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这首《天空之城》,跟随我的手机影像故事吧:马萨达的旷古悲壮和基布兹的绚丽奇迹

西哥

<h3><font color="#010101">从约旦过境,我们又返回以色列。环游死海,向耶路撒冷前进。</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途中,有一个早就神往的地方,这就是马萨达国家公园。</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一个曾经金碧辉煌充满骄傲与荣耀的古老城堡;也是2000多年前犹太人失去最后一片家园,从此浪迹天涯的地方……</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大约在70多年前,他们的子孙陆陆续续回到这里,在这块土红色的山岗上,找到自己宁死不屈的祖宗先辈们留下的遗迹,然后,这里成为以色列人的国家公园,向世人展示和宣讲自己的先人们,曾经拥有的辉煌和不屈不饶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font></h3><h3><br></h3> <h3>马萨达是犹太人的圣地,联合国世界遗产之一。位于犹地亚沙漠与死海谷底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北距EnGedi约25公里。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西侧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城墙长约1400米。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都极为险峻,最主要的是东侧的“蛇行路”(SnakePath)。这是一条生死山道……</h3><h3><br></h3><h3>公元70年,耶路撒冷沦陷,罗马将军提多在耶路撒冷大行杀戮。幸存的起义者逃亡马萨达。罗马人决定攻下犹太人的这一最后据点。起初他们切断了马萨达一切的外部供应企图饿死他们,渴死他们。可完全没有想到在希律的王宫有着多么丰盛的库存。</h3><div>公元73年4月15日,罗马人终于攻破了犹太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当时在马萨达共有967人。起义领导人进行了一番最后的讲话,他们视死如归:“……我们要把所有财物连同整个城堡一起烧毁……只除了一样东西--我们的粮食:它将告诉敌人,我们选择死亡不是由于缺粮,而是自始至终,我们宁愿为自由而死,不愿做奴隶而生!……” </div><div>我们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就会被占领,但我们仍有权利与自己最亲爱的朋友光荣赴死……我们早已下定决心,绝不做奴隶。</div> <h3>在罗马帝纵横驰骋,称霸欧亚大陆几百年的岁月中,犹太人进行了最为漫长和顽强的抵抗。</h3><h3>马萨达城堡是2000多年前犹太人在罗马人的进攻下坚守最后的一座壁垒,当着最后的自由之地也无法保有时,城堡中的967名犹太人选择了集体自杀。</h3><h3>马萨达的殉难之后,这个民族彻底失去了自己的故土,犹太遗民开始了在世界各地长达19个世纪的流浪。</h3><h3>我们应该知道,漫长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之中,因为战争和各种各样的灾难,失去家园踏上颠簸飘摇的流亡旅途,最终灰飞烟灭的民族,太多了。然而,犹太人没有因此消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h3><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 <h3>一个充满信仰和不屈不饶战斗精神的民族,是无法被彻底征服。</h3> <h3>从上个世纪40年代中叶开始,准确的说,是从二中结束之后,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的犹太人,纷纷寻根逐梦,回到这片土地,买房买地,修建家园。</h3><h3>而短短几年,通过土地买卖很赚了一大笔钱,还以为时来运转呢。不料风云突变,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以色列建国决议。由此,这个国家从建立伊始,就开始四面楚歌战火纷飞的日子……</h3> <h3>这里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被悉心保护。同时,它早已成为以色列人的精神圣地。当我们看着这些挂在博物馆墙上这些摄影作品,内心只有一句话的感慨:这就是以色列。</h3><h3><br></h3><h3>然后,我们驱车去基布兹……</h3> <h3>从古城堡遗址下来,我们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参观了久负盛名的基布滋农庄……</h3> <h3>你很难想象,在如此荒凉干燥的黄土和沙漠上,有如此枝繁叶茂鸟语花香的人造绿洲。只能这样说,这是一个多么智慧和伟大的民族,无与伦比的滴灌技术,给这片荒漠,带来了如此花园般的美丽家园……</h3><div><br></div> <h3>基布兹(希伯来语:קיבוץ、קִבּוּץ‎,即为“聚集”之意,英语:Kibbutz、复数kibbutzim)是以色列的一种集体社区,过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现在也从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h3><div>基布兹的目标是混合共产主义和锡安主义的思想建立乌托邦社区,社区里的人没有私有财产,工作没有工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外人可以自愿加入基布兹,里面的成员也可以自愿退出,退出的时候可以领到一笔退出费以回报对社区的贡献。不过近几十年有些社区进行了私有化,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div><div>2013年以色列有274个基布兹,工业产值约120亿美元,占全国的9%,农业产值75亿美元,占全国的40%。虽然其它国家也有公社企业,但没有任何国家让自愿的集体社区承担如此独立的自治权。</div><div><br></div> <h3>这里的农民盆友非常热情。恨不得你立马进屋品尝他家的咖啡☕和面包……</h3> <h3>这里的居民,都是当年一穷二白从前苏联和东欧地区移民过来的农民。</h3><h3>看看今天他们伊甸园般的幸福生活,令人羡慕。</h3><h3><br></h3> <h3>如果说,马萨达古城堡遗址是以色列坚韧不拔之精神象征的话,那么,基布兹家园,则是这个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智慧和文化传统的鲜活写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