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

ASHLEY

<h3>十一月初,带着学习任务来到了武汉。汉口火车站下的火车,直接乘地铁到了报到地点办理各项手续。</h3> <h3>学习时间安排的很紧凑,但好在办完手续天还没黑,听说闻名已久的武汉大学就在跟前,顾不得劳累,寻上去了。离我们近的是南门,我们一进去就见了这个雕塑,雕塑端庄大气,简约而不简单,耐人寻味,赶紧用手机拍了一张。</h3> <h3>久闻武大的樱花大道盛名,今天来此专门拜访。一路走一路问,校园的宁静和谐气氛让人一路奔波紧张的心情渐渐沉静。</h3> <h3>穿行而来,此处建筑颇为引人注目,不少人驻足拍照,我们也停了来拍了一张、两张。</h3> <h3>早已错过樱花的季节,樱花大道遍寻不着,按着别人的指点寻来,此处花木调零,暗自猜测,这早开的花落叶大概也早,此处有些暗合此意的味道。</h3> <h3>树叶调敝,毫无风姿可言,眼前的这一排树在春来之时的盛况在头脑中演绎。</h3> <h3>不见樱花,好歹有这石刻的大字为证――我来过。</h3> <h3>与樱花大道揖别,看到了武大的图书馆。这是知识的宝库,我把它的倩影留下。</h3> <h3>万林艺术博物馆应该也是这里很辉煌灿烂的一笔。</h3> <h3>落叶己黄,池塘半浅,但有水就有灵性,我忍不住又拍了一张。</h3> <h3>天色不早,寻到了个门出来,竟是有名的东湖。时间紧,是没时间去欣赏了。</h3> <h3>开班前是开班典礼,领导讲话,班长讲话、学员代表讲话等等,还有集体合影。</h3> <h3>每天上课进出的地方。</h3> <h3>课堂上。</h3> <h3>每节课前及上课结束时,都会有导课和结课,这些是由学员老师来做的。</h3> <h3>投入的我们,不愿放过课堂上老师讲课中的任何精彩。</h3> <h3>破冰活动是校方精心安排的,但时间紧,大家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利用晚上和中午休息的时间在头脑中过过自己的任务,小组一起大致比划一下流程就上场了。但效果还是很不错,真心觉得自己这个团队――真棒!</h3> <h3>睿智博学的老师,能说真话的老师,这位老师是其一,还有许多。</h3> <h3>这位常健老师也很让大家佩服,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心地善良。在快下课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位老师没有右臂,震惊、惋惜,更兼敬佩。学识见解应足以弥补这一缺憾了,我想。</h3> <h3>如饥似渴地听老师们精彩授课。眼前如打开一扇扇门一扇扇窗,心里更亮了,世界更大了。</h3> <h3>下课间隙,大家也没闲着又在谈论工作。</h3> <h3>之所以把这张学校校名的图片放在这里,是因为它的设计融进了尊重、欣赏、个性的张扬与释放。</h3> <h3>喜欢老师的课,也喜欢老师的书,带着老师签名的书,和老师合个影。</h3> <h3>铁四院学校</h3> <h3>不多说,先拿出我在铁四院学校见到的这幅字画,本来是宣传桥本的一句话,但我觉得这句话放在其他时候也很好。</h3> <h3>铁四院学校的活动简约而不简单。随取了一张。</h3> <h3>新河街学校,一座崛起中的学校。我不仅看到丰富多彩的活动,还看到老师中榜样――梁飞――的事迹报导,还有学校的明天!</h3> <h3>三道街小学的尹慧红校长来给我们授课,被她的个人风采折服,偶遇其分校,也感亲切,拍张照。看得出,学校规模不大,但整洁有序。</h3> <h3>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在华师的培训要结束了。代表们纷纷发言,各种感慨,各种感动,各种感触……其实,他们说出的是我们的心声。</h3> <h3>和为我们操心、服务这么些天的张老师、何老师合个影。</h3> <h3>和小组的老师们合个影。</h3> <h3>白天没空,夜晚跑去广场看夜景。</h3> <h3>汉街就是这里。旁边就是楚河。</h3> <h3>闻名遐迩的黄鹤楼,我来了!来次武汉,不看黄鹤楼我会遗憾。临回之前,我冒着霏霏细雨,来了!</h3> <h3>到了黄鹤楼看风景,还要到户部巷吃美食。</h3> <h3>省博也是我向往的地方,临上火车之前的几小时,我来到了这里。</h3> <h3>江汉关博物馆。离约定上火车站时间不多了,匆匆忙忙找人的过程中无意中遇上了,意外之喜。</h3> <h3>从江汉关博物馆楼上看对面的楼。</h3> <h3>来的时候没有顾上看汉口火车站一眼,现在要离开了,留张照片――这里还是蛮有怀旧气息的。</h3> <h3>再见,武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