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川行之青木川

十六

<h3><font color="#ed2308">离开宁强天坑群后,直奔目的地-青木川</font></h3><h3><br></h3><h3><br></h3><h3>青木川属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小镇——青木川,位于陕,甘,川交界处,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邻甘肃省武都县、康县,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是陕西最西的镇。</h3><h3><br></h3><h3><br></h3><h3>古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植被良好,历史人文资源丰厚,传统老街区、古老民风、民俗、民情以及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具,都具有独特的风情画意;古建筑、古摩崖、古祠堂、古寺庙、古题刻等,展现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h3><div><br></div><div>“512”汶川大地震导致这个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魏氏宅院部分屋脊和墙面开裂坍塌,一片狼藉。建于明成化年间、长800多米的“回龙场”古街也遭到破坏,许多老宅已经坍塌。2008年7月份开始,宁强县对青木川古镇进行维修,现已维修结束,古镇整体风貌保留如初。</div> <h3>南方和北方就是不一样</h3> <h3>我们为什么要去青木川呢?因为看了作家叶广芩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古镇青木川为背景,讲述了“土匪”魏富堂的传奇一生。《青木川》它承载着叶广芩的文人情怀和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对复杂人性地剖析,充分展示了陕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小说于2011年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前20名。</h3> <h3>青木川在民国期间有个著名人物叫魏富堂,魏富堂是当地民团司令,土匪出身的他,靠种大烟发家,利用大烟的收入他武装了自己,富裕了青木川一方百姓,但是他却明文规定,青木川的百姓不许抽大烟,谁抽枪毙谁。在早期一次对意大利教堂的洗劫杀戮中,魏富堂领略了西洋文明的精致,雪白的桌布、闪亮的刀叉、精致的图画、金发碧眼的修女。因为不懂洋文,文雅的神父当着他的面打了一个电话,叫来了军队,使他几乎全军覆灭。尽管险些丧命于“文明”,但是对文明的向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在草莽出身的魏富堂身上几乎成了一种情结,他先后娶了几房太太,都是名门闺秀,为的是改变魏家的基因。魏富堂广置良田美宅,架桥修路,成了一片地方的土皇帝。</h3><div><br></div><div>俘虏了教育督察夫人程立雪,对教育文化的敬重让魏富堂将这个会说洋文的女教师奉若神明,女教师对大难来时各自飞的自私丈夫亦失去感情,主动提出留在山清水秀的青木川教书育人。夫人变成了女教师,变成了女校长,在女校长的引领下,魏富堂盖起了在今天也毫不逊色的学校,请的是上海工匠,大礼堂装饰着巴洛克式浮雕,老师办公室是两层小楼,宽敞明亮的教室,这座山村学校成为陕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洋学校。学校开办了英语课,代数、语文请的是名师,付以高薪。全镇的孩子必须上学,哪个不去关魏富堂老子禁闭,直到答应将孩子送进学校才放出。胡宗南到青木川,魏富堂没有请戏班子招待,而是从学校叫来几个山村孩子,用英文给胡宗南背诵诗歌,让这位军人在山里大开了眼界。女校长亲自挑选成绩优良的农家贫困子弟,到成都读大学,费用全由魏富堂负担,使一批孩子走出了大山。全国解放之际,陕南形势复杂多变,魏富堂写信给他赞助的学生们写信,让他们暂回家乡,帮他度过这段特殊的日月。出去的学子只有在四川大学读历史的许忠德回来了,回来的理由很简单,知恩图报。魏富堂委任许忠德为少校参谋主任,一个随口而出的名分,给许忠德带来了一生的麻烦,历次运动,他都成为了“运动员”。至于那些没回来的,后来成了专家学者,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是“土匪”供给出来的。</div><div><br></div><div>女校长患病,死于解放初期,埋葬在青木川。至死,她与魏富堂的关系清白而简单,在青木川,在魏富堂眼里,她是文明与文化的化身,是青木川人追求的最高境界。</div><div><br></div><div>魏富堂有外甥叫李树敏,娶妻刘芳,两人是国民党撤退后潜伏下来的特务,他们冒充共产党,杀害了魏富堂的两个妻子,大赵和小赵,紧接着袭击了刚刚住进青木川的土改工作队,嫁祸于魏富堂,使魏富堂的政治面目变得模糊不清。1951年青木川10里外的广坪发生过一场反革命武装暴乱,开膛破肚,很残忍地杀害了一批武工队员和乡干部,其中有冯明的恋人林岚。</div><div><br></div><div>在一次追缴中刘芳被解放军击毙,李树敏被抓捕。</div><div><br></div><div>1952年春天,魏富堂和李树敏作为土匪恶霸被政府镇压,具体执行者是冯明。在土改工作队带领下,青木川人分田分地分房产,贫困得住山洞的刘小猪分了五亩水田,三间大瓦房,他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他甚至为工作队长冯明立了牌位。</div><div><br></div><div>21世纪,冯明再进青木川,当年的血雨腥风以被社会主义新农村替代,遍寻昔日贫协的骨干,已经所剩无几。当年的贫协骨干青女,曾是他的房东,今天他仍旧住在青女家,青女依然是他的房东,然而此房东已非彼房东,在镇上住着两层小楼的青女似乎已失去当年的锐气,终日婆婆妈妈,专心跟着小孙女周旋。冯明去看望当年的文书魏元林,魏元林对土改的记忆丧失多多,所惦记的就是儿子什么时候给他买辆摩托车,80岁的他要骑着摩托满世界转。见到革命烈士老万的遗孀,遗孀咬着酸萝卜,提出的是待遇和补偿问题;去看当年的生产委员赵大庆,赵大庆穿着城里支援下乡的名牌旧衣裳,家徒四壁地跟冯明追忆旧日理想,兴致勃勃地谈论将魏富堂戏箱子里的戏装分了他,他媳妇穿着蟒袍到河边洗衣裳。赵大庆的孙子光着脊梁在院里做作业,天气凉凉,小孩子跟爷爷不一样,拒绝穿那些城里人丢给乡下人的烂衣裳,嫌丢人。冯明很有些失落,让他不能接受的是至今镇上还有些人将魏富堂称为“魏老爷”。冯明把去林岚的墓地放在了最后,那是他心里最软弱的地方,几十年了,一想到那场刻骨铭心的爱便想到林岚的墓地,青山绿水,竹林掩映,那是他亲自为爱人选择的青木川最美的地方。谁知,50年后,因为烧砖,爱人的墓地机器轰鸣,尘土飞扬,早已面目皆非。他亲自书写的墓碑,羞怯怯地站立在水沟旁,碑石细小,字迹淡薄,几乎无法辨认。冯明跳进水沟,弯下身子,将墓碑紧紧抱在怀里。当年的雇农刘小猪找他来反映问题,镇上要开发旅游,魏富堂走出国门的大女儿要回家乡探望,政府让他搬出土改时分得的大屋,另行安排住处。住惯了大宅的刘小猪绝不答应搬出,他请求冯明跟他一起“保卫土改的胜利果实”。这一切,使这位老干部陷入空前的迷茫之中,他觉得,走过的路好像变得有些模糊,青木川的人似乎有些健忘……革命先烈的一腔热血抛洒在这片土地上,幻化成了一片片树林,由红变绿。</div><div><br></div><div>冯小雨探寻程立雪的下落,她怀疑至今仍旧活在老旧宅院的魏富堂最后一个太太就是当年的程立雪,所谓的女校长病故全是障眼法,那是程立雪知道魏富堂不妙的结局,为自己设计的一个脱身之计。最终,在许忠德的指点下,她找到了女校长的墓,一个小小的土堆,让她吃惊的是土堆旁边埋葬者另一个女人——刘芳,程立雪的亲妹妹。</div><div><br></div><div>钟一山在老林里终于找到了蜀道的遗迹,找到了唐代公主唐安的墓冢,尽管不是杨贵妃,于他的唐史研究也是一大突破。一条隐隐约约的古道,是金牛道的一个分支。</div><div><br></div><div>青木川的金溪河上,魏富堂当年修造的带廊柱的风雨桥,今天已经变做了水泥的飞凤桥,飞凤桥上赶集的人来自四川,来自甘肃,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学校巴洛克的大礼堂还在,在陕南仍旧是首屈一指,学生们在里面举行了一届又一届毕业典礼,朗诵过一首又一首英文诗歌。许忠德在小镇上操持着一个小卖部,买卖当中,偶尔露出一两个英文单词,引得外来的顾客露出惊异的眼神,免不了问一句“什么出身。</div><div><br></div><div>冯明自青木川回去以后不久去世,变做一捧灰,装在小匣子里,挤挤挨挨的站在墙上众多匣子中间;林岚的墓地政府拨款修建,革命烈士,巨石金字,苍松翠柏,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魏富堂老宅的后墙外头有魏富堂的墓,新刻了碑文,是许忠德与政府和魏的大女儿一块儿商定的,内中称魏富堂为“开明士绅”。</div><div><br></div><div>一拨又一拨的游人来到了这里。</div> <h3>廊桥相连回龙场古街与新街</h3> <h3>种德书屋</h3> <h3>徐种德,1925年生,先后在玉带小学、宁强初级中学、汉中联中阅读,是第一期被魏辅唐(何辅堂)派送到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的贫困学员之一。1949年7月,魏辅唐扩编“宁西人民自卫总队”时,掌握英、俄两国语言且精通历史的他放弃成都优越的环境,回到陕西宁强县青木川镇任宁西自卫队少校参谋主任。</h3><div><br></div><div>1951年1月31日随魏辅唐一同到宁强县城缴枪投诚,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连任任1—5届宁强县政协委员,被誉为青木川镇历史“活化石”。2011年5月31日14时徐种德在宁强县青木川镇逝世,享年87岁。</div> <h3><font color="#010101">投诚人员证明</font></h3> <h3>左一是我,左二是徐种德的老婆,左三是徐种德的儿子,左四是五月天,左五是酸辣面鱼(老甲),左六是活在当下。</h3> <h3>临走时,大叔五月天掏出200块钱,塞给徐种德的母亲,老人执意不要,大叔说这是自己的一片心意,老人这才收下了。</h3> <h3>叶广芩小说《青木川》改编的电视剧《一代枭雄》,剧中风雷镇的原址</h3> <h3>早餐,现做的热米皮</h3> <h3>魏辅唐宅院 </h3><h3>位于距离老街不到一里路的魏家坝,由毗邻的老院子和新院子两套天井院子组成。旧宅建于1929年,为魏辅唐住宅和处理公务的地方,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结构上采用传统形式,为典型中式建筑,由两进天井院子组成;新宅建于1932年,为西式建筑,高大气派,外面有警卫室,弹药库,还有榨油坊。两套院子外有荷花鱼池。</h3> <h3>魏富堂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匪,为了钱财与权势入伙土匪王三春处,他打家劫舍,霸占田地,贩卖鸦片。等他站稳了脚跟,无生计困扰之际,又想进入上层阶级。在获得一定地位后,充满了对知识、对文化的认同与向往,他深感人们对他这种暴发户的鄙夷,骨子里缺乏文化使他充溢着自卑。他虽是山野粗人,但追求城市时尚不遗余力,他从千里迢迢之外,花巨资购买汽车、冰箱、电话、留声机、沙发、钢琴,在偏僻大山里建起巴洛克式的堂皇建筑作为学校,办起了和大城市南京、西安相媲美的学校,他资助家乡子弟去四川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见世面。他兴修水利,办剧社,建立现代化洋枪配备的武装力量。[</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放置的民国时期的福特轿车,据说是魏辅唐当时到重庆用金条购买的,因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利,将轿车分解由脚夫挑入青木川,再进行组装的,这才是真正的土豪啊!细看轿车很高大上,在今天回头看看也感到此轿车做工和样式一比当今豪车。</font></h3> <h3>女土匪</h3> <h3>弹药库</h3> <h3>辅仁中学</h3><h3>建造在青木川镇回龙场老街后南面一个小山坡上,1942年开始修建,1947年竣工落成,首任校长魏辅唐,后为刘甲三,解放后改为青木川中学,现仍为学习。现存大门、大礼堂、宿办楼三座建筑,重修文昌宫碑1通,整个布局合理,非常讲究传统的对称美,房子的风格是很西式的,高大宏伟,由魏辅堂邀请上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而成。辅仁中学校门酷似笔架,是魏辅唐对对面笔架山的联想,他认为笔架后面就是文房四宝,文人墨客的用武之地,学校就是出人才的地方,所以令工匠把校门做成了笔架型。</h3> <h3>荣盛魁,位于老街下部,四合院,简洁大方,是魏辅唐的二哥,人称魏老二的产业,是当时有名的娱乐场所-青楼</h3> <h3>有没有当年那种感觉呢</h3> <h3>回龙场老街</h3><h3><br></h3><h3>始建于清代,地理位置偏僻,明清以来自然形成商业中心,民国时期,当地豪强魏辅堂利用地理优势和国家内忧外困之际,把持地方政权,对青木川古街进行了规划和整治,在风貌上形成一致风格。古街沿河布局,随河弯曲而曲,平面呈弧形。全长860余米,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现存民国时代建筑50余座。古街建筑风貌完整,布局仍然保存了原有的形式,个体建筑基本保持完好 。这些建筑,或中西合璧、或造型奇特、或气势恢宏,无不展示了房屋主人的霸气和大手笔。如今的回龙场进行了“修旧如旧”的改造,一座座木结构二层老宅雕梁画栋,街面青砖回廊、流水潺潺,依然炫耀着昔日的繁荣。</h3><div><br></div><div><br></div> <h3>回龙场是一条青石板古街,依山傍水,蜿蜒长800多米,形似一条巨龙而得名。是当年魏辅唐精心营造的非常繁华的集贸市场,烟馆、茶馆、青楼、 酒楼饭店,应有尽有,商家云集,店铺林立,集中体现在这条街上。</h3><div><br></div><div> 老街大都是两进的四合院连接组成,一条街隔一段设有一壁防火墙。整个建筑风格为平台揣橙,雕梁画栋,四水倒堂和旱船式中西合璧式。唐世盛、辅友社、剧社都在这条街上。 </div> <h3><font color="#010101">烟馆,位于老街下部,四合院,繁复的雕花门窗,木板吊脚楼。</font></h3> <h3>  在青木川,魏辅唐定有许多规矩:不得吸食鸦片参与赌博、不得卖淫嫖娼、不得随地大小便及吐痰等等。若有违反必得严惩。惩罚的方式稀奇古怪,例如:吸食鸦片者,当众灌以屎尿;随地小便者,责令其脱了裤子,坐于尿渍上直至烘干为止;小辈与长辈争闹,一律用荨麻抽嘴……方式野蛮但确实有效果,在魏辅唐时期青木川确实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h3><div><br></div><div> 1952年被以“恶霸、土匪”名义逮捕,后被处决于青木川。逝年50岁。1982年平反,定性为开明绅士,于青木川立碑。 </div> <h3>靠山墙</h3> <h3>每一次旅程,我从来说不出它真正的意义, 可是那些或许酸涩或许甜美的记忆,却一次又一次在旅行中一点一滴的被牵引出来。</h3><div><br></div><div> 生活中,我们总期待前方有更多的美好,而对当下的一切总是不以为然,殊不知,风景在路上!</div><div><br></div><div> 告别了青木川,我们准备前往四川达州,可是我们的心还念念不忘青木川这座神秘的古镇和传奇的故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