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大院的回忆

唐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好久没有到軍区后勤大院了。这天因办理户口迁移的事,我去了一趟。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其实,现在已经不能叫后勤大院,广州军区已经撤销,后勤大院已是明日黄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立冬刚过,天气转凉。虽然穿上毛衣,还是觉得冷飕飕的。走出地道口,看到右前方那棵大榕树和那栋“新楼“。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后勤大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1969年8月,我调到军区后勤部办公室工作,开始住进这个后勤大院。到1997年10月,搬到在大院附近新建的后来被称为军队经适房的公寓楼。28年中,我的家基本上都在这个大院里。</p><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大院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院几十年来的沧桑变化,又浮现在我的眼前。</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1</b> </h1><p class="ql-block"> 后勤大院位于广州市东山区,北临东风东路,东靠陵园西路,从这个两路交界的路口向西延伸500米、向南延伸300米,形成一个矩型的院落。大院有北南两个门,北门称二号哨,南门称3号哨。昼夜都有哨兵持枪站岗,没有门楼,却显得十分威严。</p><p class="ql-block"> 追根溯源,后勤大院的土地房产主要是解放初期接收的敌伪资产,同时还划入了部分民宅。其主体原是清政府1906年成立的“广东陆军测绘学堂”,院中现存有“粤字第一号水准原点“,系1908年由前清两广测绘处设置。民国时期为“陆军测绘学校”,1938年广州沦陷,被日军占领,抗战胜利后改为国民党的军需仓库.。</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0年代未,我初入后勤大院时,大院的北门位于北墙中间偏东一点,面对东风路,与路对面的办公大院门对门。从大院北门到南门,有一条拐了两个90度弯的大路。进北门向南50米是路的第一段,两边有围墙,右边隔墙是服务社;左边围墙内是个小院,里面有灯光球场(露天电影场)、俱乐部、冰室和政治部饭堂;正前方又是一个小院,里面是后勤礼堂和附属设施。从这段路的三分之二处向右拐,进入第二段,向西直行150米,尽头是司令部饭堂。从此向左拐是马路的第三段,向南约250米直达南门,离南门不远处路的西边有一条向西北的斜路,形成一个三岔路口。大院南门外正对着东皋大道,直行200米就是中山三路,东皋大道两旁有部分房舍也为后勤大院所有。后勤大院又称为”中山三路东皋大道19号大院”。</p><p class="ql-block"> 大院有10多栋小洋楼,都是民国以前的建筑,为后勤首长的住房。还有几栋解放前的老房,其中一栋外走廊的排房二层小楼,为管理科办公室,还有一个老礼堂,改为干部住房。大院的住宅主体是十几栋解放后陆续建起的单元式的三层楼,其中有两栋是校官楼,一栋为3居室,一栋为4居室,每户均带有厨房和卫生间。其余大多为筒子楼,家中人少的住一间,人多的住2间,厨房厕所冲凉房几家公用。单干户楼都是单间和公用厕所、冲凉房。</p><p class="ql-block"> 房前屋后和大路的两边有各种翠绿的小叶桉、菠萝密、凤凰树、松树、玉兰花树……饭堂南面路边有一棵大榕树,起码有上百年的历史,树干有两三围粗,枝叶茂盛,特别引人注目。那时,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我在大榕树下等你。” </p><p class="ql-block"> “明早8点钟在三岔路口上车。” </p><p class="ql-block"> 一棵树,一个路口,朴实无华,却成了多少年后勤大院的地标。</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70年在大院建的后勤首长凹字型办公楼的正面</span></p> <h3><font color="#39b54a">中间那棵大榕树——曾经的大院地标</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2</b></h1><p class="ql-block"> 那些年,大院的房子陆续也有一些拆建增添,但总的看变动不大。我住在大院期间,涉及格局变动的主要是1970~1972年期间那一次。</p><p class="ql-block"> 促使那次调整变动的主要原因,是领导班子人数增多,1970年,后勤首长由原来的7位一下子增加到20多位,后勤司令部首长由原先的3位一下子增加到10多位,办公室不够用,新来的首长需要房子住。再个原因是地方要扩宽东风路,由原先的4车道扩为8车道,涉及到后勤的灯光球场、服务社、理发室连同住宅大院北门等要拆除。上述设施拆除后,把北门西移150米,与上述马路的第二段对应,形成一条连接南北两个大门直穿大院的中轴路。在北门东侧邻东风路建一栋5层的大楼,首层做服务社,上面4层住人。原来管理科那栋楼拆除,在那里建2栋宿舍楼,一栋为军师职的,一栋为营团职的。在34号楼也就是单干楼上加建一层。</p><p class="ql-block"> 大院原来只是生活区,面向军区部队的职能部门都不在这儿上班。现在办公大院放不下了,就在宿舍大院这边盖了一栋凹字型的四层楼。后勤首长全部搬到这边办公。这个楼没有编号,大家都称其为“新楼”。1980年在办公大院新建了办公楼,后勤首长又搬回那边办公。这个楼改为管理处(1983年1月军区机关的科改称处)、卫生所,上面两层作为临时接待用房。</p><p class="ql-block"> 后勤首长在这个大院办公的8年,是极其不平凡的8年。这8年中,我们国家发生了9.13事件、粉碎四人帮等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巨变,军区后勤经受了一场又一场复杂斗争的考验。这期间还进行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我和首长与战友就是从这里打起背包奔赴广西前线,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洒有大院儿女的鲜血。</p><p class="ql-block"> 东风路扩宽为广州市的快速主干道,为解决大院到办公区及车队人车通行问题,修建了两个穿越东风路的隧道。一条从服务社底下到办公区大门旁,走人;一条从三岔路口附近到汽车队,行车。打隧道中发生塌方,还牺牲了一名工程团的战士。</p><p class="ql-block"> 为应对日益增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机关的住房条件也逐步改善。1980年前后,在原来木工厂地址建了团营公寓各一栋,同时把34楼由有筒子楼改成单元房。从那时起,机关开始普及一户一门的套房。1990年前后,又新建了一栋9层高的师职公寓,后来又在北门旁建了一栋9层的团营公寓,但都未有电梯。这些年还先后在四五栋楼房上加层,最多的在服务社楼上加了3层。</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还是跟不上广州市发展的步伐。记得1995年在东风大厦开会,站在12层的楼顶举目望去,高楼大厦林立中,后勤大院明显是一块破旧的洼地,与会人员唏嘘感叹良久。</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机关的建房理念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南门旁建起来一栋25层的装有电梯的团营公寓房。从此后勤大院开始走向设施更新改造的快车道。</p><p class="ql-block"> 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间,后勤大院已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式的军营。昔日的小洋楼已全部拆除,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宿舍楼也都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多层或高层的装有电梯的单元套房的住宅楼。集生活和文化娱乐健身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大楼、新灯光球场、室内游泳场和中心广埸,成为大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道路宽敞明亮,两旁绿树成荫,院中花园和房前屋后绿篱整齐,繁花绽放……</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b> </h1><p class="ql-block"> 大院就像一个筑满鸟巢的百年老树,鸟儿白天出去搏击长空,觅食玩耍,晚上回巢歇息。住在大院里面的人,每天早饭后,干部、家属去上班,小孩去上学,大院里人去楼空,中午只有干部本人回来午餐小憩,晚上又都再回到家里。</p><p class="ql-block"> 大院一天最紧张的时候是早上。清晨,当东方曙光初现,寂静的大院从睡梦中苏醒,晨练的同志开始起来跑步。周5早上,机关干部打扫环境卫生,天刚放亮,大院里便响起唰唰的扫地声。紧接着去饭堂打饭或就餐。从7点半左右开始,那条穿越大院的主路上就行人、单车川流不息,先是孩子上学,家属去上班,继之是匆匆奔向办公区大院的机关干部。在三岔路口和大榕树下,常常会有三两台小车停在那里,外出开会或检查工作的同志准备出发。</p><p class="ql-block"> 大院一天最安静的时候是上班时间。除了保障机构的人外,只有少数的老人和幼儿,大院显得特别的安静和闲适。服务社前常常停一台大屁股北京或小卡车,那是在拉货进货。饭堂的上士骑个飞鸽牌双杠单车后面载着各种各样的肉菜满载而归,厨房里丁丁当当一阵响声后又冒起了炊烟。清洁工用那长长的竹扫把扫着马路上的树叶。牵着小孩的老太太在马路边遛圈。</p><p class="ql-block"> 大院一天之中最热闹的时候是晚饭后。灯光球场灯火齐明,或有人打球锻炼,或有球赛,或放电影。俱乐部乒乓球台上有人正在博弈。大院的空地上、马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有人在打羽毛球。管理科前小小羽毛球场上,激烈争夺得热火朝天,周围有不少人观看加油。更多的人结伴在大院和在服务社转悠。</p><p class="ql-block"> 周末和节假日,比平时晚饭后还要热闹,幼儿园的小朋友回来了,上中小学的孩子们也有空了。年轻的父母带住孩子在大院里玩耍,半大不小的孩子三三两两在马路上嬉戏,一家人一起在服务社购买各种物品,平时忙乎家务的老人也出来在外面走动。</p><p class="ql-block"> 一年中大院最热闹的时候是春节。大门口贴上了“欢度春节”的大红横幅。大院装扮得花团锦簇,迎门摆放着一棵大大的金桔树,上面挂满了鲜红的利是包,周围有各种鲜花簇拥。家家户户的客厅里、阳台上都摆上鲜花和金桔。有几年时兴除夕游园,灯光球场,礼堂院里,服务社前的马路两旁,布满了各种游园的活动场景:转盘,套圈,钓鱼,猜谜语……各种活动均有奖品,大人小孩,各取所好。初一凌晨,噼噼啪啪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与整个广州城的鞭炮声汇合在一起,经久不息,大院沸腾了。马路上、楼道里,铺满了红红的炮纸。初一、元宵的晚上,大院里烟花鹊起,直冲云霄……欢天喜地,其乐无穷。</p><p class="ql-block"> 大院里最有趣的事儿是搬家。除了个别住在小洋楼的老首长外,没有哪一个干部在大院一房住到底不搬家的。大院的房子都是公家的,家具那时叫营具也都是公家的,这一切都是根据职务配备的。 职务级别变动,住房也就跟着变动,就有可能要搬一次家,当然这还要看有没有房子。我在大院28年,先后搬了6次家。不过,那时候的家当都很简单,搬起来也比较容易。 </p> <h3><font color="#39b54a">1970年建的军人服务社大楼,下面的门洞是通往办公区的地道口</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大院综合大楼</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后勤大院的三岔路口,经常在此聚合乘车外出的地方</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4</b></h1><p class="ql-block"> 机关干部生活上需要的一般在大院内部都可以解决。</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军人服务社业务范围很广,是很热门的单位。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生活物资凭票证供应,大院住户的票证除了布票外,其它如粮本、肉票、烟票等,只能在内部使用。</p><p class="ql-block"> 服务社的东头搭建一个棚子,是专门卖肉和豆腐豆芽之类副食品的。买肉要提前排队,去的晚了买不到,或是买不到好肉。有几个阿婆一大早起来,先拿个砖头或石块排上队,然后去忙别的事,等到开始卖肉的时候,他们会准点赶到。每次前几个位置,基本上都是这些人的。不要以为那些砖头石块模样都差不多,他们分得很清楚,知道哪个是属于谁的。</p><p class="ql-block"> 机关吃肉主要靠国家供应,另外在农场养猪。饭堂管理员老李是河南人,每年冬季都从河南买一些狗肉,把它做成火锅,大家都可以打回去吃。我第一次吃狗肉,就是在大院饭堂,才发现真是很香。他还与河南驻广州办事处联系,从出口到香港的猪中,时不时的买一两只残猪补充饭堂。 </p><p class="ql-block"> 那时鸡蛋供应紧张,有的人在自己家阳台上放个鸡笼养鸡,影响了环境卫生。针对此,管理科在大院楼与楼之间空地上盖了一些统一的制式鸡笼,分给每家一个用于养鸡。</p><p class="ql-block"> 为了解决大院小孩吃牛奶的问题,在沙河农场养了一些奶牛,每天早上农场会送牛奶到大院。沙河农场生产的米酒,在机关也颇受欢迎。农场还养鱼,生产豆芽豆腐香干等供应机关。机关干部也轮流到农场参加劳动。</p><p class="ql-block"> 保鲜问题随着形势发展摆上了日程,那时候家庭都没有冰箱,饭堂盖了一个冰库,每天定时开门,各家可以把需要保鲜的食品放在里面保管。</p><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间,饭堂还安装了一个烤炉,帮助大家烤花生烤爆米花,各家可以带原料到那里加工,交上一毛钱也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军区一门诊在后勤机关设有卫生所,负责机关的卫生保障,干部家属小孩看病都到这里,军人看病免费,随军家属和小孩实行包干,包干费不多,一年3块6角钱。</p><p class="ql-block"> 机关有理发室,还有冬季洗热水澡的浴室,在职干部战士和职工免费发票,家属小孩要交钱,但很便宜。</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br></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05</b></p><p class="ql-block"> 我军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大院的文化设施与时俱进,比较齐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文革期间,后勤机关的文化活动也从未中断。每个星期六晚上在灯光球场放电影,到时候大家搬个小凳子,提前到球场等着。中间留点位置给首长,边上留一些给警通连、汽车队,其他随便坐。电影片子由军区电影发行站排片。虽然片子只是“新闻简报,打枪打砲,哭哭笑笑“,但总比没有强。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的一些老电影片放开,一些香港电影也涌了进来,多年的文化饥渴,大家好好过了一段时间的电影瘾,有时一个晚上放两个片子,一周看两三次电影也有的是。</p><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为了弥补文化资源的贫乏,部队各种业余文化体育活动十分活跃。师以上单位大都成立了业余的宣传队和蓝球队。軍区的专业文艺团体也很活跃,军区海上文化工作队名扬全国,军区杂技团以广州杂技团的名义代表国家出国演出。</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0年代初建起的后勤礼堂,在广州市可排前几名,至今也不过时。中央乐团 、中央芭蕾舞团 、东方歌舞团 、中国京剧团等国内顶尖的文艺团体都曾在此演出。军区和地方的专业文艺团体,部队的各种文艺演出队等时常来后勤礼堂演出。</p><p class="ql-block"> 后勤灯光球场,每天晚上不看电影都会有球类活动。看蓝球赛成了后勤机关常有的事。驻穗部队的大多数蓝球队都到后勤灯光球场显过身手。不仅是业余球队,就是省市甚至全军有名气的球队也在这里有过表演。</p><p class="ql-block"> 行笔至此,我必须介绍一下广州军区203服务队――这个当年曾经打遍全军无敌手名震全国的篮球队。广字203部队,是当时广州军区后勤部的代号。那时军队时兴大办服务队,为部队、为战备服务,203服务队就是军区后勤部服务队。有意思的是,这个服务队后来服务的对象扩大了,不再只是为后勤部队服务,而是代表广州军区,为全区部队服务的了。而文体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军区政治部。</p><p class="ql-block"> 203服务队是在当时特殊情况下应运而生的。1970年,解放军“八一”体工队解散,位于广州的解放军体育学院撤销。酷爱篮球运动的广州军区后勤靳兆西部长看准时机,果断出手,网罗这些散伙的篮球拔尖人才,利用军体院现成的住房和场地设施,以为部队、为战备服务的名义,成立了这个203服务队。靳部长对这个球队十分重视,人事、训练、比赛、生活都亲自过问。</p><p class="ql-block"> 203服务队不负所望,迅速崛起为华南的一支体育劲旅,1973年美国篮球代表队来华访问,到广州专门与203服务队博弈一场。1975年全军五项球类运动会,203服务队代表广州军区参战,一举双双夺得男女冠军。近水楼台先得月,后勤自己办的服务队,看场高水平的球赛那还不是容易的事吗?</p> <h3><b><font color="#39b54a">大院中心广场的一角</font></b></h3> <h3><font color="#39b54a"><b>大院马路两旁绿树成荫</b></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6 </b></h1><p class="ql-block"> 那时人与人之间信任大于猜忌,敬贤大于嫉妒,友谊大于利益,后勤大院的生活充满了人情味。</p><p class="ql-block"> 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一家做了好吃的,家乡带来什么土特产,首先拿出点儿分给各家品尝或分享;谁家做饭倏然发现缺盐少油,邻居的只管拿来应急;哪家大人临时外出,孩子可以随时交给隔壁大妈看管,只管放心;谁家来了客人住处上有困难,可以到邻居同事家借宿……颇有点“拆了墙是一家,不拆墙也是一家”的味道。 那时家属随军条件是营级、35岁两者必居其一,机关一般干部职务级别不明确,只有等到35岁,夫妻两地分居的情况比较多。办公室哪个秘书的爱人到部队来探亲了,值班就免了,大家都会到他家里坐一坐。那时候也没什么招待的,喝口茶,聊聊家常,我印象最深的是湖南的战友家属带来的八宝茶,真是爽口好喝。哪位同志有个头疼脑热的,大家都会到家里看望问候。</p><p class="ql-block"> 领导和部属以及同事之间互相走动比较多。春节期间,大院里结伴拜年一拨一拨。我们办公室的几个秘书一起,一家一家转,互相转,也有夫妻一起转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机关拜年没有送红包一说,都是空手而去,到谁家都会有花生、瓜子、茶水招待。到90年代初,机关干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话,春节拜年就改为打电话拜年了。</p><p class="ql-block"> 小孩是大院最活跃的群体。那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小孩的天性能够得到发挥。那些上小学的孩子们,常常聚在一起跳皮筋、捉迷藏、过家家;上中学的孩子们常常三五成群的打乒乓球、篮球,骑着单车满院子跑。孩子们也常常帮着父母做家务,大院经常看到扛着米袋、提着油壶、推着装有煤球的小推车或煤气罐的孩子。每逢下雨,下班时在服务社旁的地道口,都会有一群小孩子拿着雨伞在那里等自己的老爸。</p><p class="ql-block"> 保姆也是大院的群体之一。有的老保姆,从解放初期就在大院里,连续给首长带三四个、五六个孩子,已经成为首长家的家庭成员。有的在大院十几二十年,帮这家带了孩子给那家带。带我女儿的贺阿姨,我女儿上幼儿园前两三个月,就被朋友家盯上了等着要。那时的保姆大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带孩子做家务很有经验,和雇主家里关系都很好,像自己家人一样。大院上下都称保姆为“阿姨”。在那“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年代,不少双军人就把年幼的孩子和家交给了阿姨来管。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到90年代以后,大院出现了小保姆,这时的保姆就开始有点变味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大院里首长与部属、同志与同志,没有金钱利益等复杂关系。干部调动,提拔没有送礼送钱那么回事。那时没有公款请客吃饭,没有应酬。大家都靠薪金生活,在一个食堂打饭。首长配有专车,夫人照样骑单车上班。军队是等级森严的,尤其是在高级领导机关,老红军老将军、各级首长与参谋干事助理员待遇上均有差别,虽然物质生活比较困乏,但没有怨气和羡慕嫉妒恨,因为大家觉得世道公平,那些个待遇差异是正常的应该的,都各安其份。</p><p class="ql-block"> 那时同志之间也有竞争,但不是以送金钱和利益为手段,而是靠突出的能力和骄人的工作业绩;也有拉关系、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但没有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而且是个别或少数现象且为人所不耻,其目的也不易得逞。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大院也有运动的风雨,但机关工作不断,大院秩序不乱,雨过天晴,依然阳光和煦。虽然当年物质条件差,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大家精神上舒坦。</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7</b><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h1><p class="ql-block"> 倘佯在大院整洁的马路上,找寻我那过往多年的记忆,回味那难以忘怀的乡愁。那棵大榕树、三岔路口还在,大礼堂也在。我住过的那些老房子都在哪里?原先的34号楼成了大院的中心广场,39号楼成了游泳场的一部分,43号小楼的地皮上盖起了高楼。老13号楼还在,老5号楼也在,都安装了电梯。我凝视着老13号楼9层那套熟悉的房子,心想着我当年每天是怎样爬上爬下的?而分到这套房子,那时心里是多么高兴,住的是多么开心。</p><p class="ql-block"> 此时,晨曦散去,阳光高照,正是上班时间,那匆匆的人流到哪里去了?新建的军官公寓,如同是两个连体的双子塔,依然是那么雄伟壮观,为何冷冷清清?游泳场的铁门紧闭,没有了过去人来人往的景象。那些年赖以生活经常光顾的服务社到哪里去了?早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开的便利店式的小超市。门口威武的哨兵也没有了,一些当年生活服务机构的职工当起了保安。正所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物是人非事事休“。但我不为此伤感,而为之欣慰。“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从大院的这些变化,我看到军队改革坚实步伐的脚印。我清楚的记得,这样大手笔的军队体制变革,早在30多年前的1985就已经提上议程,上世纪90年代中叶再次提出并呼声甚高,但都没有能够落地。实施这样的重大战略性改革,需要历史的担当、非凡的魄力和高超的谋划设计,今天终于顺应历史潮流实现了,这是中国军队、国家和人民之福。</p><p class="ql-block"> 广州军区撤销了,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军区后勤大院没有了,过去那种大院生活模式也不再有了,这是历史的必然。这一切都已经光荣的载入历史史册。广州军区后勤部机关大院——我一生最好年华的乡愁,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 ,萦绕在我的心头。。</p> <h3><b><font color="#39b54a">大院楼与楼之间的花园一角</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