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乌鲁木齐到秦皇岛<br>——2017年慧增钢笔画写生</h3> <h3>当列车逐渐远去,关于海的所有记忆都浮现在我的眼前。也许早该启程,可是我一直在等,等一个能够同行的伴侣。<br>时光定格在2017年7月10日,这一天终于来临。</h3> <h3>当你决定出发,一个背包足以。然而我的包里却藏着一个本子和一支笔。<br>本子是爱人亲手为我手工制作的,朴实而有意义。</h3> <h3>这是我第一次陪爱人远行。<br>好像很晚,可又好像刚刚开始。</h3> <h3><br>2017年7月11日:兰州<br><br>多少次从这里经过,这却是第一次准备在这里驻足停留。<br><br>我们顶着盛夏的酷日,漫步黄河两岸。远眺白塔山碧林环绕,听波涛滚滚。我寻一处荫凉,打开本子的第一页,准备记下所见所闻。</h3> <h3> 望白塔山<br>蛟龙跃浪起金虹,白塔临云耸碧空。<br>绿柳江堤新两岸,神游醉卧北山中。</h3> <h3>2017年7月12日:天水*麦积山<br><br>到天水,天还没亮。<br>在天还没亮的麦积山车站,我们度过了一个难过的早晨。<br><br>但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是为麦积山而来。</h3> <h3>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摘录)</h3> <h3>麦积山石窟艺术被誉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h3> <h3>阿难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在佛陀所有的弟子中,相貌最庄严的,记忆力最强的,要算阿难了。</h3> <h3> 访麦积山石窟<br>千峰回转寻仙谷,立屻凌空定百川。<br>翠竹苍丛映古寺,青松野径凿铭篇。<br>清风绕足相忘暑,绮壁连心莫敢全。<br>惊胆悬梯云路近,佛龛彩像古今传。</h3> <h3>2017年7月13日:西安*大雁塔</h3> <h3>第一次去西安是刚毕业时的暑假,当年的西安游已成往事。<br>7年后重新踏上西安土地的那一刻,所有关于西安的记忆都浮现于眼前。<br>西安美院、大雁塔、陕博物馆、碑林、书院门、钟楼、回民巷、大唐芙蓉园……<br>数不完的名字背后都是故事,这些故事写在关于青春的记忆里,永远无法抹灭。</h3> <h3>做一个写生的信徒,像玄奘追逐理想一样,不畏艰难困苦,一路前行,去取得属于自己的真经!</h3> <h3>西安的行程略显得短暂,匆忙中总觉得意尤未尽。晚上没能带爱人赶上音乐喷泉,去大唐芙蓉园那天也没看上水幕电影,不免遗憾。但人生中难免总有许多遗憾,正因为有遗憾,人才懂得了珍惜。</h3> <h3>2017年7月14日:西安*大唐芙蓉园</h3> <h3>都说女人总有一个穿越古代的梦,我想大唐芙蓉园便是人类打造出来可供这样的梦想成真的地方。</h3> <h3>游历总会让想象变得更加丰富,思想变得更加活跃。所有的驻足让风景凝结成画,成诗,成为一种不灭的意象。它们于胸中堆积,不经意间,它们让生活变得异常美好。<br></h3> <h3>2017年7月15日~18日:平遥古城<br>面对一座古城,心里总会生出些问题。我曾想是不是好奇,后来仔细想来,不是好奇,而是真正的问题。好奇总会带给人好玩的东西,而问题大多只会带给我更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不必解决,有时也忘了解决。</h3> <h3>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城市之一。</h3> <h3>平遥这样名字在游客的眼里异常的“光鲜”,而我只好默默地踩着古老的地砖,细细的体味着这里的一切。<br>我不指望着把她的古老全部画在自己的本子里,装在自己的记忆里。因为我初来乍到,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br></h3> <h3>写生时总有些小观众喜欢围观,他们应该觉得这样的事挺好奇的,因为他们看到你画画时总是很开心。面对小观众时,他们最爱问问题。你若不回答,他们可能看一会儿就无趣的走开,你若回答,问题的花样可就层出不穷了。<br></h3> <h3>衙门口每天都挤满了人,我只好远远的站在边上,呆呆的望着这个县衙边上的“听雨楼”。多好的名字,只可惜今日满城无处听见雨声,听不见雨声,于是只好静静听听人心的声音。</h3> <h3>平遥古城自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摘录)</h3> <h3>城角一座天主教堂,我并非教徒,只是觉得满城无异,只生得这处别样的建筑,便起了画意。无处歇脚,便席地而坐,画了下来。<br></h3> <h3>坐下,便看见景,走着,景便跟着移动。<br>城中多有咖啡馆,却少有茶馆。一座老城,如今不老。老去的是对过去怀念的心,不老的是一代代年青的人。<br>老城有模有样的容纳着老的少的外来的游人。不变的恐怕只是关于平遥的记忆。</h3> <h3>一条巷子口,每天都摆设一个小摊,是对老两口子在卖秋梨膏。老太婆坐在小凳上,老头子在旁边与人拉家常。还有一条狗,就在这来来回回转来转去。我每次经过这里,他们都在那里。</h3> <h3>在平遥古城闲游了四天,走遍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巷,却不曾随人流挤进大名鼎鼎的票号镖局,这样的悠闲自在的心境已是很久不曾拥有。旅途中常常忙着赶路,于是忘了出发的目的。</h3> <h3>2017年7月18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h3> <h3>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br>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摘录)</h3> <h3>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摘录)</h3> <h3>作为美术老师,我总在给我的学生讲完中国古代雕塑时,加上一句“有时间,大家一定尽早去现场看看。”</h3> <h3>2017年7月19日~26:秦皇岛</h3> <h3>谁能告诉你人生中第一次看见海是什么感觉吗?</h3> <h3>大海,这个名字在我的眼中曾径发生过好几次变化,只是这次,我第一次切实与这两个字靠得最近。<br>我已记不起自己什么时候便有去看海的梦想,至少是在我读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前。<br>我曾经埋下这颗种子,也曾经无数次激起前往的勇气,可事隔十余载,我已而立,才将这个小小的梦想实现,感慨万千。<br><br></h3> <h3>许多梦想在等待中变成了无法实现的遗憾。所以,当你力所能及之时,应尽快去实现它,千万不要把梦想埋得太深。也许早十年我见到大海,会是另外一种心情。<br>我并非遗憾,在等待的十余年后,有一个心爱的女人在身边陪伴,大海也变得柔情了万分。</h3> <h3>有些梦,在你尚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去实现,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我们的明天在哪里?我们的明天将会怎样?</h3> <h3>梦想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它就在那里。当你看到它时,它离你最近。我们朝之前进,梦想便离我们越来越近。<br>只是我们在前进时,总会选择一条又一条“别人”的“捷径” ,于是我们便常常误入歧途,那盏明灯便离我们远了起来,有时连那盏灯也看不到了。<br></h3> <h3>来秦皇岛之前,我对秦皇岛的了解很少。可是到了之后,所有的记忆都找到了落脚的地方。阅读可以增长你的知识,可是只有亲临时,知识才得以生长。</h3> <h3>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h3> <h3>“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老龙头是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h3> <h3>坐在海神庙前的沙滩,我看着眼前的这片海陷入深深的遐想。曾几何时,这里千帆相竞,曾几何时,这里血染金沙,也曾几何时,游子与诗人们望着天的尽头,感怀与悲伤。<br>如今的我,静静地坐着,看着,想着……</h3> <h3>曾位有过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流传关于大海的记忆,而许多记忆是及其个人的行为。我们不能为了寻找关于别人的记忆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感受。</h3> <h3>落暮时分,一位老人坐在残破的船头织补着渔网。这只木船早已不再出海,老人也许早已不再出海,可他又坐在船上,补起了昔日的渔网。他织的很慢,好像并未打算把网织完。他坐在那里,织着,连头也不抬一下,我坐在前面的沙滩,画着,却不停的抬头看着。</h3> <h3>也许捡贝壳是在海边最有意思的事啦,我们每天都早早的赶往海边,晚晚的离开。我们捡了很多贝壳,我常常感叹五光十色的小贝壳上美妙的图案,感叹大海的神奇与美妙。<br><br></h3> <h3>在大地的尽头,我遥望天际,海浪一次次激起我內心的激动,我决定继续扬帆起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