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致敬那个孤独的人</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写给文森特•梵高</b></div><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文森特•梵高</font></b>(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表现主义。他早期受荷兰画家马蒂斯•玛丽斯的影响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搬往巴黎与作为画商的弟弟同住,后来经过在野外的长期写生,色调渐渐由灰暗色系变为明亮色系。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作品<font color="#ed2308"><b>《星夜》、《向日葵》与《麦田乌鸦 》</b></font>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这段话是在网上找的。</div><div><br></div><div>电影<b><font color="#ed2308">《至爱梵高•星空之迷》</font></b>正在各大影院播放,场次稀少,观众冷落。我先后去看了两次,一次是深夜,一个人包场 ;另一次也只有几个人,但观影的氛围很好,大家都安安静静地看到了结束。让我对梵高又多了一些了解。<b>电影围绕一封信展开,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b>,还没有送达,两个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故事讲述的是梵高死后一年的时间,邮差的儿子<b>卢兰</b>想把这封信送出,他去了巴黎、去了奥维尔小镇,找到了很多和梵高有过来往的人,通过交谈他对梵高的死产生了兴趣:梵高为什么自杀?梵高的手枪来自哪里?</div><div><br></div><div><b>电影不是真人版的,应该属于动画片那种,只是人物场景是由世界上100多名艺术家手绘而成,而且是仿照梵高的绘画风格,所以电影画面中无处不在的<font color="#ed2308">黄色、星空、麦田、乌鸦,小镇的街道、梵高画作中的人物</font>,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旁观着梵高的生活。电影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方式,梵高的生活一段一段的插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梵高的一生。</b></div> <h3><b>我是喜爱梵高的,缘于内心曾有过的触动</b>。我还记得2000年前后,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我去宁波经过上海转车,抽空去了外滩,在南京路过外滩的地下通道中,看到了梵高的画,是荷兰银行在通道两侧的橱窗展示的,有十几幅,虽然只是放大了的复制品,但在灯光的映衬下,依然能给人很好的审美享受。<b><font color="#ed2308">《向日葵》《麦田的乌鸦》《麦田的云雀》《星空》《阿尔的吊桥》</font></b>等,第一眼接触就能感觉到梵高画中的热情,回到内心,让躁动不安,颠沛流离的青春感觉到了安静,甚至于很舒服。我就站在通道里看了很长的时间,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找回了内心的安宁。每一幅画作我都喜欢。这种邂逅是一种惊喜,抑或是幸福。那之后的几年里,但凡去了上海,我都要去那里站上一会,每一次都会感觉到享受。只是后来外滩改造,取消了地下通道,让人很是怀念。</h3><h3></h3><h3><br></h3>后来也买过几本和梵高有关的书,看过一些梵高的画作,但了解多是碎片式的。我刚工作那几年高考作文素材梵高是热点,如果文章中用了梵高,而且文笔不错,都能得高分。我第一年上班有个女生叫周海娟,也很喜欢梵高,经常在随笔中提到梵高,她文章写得好,经常班级里传阅,成了同学的精神领袖,我带过她一年,只知道高考她去了中国政法大学。 <h3><b>这次从同事那里知道了梵高的电影,我按捺不住热情,去赶了夜场,骑着自行车去的,冬天很冷的街道,穿过一条河流,一座桥,穿过熟悉的小城,我带着满腔热情去看梵高的电影。想起了青春中曾有的流浪,想起了第一次见梵高画时内心的激动,我像去看老朋友一样去了电影院,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影院里略显孤独,但电影画面出现后,我看到了太多的熟悉,醒目的黄色,能灼伤人的眼睛;如果是夜景,一定是有星空中,和梵高画中的一样。到后来麦田里乌鸦的出现,有时是一只,有时是一群。我开始知道了更多关于梵高的故事。</b></h3><h3><br>梵高<b><font color="#ed2308">28岁</font></b>才开始作画,生活来源都是弟弟<b><font color="#ed2308">提奥</font></b>资助,他去过巴黎,在当时的艺术圈里也得到了认可,同时代里有<b><font color="#ed2308">莫奈、马奈和高更</font></b>,莫奈给了梵高很高的评价,高更更是和他组建了“画家之家”,只是不满意条件的简陋离开了,高更的离开让梵高更加孤独,然后是整个小镇的人联名驱赶梵高,说他是个疯子,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送给了一个妓女,电影中有这个画面展现。</h3><h3></h3><h3><br></h3>梵高很勤奋的画画,<b><font color="#ed2308">37岁自杀</font></b>,8年的绘画生涯里完成了800多幅作品,但只卖出了一幅,穷困潦倒,住最差的旅馆,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买颜料的钱都需要弟弟资助。他几乎每天都给弟弟写信,他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在大雨倾盆的时候仍站在街上画画,在早晨去到河边,捕捉最好的光线。我很喜欢《阿尔的吊桥》,有多个版本,梵高在不同的时间去绘画同一事物,他还给很多熟悉的朋友绘画,警察、颜料商、旅馆的老板、邮差、弹钢琴的少女等,梵高的画中都是生活,他用艺术的眼光去看生活的一切,最后成了价值连城的作品。梵高也被后人称为“<font color="#ed2308"><b>现代艺术之父</b></font>”。 <h3>回到电影中,卢兰见到了很多认识梵高的人:画商、警察、旅馆老板、加歇医生、管家、医生的女儿,大家对梵高的评价也是两极:一种观点是梵高是个疯子,魔鬼,和不好的人鬼混;另一种观点梵高是个可爱的人,孤独,热爱生活,喜欢小孩子和动物。两种观点又互相否定,关于梵高,仿佛是一个解不开的迷,甚至于他是不是自杀都有争议。</h3><h3><b><font color="#ed2308"><br>加歇医生是个关键的人物</font></b>,梵高中枪后是他为梵高治疗的,他们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他仰慕梵高的才华,他让梵高来自己家中作画,他的女儿<b><font color="#ed2308">玛格丽特</font></b>和梵高相识,《弹钢琴的少女》就是以医生的女儿为原型的,旅馆女儿说他们有恋情,船夫说他们经常一起坐船游玩,但都被玛格丽特给否定了,我也相信梵高对玛格丽特产生了爱情,是那种纯粹的感情,因为艺术家对美是欣赏的,他可以跨越年龄和世俗,这在加歇医生后来的谈话中也证实了,他和梵高的争吵也和女儿有关,他阻止女儿和梵高的来往。梵高死后玛格丽特天天去梵高墓地送花,而且一生未嫁,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h3> <h3><b><font color="#ed2308">电影中梵高的感情是极端的</font></b>,一方面钟情医生的女儿玛格丽特,一方面他又羞涩地去找妓女寻求放纵。一方面是圣洁的不可亵渎的感情,一方面又是动物本能的宣泄。但贫困的梵高又没有放纵的资本,这才出现他把耳朵割掉送给妓女作礼物的疯狂行为。梵高一方面对生活充满着热情,一方面又活在穷困潦倒中,受尽世人的嘲讽,连小孩子都欺负他,人们的眼中梵高是个软弱的人,是个丑陋的<b>外国人</b>。</h3><h3><br><b><font color="#ed2308">文森特•梵高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我想用自己的作品感动世界</font></b>。”在生活困境中的梵高依然对生活拥有着热情,他想画很多的画,但物质生活的贫困和感情的阻碍最终压垮了他,但他对理想依然执着,依然痴迷于黄色,痴迷于星空,<b><font color="#ed2308">梵高说“死亡就是人类在璀璨的星空漫步”。</font></b></h3><h3></h3><h3><br></h3>我看到了梵高在孤独的时候会叼个烟斗,梵高电影中的形象也很高大。但在今天梵高依然孤独着,因为电影的被冷落,没有娱乐明星的票房号召力。<b><font color="#ed2308">但我相信: 若干年后,今天的所谓明星淹没于历史的尘迹中后,而梵高,依然会站在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为后人铭记。</fon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