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2日00时27分将迎来2017年冬至节气。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h3><br></h3><h3> 在皖南一带,有些地方(例如:东至、桐城、枞阳等)大家提到冬至,都会说“做冬至”,所谓“做”,也就是冬至时上坟祭祖活动。我老家是池州东至的,我们当地将“做冬至”与“做清明”一样隆重对待,素有“清明冬至”并提的说法。</h3><h3></h3><h3> 每到冬至前夕,无论再忙再远,都要去“做冬至”。备上祭品,在先人坟头烧纸、燃鞭、叩拜,结束后,有些大家族还要在一起聚餐,把洒话桑麻。这么重视“做冬至”,可提到冬至到底是咋一回事,估计也没多少人能答上来,2017冬至马上就要来临,让我们一起聊聊冬至吧!</h3></h3> <h3> 根据记载,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人们便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古人评之:“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冬至当天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那么,2017年冬至是哪天呢?你准备好迎接2017年冬至了吗?</h3> <h3> 2017年冬至是12月22日,比圣诞节早三天。不知道热衷于西方节日的年轻人,还有几个会记得这个传统节日呢?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冬至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冬至成为节日是在汉朝,官府要举办“贺冬”的仪式,官方例行放假,官员流行“拜冬。魏晋时期,也有“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到了唐宋时期,冬至演化成皇帝祭天祭祖的大日子,百姓则要在这一天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时期,皇帝也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冬至这一日有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地位。</h3> <h3> 因为漫长的岁月积累,冬至节的风俗在各地也是不同的,除了最基本的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外,很多地方还有自己极具特色的风俗。在江南水乡,冬至当天一家团聚,一起吃红豆糯米饭是流传已久的风俗,相传能驱避疫鬼,防灾祛病;在姑苏地区,人们会在冬至夜喝特制的冬至酒,以驱寒冷;而对老北京的人来说,则是“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在冬至这天能吃上一碗馄饨才算是真正的过了冬至;河南有吃“捏冻耳朵”的习俗,认为吃了冬至的饺子,耳朵就不会被冻伤了;台湾则是还流传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由此可见,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让冬至和每个地区都产生了难以割舍的关联,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沉淀。<h3><br></h3></h3> <h3> 对于新世纪的我们而言,或许很难再感受到冬至过后白日渐长的喜悦,那些传统的欢庆习俗也见见地被放下了。可是流淌在骨子里的炎黄血液,还是让我们记得冬至,记得二十四节气。2017年冬至就要到了,你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