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里的徜徉——小议全民摄影与专业摄影的异同

树琪

<h3><br></h3><h3> “老杨,好久不见,最近忙什么呢?报纸上挺长时间没见你拍的片儿了。”</h3><h3> “啊,老王,我们有几个月没见面了吧。也没忙什么,到西部去采风了。报上照片年轻人和其他记者兼着拍了。”</h3><h3> “你不搞新闻摄影了?”</h3><h3> “搞啊,只是一般拍摄任务就不用我了。”</h3><h3> “不是专业摄影的行吗!质量能保证?”</h3><h3> “一般的都行吧,现在摄影不像胶片时代,数码相机方便很多,练练手都能拍。再过几年我们这样的恐怕就要改行或是失业了,呵呵!”</h3><h3><br></h3> <h3><br></h3><h3> 这是前些日子我和几个好友约好在一起喝茶聊天的一天。大家陆陆续续到了,没边没沿地边喝边聊,就差唯一还在职的老杨没到。又隔了一会儿,老杨进来了,他一边脱外套,嘴里不停地说着到晚了抱歉的客套话,一边和大家寒暄着。<br> 老杨是资深的专职摄影记者,任他们媒体的摄影部主任,还在行业摄影协会兼任“要职”。他除了本职的新闻摄影外,在纪实摄影和风光摄影方面也有深厚的功底,在业界和社会上都很有影响力。上面这段话,是老王与他的对话——他们两人已经几个月没见了。</h3><div><br></div> <h3><br></h3><h3> 自然而然,话题就扯到了摄影问题上。</h3><h3> 我问老杨,从专业摄影角度看,目前的“全民摄影”究竟对“职业摄影”影响有多大?数码相机和手机摄影功能的不断完善,是否对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有比较大的冲击?拍摄中,数码自动功能替代了不少胶片时代的手动调节,是否意味着摄影的门槛降低、摄影的职业化将不复存在?你对今后摄影的发展和走向怎么看,传统摄影的技法真的可以被智能化机器替代而不再有所讲究了吗?</h3><h3><br></h3> <h3><br></h3><h3> 老杨挠了挠头,咧着嘴笑了笑,沉吟了一下说,这个问题可以很简单,三两句话就能说完;也可以很复杂,几车话也说不完、说不清楚。为什么?<br> 因为单反相机的普及,手机拍照功能的越来越强大,还有来自业内“全息记者”(文字、摄影、摄像一身兼)的挑战,来自社会自媒体快速发展的冲击,以及网络图片的“泛滥成灾”,都使得摄影变得好像不再那么“专业”。<br> 全民摄影和自媒体时代已来临,职业摄影也似乎越来越体现不出原有的价值了。</h3><div><br></div> <h3><br></h3><h3> 老杨是个“话痨”,只要有他在场,就不用怕冷场,无论什么话题,他的“嘎啦话”总能云山雾罩地把你说晕为止。</h3><h3> 老杨又是个“話辟”,如果涉及到他的专业问题,往往都显得异常冷静,完全不像随便聊天那种谈笑风生的样子。</h3><h3> 因为大家都是曾经的“媒体人”,所以对摄影问题,以前也时常会涉及过这方面的话题,只是没有展开过。这次反正大家都有闲,所以也乐得听听老杨的的呗。</h3><h3><br></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这的确是个挺有趣的话题,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不只是在公园或是旅游景点,随便什么地方,你都能看到人们拿着各种型号的相机、手机,饶有兴致地、不停地拍着摄着,其中也不乏手拿肩抗“长枪短炮”的超级摄影爱好者。谁也分不清楚到底那个是“专业”的,那个是“业余”的。</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br></h3><h3> 于是就有人说了,当“全民摄影”已经成为当下人文中国的一种时代潮流时,职业摄影师恐怕真的就要失去“饭碗”了。</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但也有人说,不管数码相机“傻瓜”到什么程度,手机方便到什么程度,摄影仍然是一种技术复杂的手艺活儿。</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高质量的图片,仍然是职业摄影人的专利。</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h3><br></h3><h3> 还有人说,摄影其实也没有什么,也就是留个影,只要把自己喜欢的画面留下来,就足够了。<br> 卡片机、手机挺简单,一按就行了,没有必要非得用单反、调参数、换镜头什么的,搞得那么麻烦和复杂。</h3><div><br></div> <h3><br></h3><h3> 又有人说了,专业不专业不在于你干着什么,而在于你拍的什么。有了好一些的或是专业的摄影器材,技术问题相机自身都解决了,只要掌握了相机的基本功能,谁都能拍出“好片儿”来,更何况还有功能超级强大和方便的修图软件,后期调整想不“出片儿”都难!</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那么这些说法有道理吗?摄影究竟是个什么呢?这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br> 现实些说,随着摄影器材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人们文化趣味的发展与变化,摄影已经变成了融入人们文化娱乐、甚或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的一种需求。<br> 说理性一些,摄影已成为一种体现摄影者个人主观愿望和个人审美情趣的需求。</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假如“需求”的定位是存在的,那么如果一定要把“职业”或“专业”摄影与“业余”或“大众”摄影区别开来,职业(专业)摄影者也只能是在职业(专业)要求的条件下,依赖摄影者个人的主观能动,去实现特定的需求罢了。</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h3><br></h3><h3> 我更愿意简单地把摄影人群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摄影者,包括职业摄影人和非职业摄影人中的“高手”;一类是大众摄影者,既第一类摄影者以外的摄影爱好者。</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这样就可以归纳为:大众摄影,更多的是实现自身审美需求;专业摄影,除了自身审美外,还要有职业的或特定的要求与需求。</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职业摄影与大众摄影的需求、目标、要求和功能都不尽相同,因此从应用角度看,两者之间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截然分开,更没有必要相互微言。每一类摄影者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定的拍摄需求,唯一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去干就是。</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摄影需要大众化。数码相机和手机相机功能的发展,简化了摄影技法,降低了摄影门槛,普及了摄影爱好,丰富了人们生活,促进了摄影和情感交流。<br> 摄影也需要专业化。毕竟职场和生活中需要有水平更高的图片质量和审美要求,而拍摄者对拍摄主体的认知能力、对拍摄技巧的把控能力、对照片表现的预期能力等等,不管你拿的是什么器材,仍需要理论的指导、专门的训练和长期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h3><h3><br></h3><h3> 在拍摄中,大家恐怕都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拿着同一种型号的相机、拍摄同一个对象,不同的摄影人,拍摄出的图片效果不一样,有的甚至差别很大?</h3><h3> 在欣赏别人交流来的图片作品时,往往也会时不时地发出若干感慨,怎么别人的照片拍得那么美,而自己拍的怎么看都“欠点火候”。</h3><h3> 这就涉及到了所谓照片的质量问题,也就是说照片究竟有没有“好赖”之分,如果有,那么“好赖”的区分有统一的标准吗?<br> </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在不同审美的主观视觉下,评价一幅照片的好赖还是有相对公认的标准的。<br> 比如好的照片一定是:主题突出、信息完整,画面清晰、曝光正确,构图合理、色彩真实,内涵深刻、光影别致,审美愉悦、蕴含故事等。<br> 这些要素集合到一起,就变成了区别专业摄影者与大众摄影者、“好片儿”与“赖片儿”的主要因素。</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对广大的大众摄影爱好者来说,要想拍出一张自己认为可以、别人也基本认可的“拿得出手”的“好片子”来,仅仅凭着摄影的热情、器材的功能、碰个运气恐怕多半还是不行的,也还真是需要对摄影本身有一些基本的理解、认知,掌握一些基本的拍摄技法。</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br></h3><h3> 那么,“专业摄影者”的作品与“大众摄影爱好者”的照片究竟有什么不同呢?<br> 我想,我之所以把专业摄影者拍的照片叫做“作品”,而把大众摄影爱好者拍的照片叫做 “照片”,本身就有区别的味道。这个区别,来自于专业摄影者在拍摄前思考准备、拍摄中计划实施和拍摄后总结整理的不同。</h3><div><br></div> <h3><br></h3><h3> 一是专业摄影者在拍摄前是要做足功课的。主要有三方面:根据本次拍摄的目的和要求,对拍摄任务涉及的内容进行先期背景调查、了解,掌握其基本特征;根据拍摄对象的特点和特征,确定好拍摄的主题、怎样表现主题,以实现拍摄者的意图和意境;准备好拍摄方案、技术要点、行动路线和相关设备,做好预防突发事件的备选方案。</h3><h3><br></h3> <h3><br></h3><h3> 二是专业摄影者在摄影时更多考虑各种参数的调整与控制,比如光圈大小、快门速度、感光度多少、白平衡选择、曝光模式和曝光补偿等等,都要根据天气、时间、光线、地点、对象、角度以及期望表现等进行实时调整,而不是全部AUTOU 。</h3><div><br></div> <h3><br></h3><h3> 三是专业摄影者在摄影时更多考虑对“决定性瞬间”的捕获与追求,因此对拟拍摄图片的构思、构想和构图,拍摄前都有思考、拍摄中都有调整,在动态中注重抓取,在静态中耐心等待,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最终的图片。</h3><div><br></div> <h3><br></h3><h3> 四是专业摄影者在摄影时更多考虑主题与主体的突出、主体与陪体的呼应、明暗色彩的对比、远近虚实的区分等基本技术手法,以期通过照片的视觉传播、知觉影响和感觉认知为纽带,建立照片内容表达与读者内心感受之间情感价值的桥梁。</h3><div><br></div> <h3><br></h3><h3> 五是专业摄影者在拍摄后,要从目的、要求、用途、审美、效果等方面对图片做出基本评价和筛选,然后在不破坏图片基本要素信息的前提下(艺术摄影、画意摄影和拼图摄影除外),对所选图片进行适当的参数调整,以最大限度地还原拍摄对象本来状态。</h3><div><br></div> <h3><br></h3><h3> 这五条尽管并不完整,但的确反映了专业摄影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反映了专业摄影者的职业化、专业化精神,也说明了摄影之所以需要专业摄影人的理由。</h3><h3> 因此,摄影仍然是一门技术要求不低的专业活儿,职业和特定需求摄影还是需要专业摄影者的。</h3><h3><br></h3> <h3><br></h3><h3> 也就是说,如果从“摄影”而不是“照相”的角度看,无论你是专业的还是大众的摄影者,无论你是拍什么体裁或是什么题材,要想把图片拍得自己认为“好”一些、让别人看得过“眼”去,那多少还是要讲究一些摄影的基本规则和技法。</h3><div><br></div>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h3><h3><br></h3><h3> 摄影体裁有很多类,比如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旅游摄影、婚纱摄影、写真摄影、艺术摄影、画意摄影、微距摄影、建筑摄影、广告摄影、红外摄影等等。</h3><h3> 不同体裁的摄影都有其特殊的要求,以区别于其它的摄影形式。</h3><h3><br></h3> <h3><br></h3><h3> 比如新闻(纪实)摄影,第一要务就是必须保证新闻照片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把握好“决定性瞬间”。</h3><h3> 首先,将拍摄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某一特定时刻发生的事件,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这是新闻摄影者必须训练掌握的技能。</h3><h3> 其次,与其它摄影体裁截然不同的是,新闻摄影最忌讳“摆拍”,摆拍最大的问题就是破坏了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供的是一张“虚假”图片,这是新闻所不能允许的。</h3><h3> 第三,对拍摄的照片除了适当裁剪以外,不能有任何画面信息要素的修改。</h3><h3> </h3> <h3><br></h3><h3> 在当今的读图时代,新闻(纪实)图片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媒体的出版质量。一张时效性强、构图新颖、内涵丰富、直观易懂的新闻纪实照片,可以迅速地捕捉读者的眼球,达到文字无法企及的传播效果。新闻纪实图片内容的真实、精准、深刻、及时、专业和独特,是新闻媒体强化核心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对新闻摄影者的职业要求。</h3><div><br></div> <h3><br></h3><h3> 又比如人像(人物)摄影。严格说来,人像摄影与人物摄影概念不尽相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形态和神态为目标,基本要求是相貌鲜明、形神兼备;人物摄影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不一定很突出,但照片内涵必须深刻。只是在现在摄影中,两者区分已有所兼顾。</h3><h3> 一幅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也需要讲究多种拍摄因素的精细组合与平衡,对创意、神情、姿态、构图、光线(灯光)、曝光、影调、色调、画质、服装、道具以及制作等均要考虑周到。不仅要拍出人物的颜值和形体的漂亮,更要拍出气氛、气质和感觉来;不但要拍出人物本身的特征与特点,还能够唤起观众的某种情感。</h3><h3> 这对人像摄影者的自身审美素养和拍摄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h3><h3><br></h3> <h3><br>  而风光摄影则早已脱离了机械记录的初级摄影阶段,而变成了用镜头表达人和自然一种独特的对话方式,从而艺术地展现出人对自然的特殊感受。风光摄影越来越强调摄影的思想性、艺术性、唯美性和它的丰富内涵与意境表达。<br>  一幅优秀的内涵丰富的风光摄影作品,应能展现出它那赏心悦目的诗情画意和流动着的美妙乐音。</h3><div><br></div> <h3><br></h3><h3> 首先,风光摄影要有体现摄影者意图的意境,有意境才有深刻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h3><h3> 其次,风光摄影难在从一般的场景中寻找和发现不一样的美景,寻找和发现不是单纯的猎奇和刻意的做作,而是寻找和发现存在在景物中固有的内在自然美,它可以是视角、形态,也可以是色彩、线条,还可以是光线、远近等等,完全取决于拍摄者的艺术创作能力。</h3><h3> 第三,风光摄影讲天时地利,也讲人的主观努力。所谓“三分拍摄、七分运气”的说法,也不一定全对。不同的天气、光线之下都有其独特的效果,关键看拍摄者如果去思考和把握。有些特殊效果比如朝霞、晚霞、云海、云雾、暴风雨、海潮等,天时地利的成份要大,但拍得好也得有人的因素,比如耐心、位置、移动等的选择。耐心是风光摄影的基本功,没有耐心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风光摄影家。</h3><h3> 第四,风光摄影最重要的是在拍摄前,确定好拍摄景物的主题、怎样表现主题,主题突出,照片才有内涵,才能实现拍摄者的意图和意境,否则条件和技术运用的多好也算不上“好片儿”。</h3><h3><br></h3> <h3>  </h3><h3> 旅游摄影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摄影”,它区别于其它摄影体裁的主要特点,是在艺术表现上讲求人景并重,在拍摄手法上注重抓摆结合, 在取材内容上体现专广有别。</h3><h3> 人景并重,是说拍摄的照片既要求人物形象生动自然, 又要求景物具有较强的美感和典型的特征。因此,在拍摄旅游照片时,一方面要注意选取富于美感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物作为背景,同时也必须兼顾主体人物的表现,努力使两者得到完美而又融洽的结合,收到情景交融、互相映衬的艺术效果。</h3><div><br></div> <h3>  </h3><h3> 摆拍,是旅游摄影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与新闻摄影完全不同。“到此一游”是旅游摄影的基本目的,一般都是先选好背景景物,再将人物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进行拍摄。但有时也要象新闻摄影一样采用“抓拍”,随时随机地抓取一些人们在行进活动时发生的生动自然的形态神态,以记录旅游过程中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别具情趣的过程。这往往是一幅旅游照片好赖的关键。一幅画面比较活泼的照片,比技术上无大毛病却过于呆板的照片更加受 人欢迎。</h3><h3> 旅游拍摄的专广性主要体现在题材的选取。旅游者的足迹无所不至,接触的人和事物五花八门,除了到此一游的一般拍摄外,多种多更有内涵和价值的旅游摄影应该是类似于纪实性、专题性摄影。比如珍稀动物、奇花异草、旖旎风光、风土人情、地质地理、植物植被、建筑结构、考古文物等等,都可以纳入到旅游的镜头中。<br> 这考验的是摄影者的知识、兴趣、爱好、视野和乐趣,摄影技术反居其次了。</h3><div><br></div> <h3><br></h3><h3> 重新复苏的画意摄影,因其唯美的绘画风格表达人文美与自然美的表现手法,得到了许多专业摄影者和大众摄影爱好者的青睐。</h3><h3> 其实,画意摄影并不是现在才涌现出来的新体裁,而是下次多年来伴随着摄影术发明至今一直贯穿其中的老样式,并且在摄影发展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摄影与绘画本来就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甚至早期的摄影作品从构图到光影色调等,很多就是模仿绘画格调而存在的,因此又被称为“用光绘就的图画”。</h3><h3> </h3> <h3><br></h3><h3> 画意摄影可以说是摄影者对绘画艺术中的意趣与境界的追求,给欣赏者带来高度的美的感受。在拍摄画意作品时,不仅要从画面上做到构图精致、用光讲究、影调优美,更重要的是要追求作品情感、意境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要求人物自然而不矫情,质感逼真而不世俗,细节周到而不夺目,画面华美而不艳丽。</h3><h3> 这对摄影者的艺术修养绝对是个考验!</h3><div><br></div> <h3><br></h3><h3> 这五种摄影体裁,是当前最受摄影爱好者欢迎、也是大众摄影爱好者离不开的形式。</h3><h3> 从上述情况看,它们各有各自的特点和特殊要求。但无论哪一种体裁的摄影,从基本方法上来看,都还有一些基本的、普遍适用的、需要遵从的规则,这些规则既是理论归纳,也是实践总结,对无论专业摄影者还是大众摄影爱好者都是通用的,更是有帮助的。</h3><h3> 那么从具体拍摄角度看,要想拍摄一幅好的照片,到底应该把握哪些通用的规则呢?</h3><h3><br></h3> <h3><br>  1.主题突出。一张吸引人的照片之所以会吸引人,就是因为它一定有个吸引人的地方。这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主题,也是最能表达这张照片内涵和意境之所在。<br>  想拍出一张好片儿,在按下快门前一定要先想好你要表达的意图(主题),然后才是具体的选择、移动、构图、拍摄,通常这个主题点也应该是镜头的对焦点,为的就是要突显主题,让人一看就明了。</h3><div><br></div> <h3><br></h3><h3> 2.信息完整。主题的呈现,就是摄影者要传递的信息。信息本身是图片中所有内容的直接陈述,这就涉及到画面要素选择问题。在一幅图片中,所选用的主体和陪体的数量多少,是由能否最有利于表现主题和彰显意图决定的。因此,在一张图片中所放入的人物和景物以及背景,都要服从于主旨表达,让读图者能从照片中读取到或判断出拍摄者的意图。只有读图者将照片直观的信息与信息表达的意图联系起来形成主题判断,并能读得懂拍摄者说的是什么,这样的图片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h3><h3><br></h3> <h3><br></h3><h3> 3.合理构图。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构图法。图中人物景物出现在图片中的不同部位,其蕴含和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h3><h3> 好的构图法,应是加强物体符号意义与传递意义之间的强度,而不是削弱。合理构图强调的既是一种整体的美感,使图片中的各物体用恰当的点、线、面与色彩有序地排列出来;也表达的是一种特定的意境,让读图者透过图片结构化的客观意象,体会出蕴含其中的意义世界。因此,构图从来都是一个制约拍摄成败最重要的大学问,它包括画面比例、视角、景深、对焦的选取,涉及图片视觉是否均匀、稳定、舒服、有规律,能不能快速地导引读图者的视线到主题点等等。</h3><h3><br></h3> <h3><br></h3><h3> 4.色彩合适。色彩运用包括构图中各元素本身的颜色控制与图片的整体色调。不同色彩本身自成不同的符号意义,合理的色彩搭配不仅可以强化整体视觉的美观程度,也是与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要素之一。</h3><h3> 图片整体的色调体现的是摄影的风格和审美的情绪。暖调、冷调、中性调以及色彩饱和度的选用与处理,是摄影者主题表达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也许是摄影者最难以控制的技术要点。除去被摄体自身的色彩外,现场的光线或光照、相机色彩还原度、曝光时间长短以及后期调整,都会影响到图片的色彩与饱和度。</h3><h3><br></h3> <h3><br></h3><h3> 5.正确曝光。数码相机和手机的自动曝光功能,能够解决一般拍摄爱好者的测光曝光难题,但对于专业摄影者和希望出“好片儿”的摄影者来说,单纯的自动功能是绝对不够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难以“出片儿”的。</h3><h3> 最需要掌握也最需要研究的,是曝光的精准度问题。数码摄影曝光要准确,需要有三大基本功,既:在正确测光基础上,熟练掌握曝光模式与参数调整、白平衡模式与参数调整、感光度参数调整。</h3><h3> 相机的测光技巧是一门大学问,许多专业摄影者对测光可能都还无法完全掌握。为了防止曝光不准确,许多人都采用包围曝光的方式,这在不容易测光的场合大家往往常用此招,这也是解决曝光不精确的办法之一。但解决曝光精确度的关键,还是要掌握测光的技巧才行。</h3><div><br></div> <h3><br></h3><h3> 6.快门时机。无论抓拍还是摆拍,在合适的时间果断按下快门,也是成就一张好图片的关键。这个“决定性瞬间”的把握,是画面构成最佳配合并达到最佳视觉效果的时机,也是外部制约因素比如光线发到最佳的时机,还是拍摄者关于主题表达自我意识的最佳时机。这个三个最佳时机既有外部约束的客观性,也有自我感知的主观性,而往往自我感知的主观性,对于决定瞬间的精准把握,是决定性因素。这个主观性感知,也是难以甚至是无法复制的,正因为如此,这种瞬间的决定性才更有价值! </h3><h3> 快门时机的快速准确判断,一方面来自于摄影者经年累月的实践而形成的技巧技巧,另一方面也是摄影者拍摄前对拍摄对象的预判和精心准备。</h3><div><br></div> <h3><br></h3><h3> 7.力求精致。对于新闻纪实摄影,或许精致不是它的主要标准,也不一定是其它摄影体裁的核心标准。但放大一些说,任何好的图片,画面清晰度、对焦准确度、色彩平衡度、光影柔和度和画质精细度,都是不可或缺的审美要素,也是影响主题表达的要件之一。</h3><h3> 因此,在摄影实践中,摄影者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养,使每一次拍摄都能在主题意识的指导下,努力做到尽善尽美。</h3><h3><br></h3> <h3><br></h3><h3> 随着数码摄影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大众化、全民化,用镜头记录典型瞬间,用图片反映重大事件,用视觉传递思想感受,用形象讲述历史故事,不仅是新闻摄影和职业摄影人的基本理念,也已经成为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基本共识。 <br> 人们越来越体会到,摄影不仅在媒体“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新闻运作理念中起到了“视觉中心”的作用,在工作之余和普通生活中也起到了“图文联动、活跃生活”的作用。我们期待着在专业摄影人和大众摄影爱好者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下,使摄影这一文化形式能够成为准确客观真实反映社会发展成果、充分展示祖国秀美壮丽的大好河山、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积极传递社会美好生活气息的大众化载体,发挥出其应有的、特殊的作用。</h3><div><br></div> <h3><br></h3><h3>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刊发的专业摄影者照片,文字也部分参考了网络上一些专业摄影者的观点,在此向这些创作者致以诚挚的感谢。</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