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观后感

雨夜流星

<h3><br></h3> <h3>  近期,人们都在饭后茶余之间谈论《急诊科医生》这部都市医疗题材电视连续剧。相比于之前BUG连连以至于备受吐槽的国内医疗剧,该剧不仅演员的演技十分精湛,剧组的专业度也得到了相当医务人员的肯定。不仅如此,本剧更是依靠惊心动魄的急救场面、紧张的医患事件以及崇高的行业操守,共同呈现了急诊科的百态世相,感动了诸多网友。总之,它是一部离生命和人性非常之近的作品。</h3><h3> 众所周知,急诊科是一个医院之中业务工作最繁忙、风险压力最大的科室,而身在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无疑被推到了医疗风险和医患矛盾的风口浪尖之上。俗话说:“医者仁心”,剧中塑造的以何建一、江晓琪、刘慧敏为代表的一大批医务人员,他们都有着各自最普通的家庭和最平凡的理想,但是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抢救患者生命的崇高事业中去。然而,当护士遭遇难缠家属无理取闹甚至动手打骂却依然配合医生为患者有条不紊的治疗时,当医院遭遇超级细菌侵犯大家共同对抗病菌一起加班直到深夜而毫无怨言时,我的心不得不再次为之震撼。这一幕幕再熟悉不过的情节,不仅深深震撼着整个社会,更深深触动着我们每一个急诊人的心灵。</h3><h3> 剧中第四集农民工哥哥的一句“我们没钱,我们这些人得了要命的病,只能拿命来扛”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但是我们细细想来,我们为什么不提前买份保险呢?即使收入再少,家庭成员至少也得有保费低廉的社保做基础,农民则可以加入新农村合作医疗,家境富足者还可以购买商业保险,“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另外,剧中还涉及到孕妇保大保小、农民工保手还是截肢、没钱治病的小偷、无主病人等等话题,可谓是现实医疗的影视再现,这一个个话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并非全部推脱给医院。</h3><h3> 在古代,孙思邈提出“大医精诚”。在毛泽东时代,我们遵循的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主中心"。在召开党的十九大前后,党中央和习主席教导我们的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虽然时代在改变,但我们的服务宗旨和职业道德始终不会变。在当前进入医疗事业发展的新时代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传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理念,不仅要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至上的杏林医术,更要心怀至诚,践行仁心仁德,倡导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传承和发展才更富有现实意义,才是我们推进医疗事业全面发展的真谛所在。</h3><h3> (漯河市中医院急诊科 杨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