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align="left"> 本篇记录了霞浦沙江S湾、围江馒头山、北岐、福州三坊七巷、闽江江滩夕阳等地的风光风情印记…… 7月13日早9时我们到达沙江S湾风景点,了解一下情况,决定就住在五层楼高的霞浦二中楼顶上的招待所。要了面朝海面的二间房。在房间里就能拍摄……<br> 楼下临海而建的是一处古村庄,据说始建于明清时期。古村庄临内海,两条S型航道把村庄与对面的大海和另一处处于海中的小岛相连。海中的小岛仍有渔民驻住,小船往返于两村庄之间。除航道外,竹竿篇插于内海中,更把航道衬显出S形状,故名S湾。我们到时潮水还没退下,潮水退时,那竹竿扦插的海底呈现出黑色。这是最肥沃的海上土地,竹竿就是养殖海带紫菜所用。S湾的另一头直通大海,潮水正从大海涌来,竹竿下的黑土地慢慢被涌来的海水浸泡,涨潮时,只有竹竿露出水面,这时的S湾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但不管何时,展现在眼前的就如一幅幅油墨画,打渔劳作来回的渔船和海巡艇飞舞出现在S湾的时候,给S湾增添了几许生气。阳光虽不是一直照耀,但云彩过后的夕阳偶尔也照亮了S湾的航道,照亮了密密麻麻的竹竿,近二天时间匆匆而过,遗憾的是,老天不是那么给力,一个早晨和一个傍晚的阳光不是太好!还不错没有下雨,知足常乐也!这个地方还是有很多可以好好拍摄的,对面的小岛还没上去,人文风情还没拍摄好,但已留给我的是全新的感受和记忆。 下次还是要去的……</h3> <h3>住处楼顶拍摄大阳台上……</h3> <h3>童心未泯……</h3> <h3> 围江馒头山,在距离县城三十多公里沙江镇围江村,那里有大片滩涂,是拍摄沙滩里日出日落的好摄点,因海中一座孤岛酷似馒头而得名围江馒头山。<br> 霞浦的滩涂很美丽但非常难拍,最佳的时间就是早、晚两个时段,在最佳时段中也仅仅有几分钟,而就在这区区的几分钟时间内,又受到天气的影响,想拍张满意的片子是真不容易。<br> 早4:30赶到计划拍摄日出,老天不配合,太阳被大片阴云遮掩,没出来,但还是拍了一组,交个作业“没有日出的馒头山”,请老师摄友和朋友们分享指教...... </h3> <h3> 北岐是福建霞浦沿海的一个小小渔村,有渔港,有肥沃的滩涂,也有壮阔的海面。那里依山傍水是个近海拍摄的好地方,虽然只是一片“小海 ”,但海上劳动作业内容丰富,海面光影变化复杂,无论春夏秋冬季节更替,那里都是海洋滩涂风光摄影的绝佳去处……<br> “给点阳光就灿烂”,说的是我,也是北岐的海岸滩涂风光风情。 </h3> <h3> 北岐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凌晨4点我们就往北岐出发,去拍北岐的日出,到达北岐的最佳拍摄点,等了半个多小时,看到天际慢慢由灰变红,瞬间!整个北岐铺上了一抹红霞…… </h3> <h3> 霞浦采风最后一天在福州休整,就便去了一趟三坊七巷街,纪实了一些建筑和风情。与大家分享……<br>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位于福州中心城区的三坊七巷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建筑遗存,是“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h3> <h3> 福州霞浦采风一行的最后一天在福州,同摄友到了农林大学闽江江滩,拍了江滩夕阳和风情,选了几张作为一辑为结束集,权作个纪念吧。再见了!福州!有机会再来…… </h3> <h3><p> 福建霞浦采风一行前后七天时间,很快就结束了。一路期望,一路辛苦,一路兴奋!一路拍摄……这就是摄影的魅力,在于创造最美的世界,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时间定格,岁月永恒,照片已经不仅仅是照片,而是一段段回忆,一个个故事……这就是快乐,这就是幸福!既有耕耘,又有收获!!!再见了!福州!再见了!霞浦!有机会还会再来…… </p><p> 感谢一路同行的摄友(其家、健民)!!!</p><p> 感谢各位朋友关注和浏览!!!</p><p> 2017-12-13</p><p><br></p><p> </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