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母亲已经远去了,我常常想起儿时和她一起的日子,以及后来陪伴她一起度过的难忘时光。今天,我陪伴开阳在家,因为这一周他已经欠了很多作业,所以按照林老师的指导,在这个雨后微晴的日子补回来。</h1> <h1> 妈妈很配合,带着妹妹出去玩了。不知道开阳怎么想,不过无论如何他都要接受这个现实,要为自己来承担了。所以,我取出这周未完成作业的记录:周一有静坐、压腿和背经典,周二静坐和背经典,周三静坐、压腿、练字背背经典,周四练字和背经典,周五观鸟累了没有完成静坐、压腿、讲故事和背经典。我们一起数了数,算上今天,静坐要补2.5小时(每次半小时),压腿80分钟,经典要背会《论语.公冶长》,故事周一要讲,那是不用说都要会得了。开阳对数字很敏感,所以这个统计结果摆在他面前,他认识到今天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而且我和他做了沟通:如果周末顺利补完作业,那明天下午就带他去广图找数学“宝书”,作为奖励!</h1> <h1> 征求了他的意见,就先从静坐开始。在绵长悠扬的《晨曲》音乐中,开阳摆好腿进入双盘状态。我在旁边计时,同时告诉他:姿势要端正,不能动来动去,否则不算要重新计时。结果非常好,第一次静坐顺利完成,开阳几乎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因为这是我不断偷瞄得到的结论。这时,开阳才放开腿,有点痛苦的说腿麻了。我鼓励他,赞扬他,同时给他看妈妈拍回来的照片,那是妹妹在吃了他们平常最期待的冰激凌。十分钟后,继续。这一次依然保持了很好的状态,没有了之前印象中的低头晃脑,也没有了毛手毛脚的焦躁,就是在那里坐着。虽然后半段我提醒他头要正摆正,但比起以前,今天的进步实在是让我有些诧异,甚至是一点点惊奇。</h1> <h1> 看着他认真稚嫩的面庞,仿佛进入八风不动的境界,一刹那间,我竟然有了些许感动,也许是开阳的进步,也许是耐心的提升,也许只是单纯的一份父子之情。接下来的第三次静坐,我在准备饭菜,不待我提醒,他就自己设定了时间,继续在那里坐了。上午就是这样过去了,开阳坐了三次,我陪伴着他。看他的态度认真,所以可以多休息一会儿,其他的下午继续。</h1> <h1> 回想着他上午的静坐,我们大人也不一定能善始善终,但是开阳展现了《大学》说的“知止”的力量,也牵引了我“以孩子为师”的念头,真要多谢谢林美娟老师的教导!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是今天的陪伴已经把这段时间凝固在心里,它让我相信,耐心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以后还有更多的陪伴,因为——我们要一起成长。</h1><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5.11.14记</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7.12.11制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