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成长,提高——社会学科活动记实

花花猫

<h3>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2017年12月12日,我们社会学科小组再次进行社会领域活动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围绕纪亚静老师、胡悦老师、李玉梅老师设计的三节社会活动开展。</h3><div><br></div> <h3>  首先进行试教的是纪亚静老师设计的小班社会活动《我爱小鱼》。孩子们对在鱼缸里摇头摆尾,游来游去的小鱼非常感兴趣。在观察了小鱼之后,纪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应该如何来爱护小鱼,比如不能用手来抓小鱼,摸小鱼,看小鱼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大,以免吓到小鱼。小鱼饿了给它吃什么?一次吃多少?鱼缸里的水脏了怎么办?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非常积极的参与到活动当中。</h3><div><br></div> <h3>  接下来是胡悦老师带来的大班社会活动《地图的秘密》。首先,胡老师请小朋友们自主操作,将两三个省份的地图拼在一起;接着,请幼儿尝试将自己拼好的地图贴到相对应的中国地图(轮廓图)上;贴好以后,胡老师请小朋友们带着自己旅游的照片,说一说自己去的什么地方?并尝试在地图上找一找。另外,胡老师还让小朋友们简单了解了一下中国的铁路交通图和中国地形图。</h3><div><br></div> <h3>  最后是李玉梅老师带来的大班社会活动《交通安全游戏棋》。李老师首先请孩子们分组自由观察讨论手中图片上的人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然后集中幼儿,请幼儿一起来讨论老师出示的几幅图片中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最后,李老师带领、指导孩子们一起来设计一个交通安全棋,设计好后请两个小朋友先来玩一下,孩子们的热情都很高。</h3><div><br></div> <h3>  活动展示结束后,老师们进行积极的研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首先,对于李老师的《交通安全游戏棋》:①活动的游戏性很好,孩子们都很喜欢,积极投入;②棋盘的设计有一点小漏洞,在玩的过程中出现一点小问题;③在让孩子们分组自由观察讨论图片上的做法对不对的环节时,孩子一开始没有交流,老师可以在此有一点语言的引导,另外,可以在这块再设计一个让孩子分类的环节,交流完图片的对于不对后,对图片进行一个分类;④在集体讨论黑板上的图片环节时,孩子们说完他们的做法对或不对后,老师要带领孩子们一起进行一个集体的讨论和梳理,让孩子们对交通安全知识有一个再次认知。此外,还可以加一个分类的环节;⑤李老师在图片的选择上很好,以道路上的行人安全为主,把重点放在一个点上,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不过,老师出示的大图稍微有一点单一,可以再加一些其他类型的马路安全图片,也可以用一些实拍的;⑥在棋盘设计时,格子可以用彩纸直接来做,更加方便一点,不合适了也可以稍作调换。设计规则时,前进和后退的格子数量可以定的不一样。另外,游戏棋的规则要附在棋盘的旁边;⑦最后一个环节请幼儿玩游戏棋时,可以不只叫两个孩子,而换成两组孩子或男女分组,轮流掷骰子,把个人游戏变成团体游戏;⑧在语言上,要对孩子有要求,孩子在后面说的不精炼,要求孩子用一句话来说明清楚。</h3><div><br></div> <h3>  接下来是胡老师的《地图的秘密》:①孩子往轮廓图上贴省份图时有些困难,不知道该往哪贴。对此,老师们给出两点建议:a.可以提前贴上一点,请孩子补充剩下的来降低孩子的难度。b.可以让孩子先贴大的,然后再贴小的;②活动让孩子认知中国的地理地形图,但从社会角度方面来说,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方面弱了一点,可以再加强一些;③孩子带来的照片没有进行展示,照片有点大,贴在地图上有点不现实,但可以贴在地图旁边,然后用线拉过来拉到省份那里;④小朋友去那里这里玩(eg:海南),那从我们的家乡(西安)到这里,你是怎么去的?(飞机、火车)坐了多长时间?那我们看看地图上这两个地方离得这么近,我们却要坐那么长时间的车,引导幼儿感受中国的地大;⑤认识地图时没有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描述地图底下的图例。(原来地图里藏着这么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哪个秘密,先说一两个,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⑥各个环节老师要心里有数,每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老师心里要清楚;⑦拼图把图上的干扰信息全部去掉,加深省界轮阔线,降低孩子拼图的难度;⑧孩子的准备不充分,拿的照片不知道自己去的地方在地图的哪里。</h3> <h3>  最后是纪老师的《我爱小金鱼》:纪老师的角度挺好的,把关爱小动物,具体到某一个动物身上,对小班孩子来说比较适合。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关爱小动物的点上,这个对刚上小班的幼儿可能有点抽象。由此,老师们决定将小班的活动内容进行整理重新更换。</h3><h3> 期待在下次学科活动中学到更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