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奇迹》九岁大学生的成功秘诀——卡尔威特的早期教育

Lillian

<h3>  看完本章节内容,最直观的感受是,和前两篇父亲教育孩子的内容相比,本章节没有描述过多成长教育路上的荆棘,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的道路,而是讲述了老威特如何将思想和操作完美结合,将具体教育孩子的方法平铺直叙,让读者很直观地学会了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老威特对卡尔的早期教育,如“卡尔出生后的两三周开始,老威特就让卡尔在光滑的木棍上做悬垂运动”等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文中有很多,让我不禁在想,这是否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过我更愿意接受和学习老威特的可取之处如:“为了培养卡尔的善良品质,老威特还为儿子做行为录,将他的好事记在上面做永久纪念。”这看似很简单的举动,却是我们父母需要长久坚持的品质。下面我将会把此篇中我认为的精华部分列举出来,作为我教育孩子的指导方法。</h3> <h3>  一、天才的培养需要的不仅仅是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爱的方法,一味放纵的爱只会养出一个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而严厉压制的爱则会使我们的孩子过早地失去灵气,沦为教育的奴隶。”</h3><h3> 二、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需要通过各种体能训练,天气晴朗时,可以带孩子到田野里,让他眺望绿色的田野,让他的身体自由自在地活动。</h3><h3> 三、儿童的品质需要从小培养,从孩子小时候起,只要他做了好事就立刻进行表扬:“好!做得好!”</h3><h3>四、为了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我们还可以为孩子做“行为录”,将他的好事记在上面做永久纪念。</h3><h3> 五、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兴趣当做孩子的兴趣,完全不顾孩子自己的意愿,让他们学钢琴、练书法、学画画等,在孩子很小时就给他们进行了人生的规划——成为艺术家、科学家、作家等等,结果搞得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心理,甚至离家出走,许多孩子是被强迫学习,而不是按照他们的天性自由发展,“强迫施教”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孩子的身心收到伤害,许多父母在花费了很大精力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不是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而是一味地责怪孩子:“你让我很失望,你简直无药可救,我不想管你了!”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与肯定的结果是孩子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长久下来,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卑的人格特征。</h3><h3><br></h3> <h3>  六、可以经常带孩子去散步,让他注意观察不同的地形,地貌、河流走向等,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孩子自己感知世界,好过枯燥的说给他听,或者一味地的填鸭式教育。</h3><div> 七、卡尔三岁时,又一次正在和人谈话,小狗跑了进来,他像其他孩子一样,一把抓住小狗的尾巴,把他拉到自己的身边,老威特看到后也伸手抓住卡尔的头发,脸色吓人,在卡尔放手的同时他也松手了。老威特问:“你喜欢被人拽着头发吗?卡尔红着脸说不喜欢,”老威特告诉他对狗也不应该这样。</div> <h3>  八、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父母有意识地给孩子分派一些和他年龄相当的劳动,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从小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不要为孩子包揽一切,不然换来的是孩子自理能力的丧失。</h3><div>九、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是孩子前进的动力,父母要正面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当卡尔战战兢兢地把他的第一篇文章交给父亲看时,那确实是一篇糟糕透顶的文章:问题交代不清楚,句子不完整,还有许多错别字,正当卡尔忐忑不安时,老威特却告诉他说,非常不错,爸爸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比你差远了。父亲的表扬让卡尔欣喜万分,他写作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当卡尔交上第二篇文章时,已有天壤之别。”</div>

孩子

卡尔

威特

教育

自己

父母

品质

培养

录将

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