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界首印象》<br> 靖文玲<br><br> 界首,因地处高邮、宝应、金湖三县市“交界之首”而得名,南宋建镇,是里下河地区的名镇、古镇之一。从镇子最南首的袁氏茶干店铺走到最北端的陈西楼茶干店铺,只需几分钟,旁边便是南大街,精彩就从这儿开始了。<br> <br> <br> <br> </h3> <h3><br> 浓郁的明清时的建筑风貌,岁月虽使朱雀色改,画栋雕零,但还是能窥见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精细和匠心。几株老树上,依然有几片嫩叶,映照在冬阳之下泛出难以形容的深沉光辉,让人一点也不觉着萧瑟冷清,能够想像得出它盛春的模样。看多了人如云事如雨,在这里充分感受思古之幽趣,自自在在独享清幽,有着穿越千年的清凉与无欲。无意中瞥见院落中的一棵老石榴树,枝头挂满了石榴果,红润光鲜得一塌糊涂,这种情感表达实在张扬得厉害。这种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br> <br> <br> <br> </h3> <h3><br> 老街老巷,老房老屋,洋洋洒洒的朴素美,含蓄、温柔、多情,让人不忍离去。巷中来回穿梭着,乐此不疲,早已分不清东西南北,此处有种神奇的力量,可将束缚人类心灵的一切枷锁打破,可以丢弃灵魂中各种杂念和羁绊。<br> <br> <br> <br> </h3> <h3> <br> 街巷中行人不多,一个个看起来都是一副神清气爽的样子,他们的日子像是被流水洗过似的,问大爷路,大爷让我直走,身后一直传来大爷的声音,“直走……再直走……拐了拐了……”一直把我指挥到拐弯的地方,和大爷挥挥手,拐了弯就看不到大爷了。南大街对面,就是北大街,精华部分全在这边了,大清邮局、茶干作坊、华中雪枫大学旧址、护国寺、历史陈列馆,边看边拍照边寻思,这样的小镇,文化底蕴怎会如此深厚?巷尾的一株树,枝干弯曲虬劲略带点张牙舞爪,叶已落尽,仅剩下枯枝守候春天,在巷道的瞑暗中看这些枯枝,格外有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片片了了分明,我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感动着。<br> <br> <br> <br> </h3> <h3><br> 在这里穿街走巷实在是痛快,可用“淋漓”二字形容,向北隔条马路便是高邮湖了。湖上船只很忙碌,还不时鸣着汽笛,河岸边的船家正在甲板上走来走去,狗儿跟在主人后头摇着尾巴晃来晃去,旁边的一大片芦苇夹杂着一簇簇白花在风中摇曳有声,水草顺着潜流的方向逶迤着,贴着船底清晰可见。岩石一律是片状的,竖向、规律地排列着,更像许多尚未被人解读的诗集。阳光下的湖面金闪闪的,似撒向人间的一片繁华,一悠闲垂钓的身姿正沐浴在阳光中形成一帧凝重的剪影。这里注定是孤独的,没有觥筹交错和前呼后拥,也没有炫目斑斓的色彩,只有夕阳、寒雪、荻声和孤鹜,可一杆在握,风流云散,宠辱偕忘,何等逍遥。“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好想学着这位大哥的样,寄意于山川水色之间,留情在烟波画影之中,做个寻风钓月、纵迹白云的雅客?也许只有高邮湖的水能解读自己半世的风霜。我也可以学习古人,驾一叶扁舟,纵横于湖水溪山之间,溯源逆行,直至与他在另一时空相遇。此种情景,倒是让我找到了一些童年记忆中的底色,大部分也是来自这样的烟波浩渺里那点隐约的水墨色。坐在码头的石墩上,无忧无虑地享受冬日温暖的阳光,享受着无限高远明净蓝天的轻抚。<br> <br> <br> <br> </h3> <h3><br> 坐了几分钟渡船后上了大堤,坐上快艇感受风的速度,一排排渔簖往后倒去,快艇像弹簧一样在湖面欢快得弹跳,虽不是第一次坐快艇,仍然感受到紧张而又刺激。下艇坐上电瓶木船,晃晃悠悠驶进了有“迷宫”之称的万亩芦苇荡。一片“海”,神秘、团结而又敞开,碧森森、翠滴滴的芦苇已是黄澄澄、金灿灿的模样,蜿蜒曲折早已没了方向,时有鱼虾在船边跳跃,它们和我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芦苇的上空掠过一阵阵的野鸭。在这样的童话世界中尽情悠游着,我的心,简单、湿润,轻盈得像一尾鱼,人们完全可以把这儿当作自己的情感驳岸,让心灵有足够的时间体验身边细微的感动。负责人告诉我,一年四季,这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包饺子、挖蔬菜、捕鱼、采莲、摘藕、露营……再过些时候来,园子里满是晾着的咸鱼、腊肉、香肠,很是壮观,我已经非常期待了。我想,如能在此隐居,该有多美,此处如此雅淡,着实让人醒心惬意。<br> <br> <br> <br> </h3> <h3><br> 上得岸来,园子里的打杂人员正围坐在两只大澡盆旁边刮鱼鳞,盆里的鱼还在蹦跳着,一只鱼儿不经我的同意还亲了我一下呢,实在有点说不过去。等船的时候,码头上不停的有人走下来,大爷或是大妈正微颤地挑着一网网鱼往他们的船上去,脸上的笑容是会心的,问他们怎么打了这么多鱼虾,他们脸上所有的感官都放飞了起来,我已好久看不到这样的笑容了。<br> <br> <br> <br> </h3> <h3><br> <br> 记录历史的不仅是文字,还有传承下来的传统特产、乡风民俗,将古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在了一起。元代诗人萨都剌曾途经界首,描绘了这里“平湖过雨天开镜,落日放船人打鱼”的恬静生活。“楚天风送采菱舟,菱叶青青稻叶秋”,这是清代诗人王士祯对这里风景的赞美。那挥之不去的苍郁山野之气,更会在不知不觉中摄住心魄,让心胸变得安然、坦荡而开阔,使得历代的文人们纷拥而至。<br> <br> <br> <br> </h3> <h3><br> 渐渐地,夕阳收起了光缦,只将缕缕红光抛向盈盈绿水,这样的景致,似天堂似秘境,让人沉湎于此,海市蜃楼般迷幻着心灵。我又回到了镇上,茶干作坊的香味已飘到了大街上,不尝一下怎对得起自己呢?作坊的自制酱油只是16味调料当中的一味,形似银元的茶干,淋上这种酱油后变得酱红发亮,口感如鸡肉,滋味鲜美而又细嫩,真是一种稀世佳品,手撕、刀切、生吃、配菜都可以。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唇边,久久不曾消逝……<br> <br> <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