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九八0年十月份安徽省安庆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冬季征兵令,此次是福州军区来我市接兵,兵种有炮兵,步兵,潜水兵。应征对象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是17周岁至22周岁之间,身体条件要求健康强壮,体重45Kg以上,身高158米以上,双眼裸视1:5,无色盲、无色弱、政审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历史清白无污点,适龄的公民都可以报名参军。</p><p class="ql-block"> 征兵公告己发出,人们奔走相告,许多有志青年都涌跃报名应征,对于绿色军营来说是许多热血男儿十分向往的地方,能夠当上一名解放军战士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保家卫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好儿郎站出来吧,让祖国来挑选吧。依照宪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当祖国需要我们时候,义不容辞地听从国家的召唤,有许多应征青年中途离开高考补习班的复读,放弃了学业,投笔从戎,走向军营。这就是八十年代新一代青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p> <p>福州军区高炮部队入伍通知书。</p> <h3>福建省军区直属部队入伍通知书。</h3> <h3>绣有"福州军区"字样的军用挎包。</h3> <p> 1980年11月23日下午新兵即将离开家乡,挥手告别了亲人,迈着整齐轻快的步伐,踏上出征的军旅之路,直奔市体育场新兵集合处,这是走在城区的大街上,浑身都充满了兴高采烈的样子。</p> <h3>八十年代安庆港候船室。</h3> <p class="ql-block"> 七号码头边停靠的小轮,是37年前我们奔赴福建前线所乘坐的轮船,当年接兵干部包春春排长将我们带入部队这个大家庭,由普通的老百姓有幸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一名战士,感到十分骄傲。</p><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时隔卅十七年福州战友聚会时又见到老排长感到格外亲切,大家聚集在一起回忆当年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批同年入伍的战友们驻扎在福建八闽大地,每一处营房前和训练场都留下他们的矫健身影,铿锵有力的口号声在军营上空回响着,每一次的军事比武都留下了辛勤的汗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获得了许多荣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闽南、闽东、闽中、闽西、闽北的每一寸土地和山水之间都留下了战友们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1980年11月23日下午2时许,安庆市赴福建前线入伍的全体新兵(404人),有高炮部队,省军区直属部队,东海舰队宁波舟山基地部队,海军潜艇部队二十二支队,部队番号37531。(其中特招10名潜艇部队人员,三名潜水员,七名潜艇兵)。他们将在潜艇上的从事的潜水,舵信,鱼雷,舰务,厨师等战斗岗位,10月底离开安庆前往浙江宁波。</p><p class="ql-block"> 高炮64师100多名新兵于11月21日上午离开安庆比我们早一天到达福建,前往闽南地区各市县,高炮72师与我们同一天出发同时到达福州。</p><p class="ql-block"> 安庆市政府在市黄花操场(现体育场)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地方领导和部队首长分别讲话,大会结束以后,部队将人员编入班、排序列,10人为一个班,并在新兵中间指定一名班长临时负责,我当时分在三排九班,班长刘惠宾后分到省军区通讯连。市征兵办与带兵部队办理新兵交接仪式以后,各部队带兵干部带着队伍前往宜城路安庆市军人接待站集中,我们肩上背着被包、手提着行囊,徒步经过市区抵达安庆市军人接待站,晚上夜宿此处,今晚是我们离别故乡也是心情特别复杂的一晚,明天上午就要远离家乡,离开家人,带着亲人们的嘱咐和期望,奔赴那遥远的福建前线。</p><p class="ql-block"> 1980年11月24日早上6点,一阵急速的哨子响起,带兵的干部站在走廊里大声发出起床的号令,我立马起床、洗漱,穿好军装、打好背包,带上旅行包进入饭堂吃早饭,饭毕以后,全体新兵在大院里列队集合,带兵领导讲话,宣布了行军路途中的纪律, 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 ,本次航行的军用号码是545622,哨音是一长一短,大家务必要记牢,防止新兵在行进途中掉队,就用这个方式进行联系。</p><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安庆市军人接待站大院里出发,马路边挤满了来送行的亲人,他们大声呐喊着、向我们挥手致意,紧跟着部队的后面,沿路步行走到江边7号码头,此时的码头边人山人海,大家目视着队伍慢慢的走向趸船,等候着从池州方向的上水轮船靠岸。</p><p class="ql-block"> 安庆籍新兵按顺序有条不紊地上船,我们被分配在第三层船仓里,下面几层的新兵是池州和枞阳的,他们也是去福建长乐方向,与我们是同一批兵。整个轮船挤满了新兵,随着几声汽笛鸣叫,轮船缓缓地离开码头,驶向江面中央,开足马力向着上水行去,乘坐小轮沿江而上,码头边欢送的入群与我们挥手致意,再见了美丽的故乡安庆,好儿郎志在四方,小轮在长江运行了九个小时,当船经过江西彭泽时,天空中突然下起了雨,江面上风雨交加,雨点打到船舷上玻璃砰砰响,遮挡着外面的视线,天空中乌云笼罩,天色阴暗起来,恶劣的天气无法使大家登上甲板欣赏万里长江的美景,大家只好在船舱里静静地休息着,在船上我遇见了许多参军入伍高中同学,相互见面时大家都非常激动,互相寒暄着,通过交谈得知我们学校80届高中同学今年参军入伍的有33人,其中分配在高炮部队64师11人(汪逸民、方庆霖、宣理平、张世平、白晓兵、袁芳太、朱顺根、余险峰、汤来进、李 进、丁 力),72师8人(潘双喜、吴建华、宋宏敏、叶金根、程 靖、石 峰、林 峰、江增平),省军区直属部队14人(郭华龙、江兆龙、张国顺、查宜生、张学军、柳建生、刘长江、刘利庆、何 剑、邹 明、许 伟、查 兵、李 平、皇甫培杰),傍晚5.30分抵达九江码头,天空中蒙蒙细雨下着不停,大家下船以后整队出发,冒雨行军朝着市中心大街方向前进。</p><p class="ql-block"> 晚饭由九江市军供站负责安排,坐了一天的轮船也许大家肚子真的太饿了,顾不上许多斯文了,狼吞虎咽地一碗接着一碗吃,无奈茶缸太小盛的米饭有限,大家不停地装饭、吃菜,晚上每人都吃得很饱,饭毕以后,新兵们在原地休息,也可以在附近的商店里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晚10点左右在九江站乘坐闷罐军列开往南昌方向,本次军列的军用代码545322,哨音还是一长一短,当我们到达站台时,看见几列长长的闷罐车有序地停靠在轨道上,带兵干部打开闷罐车车门时,车厢里一阵阵的来苏尔味道扑鼻而来,车厢地面上铺满了干净的稻草,我们依次登上列车,解下背包、放好行李,大家就地围坐在一起,闷罐车车厢里没有灯光漆黑一片,手电筒在带兵干部手中掌握,车厢里面的空气很闭塞不是很流畅,关上列车大门后,远处听到火车的汽笛在鸣叫,火车的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发出尖锐刺耳声音,列车慢慢地驶出九江站,向南昌方向开去,我是第一次坐火车感觉比较激动,睡在用稻草铺在地面上与周围的新兵聊天着,说着说着就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火车横穿江西大地,由北开往东,从九江始发站出发,经南昌、向塘、进贤等多个站点,出鹰潭站以后,火车的速度慢慢地减下来,因为这里是崇山峻岭,沿途隧道一个接着一个,并且隧道的长度比较长,基本都是上坡路段,火车在行驶中必须一个火车头在前面拉,一个火车头在后面推着,火车的速度一直很慢,下午4点火车越过江西资溪到达福建境内光泽县,火车的蒸汽机车喘着粗气,经过山洞,两组车头,前拖后推,不断地向前移动 。专列经过一天的行程,大约在晚上6点多钟到达邵武火车站,大家下车时,夜色已经降临,四处漆黑一片。</p><p class="ql-block"> 站台上微弱的灯光照射在铁轨上不是很清晰,出站整队后前往邵武军供站吃晚饭,晚7点火车经邵武-南平-闽清-闽侯等站点,经二夜一天的运行,于12月26日上午8;50分,安全顺利地到达福州火车站站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 福州市火车站候车大厅,12月26日上午九点,安庆全体新兵兴致勃勃地走出站台后,全体人员集中在站前广场,广场后面停满了几十辆军用解放牌卡车,车厢上方挂满了欢迎新战友巨大横幅,各部队接新兵的干部早早地在这儿的等待了,全体新兵列队集合完毕,带兵首长点名分兵,分兵仪式结束以后,我们分头乘坐部队来接新兵的卡车,车队很快地驶离出车站,朝着不同的方向驶去,奔向各个部队新兵集训驻地。</p> <p> 前排左一:于 兵,新兵班长(福建),新兵战友(上海),二排左一:李俊生、严波生、汪邦宏、朱顺祥,三排左一沈敏、陈建国、魏家文、章平、方文祥。这是在新兵连(上海)训练结束后就分配到宁波二十二支队各个潜艇上了。十名战友都不在一条潜艇上,每艘艇上只有一个安庆兵。</p> <p> 高炮64师622团安庆籍战友。前排左起;鲍克强、刘建华、汪国强、余国强、左连生、方庆霖。后排;赵启义、陈兵、丁健、蒯德明(新兵排长、福建三明人)、王雷、谢中才、汪虹。</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三营八连战友在福州火车东站合影!左起;吴和庆、马林,二排薛俊明、刘 利,邹 明、邓国庆、皇甫培杰、李庆明。(吴和庆,李庆明于1982年分别考入沈阳炮校,南昌步校后分配到省军区任职,现已转业,吴和庆留在第二故乡福州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 1981年5月撤销省军区独立团三营建制,其中四连和八连撤销,人员重新分配到新的单位。一、三、五连和机炮连加入新编独立团建制,二,六,七,九连整体离开独立团序列,组建福州警备区警卫营,1982年12月警卫营各个连队一并移交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p> <p class="ql-block"> 1980年12月底,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三营安庆籍新兵集训结束,在福州东站机务段合影: 一排左起;薛俊明,邓国庆、马 林、李庆明、陈振帮 二排左起:吴祚昌,叶 林 、吴和庆、徐无、刘 利、江兆伦。三排左起: 梁传军、邹 明、任 勤、皇甫培杰、石研、张治国。</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二连战友在南平。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历史沿革:1971年4月,福建省军区独立团在仓山成立,辖3个营(原省军区独立营为独立团第一营,江西省军区独立第一营调防到福州为独立团二营,守备师驻福州郊外的一个营划归福建省军区,为独立团三营)1890余人,由省军区管辖;同年9月福州警备区独立营划归独立团,由此扩编为4个营,人员增编为2190余人。当月将第一营交由省军区直辖,团部和其余3个营移交福州警备区代管,团部迁到了福州五四路于山。</p><p class="ql-block">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按照上级部署,全团抽调200多名班长及5名连级、1名营级干部到参战部队,赴中越边境对越作战。三十八年前,从福州火车站始发出一列军列,福州军区1000多名年轻的士兵为了祖国的领士完整不受侵犯,奔赴战场、英勇杀敌,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无数的勇士将年青的生命定格在十八、十九岁,他们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人生的豪壮,用鲜红的热血释怀了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用绚丽的青春普写了一曲又一曲英雄赞歌。</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一营安庆籍新兵合影。一排左起;李彤美、郭根松,新兵班长(何育文,广东兴宁,76年兵),姚志强、姚旗、二排左起;张复元、王松林、方锡双、张黔生、三排左起;潘宜安、撒世宁、江兆正、胡 明。</p><p> 1980年11月24日上午我们离开了家乡,在带兵领导包春春排长指挥下,登上小火轮沿江而上抵达江西九江,后换乘军用闷罐列车一路向东南方向驶去,两天两夜日夜兼程终于抵达福州站前广场,在乌山路15号大院办理好新兵交接仪式,徒步前往新兵连往址乌山,在这里即将迈开我们人生的第一步,由普通百姓到一名军人的转变…</p> <p> 福州乌山独立团一营新兵连驻地,李彤美(左),王业星。新兵连结束以后李彤美从一连直接调入独立团团部担任电影放映员,1981年部队整编随团部去福建南平驻守。王业星分配到独立团一营三连任战士。</p> <p class="ql-block"> 王业星(左),余永乐。 1981年5月初连队根据新编独立团有关军训的文件精神,各连抽调军事技术比较优秀的战士去南平大横集训队进行5个月封闭式的强化轮训,三连有9名同志榜上有名。</p><p class="ql-block"> 81年入伍新兵安庆籍战友王业星、余永乐双双被同时选上,加入了南平轮训队行列之中,9名战友离开了三连告别了战友,踏上了赴南平大横军事全训的征途中,我们期待着9名战友在全训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早日归队。</p> <p class="ql-block"> 整编后的独立团六连于1983年元月正式离开独立团战斗序列,编入永安32608部队警卫连序列,连队每天都在进行军事训练。永安军事管理区大多都是“地大洞多”,深不可测,这个地方连人带装备能储存一个师的兵力绰绰有余。</p><p class="ql-block"> 1978年12月、1979年元月独立团六连(整编前的三连),先后有三批共20多名的优秀军事骨干奔赴前线,他们重新编入广州军区54军序列在湖南衡阳、广西麻栗进行战前训练,他们是来自广东兴宁、福建长汀、福建闽清、江苏吴县、福建连城等省份,他们大多是75年、76年、77年老兵,为了祖国的荣誉,主动请缨、纷纷写血书要求上前线,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许多参战战友都在前线立功、受奖。</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奔赴战场,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对越作战,与友邻部队一起攻打了许多战役,涌现了一大批可敬可爱英雄,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英雄事迹在三连广而传之。我有幸在福州37年战友聚会时拜见到这些参战老兵。</p> <h3>八十年代福州五一广场。</h3> <h3>福州八一七中路南门兜大榕树。</h3> <p>独立团安庆籍战友游览福州于山。</p> <h3>福建省电视台乌山发射塔。</h3> <p class="ql-block"> 在闽中三明地区永安县深山丛林中开展训练。</p> <p> 1983年元月初,省军区通信连刘惠宾到永安仓库铺设光钎和通讯电缆。施工结束以后,我们陪同他参观福建省永安桃源洞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二连战友;前排左一:郭根松、方锡双、后排左一:姚 坤、潘宜安、在福建南平大横。</p> <p class="ql-block"> 独立团二连战友前排左起;张黔生、方锡双、郭根松、后排左起;潘宜安、顾安云,胡 明在福建南平。 </p> <p> 方锡双、吴双贵(右)。1981年5月份因部队整编由福州调防到福建南平,吴双贵在大横集训队轮训时担任67式重机枪手,射击技能特别优秀,在独立团举行各项射击比赛中获得优秀射手的荣誉称号。</p> <p> 福州警备区独立营一连安庆籍战友潘孝武自幼喜爱武术,在部队擒拿格斗样样精通,在军事训练中崭露头角,发现了有这样的难得人才,引起了部队有关部门的关注,一纸调令直接将他从基层连队调入警备区司令部成为一名警卫员,后经警备区付政委周迅引荐,拜自然门万籁声大师为师,成为入室弟子,在大师的教导下,功夫突飞猛进,武艺十分精湛,成为中国自然门第四代传人,他在习武的同时,利用气功和中医针炙为战友们疗伤,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广大战友们的一直称赞。</p> <p> 武警福州支队胡天云1981年5月从独立团整编到武警一大队任卫生员,他很有音乐天赋,在部队时小提琴拉着非常优雅动听。活跃了整个新兵连生活的气氛,战友们都陶醉在美妙的曲子之中,亨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p> <p> 武警福州支队一中队刘安平在福州西湖公园。(1983年考入武警山西指挥学院大专、内卫系,学制三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转业返回安庆),</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营三连全体指战员在南平合影。</p> <p> 1982年6月初参加全军院校统一考试的安庆籍战友,高考结束后,战友们游览福州鼓山时合影。前排左一是29军85师战友,周列明(炮兵司令部地炮靶场),叶林(独立团九连),后排左一,苏方宏(炮兵司令部),王业星(独立团三连)。</p> <p> 福州军区炮兵司令员沈仲文,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参加过抗美援朝,金门炮战,抗美援越战争。</p> <p> 福州军区炮兵司令部地炮靶场战友。最后一排左二周列明。</p> <p> 福州军区炮兵司令部安庆籍战友合影。前排左起:徐万里,张 敏,于 童,朱传林,秦建武,王宜宏,崔 峰,甄 勇,金亚平,韩承忠,后排左起:黎德平,陈 根,李 捷,张礼稳,金志德,林富贵,刘 发,苏方宏,蒋立才,陈斯元,郑 铎,周列明,</p> <p> 炮兵司令部安庆战友前排左起:第一排左边是江西战友(陈磊),周列明,第二排:左一徐万里,左二:北京战友(董长青,)左三: 冯建伟。</p> <p> 福州军区炮兵司令部侦察分队,野外侦察,观察方位,精确测浍,迅速制图,锁定坐标。</p> <p> 高炮72师647团安庆籍战友合影,72师部在福清县,647团驻地在福州新店、648团在福州城门,649团在福清县龙田、650团在顺昌县。1967年3月13日,炮兵72师由石家庄地区出发,25日前到达福建角尾和杜坞地区执行入闽作战任务,接替入越的炮兵64师防务,调归福州军区建制指挥,进驻墩头,担负防空、防"心战"和保卫龙田机场等任务。 1979年2月、3月,高炮72师分三批赴广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于同年5月回闽归建。</p> <p> 高炮72师647团黄泰高(左),650团程靖在参加72师教导队集训结束时炮位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高炮72师直第二期新兵连全体战友合影,超期服役的安庆战友王军生正在新兵连带领新兵训练。(第三排左三王军生)</p> <p> 高炮64师教导队枪炮专业骨干集训结业合影。安庆有8位战友,分别是后排右起:詹影、张明明、李春生、汪永智,周宜林,四排右第10起余国强、余险峰、张兴安。</p> <p> 高炮64师611团新兵连集训结束留念。前排左起占德祥、陈 勇、徐建明、李进念(河南籍班长)、袁芳太、程从根。后排左起彭大旗、黄匡顺、吕永俊、汪永智、顾小青、黄 术、吉寿宝。</p> <p> 高炮64师610团(32526部队)战友前排左起:汪志根、吴福贵、王仕炎、汪一兵;后排左起:钱伟民、李金生、黄文虎、汪逸民、王嘉宜。</p> <p> 高炮64师611团安庆战友新兵连结束合影。前排左一:王为忠、李 伟、许璟星(厦门籍班长)、昂 扬、方向前。后排左一:陈乐民、余险峰、曹先林、张 伟、任祥民、余学雷、丁 力。</p> <p class="ql-block"> 高炮64师卫生员集训队,来自各个高炮团的战友们到师部医院进行培训。其中安庆籍邢飞、卫兵、吴安林三位战友非常荣幸加入卫生员行列,学业有成以后,返回部队继续为广大战友服务。</p> <p> 邢飞1982年考入福州军医学校,军医系专业,学制三年,毕业后分配到泉州梅山高炮部队担任军医,2010年转业回安庆。</p> <p> 吴安林1982年考入沈阳炮兵学校,海岛地炮排长专业,学制二年,毕业后分配到海防12旅任职,驻守在福建长乐。1994年转业回安庆。</p> <p> 炮手们正在操练37炮。高炮团每个连队配制双管37高炮4门,有效地打击和遏制住空中飞行的有生力量。64师辖610、611、612、622、626团,先后担负掩护青阳机场、莲河机场、炮兵3师驻地(梅山)、惠安机场。全年作战38次,击伤2架敌机。</p><p><br></p> <p> 高炮团战友在三七炮位前合影。</p> <p> 炮位前合影,37高炮主要担负着防空任务,同时保护地面机场以及重要军事目标,交通要道,仓库等设施。</p> <p> 观测距离,搜索空中目标,找准方位。</p> <h3>高炮团战友们在蓝球场上合影。</h3> <h3>炮位前值勤,严阵以待。</h3> <p> 1981年建军五十四周年,福州军区在福州举行八一阅兵,高炮64师610团张兴安随炮团参加受阅方队,此图是在福州鼓楼区高炮训练场练习军姿。</p> <p> 高炮64师622团汪国强身背844式军用电台、手持送话器参加野外侦察课目训练,快速、准确地报告前方阵地的距离、方位以及坐标参数。</p><p><br></p> <h3>演练装填炮弹 。</h3> <p> 精心维护保养 ,仔细擦试37炮各个部件。</p><p><br></p> <p> 六十年代未期64师出国作战抗美援越,图中所带的凉盔是当年作战配带的老物件。</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三连邓国庆在福州警备区王庄农场。时任连队给养员为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改善了连队的伙食,得到了战友们认可。</p> <p> 高炮64师611团袁芳太驾驶着嘎斯51型军用卡车 。1990年从福建惠安高炮团正连职级别转业返回安庆。</p> <p> 高炮72师648团徐俊在福州乌龙江大桥边。记得1983年高炮团在闽西宁化靶场打靶时,徐俊不小心将腿弄成骨折,当时住在永安723野战医院,得知消息以后我们驻扎在永安部队安庆籍战友前往医院探望慰问,同时邀请高炮战友徐俊战友等伤势康复以后来我部队做客。福建宁化高炮靶场当时有安庆籍战友郑铎和张敏在此服役。地炮靶场有周列明,徐万里两位战友在此坚守岗位。</p> <p> 高炮72师650团石峰在福清宏路。部队在82年后换防至顺昌县。他与我是同班同学,当年我们学校应届毕业生一共有31名同学参军入伍,都在福建各部队服役。</p> <h3>参观游览著名的侨乡---泉州。</h3> <p> 营房香蕉树前三位安庆战友合影。左汪逸民,刘强,李金生,汪逸民当年在学校里是短跑健将,酷爱体育运动,到了高炮团以后蓝球也打得不错。</p> <p> 37炮班各炮手在炮位前合影。65式37毫米双管高射炮是1965年设计定型并投入大批量生产的一种部队装备,该炮是在55式37毫米高射炮的基础改进的,用于取代55式37毫米高射炮。该炮采用立楔式炮闩,由弹夹供弹;反后坐装置包括节制杆式液压制退机和复进弹簧;弹夹装弹5发,弹仓容弹量为10发,安装供弹漏斗后实现多弹夹连续供弹;火炮由手动操作,高低和方向瞄准均有两种速度;火炮装有机械同步击发装置,后期配有电击发装置,可实现6门火炮集火射击;火炮配用机械向量瞄准具,属非独立式瞄准具,装在火炮起落部分上方。该炮由六人操作。</p> <p> 时刻准备着,吴福贵,张兴安在炮塔前合影。由于部队建设需要,服从组织按排,两位战友继续留队超期服役,在部队里他俩言传身教带出一大批军事过硬的士兵,表现十分突出,俩人纷纷立功受奖,在610炮团组织各项军事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得到 大家的一致首肯。</p> <p> 训练途中空闲期间,战友之间开展扳手腕比赛,劳逸结合。既调节了训练时劳累辛苦,又放松了心情,同时增进了战友之间的友谊。</p> <p> 八十年代初期沿海驻军的营房,条件虽然简陋,战士们战胜重重困难,有着一颗保家卫国的赤胆雄心,仍然坚守在祖国的海防前哨。保卫着万里海疆。这张照片是记录着当时班排召开班务会的情景,也是那个年代部队生活的真实写照。</p> <p> 李金生在侨乡名居前留影。在部队时多才多艺,特别酷爱摄影,炮团许多战友的照片都出自他手中的相机拍照而出。每一张照片都纪录着当年从军时情景。如今看着军营里面的老照片感悟颇深呀。</p> <p> 青春年华,军人的风采。十一位在福建省军区110医院服役的安庆战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在生命的岁月中有一段当兵的经历。前排左一:段一民,余 庆、许绪权、韩春生、何 剑。后排左一:杨建国、管祺民、金胜正、陈学声、毕友强、汪仕庆。</p> <p> 福建省军区后勤部110医院通讯班战友。</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四连安庆战友李峰在训练中。</p> <p> 1981年8月8日[星期六]台湾空军第五联队督察室飞行考核官黄植成驾驶F-5型战斗教练机,从台湾桃园起飞,沿着大陆沿海空域飞行,飞进大陆上空驾机起义,上午9;28分在福建前线某地机场安全降落,抵达福州回归祖国,受到祖国政府和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赞扬。受到了福州军区各级首长们的接见,福州部队和空军领导机关先后召开欢迎大会,并批准其参加人民解放军空军,同时任命黄植成为空军某航校副校长。成为当时轰动海峡两岸的新闻人物。</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二营六连安庆战友在福建永安龟山公园合影。左起:许克虎,王业星,李怀安(永安车务段工作,安庆怀宁人、50年代加入到铁道兵行列,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回国后铺设过鹰厦铁道线,福建的祟山骏岭中的每一块角落里都留下他们的足迹,鹰厦线开通后,依依不舍地脱下了心爱的军装转业至福建永安铁路部门,从此就在这里扎根安居乐业,看到家乡的子弟们能在永安当兵感到非常亲切,经常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时隔几十年过去我们之间还有往来。刘利庆,孙勇。后排左起:邓国庆,鲍亚平,余永乐,姚旗。</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三连安庆籍战友于八一年十月三日由福州换防永安。徐克平和叶林两位战友特意来到连队为大家送行。前排左起:姚旗,徐克 平,邓国庆,余永乐,孙勇。后排左起:许克虎,刘利庆,王业星,叶林。(高炮72师648团徐克平1982年考入郑州高射炮校,毕业后分配福建炮兵部队,驻守福州。I998从福州调回安庆军分区任职,后在安庆转业)。(叶林1982考入沈阳炮校,毕业后分配省军区海防部队任职,驻守福建连江,1988年转业返回安庆)。</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二连方卫平,撒世宁(右)。其中撒世宁对黄梅戏情有独钟,清唱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部队时经常上台表演,获得战友们一片喝彩。</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二营五连战友在福州聚会!1981年5月,由福建省军区独立师1团【龙岩】与福建省军区独立团整编合并,成立福建省军区新编独立团,团部设置在南平,团长甘永清(詹九金)、政委张德明(任潮海),辖三个步兵营,一个机炮连,一个后勤农场【建瓯县】,各营驻防地址分别是:一营在建阳、二营在福州、三营在沙县。其中安庆籍40名战友在独立团服役。1985年百万大裁军,福建省军区独立团撤销。</p> <p> 韩卫国1956年1月生,1970年4月就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参军入伍,才14岁,堪称娃娃兵。在福建省军区独立师,韩卫国从普通战士做起,历任排长、连长、作训参谋、营长、团参谋长,1979年还当过独立师侦察兵集训队的大队长。独立师在1980年撤销,只保留了步兵第1团改为福建省军区独立团。1983年该团撤销,部分连队又改为武警,韩卫国不想就此转为内卫部队,他的志向还是在直面战争的野战部队,因此他向组织提出请求,调到野战部队去。考虑到韩卫国出色的工作表现,上级批准,将他调至陆军第31军91师273团任参谋长。1985年百万大裁军,同在福建的陆军第29军和第31军合编为南京军区陆军第31集团军(驻厦门),韩卫国升任为第273团副团长,年仅29岁,是团领导班子里最年轻的。1989年10月,韩卫国调任同师的第271团团长。271团正是著名的“济南第二团”,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中立下大功,中央军委批准授予称号,与“济南第一团”(第27军79师235团)同为解放战争时期华东解放军仅有的被军委表彰命名的部队。1993年4月,韩卫国升任第91师副师长。此后几年,韩卫国一步一个台阶,先后晋职为第31集团军副参谋长、参谋长(2003年)、副军长(2005年)。2006年7月,韩卫国被晋升为少将军衔。2008年2月调任徐州的第12集团军,接替王教成少将任集团军军长。5年后,2013年12月,韩卫国跨军区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为副大军区级别将领。2015年7月,韩卫国晋升为中将军衔。半年之后,韩卫国被破格提升为中部战区首任司令员。2017年7月28日韩卫国晋升为上将。</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二营六连战友2017年4月15日在福州聚会!</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八连六安籍战友来安庆看望战友,左起吳安林,王业星,刘利庆,刁操和,关丽,左家骏、王跃,姚旗。其中战友关丽(福建,浦城人,81年兵)在省军区后勤部110医院服役,与安庆战友刁操和有缘在部队相识、相知、到相念,退役后放弃了沿海城市的优越环境,毅然远嫁安庆与刁操和战友喜接连理,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一对幸福美满的好伴侣,大家都特别羡慕这一对战友夫妻。幸福美满的伉俪一对,他们相濡以沫,携手相伴的婚姻,在战友们之间成为美丽的传说。</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山东安邱籍战友来安庆。前排左一:余永乐,王玉春(山东),许克虎,邓国庆。后排左一:刘利庆,张国顺,陆克林,孙 勇。</p> <p> 高炮64师610高炮团战友在闽南部队营房前留影。左,李金生、张明明。李金生在高炮部队担任雷达操纵手,技术含量非常高,通过部队的培养练就成一名过硬的技术能手。超期服役一年,张明明退出现役以后,工作与运动两不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大江大河的水面上可以看到他骄健的身影和优美的泳姿。</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二连战友在福州乌山电视发射塔。原福建省军区独立团32630部队(驻防福州)1981年3月开始整编,1,3,5,连队并入新编独立团,4、8连撤销合并,部队人员并入1,3,5,三个连队。2,6,7,9四个连含独立营1,2连划入福州警卫营。1982年整体编入武警部队序列,原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于1981年4月15日正式宣布撤销。原番号由32630部队53分队改为32619部队76分队,原来一营三连变成二营六连,营部在福州市,各个连队驻防是2连在南平大横,7连在永安板尾,二营营部与六连队驻防位置不变,仍然驻扎在福州市南门兜乌山路15号。</p> <p> 福建省军区后勤部110医院,左起:刘利庆,沈锋,汪锋、余明符,管祺民、杨建国。想当年我与汪锋一起参加应征体检,由于我俩身材瘦弱,体重不夠,拼命吃炒饭,喝开水勉强达到体重指标,直到入伍通知书发放到手中,我才松了一口气,真是好事多磨,我分到省军区独立团,汪锋分到省军区通信连,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体育学院有线载波专业,大专,学制三年,毕业后返回福建省军区,1988年转业回故乡,现居住在厦门。</p> <p> 福州警备区独立营战友。左起:潘孝武,撒世宁,胡天云,刘安平、李庆明。1981年5月福州警备区独立营两个连队与独立团4个连队组建福建省武装警察总队福州市支队,一些军事技术过硬的优秀战士作为预提排长留下来,继续献身于国防建设。如:郑生苗,吴福韩,陈邦胜,斯芳德等战友,他们没有辜负战友和领导的期望,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不断锻炼自己,在各项军事训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担任连队各级军事主官时,他们带兵有方,培育着一大批优秀军事人材,武警福州支队在保卫着福州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功可不磨!我们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p> <p>福建泉州64师高炮610团篮球训练。</p> <p> 福州警备区独立营一连驻守福州义序民航机场。昝行敏,陈邦胜,飞行员,胡天云,程宜。</p> <p> 福建省军区通信站战友福州聚会。后排左四杨泓琪、左六黄定来、左七余波。</p> <p> 福建省军区独立营二连第二届战友联谊会在江西九江庐山隆重举行。</p> <p> 1981年八一期间福州军区举行盛大阅兵式,在五一广场隆重举行,福州军区所属的陆、海、空军及各兵种和机关院校,抽调精兵强将,各个单位抽调的人员组成各自的受阅方队。</p><p> 警备区独立营一连安庆战友籍张旭(八一年兵),荣幸地被选中担任八一阅兵式的标兵,标兵既是礼兵,同时又是阅兵广场的一种标识,他们提前进入阅兵场地,直到整个阅兵式结束以后,标兵们才能退场,作为一名安庆籍战士能夠担任标兵出现在五一广场阅兵式上感到无尚的荣光。</p> <p> 1981年八一大阅兵最高军事首长是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主席台就坐的还有福州军区政委傅奎清,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省长马元兴等许多党政军领导,九时许阅兵总指挥朱绍清副司令员向主席台首长报告,受阅部队已准备完毕请首长检阅,司令员杨成武发出阅兵式开始的口令,受阅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从五一路依次进入五一广场,阅兵整个方队由152人组成,其中每行15人,共10列,接受军区首长的检阅,随后分列式表演开始,伴随着阅兵进行曲响起时,各个方队在陆、海、空军组成的军旗护卫仪仗队的引导下,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依次通过主席台接受首长检阅,受阅的队伍特别雄壮威武、场面非常壮观,精彩的“正步走”、托枪齐步走、威武有力的“三把枪”动作,使我们看着激动不已,脑海中还仿佛重现着眼前的这一幕。 </p><p> 福建省军区独立团三连三排全体战士荷枪实弹在五一广场外围参加警戒工作,确保阅兵广场外围秩序的安全稳定可靠,我们有幸在五一广场的现场观看整个阅兵的过程。</p> <p> 当年部队的军官大多都是从军事院校毕业,安庆籍战友中有许多优秀人才考取军校和炮训大队。如高炮部队64师:邢飞,张培文,梁家树,吴安林,宣理平,余学雷,袁芳太,段霆松,昂 扬,余长生,曹先林。炮兵司令部部队、高炮部队72师;苏方宏,饶 兵、毕志敏,徐克平,涂鸿飞、秦建武、张复兴、胡来木、陆伟等,省军区直属部队,叶林,吴和庆,李庆明,刘安平,汪锋,陆克林,陈文宣,张黔生,杨弘琪,毕友祥,金胜正、 徐晓春,何世全、肖声陪、王仕春、张治国、警备区部队陆正发、方本生、韩传年等40多位战友他们从院校和教导大队、炮训大队、通信训练大队、后勤训练大队、机要训练大队毕业以后,继续为国防建设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其中高炮部队上校军医邢飞战友在部队服役期间长达卅年之久,这种执着的精神叫人赞不绝口,令人敬佩。省军区后勤部战友徐晓春I982年考入南昌步校,毕业后分配省军区部队任职,后到总后军事经济学院继续深造,1985年福州军区撤编,并入南京军区序列,现在蚌埠士官学院任职,大校军衔,至今还在军中服役,应该在我们同期入伍的战友之中他的兵龄算是最长的一位。还有许多战友因工作需要离开军队生涯以后,继续留在第二故乡福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毫无怨言地努力工作,为第二故乡建功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原福州军区高炮610团一营三连30周年返回晋江老部队。与分别三十年 不曾谋面的战友们汇聚在福建,大家欢聚一堂、重温部队生活。</p> <p> 福州军医学校82届战友在毕业三十年之际,全国各地的战友重回母校欢聚一堂。</p> <p> 炮兵旅在惠安县海训。1985年大裁军时高炮64师整编到31军高炮旅。高炮72师整编到29军建制,1985年部队大裁军改编南京军区高炮13旅,1992年撤编。老部队建制虽然已不复存在了,但是我们永远是这个部队的兵,己在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终生难忘。我们永远怀念你一一高射炮兵部队,永远爱你一一我们的炮团,我们的团队!!!</p> <p> 重温部队生活,操练三七高炮。65式双联高射机关炮配备七名炮手:</p><p>龙山位置是一炮手:(瞄准、方向手)坐在炮盘上操作方向机,在360度范围内1一2秒扑捉敌机。</p><p>青松位置是二炮手:(瞄准、高低和击发)坐在炮盘上操作高低转轮,负责高低90度上、下在1-2秒内迅速扑捉目标。根据炮长口令掌握发火时机和停止射击时机,该炮手是该炮主要炮手。</p><p>天马位置是三炮手:(目标距离装定)是测距手,手握距离转轮他根据测距机手报出敌机斜距离不断改变刻盘数字求出相应的距离射角。</p><p>牵牛位置是四炮手:(目标航路、速度装定和较正)左手握航路表示器听班长口令定飞机速度,右手按住航路表示器。</p><p>五炮手:是装弹手(向炮膛压弹),</p><p>六炮手:负责运输弹药。</p><p>还有一名炮长,负责传达连长指挥口令的!</p> <p> 时隔37年,当年高炮64师6l2团新兵班的老班长(江西南昌、75年兵)与安庆战友再度相逢。</p> <p> 高炮64师厦门集美612团(32528部队)新兵班安庆战友。前排左起、张跃顺、王亚毅、排长、班长、卫兵、郑海宏。后排左起:吴安林、辛惠祥、李春生、江迎庆、姚月明、张世平、刘梦熊。</p> <p> 福州军区高炮610团一营三连30周年战友聚会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一生的战友,一世的情缘。</p> <p> 与高炮64师战友聚会,大家欢聚一堂,畅谈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岁月如流水,三十七的光阴一下子就过去了,当年英俊潇洒的小伙已被岁月的痕迹冲刷大多是两鬓白发。老态龙钟,形态与举止都已经步入中老年的状态,行动有些缓慢不如从前了,看到眼前的一幕叫人唏嘘不已,但是我们人老心不老,有着一颗年轻健康的心态,做起事来还是那么风风火火,朝气蓬勃。军人的风采还依旧在我们身上体现 ,我们十分怀念军旅中那段生涯,火热的军营生活让我们终身难忘,回忆往事,历历在目,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为驻守祖国的东海前哨,将青春奉献给祖国感到无怨无悔!</p> <p class="ql-block">1980年安庆籍战友名单(404 人)</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独立团名单:</p><p class="ql-block">一连:方锡双、姚志强、郭恩松、潘宜安、李彤美、王松林、张复元、张黔生、胡 明 </p><p class="ql-block">二连:方卫平、胡天云、刘安平、徐永长、陈长江、郑生苗、撒世宁、程 宜</p><p class="ql-block">三连:余永乐、王业星、江兆正、许克虎、鲍亚平、刘利庆、孙 勇、姚 旗</p><p class="ql-block">四连:姚 坤、 王 义、查 兵、 陈富厚、吴双贵、李 峰、王仕春、肖爱平</p><p class="ql-block">五连:江兆龙、汪劲松、焦仕春、孙顺华、方宜明、何 兵、顾安云、陆克明</p><p class="ql-block">六连:朱长丰、李金龙 、程富连、斯芳德、李瑞亮、金 陵、苏 远、 程 斌</p><p class="ql-block">七连:任 勤 、徐 无、 吴祚昌、 朱昌文、张治国、胡筱平、李 平、 石 研</p><p class="ql-block">八连:邓国庆、吴和庆、李庆民、 梁传军 、皇甫培杰、薛俊明、马 林、邹 明</p><p class="ql-block">九连:江兆伦; 汪虹成、叶 林、 刘 利、 陈五生, 陈振帮、李四毛。</p><p class="ql-block">炮连:许 伟 、童 春、郭华龙、曹长安、潘功斌。</p><p class="ql-block">福州警备区独立营;</p><p class="ql-block">一连;刘长江、韩传年、金来涛、方本生、任吉川、陆正发、张 旭 、孔祥生。</p><p class="ql-block">二连;昝行敏、潘孝武,陈邦顺,吴大毛,柳建生、吴福寒、严家训、 陈金龙。</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警卫连:沈 锋,余明符,王 链,王良普,张福和、苏世飞、</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通讯连:</p><p class="ql-block">刘惠宾,杨红旗,叶宜温,黄定来,左宗宜,余 波,汪 锋。 </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军区后勤部:</p><p class="ql-block">徐哓春、陈文宣,陈庆龙、齐卫东, </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110医院:</p><p class="ql-block">毕友强,杨善国,何 剑,管祺民,段一明,余 庆,金声振,汪仕庆,韩春生,程学声,许绪泉。</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政治部:</p><p class="ql-block">刁操和,候晓农,</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教导大队:</p><p class="ql-block">余 雁、胡江明。</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建瓯农场:</p><p class="ql-block">查宜生,张学军。 </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白沙仓库;</p><p class="ql-block">高昌礼,邓万江,舒平,吴 宁,郑志发。</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永安仓库;</p><p class="ql-block">陆克林,张国顺, </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机械连: </p><p class="ql-block">赵建生、胡善旺、许绪宝、冯永进、赵安南、刘 明、吴小祥。 </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军区汽车连;</p><p class="ql-block">操学军、方文贵、姚振辉、何世全、肖声陪。</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军区招待所:汪欢乐、 </p> <p>福州军区炮兵第64师安庆籍战友名单;(105人)。</p><p>高炮64师师直(18人):</p><p>肖甲安 ,邢 飞 ,王 岱 ,李 进 ,陶杭明, 杨尚龙 , 刘 强 , 袁 春 ,吴永斌 , 盛仅帅, 陆甬宜, 熊晓翔 ,白小斌 ,吴亚明 ,段霆松 ,魏 文 ,邹振华 ,黄年生。</p><p>高炮64师610团:(24人):</p><p>梁家树 ,汪逸民 ,王 林 ,侯建军 , 张培文, 王文虎 ,王进宇 , 张明明 , 李金生, 王嘉宜 ,宣理平 ,赵成华 ,吴福贵, 张兴安 ,刘和德 ,吴 利 , 汪一兵 ,江兆民 ,施双杰 , 陈 军 ,王诗言 , 钱伟民 , 白晓斌 ,汪志根。</p><p>高炮64师611团:(23+1人) </p><p>曹先林 ,余学雷 ,袁芳太 , 吉寿保 , 余险峰 , 张 伟, 徐建明, 程从根 ,占德祥 ,昂 扬 ,陈乐民 ,任祥明 ,陈 勇, 李 伟 ,汪永智 ,顾小青 ,方向前 , 丁 力, 王为忠 , 黄匡顺 , 黄 术 ,吕永骏 ,彭大旗 ,陆 伟(后提干分来不计总数)。</p><p>高炮64师612团;(22人)</p><p>李春生 ,徐良兵 ,姚月明 ,郑海宏 、卫 兵 , 王湘安, 刘梦熊 ,王亚毅 ,李秋晴, 吴安林、江迎庆 ,辛惠祥 ,昝建辉 、陈荣虎 ,张跃顺 ,汪声满 ,邓四一 , 张世平 ,朱顺根 ,朱茂平 ,陈声群、吴后甲。</p><p>高炮64师622团:(24人) </p><p>鲍克祥 ,毕琪华 ,陈 兵 ,程安东, 崔民东 ,丁 健 ,杜冬甫 ,方庆霖 ,纪安生, 刘廉民, 潘炳涛 ,刘建华, 谢中才, 汤来进 ,王 雷 ,汪 虹 ,汪庭荣 , 汪国强 , 余国强 , 余长生 ,周宜林 ,詹 影 ,赵启义 , 左连生。</p> <p class="ql-block">福州军区炮兵司令部安庆籍战友名单;</p><p class="ql-block">炮兵司直;</p><p class="ql-block">(警卫排)崔 峰,苏方宏、苏立才、陈斯元、秦建武,于 童,刘 发,朱传林,陈 根。</p><p class="ql-block">炮训大队:</p><p class="ql-block">李 捷,张礼稳,金志德,刘 发,林富贵,韩传忠,周海庆。</p><p class="ql-block">指挥连:</p><p class="ql-block">甄 勇、金亚平、黎德平(后到炮三师)。</p><p class="ql-block">雷达教导大队:</p><p class="ql-block">苏少春。</p><p class="ql-block">高炮宁化靶场:</p><p class="ql-block">郑 铎,张敏。</p><p class="ql-block">地炮靶场:</p><p class="ql-block">周列明,徐万里。</p><p class="ql-block">福州军区高炮72师安庆籍战友名单:</p><p class="ql-block">师 直:</p><p class="ql-block">潘传安、张小平、江晓虎、毕志敏、胡来木、桂文水、王建生、叶龙新、魏幸福、 王军生、吴建华、黄风岩、武建军、张根宝、 林 峰 、叶金根、 胡尚沫、何 庆、徐 辉、阮鸿毅、张三九。</p><p class="ql-block">高炮72师650团;</p><p class="ql-block">石 峰、王宜宏、罗 玉、江 辉、刘 斌、陈万福、潘双喜、徐国祥、稽长顺、王厚平、许银宝、王仲强、汪 平、江 宏、陈 俊、程 靖、武 飞、周惠民、王小红。</p><p class="ql-block">高炮72师649团:</p><p class="ql-block">孙 杰、江增平、黄代虎,张继光,宋宏敏,苏荣华,方 平,鲍孝安、潘家安、黄文豪、潘明贵、张小九、周正平、任小 国、孙建华、张文明、潘 旭、何广立、吕正顺、陈文兵、程显柱。</p><p class="ql-block">高炮72师648团:</p><p class="ql-block">徐克平,涂鸿飞,张国钦,徐 俊,白永生、方晓华、陈 佑、孙 斌、范 军、汪冬生、孙 斌、郑海岩、张来虎、何卫国、张复兴、陆伟、饶 兵、刘旺玉、杨台胜、吴安生、</p><p class="ql-block">高炮72师647团:</p><p class="ql-block">黄泰高,殷方祥,金国强,孙浙东,陈良虎,董玉龙、张永武、李端靖、喻典金、章 余、刘金宝、蓝金虎、魏贤海、张 新、林 森、张先泽、曹志华、程 琦、方从国、任小东、宣荣祥。</p> <h3>海军宁波舟山基地二十二支队10人。</h3><h3>潜水兵3人:陈建国,于 兵,李俊生。</h3><h3>潜艇兵7人:朱顺祥、魏家文、严波生、章 平、汪邦宏、沈 敏、方文祥。</h3> <p> 在同年入伍的404名战友中间,据我得知己有十多位战友因公牺牲或因病去世。他们英年早逝,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团队,让我们感到非常痛惜,失去了几位好兄长,好兄弟。我们更加缅怀和追念曾经一起浴血奋战的好战友。</p> <p> 仅此文献给曾经在福建前线各个部队服役的全体安庆籍战友们,追忆往事,我们思绪万千,遥想当年在福建八闽大地这片沃土上挥洒着热血和辛勤的汗水,奉献出美好的青春年华,翻着一张张陈旧的老照片,看到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让我们永远定格在从军的岁月之中。魅力四射的福建,第二故乡的情结永生难忘,它已经深深的镌刻在我们脑海里永不磨灭。</p><p> 此篇文章由于本人写作水平有限,有些地方叙述难免有点差错和出入,敬请战友们谅解,在写这篇回忆时好几次都想打退堂鼓不想写了,迟迟不肯动笔,一是思路无法理清,二是不知从何处写起,简直是无从下手,头脑一片空白。在关键时候得到了张兴安、李金生、黄太高、方锡双 、吴安林、袁方太、周列明、石峰、沈锋、齐卫东、王军生、金来涛,黄代虎、吴双贵等许多战友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同时又有许多热心的战友纷纷提供了原始的老照片和详细资料,提供了安庆籍战友在福建省各部队服役名单,看到这些举动让我鼓足起勇气,信心百倍、振作起来坚持写下去,给战友们有一个完整的交待。原本我的初衷就是写点部队生活的点滴琐事,回忆军营中细微的情景,谁知道事情搞大着,也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了。</p><p> 我本人有个愿望那就是将37年前赴闽入伍的安庆籍战友名单收集齐全,到时与全体战友们共同分享,由于时间耽搁着非常长久,资料收集起来的确有点难度。这还需要众多的战友们支持和鼎力相助,使我们的追梦能够实现。我知道这是一项庞大工程,但是我有信心,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和挫折,我决不气馁,将此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请战友们看我的实际行动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