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目前,全系统正掀起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之高潮,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副市长都做了重要批示,为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高位推动,弯道超车。本人系原工商30来年的“老兵”,对属质监业务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一无所知,但承蒙领导信任,本人成为《抚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顿觉诚惶诚恐。于是学了一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之常识,搜集了江苏、陕西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先进省份的经验材料,虽学之皮毛,但也有顿悟,得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孔之见,即:“强组织、画地图、讲故事、明特性、定标准、善答辩、精保护”21字“口诀”也,愿与诸君共探索、共提高。</h3><h3><br></h3><div> <font color="#010101"><b>强组织:</b></font>由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申请地域所在地人民政府成立申报组织,抽调精兵强将,在重调研基础上,掌握好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应由具有地理指示功能的地名和反映产品真实属性的通用名称构成,也可以是具有地理指向的“约定俗成”的名称这一共性;建立当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数据库,确定申报项目,精心准备申报材料。</div><div><br></div><div> <b><font color="#010101">画地图:</font></b>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就产品保护的范围进行确认,画出保护范围详细地图,并在地图上明确划定区域。如东乡占圩红薯它属东乡县所辖东乡区占圩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5′08″~116°51′00″,北纬28°08′21″~28°14′35″,是占圩镇这一特定区域,而不是东乡区全境。</div> <h3> <b>讲故事:</b>通俗地讲,就是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关联性充分发挥,讲好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故事。如南城麻姑酒,相传是麻姑仙女为修道而酿造的,曾在蟠桃会上敬献瑶池王母庆寿,使众神仙醉到百日方醒,故有“麻姑献寿”之说。因此,历代酒家均奉旨进贡皇室,素有“寿酒”之美誉。此酒选用麻姑山优质糯米和泉水精心酿制,并采集麻姑山芜蓉峰特产首乌、灵芝等20余味中药材,陈年封缸三年以上而成;酒液呈琥珀色至棕红色,晶莹光亮,具有性温滋补、舒筋活血、清脑提神、驱风壮骨、祛病延年之功效。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撰诗称麻姑酒“三杯可祛病,久服能益寿。”好故事成就好产品,好产品丰富好故事。</h3><h3><br></h3><div> <b>明特性:</b>明确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产品产地采用特定工艺生产加工,原材料全部来自产品产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产该产品所采用的特定工艺中的人文因素决定了该产品的特殊品质、特色质量和声誉。如南城麻姑酒选用麻姑山优质糯米和泉水精心酿制,并采集麻姑山芜蓉峰特产首乌、灵芝等20余味中药材,这就是特性。再如金溪浒湾油面,用料讲究,采用上等的能承受拉力的优质面粉、茶油或麻油、精制薯粉或葛粉、食盐等原料,按照不同季节严格配方,历三期发酵,经手工精制、微风晾干而成。其做工考究,操作严格,制作过程有和面、调料、搓条、过油、绕面、入箱、上架等十余道工序,要求一环紧扣一环,且一年四季的调料不同;这就是特性。</div> <h3><b><font color="#010101"> 定标准:</font></b>拟定地理标志产品省级地方标准,组织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过程的技术规范或标准。定标准是困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最大问题,也是最“烧钱”的事,让地方政府望而却步。纵观一些先进省份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如江苏省和陕西省,对标准的制定,包括规定产品生产技术的,包括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工艺、流程、安全卫生要求、主要质量特性、加工设备技术要求等,都由省质监局指导、确认。江苏省采取“跑”的办法,凡是属于符合《GB/T17924--208地理标志产品通用要求》的标准均可用,并且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包括产品加工工艺、安全卫生要求、加工设备的技术要求等)先拟定再规范。陕西省则采取“扶”的办法,帮助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把已成熟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核批为省级标准。目前,我市许多地理标志产品都有成熟的标准。如崇仁黄花菜,与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创办了黄花菜加工厂,研究开发出数十个系列产品,制定了《黄花菜生产技术规程》等多项标准;同时,与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开发的数十个系列产品,必然有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工艺、流程、安全卫生要求、主要质量特性、加工设备技术要求等规范性规定,完全可以解决定标准的难题,并可事半功倍。</h3><div><br></div><div> <b>善答辩:</b>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受理公告并予以公示,为期3个月未有异议,将进入答辩环节。由当地政府组成答辩小组,就产品的特性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重点是与其他地方产品有何不同;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的历史、人文方面,产品的经济价值等问题形成陈述报告,接受国家质检总局组成的专家组合议表决评审。在进京前,一般要对答辩小组进行培训。陕西省质监局还釆取预评审的办法,听取申请人代表所作的陈述报告,审查产品的申请资料和证明材料,围绕产品名称、知名度、与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技术讨论,指出存在问题并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形成预评审会议纪要;以提高答辩效果。</div><div><br></div><div> <b>精保护:</b>重点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地理标志产品名称、质量、产量、包装、标识及专用标志的使用管理情况等,要依靠强化检测力度监督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完善对专用标志使用管理,杜绝假昌伪劣产品;不断提高标准等级,扩大市场话语权和占有率。标准的提升,是对产品最好的保护。</div><div><br></div><div>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21字“口诀”并不完善,望不成为一叶障木之害物。另应摒弃申报中“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观念,而应是“完善一个,申报一个”。因为每一个地理标志产品都是成熟的,它有历史,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它有故事,关联着当地人文底蕴;它有特性,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它具有某地特有的产品秉性;它有标准,在沉封的史料中和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产品的种植、产品深加工所用原材料、生产工艺、流程、安全卫生要求、主要质量特性、加工设备技术要求等都有呈现。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变成文字,经检测机构检验、权威部门认定,从而变成规范性的文件;那我们的申报工作将变得又高、又好、又快、又省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