场景...乌云密布,阳光却能透过乌云,巨大的冰山在乌云下,让整个海面显得危机四伏 ,乌云密布下的大美,蕴藏着不一样的感觉。</h3><h3> 记得有一天,天气阴沉沉,小雨霏霏,寒风凛冽,探险队员继续组织海上巡游和登岛活动,许多人都放弃了,我想既然来了,怎能放弃每一次呢……。跟着大多数客人一起继续前行……。不一样的天气、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体验!但是当天回船后还是感觉到身体的不适,头被寒风吹的异常疼痛,真的体会到了南极的"杀人风"的厉害哦……。</h3> <h3>  在南极海域最常见的情景,就是巨大的冰山形成了冰山水道,而水道的中间,还有很多小的浮冰拦路,冰山四伏,让南大洋成了真正的冰海。</h3><h3> 虽说我觉得这次没有遇到特别特别巨大的冰山,像"格陵兰冰山"一样庞然大物,但其实冰山已经足够大了,看看我们冲锋舟,在冰山面前,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是微不足道,通过一些照片对比,就可以看到我们的万吨邮轮,在冰山面前多么渺小,邮轮好像是"藏匿"于冰山之中。</h3><h3> 冰山山系... 排成纵队,我估计从前也许就是一座冰山,后来从冰川中崩裂开来的,这也是此次遇到的比较大的冰山之一。也许前天,或者昨天,它刚刚从冰架上崩塌下来,还有些藕断丝连的感觉。</h3><h3> 一直想探讨一个问题,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冰山,让它们在我们的眼中是那么的不同?</h3><h3>有些海冰像冰晶一样晶莹剔透,有些像雪一样看起来松软无比,有些湛蓝有些翠绿,除了气泡(空气)含量之外,还有什么呢?</h3><h3> 有些冰山表面平坦光滑,有些却像鱼鳞一般...难道风蚀对冰山也不是一视同仁的么?</h3><h3> 下面就让我带你一同了解关于南极、关于南极的冰的一些基本常识和知识吧……。</h3> <h3>  首先说一下关于"南极的环境":</h3><h3> 南极洲,也就是位于地球南极点四周的区域,为冰雪覆盖的大陆,周围岛屿星罗棋布。南极洲的面积,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岛屿面积共约1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之和相当,是中国陆地面积的1.45倍,是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2倍,为世界第五大陆。你千万别以为"南极洲"最小哦……。</h3><h3> 南极洲四周围绕着多风暴且易结冰的南大洋,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积约3800万平方公里,为方便科学研究,又被称为世界第五大洋。</h3><h3> 南极洲距离南美洲最近,中间隔着只有970公里的德雷克海峡。距离澳大利亚约有3500公里,距离非洲约有4000公里,与中国北京的距离约有12000公里。南极洲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h3><h3> 南极洲的最高点是被中国🇨🇳占据的哦……"马克姆峰,海拨高度是4350米。</h3> <h3> 你一定想了解"南极的冰山":</h3><h3> 在南极周围的海洋南大洋中,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冰山,其体积之大,数量之多,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h3><h3> 冰山和浮冰不同,浮冰是海水冻成的海冰,冰山却是从南极冰盖分离出来的。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冰山从陆缘冰的边缘分裂出来,成为南极海域独具特色的象征。据统计,南大洋的冰山大约有218300座,平均每个冰山重10万吨。</h3><h3> 南大洋的冰山一般长几百米,高出海面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大的冰山长度达到170千米。有的台状冰山高出水面达到450米。1956年美国人观测到一座罕见的大冰山,长333千米,宽96千米。这样巨大的冰山,难道还不是移动的岛屿吗?实际上,它的面积远远超过了大洋中的一些小岛。像1987年10月初,罗斯冰架断裂出一座冰山,长140千米,宽约40千米,高出水面225米,它的面积达到6400平方千米。</h3><h3> 冰山,在海上看起来似乎是静止的,实际上它在移动,随着海流的方向移动。由于南大洋的冰山体积大,海面温度低,一般寿命可以维持10年左右才会慢慢消融,而北冰洋的冰山平均寿命仅有2~4年。</h3><h3> 南大洋飘泊的大量冰山,虽然美丽壮观,给大洋增色不少,但是对于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来说,冰山始终是可怕的威胁。尤其是在大雾迷漫、能见度很差的天气,或者是夜航期间,船只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开冰山。现代化的考察船和其他船只,配备了雷达装置,能够及时发现冰山,因而减少了和冰山相撞的危险。</h3> <h3> 你知道南极有多冷吗?<br /></h3><h3>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堪称"世界寒极"。南极点附近的平均气温为-49°C,寒季时可达-80°C。现在新的寒极点已经是零下94度了!</h3><h3> 南极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只有暖季和寒季之别。即使是11月到次年3月的暖季,南极内陆的月平均温度也在-34°C~-20°C之间。至于每年4月到10月的寒季,南极内陆的气温一般在-40°C~-70°C之间。</h3><h3> 如此寒冷的天气对人类和一切生命都是可怕的威胁。在南极,因寒冷而冻伤致残的事例是经常发生的。</h3><h3> 南极为什么会这样寒冷呢?这是由于南极冰盖犹如一面巨型反射镜,把太阳辐射的热量的90%反射回宇宙空间的缘故。在南极的寒季,太阳几乎很少露面,南极的大地吸收的热量微乎其微,但是到了暖季,虽然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上徘徊,可是,雪白的冰盖表面又拒绝接受太阳的热量,结果南极终年是九天寒彻、大地封冻的荒凉景象。</h3><h3> 但是你千万别被我说的不敢去南极了!其实我们作为游客身份去南极,只是在南极洲的边缘,在南极大陆的最边上,不是科学考察你根本无法深入进去的!</h3><h3> 我们中国处于地球的北半球,南极洲是地球的最南端,属于南半球,每当我们进入冬季的时候南极开始进入了夏季,我们所到达的南极大陆地区温度基本上是在零度左右,有时候会在零下十度左右,因为常年冰雪覆盖,你也别想那边天气会在零上多少度的,所以你通过照片可以看到我们有时候穿的衣服并不多,特别是在走路,阳光出来的时候,无遮无挡,紫外线异常强劲,每次出游时游轮都通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晒隔离措施!太阳照在身上,立马变的温暖起来……,同行的东北人说,这算什么冷?光着身子照相,还有女孩子穿比基尼练瑜伽摆拍呢……。</h3> <h3>  到南极旅行,你需要了解一下关于冰盖、冰架、冰川、冰山、浮冰、海冰的慨念?因为整天看到的就是冰天雪地哦……。你了解以后才能区分出来照片中记录的什么东西,否则感觉都是一样的东西。<br /></h3><h3> "冰盖",又称大陆冰川,是覆盖着广大地区的极厚的冰层的陆地面积,覆盖面积少于5万平方公里的叫做"冰原"。冰盖绝大部分分布在南极圈内,直径约4500公里,面积约1398万平方公里,约占南极大陆面积的98%。平均厚度为2000~2500米,最大厚度达4000多米。冰盖的总体积约2450万立方千米,占世界陆地冰量的90%,淡水总量的72%。冰盖外围发育有面积约为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缘冰"。在内陆冰盖的补给和推动下,冰架边缘不断崩坍出大量的平顶"冰山"。</h3><h3> 打开国内出版的世界地图,在南极那里你能看到"冰架"的另一个名字"陆缘冰",顾名思义,这是位于陆地边缘(之外)的冰,也就是在海里的冰。这些冰不是由海水冻结形成的海冰,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冰川冰。 </h3><h3> 寒冷的南极大陆上,积雪终年不化,数百万年来形成了厚达两千米的"冰盖"。整个冰盖可以划分为若干条"冰川"。冰川(俗称冰河)这个词非常形象,南极大陆上看起来坚硬无比的冰其实一直在不停流动,而且像江河一样,也是从高向低流,最终奔向大海。</h3> <h3>  当然这个速度超慢,最快的也不过每年移动几米。在合适的条件下,流入海洋的冰会浮在海上,且与后面的冰川连为一体,就形成了"冰架"。简单地说,"冰架"就是陆地冰川入海形成的。冰架这个词也很形象,既然是架子,下面就需要有支撑。</h3><h3>支撑冰架的通常是海岸,凹进去的海湾两边都有海岸,这里就成了冰架出现最多的地方。例如,南极最大的海威德尔海中有菲尔希纳-龙尼冰架,罗斯海中有罗斯冰架,而世界大洋的最南端实际上是在罗斯冰架之下。</h3><h3> 冰架下的海洋仍是人类尚未涉足的领域,冰架崩解后,原来被数百米厚冰所覆盖的海洋就完全暴露出来。考察船终于可以进入这片海域,进行观测了。</h3><h3> 像其他大陆一样,南极大陆的总体地形也是由内陆中央向沿海降低的。南极冰盖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并且,由内陆中央缓慢地向沿海方向移动,在海湾地带突入海洋,形成"冰架"。当冰架上的冰继续向深海方向流动时,就会发生崩解作用,然后形成一座座"冰山"飘向大海,直至融化。</h3><h3> 南极冰盖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全部是冰,南极的冰盖只在沿岸冰川入海的地方和内陆某些出现裸露岩石的部位才能见到成冰。南极冰盖的上面,覆盖着近百米厚的积雪层,其表面仍然在不断地接受降雪的沉积,下层的积雪在重力的压迫下不断地转化成冰。</h3><h3> 南极"冰盖"是由终年不化的降雪逐渐堆积而成的,属于极地大陆"冰川"类型,它的主要特点是温度低,雪的积累量和消融量都比较小,而且从新的积雪转换成冰的过程非常缓慢,因此冰盖相对比较稳定。其下层的积雪在上层积雪的重力作用下,被压实排气后发生重结晶作用,从而形成了坚硬的冰。南极冰盖的冰和其他淡水冰最大的区别是它们未经过融溶,还含有大量的气体,因此,它保存着完整的层状结构。</h3><h3> "冰川"从"冰架"上分离入海,就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冰山"," 冰山"在海面上漂浮,根据大小,人们会把小的漂浮块体就叫做"海冰、浮冰"吧。</h3><h3>这样说一下,你能够明白了吗?</h3><h3> 这时候再从头看一下所有照片,你一定会有新的认识了吧……。</h3> <h3>  你和我一样看到冰川、冰山、千年老冰出现蓝色的时候,你会觉得异常的美!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冰川冰是蓝色的?</h3><h3>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冰都是白色的,你见过蓝色的冰吗?在遥远的极地和高山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冰川冰,这些冰中有许多就像天空一样是蓝色的,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同样是冰,为什么我们常见的冰是白色的,而冰川冰却是蓝色的呢?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冰都是由液态的水冷却到0℃以下凝结形成的,但冰川冰的形成过程却不同,它的"前世"并不是液态的水,而是固态的雪。在极地和高山地区,寒冷的气候使得全年的降水均是固态形式,也就是说,在那里只会下雪而不会下雨。同样由于寒冷,落到地面的雪很难融化,这样,地面上的雪就会越积越多。新落下的雪盖在之前的雪上面,压力越来越大,原本比较松散的雪会被逐渐压实,变得越来越硬也越来越紧密,先形成球状的粒雪,再进一步压实,最后就会形成冰川冰。在这个过程中,原来松散的雪之间存在的空气有一部分会被挤出去,还有一部分会被封闭在最后形成的冰川冰之中,形成一个个小气泡。形成之初的冰川冰还没有变色,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冰一样,也是白色的。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冰就会变成美丽的蓝色,这就是那些被封闭在冰川冰中的小气泡们的功劳。冰川冰形成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雪压在它上面,使其进一步被压实,变得更加紧密,那些被封闭的小气泡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当它们小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对阳光产生散射作用。阳光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不易被散射,而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却很容易发生散射,于是跟蔚蓝的天空一样,冰川冰也变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蓝色。 冰川冰呈现蓝色同天空呈现蓝色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光的散射作用,只不过在冰川冰中微小的气泡代替了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小水滴等的作用。想象一下,在古老的冰川之下还隐藏着另一个"蓝天",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h3><h3> 也就是说,常年的积雪挤压和雪水形成了密度较高的冰,波长较短的光被反射,所以人们看到的冰川呈透明的蓝颜色。</h3> <h3>  你知道"冰山一角"的真实状态和物理原理吗?</h3><h3> "冰山一角"的语文解释是:你所看到的海上冰山,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比喻一个非常大的或很有价值的事物只显露出很小的一部分,或一个实力很强的人只表现出一部分才能。</h3><h3> "冰山一角"为舶来语,源自英语口语的一个习语the tip of the iceberg。一般认为这个口语基于北欧人的航海经验。水与冰相比,水的密度大于冰,所以冰山会漂浮在水上,但大部分冰山是在水面之下的,露出的只是冰山的一个尖角。据计算,露出的冰山一角约占整个冰山的十分之一左右!所以航船如果靠近这看似不起眼的冰山一角时,哪怕是万吨巨轮也很可能因碰撞水下的冰山而搁浅,严重的就会损毁船体下沉,就像百年前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冰山"借喻事物尚未完全明朗化的全部和真相,"冰山一角"则借喻事物或事情明显暴露在外的很小的一部分。</h3><h3> 你看了我写的这个美篇以后,你是不是也觉得我的能力只是你所想象我能力的"冰山一角"呢😄😄</h3> <h3>  你应该知道的"南极之最":</h3><h3>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周围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h3><h3>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低温度-94.℃就是在那里观测到的。</h3><h3> 南极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一阵风可达40-50米/秒,最大风速达到100米/秒,被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为"风极"。 在南极考察队员中流传一句: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杀人。我真的感觉到了南极的风,吹的你浑身冰冷,头疼欲裂的感觉……。</h3><h3>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h3><h3>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形成干燥的"白色荒漠"。</h3><h3> 南极大陆是冰雪量最多的大陆南极洲的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上的大冰盖及其岛屿上的冰雪量约为24×106立方千米,大于全世界冰雪总量的95%。</h3><h3>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横跨经度最大的大陆,横跨360度。你需要有一点地理知识才会懂哦……。</h3><h3> 南极大陆是最大的荒漠,因沙漠为每年降水量少于25平方厘米的地方,所以寒冷的地方和炎热的地方一样,都可以成为荒漠。</h3><h3> </h3> <h3>  《南极条约》你了解吗?我根据邮轮上的讲座,查询了相关资料,供你参考一下。</h3><h3> 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条约体系《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为:禁止在条约区从事任何带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冻结对南极任何形式的领土要求;鼓励在南极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各协商国都有权到其他协商国的南极考察站上视察;协商国决策重大事务的实施主要靠每年一次的南极条约的例会和各协商国对南极的自由视察权。中国于1985年5月9日加入南极条约组织,同年10月被接纳为协商国。</h3><h3>《南极条约》有40个成员国,其中26国为协商国,14国为非协商国。继《南极条约》之后,协商国又于1964、1972、1980年先后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和《南极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1988年6月通过了《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1991年10月在马德里通过了《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南极条约》和上述公约以及历次协商国通过140余项建议措施,统称为南极条约体系。1991年在马德里通过的《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中第25条规定,自议定书生效之日起50年内禁止在南极进行矿物资源活动,从而确保了南极大陆未来50年的和平与安宁,为全面保护南极、科学地认识南极奠定了基石。</h3> <h3>  南极大陆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没有狗的地区。"国际南极条约组织"出于保护南极环境考虑,1991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南极禁狗令:"狗不宜再引进南极大陆和冰架,南极区域所有的狗都要在1994年4月前离开。"遵照禁令,当时各国南极考察队员都依依不舍地送走犬只,与向带来欢乐和情感慰藉的爱犬们说再见,送它们离开南极。所有的犬只于1994年初就全部撤离南极地区。此后驻扎在南极的各国考察研究队伍就没有任何的犬只陪伴。</h3><h3>在南极发展研究探勘史上,用于拉雪橇替代人力,狗在南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狗的作用大大降低,只剩下当人类宠物的功能。</h3><h3> 到目前为止,世界所有的相关国家都遵守禁令,做到南极无狗的要求。</h3> <h3>  南北两极的十方面差别:</h3><h3> 到了南极,你也定会想到北极,我们同行的客人当中很多已经去过北极了,你知道南北极的哪些差别呢?</h3><h3> 1、温度差异明显。南极最低温度为零下89.2摄氏度,这是在俄罗斯东方站测得的,你的寒极点温度是零下94度了。北极最低温度为零下68摄氏度。两者相差20余摄氏度。</h3><h3> 2、南极境内没有一个国家,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有些国家出于占有欲望,曾对南极做了扇形"领土"分割,分别宣称它属于自已,但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是不算数的。北极却非如此,挪威、丹麦、加拿大、美国、俄罗斯、芬兰、冰岛、瑞典等8个国家的领土伸入其境内。</h3><h3> 3、南极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北极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据说北极早年也曾生存有一种企鹅,后来灭绝了。这样一来,便成了南极没有北极熊,北极也不见企鹅的踪影。</h3><h3> 4、南极圈内没有常驻从事生产与生活的人口,有些考察站虽然有人坚持常年考察,但要抡换。北极不但有常驻人口,还有多个城市,如挪威的特罗姆瑟城。</h3><h3> 5、南极圈内冰山高大,北极冰山相对矮小。南极有的冰山就是巨无霸,总面积竟然高达5538平方公里,相当于9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南极的总冰量也高于北极。</h3> <h3>6、南极没有任何国家的军事存在,如军事基地和武装人员。北极海下不但有潜艇游弋,一些岛上还设有军事基地。当年美苏两霸斗争激烈时,北极冰海下不时擦出火花。2006年9月11日,俄罗斯从"叶卡捷琳堡"号核潜艇号上发射的PCM54导弹,就始自北冰洋。</h3><h3>7、南极圈内没有草更没有树木,仅仅生有苔鲜类低等植物。北极圈内则不然,有些地方不但有草原有鲜花还有茂密的森林。如地处北纬78度的朗伊尔宾就生有齐膝高的丛丛茂草。</h3><h3>8、南极圈内没有一所学校。北极圈内不但有学校还有有幼儿园,如在北纬78多度的斯瓦尔巴德群岛上就有幼儿园。</h3><h3>9、南极矿藏丰富,但国际社会达成一致,出于保护南极环境的需要,暂不开采。北极的煤炭、石油矿藏均有所开采,有的已达百年左右。</h3><h3>10、南极由于有大洋阻隔,主要是环绕南极的西风带,它做为"孤岛"存在着,由于人们难以到达,污染较轻。北极因为交通方便,人员众多,污染比较严重。在北极一些地区,不但可见工厂烟气排往天空,苔原带留下汽车的辙印,几十年前开矿留下的废弃铁轨、枕木仍历历在目。</h3> <h3>  你一定想知道南极和北极哪个地方更寒冷?</h3><h3> 北极的平均温度是零下30度,而南极的平均温度为零下60度,所以南极更冷。</h3><h3>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比热不同。所谓"比热",是指每克物质的温度升高1度时所需要的热量。南极的冰雪下面是大陆,而北极没有大陆,只有浮冰和海洋,陆地的比热只有海洋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水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而陆地则容易升温也容易降温,所以大陆那边更冷。</h3><h3> 此外,北极冰的厚度只有10米左右,而是陆地的南极,积雪不化,且越积越厚,堆压成冰,这样的冰平均有2000米以上,最厚的地方有4000米以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就低,所以南极那边会更为寒冷。</h3> <h3>  写这么多,是我的亲身经历和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南极冰天雪地的回忆,也确确实实感受到南极的冰的不一样美丽、震撼!</h3><h3> 真的只有经历了,亲眼见证了,才会觉得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美,在旅行中体会那种对生活的感慨和领悟。</h3><h3> 我曾经想过,我们每个人一生应该要有很任性的旅行。最好是在年轻的时候,最好花自己赚来的钱,最好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最好有一个可以牵手去流浪的陪伴。经常的结果是:18岁读大学,问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40岁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也没有去。</h3><h3> 人一定要旅行,尤其是女孩子。一个女孩子见识很重要,你见的多了,自然就会心胸豁达,视野宽广,会影响到你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旅行让人见多识广,对女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它会让自己更富有,不会在物质世界里迷失方向。</h3><h3>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你会发现自己有一双翅膀,不必经过任何人同意就能飞!</h3> <h3>  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h3><h3> 人生就像风车,要让风车转动起来,你就必须,跑得越快,"风车"转得越快"。 你们还记得儿时拿着风车迎风奔跑的样子么?</h3><h3> 每个人对旅行的定义都不同,有些人仅仅把旅行当作放松的一种方式,并不在这片海和那片海中寻找不同,在旅行中懒散地从头睡到尾,得到放松就是他们需要的旅行。而有些人把旅行当作一种修行,他们需要孤身上路,一个人随心所欲的汲取旅行中得到的养分,为自己助益。</h3><h3>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大山,总想翻过这座山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但其实,爬到山顶上,发现那边还是山,更高,更远。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翻一座座的山,想让自己走得更远。是心的旅程。</h3><h3>所有最精采的旅行,都不是发生在外在,而是在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发掘内在的自己。</h3><h3> 一年中有四季,是时候去一次小小的旅行,体验一份来自自然的魅力,看看油菜花的灿烂,天空的蔚蓝。</h3><h3> 有人说"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旅行,旅行就是体味不同的人生"。对每个人来讲 就是一场盛大的旅行,而日子就是路途中你经过的每一站风景,或忧愁、或喜悦。</h3> <h3>  旅行,就是离开你熟悉的地方,到别人熟悉的地方,然后不一样的归来。 旅行,就是重新回到出发的地方,并重新认识它。 旅行,就是在地图上的一个点,留下自己的脚印,然后慢慢回忆和品味。 旅行,就是体验不同的地理和文化,那里有着别样的方式,有着别样的人生所构成的多姿多态的文化。</h3><h3> 想去的地方,一个人出发吧。 旅行没有那么难。 折扣机票,青年旅社,拼车等方式,会让旅途省很多费用。 手机拍照,一样可以留下超美的风景。</h3><h3> 想起钱钟书的一句话:"要想结为夫妻,先去旅行一次",给大家出个馊主意:如果,对一个人,是取是舍,很矛盾要不要他的时候,就和他出去旅行吧。通过他的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照顾他人……检验他的宽容度,细心度,处理问题的能力……</h3><h3>美景不仅仅是目的地,还应该是在路上,旅行也不仅仅是目的地,还在感受沿途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h3><h3> 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没有和想见的人见面,没有认清活着的意义,没有享受到生活,没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实现......看过大津秀一《临终前会想起的25件事》书吗?不要留有遗憾吧!</h3><h3> 如果生活羁绊了你的身体,别让它也羁绊你的心。只要心境在,就算只是搭一班通向未知的巴士,也算是探索星球了。</h3> <h3>  背上行囊,携同自己的伴侣一起踏上充满想象的旅程。在旅途中手牵着手去体验幸福,在恋爱中一起去寻找那美丽未知旅途,一边旅行,一边恋爱。当两个人一起走过之后,拥有的会是满满的回忆,那个时候只有他(她)和你,也是只属于两个人的回忆,美美的,走过这段美丽的,爱的旅程。<br />  "旅行能带领旅行者回归到一种真正自然,通过旅行你能找回被你自己忽略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比起日常生活更有一种的意义,于是它也就是一种体验的人生之旅。出发,回归,然后又出发再回归。在此之间,每一轮起点和终点,你不断的审视自己,认清世界,丰满自己人生,懂得生命的真谛!"</h3><h3> 只有一个人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某种声音会在你离开所谓正常轨道后才出现,让你在奇特的一瞬间发现,啊,原来这才是我的真正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中的宽阔,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你会发现自己有一双翅膀,不必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就能飞。</h3><h3> 旅行,不单在脚上和眼里,更是在心底。</h3><h3>真正的旅行是一种生活,不在乎目的地是哪里和停留时间的长短,离开熟悉的地方,去探索陌生的风景,体验一种从未有过的人生,你甚至不知道明天会遇到谁又有怎样的对白,旅途的一切都是未知数这也是旅行的最大诱惑所在。</h3><h1> <font color="#ed2308"><b>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