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葭草吐绿头,寒色共苍苍。回顾了往昔,走过了长河,每个人都在追寻干净如始的初心。如我们一中人,他们的桨始终握在自己的手中<font size="3">,</font>远去的船,载着的是他们自己。一场故事的谢幕,一场教研的开始。这不,语文组迎来了第十五周教研活动。本周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我校与德兴一中的联考试卷分析。</b></h1><h3><br /></h3> <h1><b>本周教研活动由刘莲倩老师主持。对于本次联考试卷,曹雪瑶老师指出试卷难度适中,符合高考试卷标准,可以真正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吴松老师和盛文亮老师指出,本次联考试卷的默写题,全年级得分率不到百分之一,对此全组人员总结出古诗词默写答题技巧整理:<br /></b><b>(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br /></b><b>(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br /></b><b>(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br /></b><b>(四)要留意具体环境<br /></b><b>(五)要留心语句顺序<br /></b><b>(六)要注意语句出处</b></h1> <h1><b>董小娟老师和张婷老师分别对作文题进行了分析,"任务驱动型"的作文学生如何下笔,如何构思都引起了语文组全体教师的讨论,陈赣老师指出总体框架:引、议、联、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r /></b><b>中间主体:议(分析问题),讲清楚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好处/危害);兼谈对立面<br /></b><b>思维方式(即是"论证角度和方法"):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结果分析、背景分析、辩证思维、比较分析、让步思维(注意思考感受在例文中如何体现和表达)<br /></b><b>材料构成:以原材料为主,就事论事;但可以在其前后通过类比,联系相似、相关的名言、名人、名事、现实事件、生活(社会)中某种现象。<br /></b><b>论证分析角度: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国家),人与自然,人与传统历史等。</b></h1> <h1><b>张普祥老师针对古诗文鉴赏和文言文翻译提出他的看法,认为古诗文考察的点可以更深入一些,同时指出文言文翻译过于晦涩,学生很难翻译准确。<br /></b><b>此外,张会平老师指出实用类文本阅读学生必须要学会分点答题,小说文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学生还是得从实践中形成答题思路。</b></h1> <h1><b>不忘初心,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就像一首诗中所言:从前/所有的甜蜜与哀愁/所有的勇敢与脆弱/所有的跋涉与歇息/原来/都是在为了/向着/初来的自己/进发。</b></h1><h1><b>在这世间,我们都是漂浮不定的,于一生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初心,在触碰到的一瞬间,又仿佛差了千里之远,路途之中,我们都在寻找,为那一身繁华的江南烟雨,为那永存不灭的江山如画,为的是我们一中人的初心,繁华与哀伤终得学生咽下,弯眉间,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待来年夏日,我们定能拱手相笑。</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