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记 之 自行车往事

崔崔

<h3>到今天,我骑摩拜整一年,共计226.1公里。</h3><h3><br></h3> <h3>16年4月22日,摩拜开始在上海运营,当家门口出现第一辆时,觉得这车好像跟别的车不一样,还多看了几眼。过几天在另一个路口又看到,我说,咦,这儿怎么也有。</h3><h3>第一代摩拜是这样的:</h3> <h3>这一款车因为车身太重,实心轮胎,引来各种吐槽。和菜头的文章最为犀利,让人不忍直视……</h3> <h3>过了几个月,有同事朋友开始骑了,我下了个APP却没有开始用,原因么,居然是觉得299元的押金实在太多。用户心理就那么奇特,虽然停在账户里的日常备用也不止这么点,但放在自己账户和押在企业账户,感觉大不一样。</h3> <h3>第一次骑上摩拜,是和一位磨叽姑娘在广州公干,忙里偷闲去沙面溜达,时间紧张,交了押金,有了这张扶着车在榕树下的照片。</h3><h3>很喜欢南国的大榕树,高大的树上绿叶葱茏,气根满布,似母亲怀抱,让人觉得安全而放松。</h3><h3><br></h3> <h3>人和车画的太小,比例失调。凯仔说,老妈,这是什么树有这么高?</h3> <h3>记得我开始学骑车是读初二那年,小姑教我。先在学校操场上遛圈,觉得练得差不多了,便想着上路操练一下。</h3><h3>学校旁边有条通往牛奶厂的小路,僻静且车少,适合新手。结果我一跨上去,车头就开始哆嗦,越紧张,车越歪歪歪。路边有个小河沟,感觉马上就要冲下去了,此时已不知刹车刹车为何物,只见路边有棵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抱住不撒手!等小姑追上来才把我解救。</h3> <h3>河沟我是没掉下去,后来读书时有位女同学,也是觉得自己车技不错,非要载我,等她从宿舍大门滑行出来,我便一跃而上,结果!她紧紧握着车龙头,直接奔到路边的沟里了。</h3><h3>当时马路边是一片片田,这沟里的淤泥那个厚啊。摔倒的时候,我坐后面,和车一块跌坐在沟边。她就惨了,直接掉到沟里,好不容易才把两只脚从泥里拔出来。</h3><h3>门口那些卖水果的大叔大妈看着我们出门,看着我们跌倒,笑得那个响亮!在他们的笑声中我们拖着一堆泥的回宿舍换衣服。</h3> <h3>读书的时候趣事多。</h3><h3>想起刚进校没多久,同寝室女生一块出去玩,一个男生带队,去哪里已经想不起来。校门口遇到一位学长,这位学长关心地问,你们这是去哪儿?哦,那里不太方便,我给你们借几辆自行车去。等了一会儿他还没来,带队的男生说,还是坐公交吧,车子到时骑到了也没地方放,我们居然就这么跟他走了。。</h3><h3>后来听说那位学长急急忙忙赶来,手里拿着好几把车钥匙,惆怅地站在空无一人的校门口。</h3><h3>当时这位学长又高又帅,还是学生会干部,能在当年这个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周末的时候,一下子借来这么多辆车,可见魅力非凡。那位被他喜欢的女同学呢?站出来说说,你当时到底咋想的!</h3> <h3>再后来有一次,一群人又出去玩了,这次是骑车,不过车少人多,两人一辆,男生载女生。</h3><h3>返程的时候,为了练一下自己的技术,我搭着个男生上路了,开始一路都挺顺。一会儿一个同学骑车赶上来,大声喊我,我说怎么了?他说,你后面带的人呢?我一刹车停下一看,咦!人呢?</h3><h3>原来,刚才经过一个小路桥,边上有高出来的人行墩,我呢,骑车比较小心,紧挨路边骑,这位男生是分腿坐着,结果,右边那条腿一直在路墩子那里擦,受不住了自己一跃而下,然后在后面叫我。我居然一点感觉没有,骑着车扬长而去,一边骑一边还在说话......</h3> <h3>骑车出行的年代:"你说你这人,我带着你,你就好好坐在后面!一会儿往前伸头看一下,一会儿又斜到后面看一下,还要指挥,这边这边,诶诶诶,那边那边......弄得车子左摇右晃,我龙头都扶不稳。"</h3><h3>不管骑车还是开车,这个都有共通之处啊!哈哈哈!</h3> <h3>小时候,楼下有片空地,一天和小朋友在那里玩,一个叔叔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后面夹了两筒卷面。我看见他,想赶紧让开,结果他往左我往左,往右我往右,最后车一歪,两筒面全部滑出来掉在地上。我呆呆地看着他,他回头看看地上的面,再看看我,什么也没说,骑车走了!(2016画记)</h3> <h3>幼时的清明节,一大家子骑车去扫墓。春天到处花红柳绿,一旁的野山上,开满红红的杜鹃花。去的时候,带着祭品,回来时,东西少了,去山上摘一些杜鹃花,装在车筐,握在手上,满载而归!感觉就是春游一般,开心欢笑一路。缅怀先人的时候,我们都积极健康地生活着,他们地下有知,也会感到高兴吧!</h3> <h3>前两天,去看了《寻梦环游记》,因为和菜头的影评:"我一个两百一十斤的胖子,坐在电影院里热泪滚滚而下,完全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个铁石心肠的坏人。"<br></h3><h3>他还说:"电影里有个观点,死亡并非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掉,被活人遗忘才是。对于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而言,我们竭力同衰老对抗,竭力保存清明的记忆,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这种努力能够维系我们所爱的人在另外一个世界得以继续存在。同时,我们也能因此确信后来人会用相同的方式铭记我们。当有一天,我们不得不穿越生与死的大门,抵达世界的另外一端,也会因此而产生信心,知道自己并非是从此消散成烟,依然和身后的人保持着联系。"</h3><h3>电影的英文名字《Coco》,是这位老人的小名:</h3><h3><br></h3> <h3>看着她我想起自己的长辈。</h3><h3>奶奶做的屁帘。</h3> <h3>外婆做的鞋垫。</h3> <h3>两位老人都已驾鹤西去多年,留下的物件让人怀念。画下这些的时候,似乎能感觉到她们坐在桌前,低着头一针一线的身影。</h3> <h3>家里某人在而立之年时,走路呼呼生风,某日下班回家后曰:"吾在路上走时从无一人快过吾,今日上班途中忽从眼角余光感觉有一人就在身后几步跟着,有快要赶超之势,吾赶紧加快步伐,再用余光窥视,大吃一惊,此人还在!吾就不信了,会有走路快过吾者!吾埋头狂走两腿生花,直遇一路口红灯方停下,喘息几口,回头一看,一骑自行车者从吾身边悠然而过……!"哈哈哈!后来看到一发明为脚驱自行车,想到他这典故,我一人笑了半天,这东西很配他诶!</h3> <h3>Celia Jacobs的自行车插画,天真童趣:</h3> <h3>自从有了共享单车,我骑车上路的时候多了许多。骑车时听见风吹过耳畔,穿过树荫下的光影,似乎又回到从前,想起许多往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