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这样一部经典,它恰若无声细雨,潺潺流入我的心田,缓缓润泽我的人格;又如,用今世的晨露泡了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腾的是前世的孝行,沉淀的是今世的孝思,弥漫的茶香是亲情的惠泽,默默陶冶着典雅的美德和底蕴……</h3> <h3> 大家好,我是九台区桃山中学教师:王秋涵。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书目是《孝经》。</h3><div><br></div> <h3> 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孝道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对稳定社会,弘扬先进的社会道德风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孝”文化之所以在中国深入人心,与《孝经》的传播密不可分。 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以简要通俗的文字,阐述了古人视为一切道德根本的孝道。</h3> <h3>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天下,臣民能够用孝立身行世。 与此同时,《孝经》把“孝”的社会作用推上新的高度,认为仁爱可以促使社会更加和睦有序,“孝悌之至”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实现天下和谐。</h3> <h3> 孔子曾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可见,研读《孝经》,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并从中提炼出积极的成分,用于发扬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h3> <h3> 在恢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对待《孝经》,我认为应该辩证的去理解和接纳,《孝经》包括几千年来人们对孝的总结,它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文献和论理基础之一。孝,无处不在。孝,早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灵魂。</h3> <h3>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抚一缕最温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艳丽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送给我亲爱的父母。曾记得,着名作家毕淑敏告诉我们:“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接触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无法连接,最可贵的是,孝是人们的职责和根基。”</h3> <h3> 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能不知孝?世事沧桑,岁月无情。但人有情,我们的关爱会抚平父母的皱纹。呵护这份大爱!用心碰撞出音符,奏出世间最温馨、最美好的乐章!让幸福的歌声在广袤天地间永远回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