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畔学普法,博雅塔前忙研修

<h3>  赫赫京都千百年,钟灵毓秀萃龙渊。2017年12月5日午时江西省赣州市一行13人到达北京参加中国优秀法制教育人才研修班。</h3> <h3>  12月6日上午,第六期“中国优秀法制教育人才研修班”成功举行了开班典礼。</h3> <h3>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领导魏中鹏给学员代表张兴铃佩戴北大校徽。</h3> <h3>  漫步未名湖畔,沐浴燕园和风。研修班130多人参观北大校园,感受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h3> <h3>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皮艺军的报告《少年越轨及其应对》让我们知道在面对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时,应该注重的是预防,普及法律,而不是事后教育。在处理青少年越轨行为时我们应该坚持四个原则:特殊优先保护原则、以规治校原则、零容忍原则、替代性原则。</h3> <h3>  北师大乔东平教授对未成年人的关注,更是让人感觉,法治的力量无处不在,但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h3> <h3>  中国著名律师佟丽华教授的讲座《最新的与中小学生有关的法律政策改革综述》让我们明白在处理和预防校园欺凌时,我们要从一下几方面入手:一教师必须起到模范作用,杜绝对学生的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二利用好少先队、共青团的力量,激活学生干部力量;三学校的法制教育需要司法机关的合作……</h3> <h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姜栋的讲座《中华传统法制思想及演进》给我们追溯了法制的起源,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法制思维的人。</h3> <h3>  孜孜不倦的北大人。</h3> <h3>  北大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贺卫方教授的报告《学校法制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在法治化进程中,我们还有一段漫长的艰辛路程。在学校普法工作中,依然任重道远。</h3> <h3>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旺生教授给我们解读了十九大精神。</h3> <h3>  崔和平教授的报告《校园安全管理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让我们懂得校园安全管理中要注重防御,居安思危;在校园里应选择一批优秀的老师培育成救护者,让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自救、互救、避险。</h3> <h3>  此次研修活动历时7天,7天的时间里,北京多所高校的知名教授们通过集中授课、课堂讨论、实地考察等形式,让137名学员开阔眼界、启迪思路、提振精神、增强责任,找到努力的方向。</h3><h3> 相信通过此次研修活动,每个人都有所收获。学校会越来越重视法制教育,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将会越来越好。</h3>

法制教育

校园

我们

教授

研修班

研修

青少年

北大

原则

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