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你是人间最美的情郎

蓝天飘过那朵云

<h3>  仓央嘉措(1683—1706年),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1705年被废,1706年在押解途中圆寂。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措。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在著名学者桑结嘉措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二十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措情歌》 。一说仓央嘉措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所写作品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东西。他身份尊贵,贵为西藏之王,却有一颗不避世俗的心,向往自由、爱情、人世之乐。在佛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异类”,敢于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里,他被称为“世间最美的情郎”,敢于追求真爱。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一朵奇葩,写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句和情歌。</h3> <h3>生平经历</h3><h3> 仓央嘉措是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原名计美多吉协加衮钦,自幼随母亲劳动。但是早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二十五日的时候,在刚刚重建竣工的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圆寂,他的亲信弟子桑杰嘉措,为了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掌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事务,秘不发丧,向外界宣布,达赖喇嘛已“入定”,进行无限期的修行,静居高阁,不见来人,一切事务均由“第巴”负责处理。在藏语里,第巴的意思是由达赖任命、管理卫藏行政事务的最高官员,俗称“藏王”,当时的第巴就是桑杰嘉措。桑杰嘉措一面欺瞒僧侣民众和康熙皇帝,一面迅速派人到民间寻找转世灵童,这样,日后一旦真相败露,也能马上迎六世达赖入宫。寻找转世灵童的地点,选在了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这里偏僻、安定,容易保守秘密,并且那里的人们大多信奉红教,即藏传佛教的宁玛派,诞生一个黄教教主出来,将有利于黄教势力的扩大。按照当时黄教的规矩,哪个婴儿抓取了前世达赖的遗物,即证明是达赖转生。一名叫仓央嘉措的农奴之子就这样被选中,但桑杰嘉措的使者并没有把意图告诉孩子的父母。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他找到仓央嘉措。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从俘虏那里偶然得知西藏五世达赖已圆寂多年。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是噶尔丹,他早年赴西藏“投达赖喇嘛,习沙门法”,与当时正在学习的桑杰嘉措过往甚密。两人分别执掌蒙藏大权后,桑杰嘉措一直期望联合噶尔丹的部队增强黄教的实力。因此准噶尔部的俘虏才知晓拉萨的内幕。康熙十分愤怒,致书严厉责问桑杰嘉措。桑杰嘉措一面向康熙承认错误,一面派人去门巴迎接转世灵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此时仓央嘉措已14岁。时年九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浪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年)为师,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十月二十五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h3> <h3>喇嘛时期</h3><h3> 在布达拉宫,仓央嘉措受到严格监督学经修道,他常走出庭院散心,而那些年老的经师则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他,恳求他继续学经,生怕被第巴责骂。仓央嘉措出身红教家庭,红教教规并不禁止僧侣娶妻生子,而黄教则严禁僧侣接近女色,更不能结婚成家。对于种种清规戒律繁文缛节,仓央嘉措难以适应。仓央嘉措虽有达赖喇嘛之名,却并无实权。第巴独掌大权已久,达赖喇嘛只能作为傀儡存在。生活上遭到禁锢,政治上受人摆布,仓央嘉措内心抑郁,索性纵情声色,这既出于他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也是他对强加的戒律和权谋的故意反叛。就像他那首著名的诗歌写的:“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据传说记载,他一到晚上就化名达桑旺波,以贵族公子的身份,流连于拉萨街头的酒家、民居,再后来,竟“身穿绸缎便装,手戴戒指,头蓄长发,醉心于歌舞游宴,夜宿于宫外女子之家。”</h3> <h3>政治冲突</h3><h3> 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政治矛盾已到达了极其尖锐的时期。早在明末清初,黄教为取得西藏统治权,联合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用武力击败了当时执政西藏的藏巴汗及噶玛噶举派。但和硕特部军队在西藏取得胜利后,长期屯驻当地不退,黄教与和硕特部实力悬殊,始终不能夺回大权。五世达赖圆寂后,桑结嘉措便开始了与和硕特汗王的斗争。如今的一些藏族历史研究者认为,桑结嘉措受到历代诟病的行为,都是为了击败和硕特部以获得民族自治,比如密不发丧,以五世达赖名义向清政府请封为王,借助准噶尔军事力量等等,不能简单地视作个人篡权阴谋。康熙四十年(1701年),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继承汗位,与第巴(即藏王)桑结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锐。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桑结嘉措终于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秘密派人在和硕特首领拉藏汗的饭中下毒,却被发现,拉藏汗大怒,立刻调集大军,与其妻兵分两路进军拉萨,击溃藏军,其妻杀死桑结嘉措,拉藏汗并致书清政府,奏报桑结嘉措谋反,又报告说桑结嘉措所立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务,不是真正的达赖,请予贬废。康熙皇帝于是下旨:“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六世达赖,诏送京师。” </h3> <h3>晚年圆寂</h3><h3>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坐下打坐,因此圆寂。后有说到五台山弘法,直到乾隆年间才圆寂。关于他的去向,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还有人传说,他是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蒙古、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h3> <h3>主要成就</h3><h3> 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藏文原著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版印出,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足见藏族人民喜爱之深。汉文译本公开发表和出版者至少有十种,或用整齐的五言或七言,或用生动活泼的自由诗,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欢迎;英文译本于1980年出版,于道泉教授于藏文原诗下注以汉意,又译为汉文和英文。汉译文字斟句酌,精心推敲,忠实准确并保持原诗风姿,再加上赵元任博士的国际音标注音,树立了科学地记录整理和翻译藏族文学作品的典范。仓央嘉措在藏族诗歌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开创了新的诗风,永远值得纪念和尊敬。仓央嘉措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 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地等文字译本。可见,《情歌》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名显赫。</h3> <h3>人物年表</h3><h3> 1682年2月25日,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被清政府册封为“西天大慈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在刚刚重建好的布达拉宫与世长辞了。五世达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根据罗桑嘉措的心愿和当时西藏的局势,秘不发丧,隐瞒了僧侣大众和当时中央的康熙皇帝,时间之长达15年之久。并且在保管秘密的同时,也开始了秘密查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的工作。1683年(藏历水猪年),西藏纳拉活域松(现西藏山南县)地方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诞生了一名男婴。斯时出现了多种瑞兆,预示着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孩子,然而谁也不曾料想到莫测而多厄的命运会伴随着他短促的一生。这名男婴就是后来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6),一位在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又极具才华,也最受争议的一届达赖喇嘛。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偶然得知五世达赖已死多年,十分愤怒,并致书严厉责问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一方面向康熙承认错误,一面找到多年前寻到隐藏起来的转世灵童。1697年(藏历火兔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此时仓央嘉措已14岁。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浪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为师,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政治矛盾已到达了极其尖锐的时期。1701年(藏历金蛇年),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继承汗位,与第巴(即藏王)桑结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锐。1705年(藏历木鸡年),桑结嘉措买通汗府内侍,向拉藏汗饮食中下毒,被拉藏汗发觉,双方爆发了战争,藏军战败,桑结嘉措被处死。作为达赖的仓央嘉措自然在劫难逃了。事发后,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事件,并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帝准奏,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1706年(藏历火狗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染病去世,按照传统实行天葬(藏族最高是塔葬,只有高僧才可以使用,天葬一般普通民众都可以使用)。正史就记载到这里。关于他的去向,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台湾版仓央嘉措。仓央嘉措很有可能回到了西藏纳拉活域松。</h3> <h3>民间传说</h3><h3> 关于仓央嘉措被黜后的命运大致有两种说法:在解仓央嘉措画像送京师的途中,行至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湖畔圆寂。一说溺死,一说病死,一说被杀,没留下尸体,时年仅23岁。另一种说法则是,他是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在行至青海湖后,于一个风雪夜失踪。后半生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继续宏扬佛法,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2]据说,在1706年的冬天,在凄冷荒凉的青海湖畔,仓央嘉措并没有死去,他逃了出来,此后隐姓埋名地活到了64岁。至于他是怎么逃出来的,逃出来之后又去过哪里,这就众说纷纭了,大多数人比较相信的是一种“阿拉善说”,似乎也有很多证据证明这是真实发生的。而且,就算还有别的一些说法,和“阿拉善说”也没有本质的冲突,到最后都可以归入到这一大类里。“阿拉善说”的大概情节是,仓央嘉措逃了出来后,四处云游,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据说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1716年前后,他来到现内蒙古阿拉善旗,从此在此地生活,先后担当了13座寺庙的住持,讲经说法,广结善缘,创下无穷的精妙业绩。1746年,64岁的仓央嘉措染病去世,但他的事迹为广大阿拉善人民传诵,当地人民为他修建了灵塔,供奉了他的遗物。关于仓央嘉措未死于赴京途中的说法,以蒙古喇嘛阿旺多吉所著《仓央嘉措秘史》最为详尽。《秘史》中讲:仓央嘉措被钦使解至青海的堆如错纳时,皇帝圣旨到,斥钦使办事不周说:“尔等将大师迎至内地,安置何处?如何供养?”因之钦使惧罪,乃暗放仓央嘉措子身过去。之后,仓央嘉措经安多、康区,前往四川峨眉山,受到寺中僧众热情款待。然后返回藏区,经理塘、巴塘而到拉萨。又往山南朝拜桑耶、昌珠等寺庙。不料为拉藏汗所知,派人捉获,于解往拉萨途中脱逃,乃远游尼泊尔和印度,复经聂拉木、定日、门域、工布、塔布返回拉萨。被人认出,因此存身不住,乃远走高飞。先后巡游于青海、蒙古等地。清圣祖康熙五十六年(1717),游历北京,半年后返回蒙古阿拉善旗,以此为驻锡地而活动于蒙古、青海一带。1746年圆寂 ,终年六十四岁。折叠人物评价</h3> <h3>人物评价</h3><h3> 藏传佛教高僧对其评价为,“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也正因为如此,仓央嘉措在藏传佛教中一直被奉为六世,而把后来指定的六世达赖称为七世。仓央嘉措的世俗家中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但这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对于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度等文字译本。可见,《情歌》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名显赫。</h3> <h3>人物争议</h3><h3> 据说,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冬天,在凄冷荒凉的青海湖畔,仓央嘉措并没有死去,他逃了出来,此后隐姓埋名地活到了64岁。至于他是怎么逃出来的,逃出来之后又去过哪里,这就众说纷纭了,大多数人比较相信的是一种“阿拉善说”,似乎也有很多证据证明这是真实发生的。而且,就算还有别的一些说法,和“阿拉善说”也没有本质的冲突,到最后都可以归入到这一大类里。“阿拉善说”的大概情节是,仓央嘉措逃了出来后,四处云游,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据说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前后,他来到现内蒙古阿拉善旗,从此在此地生活,先后担当了13座寺庙的住持,讲经说法,广结善缘,创下无穷的精妙业绩。乾隆十一年(1746年),64岁的仓央嘉措染病去世,但他的事迹为广大阿拉善人民传诵,当地人民为他修建了灵塔,供奉了他的遗物。关于仓央嘉措未死于赴京途中的说法,以蒙古喇嘛阿旺多吉所著《仓央嘉措秘史》最为详尽。《秘史》中讲:仓央嘉措被钦使解至青海的堆如纳错时,皇帝圣旨到,斥钦使办事不周说:“尔等将大师迎至内地,安置何处?如何供养?”因之钦使惧罪,乃暗放仓央嘉措身子过去。之后,仓央嘉措经安多、康区,前往四川峨眉山,受到寺中僧众热情款待。然后返回藏区,经理塘、巴塘而到拉萨。又往山南朝拜桑耶、昌珠等寺庙。不料为拉藏汗所知,派人捉获,于解往拉萨途中脱逃,乃远游尼泊尔和印度,复经聂拉木、定日、门域、工布、塔布返回拉萨。被人认出,因此存身不住,乃远走高飞。先后巡游于青海、蒙古等地。清圣祖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游历北京,半年后返回蒙古阿拉善旗,以此为驻锡地而活动于蒙古、青海一带。乾隆十一年(1746年)圆寂 ,终年六十四岁。</h3> <h3>附录:仓央嘉措诗集</h3><h3>《那一天》</h3><h3><br></h3><h3>那一天,</h3><h3>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h3><h3>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h3><h3><br></h3><h3>那一月,</h3><h3>我摇动所有的经筒,</h3><h3>不为超度,</h3><h3>只为触摸你的指尖;</h3><h3><br></h3><h3>那一年,</h3><h3>磕长头匍匐在山路,</h3><h3>不为觐见,</h3><h3>只为贴着你的温暖;</h3><h3><br></h3><h3>那一世,</h3><h3>转山转水转佛塔,</h3><h3>不为修来世,</h3><h3>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3><h3>只是,就在那一夜,</h3><h3>我忘却了所有,</h3><h3>抛却了信仰,</h3><h3>舍弃了轮回,</h3><h3>只为,</h3><h3>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h3><h3>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h3> <h3>《见与不见》</h3><h3><br></h3><h3>你见,或者不见我</h3><h3>我就在那里</h3><h3>不悲不喜</h3><h3>你念,或者不念我</h3><h3>情就在那里</h3><h3>不来不去</h3><h3>你爱,或者不爱我</h3><h3>爱就在那里</h3><h3>不增不减</h3><h3>你跟,或者不跟我</h3><h3>我的手就在你手里</h3><h3>不舍不弃</h3><h3>来我的怀里</h3><h3>或者</h3><h3>让我住进你的心里</h3><h3>默然 相爱</h3><h3>寂静 欢喜</h3> <h3><br></h3><h3>《我问佛》</h3><h3>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h3><h3>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h3><h3>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h3><h3>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h3><h3>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h3><h3>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h3><h3>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h3><h3>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h3><h3>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h3><h3>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h3><h3>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h3><h3>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h3><h3>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h3><h3>和有情人,做快乐事</h3><h3>别问是劫是缘</h3><h3>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h3><h3>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h3><h3>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h3><h3>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h3><h3>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h3><h3>凤凰,涅磐</h3><h3>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h3><h3>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h3><h3>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h3><h3>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h3><h3>缘起即灭,缘生已空。</h3><h3>我也曾如你般天真</h3><h3>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h3><h3>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h3><h3>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h3><h3>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h3><h3>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h3><h3>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h3><h3>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h3><h3>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h3> <h3>仓央嘉措还有一首流传非常广泛的诗:</h3><h3><br></h3><h3>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h3><h3>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h3><h3>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h3><h3>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h3><h3>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h3><h3>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h3><h3>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h3><h3>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h3><h3>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h3><h3>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h3><h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h3><h3>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h3> <h3>《不负如来不负卿》</h3><h3><br></h3><h3>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h3><h3>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h3><h3>静时修止动修观, 历历情人挂目前,</h3><h3>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h3><h3>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h3><h3>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h3><h3>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h3><h3>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h3><h3>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h3><h3>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h3><h3>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h3><h3>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h3><h3>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h3><h3>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h3><h3>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h3><h3>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h3><h3>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误倾城,</h3><h3>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h3><h3>(注:原文为藏文,此诗仅为后人翻译为汉语)<br></h3> 仓央嘉措情诗<div>1<div>从那东方山顶</div><div>升起皎洁月亮</div><div>未嫁少女的面容</div><div>时时浮现我心上</div><div>2</div><div>去年种的青苗</div><div>今年已成秸束</div><div>少年忽然衰老</div><div>身比南弓*还弯</div><div>*南弓:西藏南部制造的弓</div><div>3</div><div>我那心爱的人儿</div><div>如作我终身伴侣</div><div>就象从大海底下</div><div>捞上来一件珍宝相似</div><div>4</div><div>路上遇见的意中人</div><div>身上飘溢着醉人的芳香</div><div>担心拾到的白王总(此为一个字)*</div><div>会再丢失远方</div><div>*王总(此为一个字):即松儿石(一种宝石),通常绿色,绿里透白者称白王总(此为一个字),为上品。</div><div>5</div><div>花开季节过了</div><div>玉蜂可别惆怅</div><div>相恋的缘分尽了</div><div>我也并不悲伤</div><div>6</div><div>芨芨草上的白霜</div><div>还有寒风的使者*</div><div>就是它们两个</div><div>折散了蜂儿和花朵</div><div>*寒风的使者:深秋的风</div><div>7</div><div>天鹅流连池沼</div><div>想多停留一会</div><div>可那湖面结了冰</div><div>叫我意冷心灰</div><div>8</div><div>渡船虽没情肠</div><div>马头*却向后看</div><div>那负心的人儿去了</div><div>却不回头看我一眼</div><div>*马头:西藏木船头上一般都有脸朝后的木雕马头像</div><div>9</div><div>写出的小小黑字</div><div>水一冲就没了</div><div>没绘的内心图画</div><div>咋擦也不会擦掉</div><div>10</div><div>盖上的黑色小印</div><div>它不会倾吐衷肠</div><div>请把知耻守信的印章</div><div>盖在你我的心坎上</div><div>11</div><div>面对大德喇嘛</div><div>恳求指点明路</div><div>可心儿不由自主</div><div>又跑到情人去处</div><div>12</div><div>默想的喇嘛面孔</div><div>很难来到心上</div><div>不想的情人容颜</div><div>心中却明明亮亮</div><div>13</div><div>想她想的放不下</div><div>如果这样去修法</div><div>在今生此世</div><div>就会成个佛啦</div><div>14</div><div>问问倾心爱慕的人儿:</div><div>愿否作亲密的伴侣?</div><div>答道:除非死别,</div><div>活着永不分离!</div><div>15</div><div>珍宝在自己手里</div><div>并不觉得希奇</div><div>一旦归了人家</div><div>却又满腔是气</div><div>16</div><div>姑娘不是妈妈所生</div><div>莫非桃树上长的?</div><div>为什么你的爱情</div><div>比桃花谢得还快?</div><div>17</div><div>从小相爱的姑娘</div><div>莫非狼的后裔?</div><div>尽管同居相爱</div><div>还想逃会山里</div><div>18</div><div>野马跑到山上</div><div>可用套索捉住</div><div>情人一旦变心</div><div>神力也难捉住</div><div>19</div><div>对于无常和死</div><div>若不常常去想</div><div>纵有盖世聪明</div><div>实际和傻子一样</div><div>20</div><div>无论虎狗豹狗(虎豺豹狗?)</div><div>喂熟它就不咬</div><div>家里的花斑母虎</div><div>熟了却更凶暴</div><div>21</div><div>虽然肌肤相亲</div><div>情人的真心却不知道</div><div>不如信手在地上画画</div><div>能算出天上星星多少</div><div>22</div><div>守门的老黄狗</div><div>心比人还灵</div><div>别说我夜里出去</div><div>今日清晨才回宫</div><div>23</div><div>夜里去会情人</div><div>早晨落了雪了</div><div>胶印留在雪上了(脚印?)</div><div>保密又有何用</div><div>24</div><div>把帽子戴在头上</div><div>将辫子撂在背后</div><div>一个说"请慢坐"</div><div>*一个说"请慢走"</div><div>说:"心里又难过啦"</div><div>说:"很快就能聚首"</div><div>*慢坐:西藏人告别时的客套话,意为"留安"</div><div>25</div><div>在那阴曹地府</div><div>阎王有面业*镜</div><div>人间是非不清</div><div>镜中善恶分明</div><div>*业:佛教用语,指人世行为,有善业与恶业之分</div><div>26</div><div>柳树爱上了小鸟</div><div>小鸟爱上了柳树</div><div>只要两两用心</div><div>鹞鹰无隙可入</div><div>27</div><div>不要说持明仓央嘉措</div><div>去找情人走掉!</div><div>如同自己需要一样</div><div>他人也同样需要</div><div>28</div><div>喝了一杯没醉</div><div>又喝一杯还没醉</div><div>少年的情人劝酒</div><div>一杯便酩酊大醉</div><div>29</div><div>你是金铜佛身</div><div>我是泥塑神象</div><div>虽在一个佛堂</div><div>我俩却不一样</div><div>30</div><div>热恋的时候</div><div>情话不要说完</div><div>口渴的时候</div><div>池水不要喝干</div><div>一旦事情有变</div><div>那时后悔已晚</div><div><h3></h3></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