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学习之旅

安琪麻麻

<h3>走进初中数学课堂,</h3><div>观看一线教师的教学展示,</div><div>聆听数学大咖的声音,</div><div>反思、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div><div>一直在路上……</div><div><br></div><div><br></div> <h3>当看到这份文件的时候,心就痒痒,</h3><div>庆幸领导开明,全力支持,</div><div>12月7日,宁乡市的早晨白雾茫茫,</div><div>宁乡市数学教研员刘美珍老师,</div><div>宁乡市数学名师工作室的戴飒英老师,</div><div>杨勇奇老师,</div><div>一行四人,</div><div>往桂林出发!</div> <h3>下午1点进入桂林市。</h3><div>这是我12年后第二次到达桂林。</div><div>桂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div><div>也是中国七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div><div>以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闻名,</div><div>山青、水秀、洞奇、石美,</div><div>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 之美誉,</div><div>这应该也是组委会选择桂林的重要原因吧。</div><div><br></div><div>辗转桂林丹桂大酒店,</div><div>桂林桂山华星酒店,</div><div>桂林环球大酒店,</div><div>桂林漓江大瀑布酒店,</div><div>耗时半天,终于完成</div><div>报到,缴费,领资料,入住酒店等工作。</div><div>我们入住的酒店是座落在漓江边的环球大家店。</div><div>酒店对面是解放桥,</div><div>晚饭后,在漓江边散步,</div><div>小叶榕枝繁叶茂,</div><div>随便一株都有几十年树龄吧,</div><div>这特有的南国的树——榕树!</div><div><br></div><div>了解到本次活动分布在桂林市中心地带7家大酒店,</div><div>每个酒店都设有工作台,</div><div>来自全国各省的同行4000多人汇聚在此,</div><div>设立八个分会场同时开展活动。</div><div><br></div><div>虽然我们多跑了一些路,</div><div>住的地方离会场有一段不小的距离,</div><div>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div><div>这么大规模的活动,</div><div>组织安排一定是很不容易的哦</div><div><br></div><div><br></div> <h3>每天早早的,</h3><h3>带上代表证,</h3><h3>带上入场券,</h3><h3>带上笔记本,</h3><h3>步入会场。</h3><h3>我们被安排在A会场</h3><h3>会场设在桂山华星酒店的延惠店。</h3><h3>事实证明,</h3><h3>我们运气不错。</h3><h3>从参赛选手的展示到评委点评,</h3><h3>都显示了实力和水平和个性,</h3><h3>也充满着平等和宽容和人性。</h3><h3>当然,学术大迦中还有一位我们熟悉的身影</h3><h3>——长沙市数学教研员唐亮教授,</h3><h3>于是有了篇头的合影。(可惜杨勇奇老师没在里面)</h3> <h3>华星酒店二楼的延惠殿,</h3><h3>大约可容纳5.6百人。</h3><h3>我们每次会提早到达会场,</h3><h3>但每次都找不到最前面的座位,</h3><h3>因为有人比我们更早到达。</h3><div>看来,活动本身吸引人,</div><div>参会者都是爱学习的宝宝。</div> <h3>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院葛建华教授致开幕词</h3><h3><br></h3><div>尊敬的各位学术委员、各位展示老师、各位教研员、各位代表:</div><div>中国教育学会2017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培训系列活动,第十届初中青年数学教师忧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现在开幕。我谨代表本次活动组委会向来自全同各地的数学老师,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div><div><br></div><div>本项活动自1996年举办以来,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坚持“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交流,重</div><div>在研究”的办会方针。</div><div>本项活动是初中数学教科研的平台,也是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载体,已成为我会标志性品牌活动。</div><div>我们欣喜地看到,从本项活动中成长起来的优秀</div><div>教师都已成为各地数学教科研的中坚力量,其中有一大批已经成为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数学名师。</div><div><br></div><div>今天,我们再次相聚在世界著名风景游覧城市桂林,举办本次活动,将有123名教师为我们奉献优秀课,这些课不仅凝聚了展示教师的大量心血,而且他们所在的学校教研组进行了集体研讨,各级教研员也对这些课进行了指导,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课代表了我国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和</div><div>研究的最高水平。我们们希望大家在观摩优秀课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div><div><br></div><div>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教师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为此,我们专门设置了八个“指定课题”。这些课题重点考虑了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上有较大意义,体现教育信息化要求、普遍存在学疑难的教学内容。</div><div>我们将这些课题交排在同一个分会场进行“同课异构"。希望大家对这些课能认真观摩,细心品味。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技术,理解教学"上加强思考。</div><div>当前,教自部正在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这是信息化社会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广大数学教师应增强紧迫感。</div><div><br></div><div>最后,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div><div>定会取得圆满成功!<br></div><div>下面介绍本会场的学术要员,他们是</div><div>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室 刘志凤</div><div>贵州省教育厅教科院 朱龙</div><div>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鲍建生</div><div>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唐亮</div><div>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 葛建华</div><div><br></div><div><br></div><div>开幕词关键词:</div><div>123堂优秀课,</div><div>八个指定课题,</div><div>同课异构,</div><div>数学核心素养</div><div>教育信息化。</div> <h3>12月8日上午的4堂课,</h3><div>教学内容均为:有理数的加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内容,</div><div>将由来自浙江,宁夏,贵州和新疆的四位老师同课异构,</div><div>我也刚好教七年级,</div><div>很好奇,</div><div>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老师将如何教这个内容。</div><div><br></div><div>来自浙江长兴实验中学的吴志权老师拉开序幕!</div><div>他们使用的是浙教版教材,</div><div>但有理数的加法这个内容在各种版本教材中大抵相同。</div><div>每位参赛选手赛前进行了课堂实录,</div><div>提前将教学设计和课堂录像寄给大赛组委会。</div><div>据唐教授介绍,这是全国赛规矩。</div><div>今天,选手重新制作PPT,进行限时现场录像课展示和自述。</div><div>展示完,有观众提问,评委点评。</div><div>对每个选手来说,备课,试课,录课,解说,答问,这是一个漫长而非常辛苦的过程!</div><div>由衷的佩服他们!</div><div>组委会规定:他们都是当前在一线任教初中数学,具备5年以上教学实践经验,年龄都是40岁以内。</div><div>我目测,概括出参赛老师的共同特征:</div><div>年龄25岁左右,不超30岁,形象气质好,普通话标准,书写工整漂亮快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有激情,落落大方,现场反应很快。信息化技术水平高。</div><div><br></div><div><br></div><div>吴老师的PPT制作高大上。</div><div>课的设计亮点:从仓库的进出货物问题抽象出加法算式;借助数轴探究结果与加数符号的关系;发现并总结法则,利用法则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并有当堂检测及学生互评(板书有特点)结构相当完整,知识体系相当缜密。心想:果然是江浙水平!优秀课就是这个样子嘛,叫专家如何评?</div> <h3>为第一堂课点评的评委是来自河南基础教育研究室的刘志凤老师。</h3><h3>刘志凤老师先说亮点,再提思考建议。很实在,对中学数学教学钻研很深,包括对教材内容的熟悉,超过我对专家的预估。表述很清楚,感觉接地气。尤其佩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一定是反复看视频才有话可说,说的是真话,而且做了内容丰富的PPT,PPT里有好些视频截图以及其它技术处理的效果。看来,教育信息化,专家们在以身示范,我们也不能落后 。</h3> <h3>第二堂课由来自宁夏石嘴山八中的张丽老师主讲。张老师个人素质极好,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她介绍说,她们平时上课也是使用希沃5电子白板。录像课效果很好。</h3><h3>课的亮点:引入很特别。小学学过正+正,正+O,数扩充后,加法会有哪些类型?如何分类?让学生用卡片摆一摆。创设小猴子向左向右运动的情境,借助数轴,感受结果的意义,归纳出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学生再根据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异号两数加的法则。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计,把教学难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h3> <h3>仍然是刘其凤老师点评。不过,感觉很难挑到不足。</h3> <h3>第三堂课由来自贵州凯里五中的欧春龙老师主讲。暑假去贵州玩,途经凯里,目见贵州很多城镇都建设得漂漂亮亮,崭新崭新,教育必然同步发展。听欧老师提到黔东南,或许是我的家门,竟然莫名的亲切。录像课里的欧老师虽然身穿牛仔裤不太合适,但他娴熟的使用超级画板,令我刮目相看。</h3><h3><br></h3><h3>课的亮点:引入:引入负数后,加法会出现哪些情况?举例说明。创设运动情境。运用超级画板,演示,既指向过程,又指向结果。法则事先写在纸条上,再吸附在黑板,省时。</h3> <h3>本堂课由葛建华老师点评。先谈亮点,再提问题与交流。话语不少,但实在。葛老师事前也做了评课PPT,很敬业的专家。</h3> <h3>第四堂课由来自新疆乌鲁木齐七十四中的吴敏敏老师主讲。</h3> <h3>本堂课的亮点:从复习有理数分类,板书加法类型入手,创设了篮球运动情境,抽象出数学模型。借助数轴,探究并发现法则。教学难点突破,异号两数相加,学生表现很精彩,思维有火花,上板画数轴干净利落。训练到位,步步深入。口算,笔算,尤其是拓展训练的设计很妙。</h3> <h3>葛老师点评。</h3> <h3>在休息的空隙,</h3><h3>拍照留念。</h3> <h3>和所有参会的老师一样,</h3><h3>我们不想错过任何精彩。</h3> <h3>第五堂课由来自天津大张庄中学的董年华老师主讲《等腰三角形》。</h3> <h3>现场互动环节,有老师提出:</h3><h3>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需要证明吗?(直观感知就相等)</h3><h3>将剪下的等腰三角形折叠需不需要?等等</h3><h3><br></h3><h3>章博士随即提出以下问题:</h3><h3>1.折叠需不需要,要看折叠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证明吗?</h3><h3>2.研究图形的性质,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想得到,能发现和提出问题。</h3><h3>3.从折叠到研究,应该问学生: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来研究?如何给思维助力?(从组成要素和附近因素的相互关系来研究)</h3><h3>4.折痕的地位很特殊,怎样让学生从操作过渡到证明?怎么想得到作辅助线?</h3><div>5.例题教学该怎么做?如何让学生更有空间?老师带领学生分析题意,怎么做?学生作品怎么处理?</div><div>6.三线合一,做三个题得到,恰当吗?用题目代替性质发现,合适吗?</div><div><br></div><div>章博士"六问",值得深思。</div><h3><br></h3> <h3>贵州省教育厅教科院朱龙老师点评。</h3><h3>从详实的授课分析和正肯建议,你一定会对专家肃然起敬。</h3> <h3>第六堂课由来自青海贵南牧场中学的周文芝老师带来。</h3><h3>这是我认为所有课中最原生态最质朴最实效的一堂课了,当然,也是最优秀的课了。(特等奖)听课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被感动的过程。</h3><h3>录像里两腮挂着草原红的孩子,基本上是牧区藏族孩子,大多数时候说藏语,听说普通话都比较困难,所以老师会把每个点每句话说得很清楚,甚至不断重复才行。</h3><h3>周老师的课的水平却一点也不亚于我们周围名师的课。亮点: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等腰三角形,剪,折,说,填,猜,证,归纳性质到应用,到变式训练。课堂学习氛围好,学生参予度高。</h3> <h3>朱龙老师点评。很有意思的是,每次点评结束,朱老师总是会用一张图,只有一行红色的大字:x老师辛苦了!</h3> <h3>第八堂课由来自重庆八中的黄江林老师带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h3><h3>录像课拍摄效果相当好,学校条件不错。黄老师自制了一个很棒的教具,但利用不够。在讲平行四边形性质时,不明白:为什么不讲"对角线互相平分?"</h3> <h3>在桂林遇见熟悉的长沙人,真是有缘。长沙市数学教研员唐亮教授的点评,有一个很不一样的特点,你发现了吗?</h3> <h3>第八堂课由来自河南新乡二十二中杨飞云老师带来的《正方形》 。</h3><h3>专家说:人美,板书美,设计美……</h3> <h3>唐教授点评。</h3> <h3>中间休息,下楼,</h3><h3>发现酒店还有这么一处安静的地方,</h3><h3>金黄的银杏叶,厚厚的一层,</h3><h3>一直以为只能长在北方的银杏,</h3><h3>在南方也能生活得这么好!</h3><h3>若哪一天白杨树,胡杨木,榕树同框了,</h3><h3>我不会觉得奇怪。</h3><h3>人亦如此,</h3><h3>教育亦如此!</h3> <h3>坐了一天,屁股都坐疼了。</h3><h3>一支笔写干了。</h3><h3>记录,拍照,倾听,思考。</h3><h3>晚饭后,</h3><h3>只想走一走,活动活动身体。</h3><h3>沿着江边,</h3><h3>隔着栅栏,</h3><h3>眺望象鼻山……</h3> <h3>第二天,</h3><h3>又是一个艳阳天,</h3><h3>学习还未结束。</h3><h3>欣赏四川成都育才中学陆恒老师的大胆与激情,</h3><h3>就是想让孩子们觉得数学课有味,好玩,喜欢……</h3><h3>佩服北京市育英中学张洁老师基于学情对教材的大胆改编整合,从整体性驾驭教材……</h3><h3>(以后我一定要试试这种上法 )</h3><h3>经验一定不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h3><h3>创新,会让教学更美好。</h3><h3>思考专家提出的:教学随机事件时,用什么模型更标准……</h3><h3>喜欢专家说的这些句子:</h3><h3>好的老师象一团火,能把孩子心中对数学的热爱燃烧。</h3><h3>推理,运算是数学的命根子。</h3><h3>数学,真的是讲究逻辑的学科。</h3><h3>……</h3><div><br></div><div><br></div><h3>有人说,</h3><h3>人生就是一本书,</h3><h3>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在为之书写。</h3><h3>阅过的书,</h3><h3>做过的题,</h3><h3>写下的文字,</h3><h3>学习的知识,</h3><h3>听到的分析,</h3><h3>自己的思考,</h3><h3>到过的地方,</h3><h3>看过的风景,</h3><h3>交往的朋友,</h3><h3>编织的梦想,</h3><h3>都是这部人生读本的节节篇章,</h3><h3>空白、平淡、充实、辉煌如何呈现,</h3><h3>笔在自己手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