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小故事

彦邦

<h3>一,情感敏感期。前段时间看了孙老师的《捕捉敏感期》的书,边看边回味小子的日常生活,对照之下觉得挺有意思,也因为这本书,让我对小孩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情绪和行为更加深入理解,从而增加了对他的包容和支持。画了一些相关的小故事,画这些画实在不能去讲究画工质量,权当作为母亲的乐趣。</h3> <h3>“情绪敏感期”:情绪敏感期的到来,他需要的爱永不嫌多,对爱“吃醋”,对妈妈的爱“吃醋”,对爱占有。</h3> <h3>“情绪敏感期”:所以,作为妈妈,一定要理解他这时候的“小气”,“小心眼”,“不分享”,千万不要责备,大方确认对他的爱。</h3> <h3>“情绪敏感期”:小子一旦获得了对妈妈爱的满足和依恋,独立的步伐就会迈开。他会主动要求分享的。</h3> <h3>二、Children see , children do。父母永远是子女最直接的老师。记得有个公益广告做的很好,它一直在强调,子女从父母身上看到的听到的,最后都会转化为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你希望培养一个什么样子的孩子,那么,自己努力先靠近乃至成为那个样子。</h3> <h3>Children see,children do.你希望孩子勇敢,那么自己先学会放开胆子;你希望孩子好学,那么自己先拿起书本;你希望孩子谦和,那么先锻炼自己的说话方式。</h3> <h3>Children see,children do.画这个小故事的时候就特别后悔,因为那天一大早妈妈吼了一遍,爸爸吼了一遍。没起床小子已经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哭到出不了气的时候听到弱弱地声音“妈妈你怎么不说话,你说邦邦好可怜……”,他自己给我台阶下了,又赶紧安慰!!!不带负面情绪的沟通真的比较难,尽量减少减少,直至最后消失。还是那句,不要试图让小孩怕你,怕你只会让他隐藏真实的自己。父母的修行是一条长长的修身养性的路,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谦和的往往孩子也走在了高情商的路上,越走越暴躁的,你和孩子的爱也将越离越远。</h3> <h3>三、实用工具敏感期。孙老师的书里说小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敏感期,往往在敏感期里学习东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子在两岁左右就想用剪刀剪东西,可是现在想想自己实在太小心翼翼了,为了安全,剥夺了他的兴趣,以致上幼儿园后,一直听老师说,小子的手不够灵活,缺乏力气,建议我们参加学校的剪纸兴趣课,多锻炼。</h3> <h3>实用工具敏感期:剪纸兴趣又回来了,剪纸,剪花边,剪皮尺,甚至在裤子上剪出破洞。有次我梳头发,梳下来一把齐整的头发,臭小子竟然在我不注意的时候从后面剪掉我一大撮头发。</h3> <h3>  孩子的很多行为需要大人的包容和理解,快要发脾气的时候猛吸两口气,换个思维方式,也许你就能欣赏他的“古怪”!</h3> <h3>成长小故事to be contitued......附一张好久不见得逗比父子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