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有痕》美篇版

湘妹子

<h3><font color="#010101">  2006年我60岁,步入花甲之年。当年我以《岁月有痕》为题,用九万字,写了一本回忆录。考虑印制成本,书中没有影像,一直是我的遗憾。十一年后的今天,美篇出现了,能弥补我的这一遗憾,遂成此篇。谢谢每一个打开美篇阅读,鉴赏的朋友!敬请斧正!</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封面是老公徐信在我们居住的六楼楼顶拍摄的。封面下部是如今香火旺盛的道教名山~真武山道观之剪影。冉冉升起的太阳正驱赶着乌云,真武山道观已阳光普照,又是老公所摄。天时地利人和也,作为《岁月有痕》的封面,太棒了!</font></h3><h3><br></h3> <h3>  襄阳晚报以"花甲立传忆浮生"为题,用整版的篇幅对书进行了报道。文中四个副标题是:"生日萌生写书念头","半生甘苦皆成文","笑对磨难,感谢生活","小人物生活折射社会变革"。</h3> <p class="ql-block">  《岁月有痕》只发出70本,收到读者信件数封。教育局一把手,张卫东局长用毛笔给我写了两页纸的充满热情诚挚的信不说,还挥毫赠送了我墨宝两幅。而我与他不曾有过交往,或许老领导还不认识我呢!是《岁月有痕》为我们传递和交织的情谊,也是领导对我的鼓励和奖赏呢!卫东主任的书法颇有名气,全地区许多学校的校门都是卫东主任题字的,多少人求之难得呢!衷心感谢老领导!愿您老在天国安好!极乐!</p><p class="ql-block"> 卫东主任所赐墨宝,书写的是我书中引用了的一首歌的歌词。想必是老领导也很喜欢呢!</p><p class="ql-block"> 岁月沧桑,正是:"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呀滚滚,痴痴啊情深,聚散终有时。。。。。。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p> <h3>  我高中的化学老师、湖北文理学院当初为数不多的正教授之一的杨文治教授,看了我的自传后,抒怀泼墨,亲自送到我六楼的家中,让我感动不已。诗文如下:"人逢花甲忆纷纷,甘苦半生映锦文。五载寒霜磨铁骨,十年烈火炼金身。风雷闭眼天开眼,岁月留痕泪刻痕。争得前程馨得福,鹰翔虎啸奋奔腾!" 。感谢恩师抬爱! 恩师安息!</h3> <p class="ql-block">王耀中,深圳十大书法家之一(深圳罗湖口岸界碑出自他的墨宝)。老公的书画界好朋友,看了我的回忆录后,赠我的墨宝。</p><p class="ql-block">可叹耀中老兄才高八斗,却英年早逝!老兄,您一生坎坷,脱离苦海,天国极乐吧!阿弥陀佛!🙏</p> <h3>  篇归正传。1946年农历7月27日(阳历8月23)我出生在湖南长沙岳麓山的橘林里。在熊氏家族中我是定字派,又生在颇有名气的岳麓山,父亲给我起名定岳。多么大气的名字,自然是父母望女成凤,寄予厚望!可是我的生命远没有山岳般挺拔,傲雪凌霜。照片上的妈妈好憔悴。恰如现在时髦的说法"儿女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我就是个磨妈的女儿。妈妈是打第九次"摆子"以后生下的我。产后还是接着打"摆子"。。。。。。</h3> <p class="ql-block">  仅存的一张小时候的全家福。1954年我父亲离开长沙市自来水公司,被选调到国家航空部所辖的专业厂工作。从那以后父亲就是"航空人",而且是我国航空事业的排头兵,开路先锋。是备受重用的土木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人工程师。实践经验超级丰富。 人们赞许父亲,"只要是熊工经手的工程设计,预算,最后连砖头都剩的不多"。退休后,父亲受聘于市审计局,市退休工程师协会,市法院有关工程方面的仲裁案件也请他,直到79岁,我们劝阻,老人家才没有再骑车在市里奔波。</p><p class="ql-block"> 其实父亲只有初小文化,两岁祖父就去世了,13岁就只身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谋生,养活脚非常小的我的太婆,奶奶和两个姑妈。16岁经人介绍,跟着一远方姨夫,当时著名的工程师,在工地上,公路上摸爬滚打,学习技术。因为聪慧过人,又能吃苦耐劳,深得姨夫喜爱。父亲先后参与承建过航空系统的湖南株洲331厂;陕西兴平115厂;514厂;航空部阎良第八研究院,四川眉山航校,湖北襄樊航校;襄樊万里技校。我们从小跟着父亲工作调动,走南闯北。记得我初中毕业时,履历表一栏,上过学的学校就有七所之多。</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父母每年都带我们到照相馆去照一张全家福。可是老照片被一场龙卷风卷没了!那是1961年二月,我们全家刚从四川眉山航校迁到湖北襄樊航校不到半月,一场罕见的龙卷风降临襄樊。正在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之际,父亲惦记着工地上好多的建筑材料的安全,破门而出。坏事了,由于开门,空气对流,形成风洞,我家的整扇窗户瞬间倒下,狂风把家里的东西扫荡一空。我和弟弟,妈妈,吓的蜷缩在墙角落里。万幸龙卷风持续的时间很短。但我家墙上的照片荡然无存,只找到了这一张。其他人家安全无恙。爸爸因此受到厂里的表彰。</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爸爸妈妈。尽管他们不是官,更无厚禄,但是他们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我们姊妹都以他们为荣。父母亲无论在什么单位,什么时候(文革有几年除外)"先进","模范"从来不缺席。记得在襄樊航校时,父母是五个劳动模范中的两个。他们戴着大红花坐在主席台前,那一幕,至今我仍然历历在目。爸爸,妈妈当时好美丽!您们善良,宽容,朴实,勤奋,吃苦耐劳,诚信厚道,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您们的言传身教下,您们的每个子女,传承您们的优秀品质,各方面也都是令人称道的呢!二老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  和母亲,两个姨妈及大弟弟合影。哇塞!大家注意,我和弟弟胸前都别了支钢笔呢!看我那样,也不过6岁吧!真有意思!不由得让我联想到,解放前,女子找对象的条件是"一要白屋脊,二要挂钢笔",解放初变成"一要成分好,二有公职保"。。。。。。</p> <h3>我和四个弟弟。摄于陕西兴平航空部五一四厂(陇西铸造厂)。我当时上初一,面前带着“校符”。</h3> <h3>  1965年高中毕业照。其实我在毕业前一个多月就休学了。老师看我和同学们同窗三年,还是通知我拍了毕业照。命运捉弄人呢!我小时候患过肺结核,早已钙化,没有复发过。高考那年春节,襄樊一中文艺队,响应党的号召,到市郊各公社大队搭台公演,"送戏下乡",我报幕并参演两个节目。由于频繁的脱换衣服,我感冒了。一九六五年正月初四巡回演出结束才回家,忙于赶寒假作业,疏于治疗。正月十二,学校又安排我们毕业班到襄阳县伙牌公社湾子大队劳动锻炼,并参加农村的"四清"运动十二天。我咳嗽,低烧,仍坚持到最后。返校后我私自到医院,拍片检查,"第六型浸润性肺结核"。我隐瞒病情,在校坚持学习,治疗几个月,无效,最终选择了高考前一个多月休学。更不幸的是,第二年复学,赶上了十年"文革"。这一病一休,是我命运的大转折。由"幸运"的老五届大学生,变为"倒霉"的老三届高中生。在学校白耗了三年多,然后下乡两年,又上山三年。。。。。。直到九年后的1974年5月,28岁的我,才带着儿子回到襄阳地区集材场工作。详情见《岁月有痕》夏耘篇)。</h3> <h3>  感谢黄富国把这张照片保存这么完好。我要也戴个军帽多好啊!真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h3> <p class="ql-block">  1970年9月,我谈恋爱了。那时,我从襄樊一中插队落户到南漳县刘集协同公社已经一年多了。七月份,公社何万福书记找我,让我出差到襄阳,想办法弄一幅大型毛主席画像回来。公社游行搞活动使用。当时制作毛主席画像是神圣的政治任务,朋友帮忙,算是一路绿灯。颜料和高两米六的大木框找朋友备好。谁来画呢?市武装部黄若水部长写了一封信给展览馆张振华馆长,馆长把画毛主席画像的任务交给了我现在的老公。所以这一段的故事,书中标题为"画为媒"。不到两个月画就画好了,他和我一起抬到汽车站,朋友帮忙找了一辆卡车,送到了公社。画像画的很好,大家交口称赞。画面是毛主席穿着军装,戴着红卫兵袖箍,挥手前进的姿势。背后红旗招展。 </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画像任务完成后的一个多月,他出差南漳,特意到我下放的"知青"点看我,他和我组的男生住了一晚。第二天我送他去南漳,半路上拍的。就是那时,我和他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这张照片可以说是"定婚照"呢!可是已损毁得不像样子。在襄阳北街照相馆照的结婚照,他也完全没有印象了。1965年至今,他用过8部相机,1984年家里连一台小黑白电视都没有,他要买681元的雅西卡相机,说是把绘画的修养用到摄影上,一定能拍出好照片。于是我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给了他,不够,孩子们的存钱罐里的钱也倒给他,还差一元多,是卖相机的学生给他垫付了。1984年的681元啊!够买3台襄阳产的"北京牌"电视机了!全家都跟着他发烧!他这辈子拍了数万张相片。今年七月仅"老樊城"照片,就捐赠给市档案馆502张,保存完好着呢!而家庭的照片,他也照了无数,可是现在很多阶段缺档,拿不出来。真是应了那句话:"木匠屋里没有板凳坐"!"裁缝师傅缺衣少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  谈恋爱时在樊城江边游玩,老头拍照,留下的老照片。我穿着一身黄军装呢!那时是"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妆爱武装"。我好想有一套黄军装啊!黄布是大串联回湖南老家时,乡里舅舅送给我的。人称"小诸葛"的舅舅就是特别的善解人意。我至今都心存感激!谢谢茂林舅舅!方口布鞋小辫子,白衬衣套翻领黄军装,看似不经意的打扮就是那时人们生活和文化的经典记忆呢!尽管姊妹多,家境也很窘迫,但因为从小跟随父亲走南闯北,和同龄人比,穿着和见识还是显得要稍微讲究和“前卫”一点啦!</h3> <p class="ql-block">  一年半后,1973年3月30号,儿子出生了。看来这个病情证明,就是当时的出生证。因为上面写有"请上户口,安规定供应营养。后面的"两只轻俘"不知什么意思?"红糖已应",说明所谓营养,就是红糖而已。足已说明,当时食品是多么的匮乏。如果没有"两只轻浮",是不是红糖也不供应呢?开证明的干部,错别字连篇呢!也足可反映45年前,人们文化水平的低下。下面的临时结婚证和医院证明看来成“文物”了呢,应该也捐给市档案馆,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  哈哈!来段花边新闻吧!为了抢2018年元旦打印美篇书五折优惠,那张临时结婚证,什么也看不清,必须重拍。重拍后的临时结婚证显示,老公当年报的年龄只比我大五岁呢!结婚后忘了是哪一年,我才知道他是1939年生人,比我大七岁半呢!想不到结婚47年后的今天,看到了这张"骗婚"的"文字证据"!其实无所谓啦!他华中师范学院毕业,一表人才又多才多艺,暗恋他的女学生和"女粉丝"不少呢!可是因为父亲是"历史反革命",哪个敢嫁他啊?32岁了,好不容易遇上"不识时务"的我,怕年龄差异大而失去我,就隐瞒几岁呗!可是为什么把我加大一岁,给自己减小一岁呢!狡猾狡猾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就"爱情,婚姻,家庭"的幸福指数而言,年龄差异并不是重要的绝对的参数。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优秀,与年龄也不一定正相关。就像大我七岁的老公,还曾给我起名"妹姐"呢。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如何对待家庭,对待生活,毫不夸张的说,他就是一个长不大的老顽童!不是一般的不靠谱哦!</p><p class="ql-block"> 我们原定1971年国庆节结婚的。不料九.一三林彪事件发生了。全国上下,军民人等,都不得离开单位,封闭学习,清理整顿一个月。到11月5号我回到襄樊,去领结婚证。因为结婚证上印有林副主席语录:"一切行动听指挥"!所以望江公社给了这张临时"结婚证"。</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结婚,即使在当时来看,也是寒酸的。没有做新衣服,我穿的是一件自己手缝的旧花棉袄,连罩衣也没穿(我在生活方面很无知 ,根本不知道结婚有什么讲究和规矩,想不到,他比我大七岁,更是没心没肺)。没有买一件家具,新房里除了学校的一张像讲台似的,带柜门的桌子,两张单人床并在一起作床,一个放衣服的木箱子,放在两个方凳上。就什么也没有了。他虽然工作十年了,工资也不低,却没有一点积蓄,用他的话,就是"都吃了,玩了"。自己连个手表,自行车也没有。还是我父母从他们含辛茹苦,省吃俭用的钱中,送给我50元,我添置了两床最普通的被子,包单都是扯布缝制的。买了一些糖果,在一间教室里举行了婚礼。收到的礼物有毛选,笔记本。婚后第三天,我就回长北山林场“出工”去了。</p> <h3>  儿子三个月,我就带着孩子去林场上班了。坐汽车到宜城窑湾轮渡码头,过河后再坐汽车70里,在板桥镇下车。离林场还有18里山路。林场派一辆牛车来接我们。孩子和行李放在牛车上。我和老公跟在牛车后面。场里给我们安排了一间装过粮食的大仓库,足有二十多平米。很潮,四面墙下一尺多,还有发芽的稻谷长着。只有一张不宽的床和一个简易的条桌。空空荡荡的。我们把床支在房子中间。借来铁锹和筐子弄来一些沙石,铺在房门和床之间的过道上。。。。。。老公呆了个把月,回襄阳了。</h3><h3> 我一出工就是几里路。场里安排一个盲人老头帮我看着儿子。儿子消化不好,一直拉稀。放工回来,经常看到大便被盲人老头弄的衣服上,摇窝里到处都是。。。。。。杨立坤场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到县林业科说:"叫熊nia子一个人带个娃子,在长北山林场怎么行嘛?人家是高中生,文章写得不错。听说县里曾要调她到宣传部门,后来说他丈夫家庭成分高,没有调,那就安排到近便点的林场嘛!"。通过杨场长和金牛山林场的张场长商量,一个主动放我,一个积极要我,在儿子七个月时,我调到了离雷河火车站只有三四里路的金牛山林场。张场长安排我当出纳,兼"白僵菌"生产车间工人。半年后,张场长又促成了我离开林场回到襄阳集材场。两位场长是我在蹉跎岁月里,遇到的第三,第四个贵人。您们的恩情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我们有三年没见了,又该下林场和宜城木材公司看望您们了。</h3> <h3>  我和儿子在金牛山林场。儿子是蹉跎岁月里我的阳光和雨露。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还是当林业工人,物质匮乏,生活艰苦,现在的年轻父母是想象不到的。但有儿子相伴,带给我慰籍和快乐!谢谢儿子,你跟着妈妈受苦了。儿子身体虽然瘦弱,但非常聪慧伶俐,不到10个月就会表演很多“节目”,每天晚上职工的“汇报”会,他就是大家的“开心果”!</h3> <h3>  兄妹好。小虎子哥哥小时候特别稀奇和喜欢妹妹。看啊,小虎子左手紧紧的搂住妹妹,右手像是拿着什么吃的,要喂妹妹呢!我印象最深的是,只要看到妹妹要尿了,就立马跑去拿痰盂。。。。。。</h3> <h3>很喜欢这张穿着朴素,个个喜笑颜开的黑白老照片。</h3> <p class="ql-block">  女儿穿着我给她设计缝制的浅绿色灯芯绒童装,带着有红五星的解放军帽子,美滋滋的!童装下面我还用丝线绣了熊猫和竹子呢!真不记得当时我是怎么做到的。因为几十年以来,里里外外,我家的大小事务,粗活细活,都是我一人包揽的。"包揽",恰如其分哦!怀儿子八个月,还在襄樊二中内的"山陕会馆"大殿内,做了几百斤煤饼呢!如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恢复高考。报纸上公布的报考条件是年龄在30岁以下。我因休学过一年,年龄超过了30岁,我都复习了半个多月了,就没报考。没想到,1978年,来了个年龄不限。尽管书本丢开12年,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了,还要上班,又是和比我小15,6岁的应届高中生竞争,还有两个孩子拖累,但我不想放弃这个肯定是最后一次上大学的机会。自信的报名了。(有领导多年后向我透露:如果不是文革,你很可能就保送北大了。)1978年考四门课,录取分数线是280分,我考了324的高分。化学96分是全地区最高分。襄樊一中化学教研组长金北群也是78级的,她考了302分。录取到华中师范大学了呢。而我却只录到襄阳师专。那有什么办法?谁要你1977年那么老实,不报考呢?谁会去查你户口啊?1977年高考,都是“老家伙”在一起比试,大都有孩子,分数线才180分呢!这就是命!认命吧!</p><p class="ql-block"> 上学第三个月,我的身体又不争气了。胃出血。止住血出院时,血色素只有6克了(正常值是10。5以上)。从那以后我感觉吃稀饭都几个小时不消化。我一直被胃病折磨着,治疗着,坚持着。在寝室里用煤油炉煮稀饭,在好心的谌老师家里吃饭。。。。。。感谢父母,老公和儿女的支持,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我毕业分配时焦泽浩是教研室主任,有人告诉我,他对局里人说,这批分到市里来的师专学生,成绩怎么都不太好,有的两门不及格呢,想不到熊定岳年龄那么大,有两个孩子了,成绩很突出,都在80分以上),并在毕业前入了党。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两个孩子了,而且孩子都还小,坚持去上个“孬学校”,这步“棋”还是走对了!😊😊</p><p class="ql-block"> 周末学校有事,我不回家,老公大都会带着女儿来师专,与我团聚。这是坐在校门口左边的花坛边拍的。我很喜欢这张照片,保存在我的小相夹里,带在身边。母女亲情无限!</p> <p class="ql-block">  长沙的大舅舅,大舅妈在其他三个舅舅的陪同下,带着女儿到襄阳师专看我!女儿穿着我最得意的,临摹制作的小裙子,好可爱!照片能唤醒人们的很多记忆。想当年,工作,带孩子,我还编织,缝制了不少的衣服呢!结婚前父母兄弟七人的毛衣,都是我织,衬衣裤子棉衣也做。记得挑战性最强的是给老公做过一件中山服的罩衣。女儿在工作前,只穿我做的裙子哟!98年末,我们从四中搬到教研室住,小块的碎布就扔了一小蛇皮袋子。真是勤俭持家,心灵手巧呢!(不谦虚的自夸一下)女儿2007年从北京去美国前,淘汰衣服几大蛇皮袋子。可是2012年我在美国她家中看到,她还留下了高中时,我给她做的那条白色蓝细条纹的连衣裙。还看到我的自传书《岁月有痕》,摆放在她家小客厅的小书架里。谢谢女儿与我惺惺相惜!女儿勤快,经常和我一起做家务,所以做缝纫,包包子,饺子,烙饼,包粽子,她都会!现在比我可强多了,中西餐都拿手,还是家庭理发师,美容师和医护呢!</p><p class="ql-block"> 由于有缝纫和编织和钩织的实践,湖北省初中劳技教材这一部分是我编写的(我参编的这一本教材在全国劳技教材评选中获三等奖,是湖北唯一获奖作品)。高中劳技教材《服装制作》是我一人主笔。像便携袋,围腰,电视机罩,沙发套,毛衣(上下起针的两种织法)袜子,童鞋等的做法,织法或钩法,可以说在书店同类书里是找不到的,都是自己创编的,可操作性很强哦!记忆中,还有老师写信咨询我呢!😏😏</p> <h3>1981年我师专毕业,全家到洛阳孩子大舅家探亲,旅游。感谢三弟提供了这一照片,让我们重温当年的记忆,再现了当年的容颜。多么美好的回忆!</h3> <p class="ql-block">游洛阳龙门石窟。</p> <h3>上小学的孩子们。</h3> <h3>1984年地市合并,原襄樊市教研室由樊城并到襄城。老公也从二中调到四中。住在四中最老的木楼上(现在是四中校园里保存没拆的“文物”了。)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房子里。这是在木楼前合影。</h3> <h3>  1985年春节全家去长沙,孩子的大姑姑家团聚。摄于长沙国防科大家属院内。武汉大伯伯一家,家在长沙的大舅一家都到了,很是热闹喜庆。</h3> <p class="ql-block">80年代末,大弟弟春节回襄樊,全家在厂区内合影。</p> <h3>1987年孩子们都在四中上初中。四中这个景点的雕塑是徐信负责张罗,在武汉定制的,三十多年了,依然“健在”。</h3> <p class="ql-block">  儿子在家中认真的跟我学打拳。我会打三套青年长拳,虽然没有武功,花拳绣腿而已。但一招一式还看得过去呢!在师专体育课上老师教的那套长拳,考试时,老师给出了最高分,98分。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动作比小我15,6岁的学弟学妹们还要到位哦!我爱好广泛,文体活动都积极参加。高中一直任校团委宣传委员,校文艺队成员。体育方面,初三时在市体委打过乒乓球,高一是校蓝球队的(1米57,后来就不长个了)),高二是校排球队的。当年一中女子排球队打过地区冠军,是地区女子排球代表队主力。所以我们家里比较活跃,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打拳,是很平常的事情。</p> <h3>  1989年9月,全国中学化学教研教改经验交流会在北京昌平召开。我作为湖北省五名代表之一参加了会议。此为会上发言照片。题目是"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践与设想"。后评为省优秀论文一等奖。</h3> <p class="ql-block">  1990年暑假,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参加人教社组织的,两年后才会在全国启用的初中化学新教材试点班教师培训。湖北省就我一人申请并承接了人教社试点教师的任务。带了二十二中两个班的化学。我用的教材和所有学校不同,但要接受襄樊市中考的检验。我把我十年的教研思想、开展的教改课题,包括:“小队教学”,开放实验室,“目标教学”,“分层教学、复习和评价”,“创造性思维训练”,“逆向思维训练”等,都付诸实践。实验班有个班中考化学成绩襄城区第一。化学作业很少,一学期薄薄的一本练习册都没用完,学生学的轻松,快乐,53个学生只有一个不及格,不少学生化学是优势学科,郑波总分293,化学考了93分。学生和我很有感情。20年后的2011年,22中1991届初三(一)班同学聚会,就请了班主任和我,我感到很欣慰!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会后在避暑山庄游玩。在蒙古包前情不自禁的跳起了喜欢的蒙古舞。看那动作,还是比较给力的吧!哈哈😄,我跳蒙古舞“有年头”了:读小学六年级和初一时,在陕西兴平航空厂家子弟学校学习,厂里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们,文工团也很棒的。为了去苏联专家的领地联谊,厂里文工团派人教我们跳过几个蒙古舞,“阿尔多斯舞”,“草原欢乐舞”,“挤奶员舞”等。朝鲜舞,新疆舞也教过。(小时候学的东西真管用,现在还记得曲子和一些动作)。到襄樊一中后,高一我们班表演的挤奶员舞还成了市文化馆的保留节目。高二演歌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扮演剧中的龙梅,穿着一身白色的漂亮蒙古服。参加1964年襄樊的国庆游行,啊!现在回想起来,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呢!😘😘那是我中学时代的美丽芳华。</p> <p class="ql-block">女儿在上海南京路一个天桥上的照片。连衣裙是我设计制作的。面料是做被罩的宽幅棉布。从布的中间挖的腰圆,转起来裙摆成360度与腰齐平,泡泡袖是当年时兴的。飘带上设计个小红结。独创,既有特色,又好看。反正女儿工作离家前(2000年5月16日)是不买裙子穿的。</p> <h3>在襄阳四中上高中时的姊妹俩。长的是不是挺像?</h3> <p class="ql-block">  1992年,在湖北省"目标评价"结题会上。会议在随州举行。我市是该课题省里主要试点。我市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写的论文,获省优秀论文一等奖五篇,二等奖两篇。有四篇论文先后在全国杂志上发表。</p> <p class="ql-block">1992年省里组织的“目标教学”课题结题后,1994年我向市教委申报立项了《分层教学》教研课题。1996年因为"分层教学"课题研究的需要,我率课题组成员到南京,上海等地考察学习。照片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拍摄。该院化学教育系范杰教授接待了我们,并与我们座谈,带领我们参观。分别时与我们合影留念!我觉得,我们那才真叫考察学习呢,听课,座谈,参观实验室,老师们都很认真。那时候真正深入开展运用苏赫姆林斯基“小队教学”的理论,在大的班集体教学环境下,开展课堂分层教学的学校还很少,(我是因为小学三年级上过农村复式班得到的启发,向市教委申报的《分层教学》课题)。后来看到《人民教育》杂志的介绍,找到了知音,欣喜若狂,和南京的那位老师联系,去考察学习的(死记性,怎么也想不起名字了),华东师大范杰教授是通过在《化学教学》杂志发表文章认识的。南京那位老师听说我们“分层教学”课题组几次去谷城茨河偏僻山区的前庄村小学复式教学班听课,学习,很是赞赏我们的思路和求真务实的教研作风。《分层教学》课题于五年后,1999年结题。成果丰硕。 我认为,教研成果和其他科研成果一样,仅是论文啊,几节课案录像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物化为便于复制,再现,大面积推广的成果。《分层教学》的物化成果是 《初中化学优质课课堂实录》,《初中化学教学手册》《初中化学创造性思维训练》,(《培优精编》)等。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  1993年3月中南地区化学教学研讨会在海南岛召开。我作为湖北省五名代表之一参加了会议。代表我省献课的老师出自我市随州郊区,瓜园学校付校长靳云奎(1992年,作为东道主,为了在省随州教研会上拿出像样的,高水平的示范课,我在随州听课一周,靳云奎是最终发现的,我满意的课堂教学高手)。课题是"电解水",演示装置都是他自制的。讲课大获成功。三个月后靳校长全家就在海南农垦中学落户了。此次会议是海南省教研室与农垦中学合办,真是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我把老爸带上了。照片后排中是我父亲。湖北代表团摄于三亚"海角"。原来三亚"天涯","海角"景点,就是海边上两块巨石!会后又带父亲去了广州,珠海和深圳,然后从广州坐飞机返回。这一趟远门,父亲海陆空都体验了,很是尽兴。</p> <p class="ql-block">三亚天涯海角海滩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97年省化学教研会在宜昌召开。在三峡游轮上的这张照片引发我对这辈子所穿服装的注意。还是穿了不少价廉物美,效果不错的衣裳呢!这件旗袍的蜡染布是96年去江苏上海考察时在苏州买的,自己做的,至今二十年了,每年还穿了呢!百分百的纯棉,亲肤透气,蜡染。👍👍</p> <h3>在山东蓬莱,蓬莱阁景区登城观海。</h3> <h3>  临汉门(小北门)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张照片老公拍的真好。构图,表情都很不错,拍摄于1998年国庆节。我穿的是儿子工作一年后,送给我的790元的墨绿色高档服装呢!至今还是我穿过的服装里最贵的。成色仍然还很不错,因为我是当礼物出场的。他还给妹妹买了一件500多元的白色呢子大衣,估计只怕花完了他一年的积蓄?因为我偶然间看到我1999年我已是高级教师的工资单,是796元。儿子刚工作,能拿多少钱呢!?见物思情,谢谢好儿子。💏</h3> <h3>  2000年中考命题后,命题组到北海,后到越南一游,这是出境前在中越边境海关留影。</h3> <p class="ql-block">  2001年1月儿子赴伦敦留学读博。出国前的国庆节,姊妹俩人从 北京回襄樊,在家中合影留念。这是我超喜欢的照片之一。</p> <h3>  南漳三道河合影。看到没有,我的手指作胜利手势,中间夹了一条船呢!肯定是预示着我儿出国远行必定顺利!胜利!还有,从这张照片上看,我儿子长得是不是太像我了!💏👏👏</h3> <h3>  我们从襄阳到北京,为儿子送行。特意顶着严寒,去了中华世纪坛。欲借世纪坛的神威为我儿壮行!祝愿儿女们像世纪坛直插云天的坛峰一样,攻坚克难,勇往直前!</h3> <h3>  在机场与儿子最后告别。照片中俩人呆滞的面容,记录了母子依依不舍的心情。</h3> <p class="ql-block">  一年后,2002年春节,儿子回国结婚。亲家在北京豪华酒店定了一个豪包,做了喜庆的布置。两家人在京的亲人和在承德的儿媳的姨妈舅舅都参加了婚礼。大伯伯徐忠是证婚人兼主持人。婚礼简单而庄重,喜庆而祥和。双方父母和在京的亲人,还有儿媳在承德的姨妈舅舅都来祝贺,一大桌。这一张照片是在婚礼现场,老头拍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卧室的墙上挂着放的很大的儿子婚礼上的照片。我的儿女结婚都只是举行了家庭婚礼,而且连婚纱照也都没有照呢!😘😘</p><p class="ql-block"> 大家猜猜,我在称什么呢?肯定是猜不到的。是我给即将出生的孙子(女)准备的衣物,小被子等。到伦敦之前,我对自己精心打造的东西(还有钩织的鞋子帽子)还自鸣得意呢!可是后来一样也没有用上。儿子他们花19英镑,在网上就买到近198件二手婴儿用品。真和新的没什么差别。质量,做工,材质,样式都没说的。人家那里小屁孩也不穿开裆裤,说要保护隐私。毛衣婴儿是不能穿的,穿用精梳棉织的线衣。孩子用尿不湿,床上很少弄脏。我把徐信结婚前穿的驼毛大衣毁了,上好的纯驼绒呢!现在肯定价格不菲。那件驼绒大衣是她爷爷结婚前最值钱的家当,他说69元买的。40年了。毁了吧。我配上棉布罩,做了大大小小几个垫子,也没有用上。可见我把孙女的屁股都看的好"金贵"呢!现在觉得,做垫子是非理智行为呢,当时只考虑到驼绒比棉花沥水,透气,容易干。应该换个大衣面,给我自己改件大衣的。哈哈,这就是那次伦敦之行,给我上的第一堂课。老黄历不管用了,得与时俱进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喜欢这张生活照中的我。为即将出世的孙儿编织衣服,鞋帽呢!</p> <p class="ql-block">  儿媳住进孕期一直跟踪服务的附近社区医院(必须在社区医院生,一般的病也要提前预约,美国医疗也一样,不像中国随便你选。这方面,国人知足吧!)。我看到社区医院黑人医生,护士不少,在英美,医生也是好职业呢,这方面看不出种族歧视呢!</p> <h3>奶孙亲。</h3> <h3>  半年的签证到期了,与儿孙告别于伦敦希斯罗机场。(美篇照片限定100张,在英国旅游等其它照片另行编辑成篇)</h3> <p class="ql-block">  2004年国庆前,儿子一家从伦敦回北京了。姑姑带圆圆到天安门广场游玩,在人民大会堂前面的台阶上合影。小五星红旗给照片增添不少色彩!国庆节快到了!</p> <p class="ql-block">  圆圆两岁多就上了幼儿园。六岁半回国上小学时一口流利的伦敦英语呢!中国话却不行,当时想上北京两所私立小学面试都没有通过。回国这些年,没有英语环境,英语口语就丢了。现在上初二了,英语一直是她的强项,不知与学龄前的英语基础有无关系?因为其他功课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2005年与父亲一起参观北京航天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退休生活掠影。我2002年8月退休。先后参加过:东风汽车电气公司离退办举办的"形体班”,"武术班",学过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青龙剑,抒怀剑,功夫扇"红梅赞",功夫扇"中华有神功"等等。在市老年大学参加过电子琴班,钢琴班学习。先后加入过市"夕阳红"合唱团,金桥艺术团,南湖之星艺术团,轴承拉丁舞队等。丰富了我的老年生活,给我带来许多快乐,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也交了不少老年朋友。谢谢一路陪伴我的所有朋友们!</p> <h3>  这里是南湖之星艺术团每天上午唱歌的地方,在襄阳护城河南段旁的荟园。这里垂柳,长廊,拱桥,水榭,风景秀丽。深圳一书法家经常来听歌,给我们唱歌的亭子起名《天歌亭》,并为石匾题字。由于年年,月月,天天,坚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南湖之星艺术团的这一活动场所被市文明办评为首批群众文化示范点。我在2014年之前的那些年,只要没有事,都会来这里唱歌。</h3><h3> 退休后我累计学新歌82首。歌单为证。天歌亭的乐队,以第一任团长陈海舟领弦,还有很棒的笛子,琴手配合,只要提供歌单,乐队当即就能为你伴奏的很好。而且随便选调式。太给力了!2014年家搬到三桥后,离荟园远了。我喜欢上了网上《全民K歌》。我想看看自己到底会唱多少歌,有段时间,每天唱录,发布十几首。最终发布了226首.后来手机受不了了,微信群庞大,美篇26集,小年糕8集,就“优胜劣汰”,删掉K歌100多首,只剩下110首了。</h3><h3> 《天歌厅》 有不错的伴奏,风光又那么优美,对于喜欢歌唱的人来说,真是高规格的待遇和享受呢!搬到三桥这边以后就没去享受了,看来不行,人不能懒散!</h3> <h3>参加在襄阳市体育馆举办的大型歌会。</h3> <p class="ql-block">晨练。</p> <h3>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节目,襄阳站的演出。</h3>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12月22日是世界禁毒日。这是在昭明台前面作"关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宣传演出。因为我编了一段有关禁毒的三句半,四个男士演出,别开生面,效果不错。故此,今日播报记者采访我,并予以报道。</p> <h3>2008年8月8日女儿、女婿在南湖宾馆的回门宴上。</h3> <h3>2008年三月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为徐信举办的70岁生日庆典。</h3> <h3>2009年4月,老父亲90寿辰庆典在故乡长沙举行。</h3> <h3>2011年教育局春节联欢晚会。演唱的歌曲是&quot;唱给你一支歌&quot;,又名&quot;美丽家园&quot;。</h3> <p class="ql-block">2012年夏,想“考察”儿,女,女婿工作,来到江苏,与他们同游无锡、乌镇等名胜。参拜灵山大佛!🙏🙏🙏🙏快乐幸福之旅!虎,鹰,老妈好想,好想再来一次这样的旅行哦!</p> <h3>2014年深秋女儿回襄阳,和我弟弟,弟妹们走绿道。我和女儿穿的都是刚买的呢子大衣,女儿送给我的礼物!</h3> <p class="ql-block">2015.9第二次去美国。在女儿家门前,着母女装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女儿的第二套母女装。摄于襄阳家中。</p> <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受王沙平女士邀请去洛杉矶她家住着,由她导游,玩了十天。</p><p class="ql-block">照片为在美国洛杉矶华人组织的联谊会上唱歌。并为他人伴舞“鸿雁”,女儿在一旁捧场呢!</p><p class="ql-block">洛杉矶之行作词一首留念:</p><p class="ql-block">〈沁园春 西岸游〉</p><p class="ql-block">贵人盛情,</p><p class="ql-block">洛杉矶游,</p><p class="ql-block">百感交集,</p><p class="ql-block">暖意拥心头。</p><p class="ql-block">优胜美地,</p><p class="ql-block">红杉参天,</p><p class="ql-block">巨石万仞,</p><p class="ql-block">瀑布细流。</p><p class="ql-block">金门大桥,</p><p class="ql-block">雄跨海湾,</p><p class="ql-block">80年风韵犹存!</p><p class="ql-block"> 怅廖廓,问帝国群雄,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 千年赫氏古堡,</p><p class="ql-block">传媒王,珍宝价连城。</p><p class="ql-block">巨幅挂毯,</p><p class="ql-block">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群雕高挂,</p><p class="ql-block">盖世精工。</p><p class="ql-block">雷鸣雨降,</p><p class="ql-block">久旱甘霖。</p><p class="ql-block">海景酒轩,</p><p class="ql-block">盛夏暖炉伴冰凌。</p><p class="ql-block">西海岸,海天通万里,</p><p class="ql-block">遥望中华!</p> <p class="ql-block">摄于美国洛杉矶好莱坞影城门口。</p> <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老幼四代9人,坐皇家加勒比海洋量子号巨轮游。在小日本的高知,宫崎两县登陆旅游。</p><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巨轮我所住的海景房阳台上。</p> <h3>2017年7月16日主持毕业52年高中同学聚会。</h3> <p class="ql-block">送给老同学们的聚会纪念品:我作词,徐信书写的诗朗诵文稿第一页(共两页)。</p> <p class="ql-block">集体朗诵:“同学友谊地久天长”。</p> <p class="ql-block">以下内容为我的回忆录《岁月有痕》美篇版续集(2017年以后的大事记):</p><p class="ql-block">2018年熊家在襄阳的家人的团年宴在《一家臻品》酒店举办。宴会前自娱自乐表演唱“新年好”。</p> <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10日拾穗者在《榕庭酒店》为徐信庆贺80岁大寿!</p> <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31日~6月25日,老公徐信的摄影展在市展览馆举行。此展览是市委宣传部,市展览馆送给徐信80岁的生日礼物!也是我们夫妇送给第二故乡——襄阳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我始终忙碌在展览内外,助推老公的展览取得圆满成功。创下襄阳展览馆有史以来,同类型展览观看人数之最(两三倍)并延展一周。</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我为他写的开幕式上的发言(好评多多,说我把徐信写活了):</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各位的到来!因为有您们的关心,帮助,才有今天这个展览。我给大家鞠躬啦!</p><p class="ql-block"> 回首八十年的人生,我想以这两句话与大家共勉:"默默地坚持,走自己的路,虔诚而踏实。不做金钱和名利的奴隶,上苍自会有安排!"。</p><p class="ql-block"> 67年前上初二的时候,我就被高我几届的同学带进了洗照片的暗房,也摸到了相机。在华师上大学时,华侨同学有相机,我与他们套近乎,得以过过照相瘾。24岁时,襄樊二中买了一台最普通的"海鸥"牌相机,大部分时间归我使用。直到1984年,老伴连孩子们存钱罐的钱都倒光了,给我买了台681元的日本产的"雅西卡"相机。当时还差一块钱,是卖相机的学生给我出了。</p><p class="ql-block"> 老伴说:"三十多年前,全家就跟着你发高烧了"。是的,那时家里连200多元一台的,北京牌电视机都没舍得买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我一共玩了8部相机,在用相机上多少有点"与时俱进"吧!咔嚓的次数足有百万之多。</p><p class="ql-block"> 为了照相,我爬过冰,卧过雪;泡在水里,趴在地头;攀到树上,站在悬崖;头顶月光,身披星辰。可当拍到一幅满意的照片时,我的一切辛苦就烟消云散了!</p><p class="ql-block"> 摄影人必爱旅游。这辈子我跑遍了除新疆以外,祖国的名山大川,名城古镇。曾生活游览在英伦三岛,也两次踏访美利坚,览其历史,体察其人文。还曾东渡,踏上韩国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我庆幸: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在喧嚣、复杂的尘世中,我选择了摄影,选择用相机占有和留住时光。是摄影,让我的人生,简单、清晰得像黑白照片,又多彩、美丽的像彩色照片。我很知足!</p><p class="ql-block"> 我要感谢我爱人,能包容、支持,我这个"远离"儿子,房子,票子"的很不靠谱的丈夫。</p><p class="ql-block"> 襄阳是我热爱的第二故乡,我用双脚丈量了她广袤的土地,也钟情于她的犄角旮旯。我用"第三只眼"记录下她的岁月沧桑和历史变迁。不少人说,我成了"地道的襄阳通",谢谢您们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的朋友们,是你们给了我老年生活的精神家园,使夕阳西下的我,生活充满七彩阳光!</p><p class="ql-block"> 老伴说我是个高烧不退的摄影发烧友,没错,如果早退烧了,哪有今天的展览呢?</p><p class="ql-block"> 感谢市委宣传部、东方欲晓文化传播公司和展览馆的领导,送给我这份八十岁的生日厚礼!感谢您们送给我这"八十个"展版,她们比八十朵玫瑰更加芬芳,令我倍感温暖和陶醉!</p><p class="ql-block"> 啊!"一切都是多么美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最后,敬请大家不吝赐教!再一次鞠躬,谢谢大家!</p> <h3>2018年8月,女婿第二次来襄阳,大家庭团聚。长沙的侄女也回来了,可是还差北京儿子一家四口,长沙大弟弟两口,上海侄女婿一口呢!</h3> <p class="ql-block">2019.5.4参观刘春生老师的书法展。</p> <h3>2019年夏天女儿回国,家人们在湘菜馆团聚,合影照美美哒!</h3> <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儿子女儿两家在天安门合影。遗憾,全家就差我们两个了。</p><p class="ql-block">定于2020年6月2日在北京天安门拍摄全家福的,计划因新冠肺炎而泡汤了。期待全球早日战胜新冠病毒!</p> <p class="ql-block">2019年春节,襄阳电视台对我们“熊🐻小屋地球村里一家人家庭网络春晚”的采访报道。</p> <p class="ql-block">首届春晚我的节目:舞蹈“鸿雁”。</p> <h3>2019.12.22日在襄阳一中老三届迎新春联谊汇演上表演舞蹈“鸿雁”,剧照。</h3> <p class="ql-block">2020.12.1---3.27三亚候鸟生活。摄于三亚崖州湾。</p> <p class="ql-block">三亚亚龙湾海边舞翩跹。</p> <p class="ql-block">牛年(熊🐻小屋第三届家庭网络春晚)开幕式,两个孙女主持。</p> <p class="ql-block">牛年喜庆吉祥!摄于三亚崖州仕弟家中。</p> <p class="ql-block">第三届家庭网络春晚我们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2021年,是我和徐信到襄阳60年。6月19日,我们邀请几十年来与我们结下诚挚友情,至今仍对我们关爱有嘉的老朋友,在《至味餐厅》举办了“友谊地久天长”的主题餐会。平均年龄近70岁的朋友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情谊永恒。</p> <p class="ql-block">2021.9-10月,去山东乳山银龙湾我们的海景房住了一个多月,感觉很不错。大拇指广场是乳山银滩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2021.12.9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2.3.26(107天)</span> 我们在广西北海度过。住在北海银海区大唐听海大弟弟家中。</p><p class="ql-block">与弟弟的大学同学们在北海银滩标志性大型钢球《潮》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75岁后,决心不再染发,银发示人。</p><p class="ql-block">这是最满意的一张银发照,大弟志洪为我摄于广西北海《疍家民俗文化公园》。</p> <p class="ql-block">虎年春节,地球村里一家人(分别定居在襄阳、北京、美国)网上团年照。</p> <p class="ql-block">千年等一回的十个“二”(2012年2月22日22点22分的这一刻,特作此纪念作品。</p> <p class="ql-block">习字一年了,最喜欢主席的毛体和弘一法师高境界的写歪了的书法(他的名言:字写正容易写歪难)</p> <p class="ql-block">临摹弘一法师的《心经》。有点小得意。因为有省市书法界学会名师夸我“虽然学练书法时间不长(一年多)学什么像什么”。😜我当然知道是勉励之词而已啦!!写了九次,自己认可“写成”的只有三幅。一幅女儿装裱好带到美国,留作纪念。一幅被徐信美术班学生看中要走。心经260字,“写成”一点差错不出,真不容易!所以学练书法真是修身养性的好途径。可是我颈椎出现了一点问题,没有坚持。</p> <p class="ql-block">学画。</p><p class="ql-block">女儿要我画一张画留念,她选择了荷花。</p><p class="ql-block">(记录止于2022年二月2日,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