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喜欢旅游,也到过许多地方。但出行大多是和朋友结伴或独自出行的多。太太不肯同游事出有因。主要是她晕车晕得利害,吃东西挑三拣四,有许多不便。但最关键还是在07年春天,和我去了一趟云南,吃足了苦头。 </h3><h3> 说来话长07年和太太两人去云南自助旅行,游过大理,丽江,梅里雪山后,我心血来潮,一心想去元阳看梯田,便从昆明坐7个小时长途班车一路颠簸去了元阳。一路上把太太晕车晕得死去活来,后来在去西双版纳路途中把又脚拐了,且伤得不轻,寸步难行,只能借了轮椅推上火车返程,草草结束云南之行,从此心里落下阴影,说以后再也不跟我岀去一起旅游了。 </h3><h3> 这几年,经不住我软磨硬泡,太太被我说动了心,才有了这次贵州之行。 选择去贵州,主要原因是想去看看黄果树大瀑布,苗寨,侗寨也很有些诱惑力,于是在网上研究了一阵攻略后,对行程作了精心安排,于九月八曰岀行到九月廿二日结束这次半个月的愉快旅行。 </h3><h3> 为了和大家分享旅行的快乐。我把这次贵州秋季旅行的一些感受及其相关经历,以美篇形式,献给大家,特别是退休后的中老年朋友,希望大家多多走出家门,亲近自然,愉快健康地享受生活。</h3><h3><br></h3><h3> 第一天::(9月8号) 早上,从宜兴长途车站坐班车,去杭州坐 K539次( 杭州-贵阳,全程1850公里,运行26小时)快车,下午2.05分 发车。因提前买了二张下铺,毕竟上了岁数爬上爬下有些不便。第二天中午11.47就到了镇远古镇。(镇远离贵阳还有260kg。) 岀了站,两人花8元钱坐的士直奔祝圣桥桥头。 因为镇远最美的地方就是祝圣桥头了,一座古桥,火神庙,青龙洞,魁星阁,悬空寺,藏书楼,都是著明的名胜古迹,都集中在祝圣桥畔了。(下图就在住的民舍里拍摄)<br></h3> <h3>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h3><h3>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始设沅阳县。隋、唐置梓姜县。宋高祖绍兴元年置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改置镇远州,隶属湖广。永乐十一年置镇远府,隶属贵州。清袭明制。民国初,置镇远道。</h3><h3>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驻地。</h3><h3>1956年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h3><h3>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改镇远为县。</h3><h3>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h3> <h3>镇远的祝圣桥原名“溪桥”,后因为康熙大帝祝寿,改为“祝圣桥”。桥长135米,宽8.5米,高14米,它不仅在贵州,甚至在西南地区都是比较长的一座桥。 这座桥全是青石建造而成,桥墩是明代的,而桥身却是清代的,它的始建年代是明初洪武二年,据说当时因为舞阳河爆发山洪,该桥数次被冲毁。因此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是镇远最有名的名胜。</h3> <h3><font color="#010101"> 镇远住宿很多,大多集中在镇区内,特别在盘龙大桥附近,建议喜欢清静的不要住那里,那里娱乐场所较多,晚上吆呼声,唱歌声喧扰人清梦。还是住祝圣桥附近清静。反正镇远祝圣桥是必游之地。这里隆重向大家推荐一住宿小店。地点就在祝圣桥边的火神庙对面的国平客栈,(老板娘叫冯朱珍,电话18786414183。)可能是观赏祝圣桥景区最佳地之了。我拍的祝圣桥早,中,夜景都在住宿的窗前拍的。有独立卫生间,电视机,网线等一应俱全。出门、 游玩、用餐都很方便,收费也很合理人民币一百元一天。(节假日肯定不止)</font></h3> <h3>一条舞阳河穿城而过,把一座古镇分成两边。但沿河两岸的房子,造得过于密集,缺少一点想像和变化,也没有贵州的地域建筑特点,稍感逊色。</h3> <h3>沿河边开了许多店铺,有咖啡店,茶室,各式小吃。热闹非凡。</h3> <h3>到了夜晚,两岸灯火阑珊,热闹非凡。游客边休闲喝茶小吃,边欣赏美景。好一付闲情逸致,真是个休闲度假发呆的好去处。 </h3> <h3> 清晨,远处云雾缭绕。(住宿房间里拍摄) </h3> <h3><font color="#010101">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镇远古镇城东中河山,建筑风格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由中元洞、万寿宫、玉皇阁等组成。青龙洞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曾几度毁于兵、火,几度修复,古建筑群经历代修建始成现代规模。整群建筑靠山临江,依崖傍洞,勾心斗角,错落有致,这里既有中原的建筑样式,又有与苗村侗寨的吊脚楼干栏式建筑。</font></h3> <h3>夕照映在青龙洞道馆的山墙上,暖暖的色调,和清彻的发绿的河水,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煞是好看。</h3> <h3>夏季里清彻的河水,是孩童们游泳耍水,大显身手的辰光。</h3> <h3>古牌坊诉说着古镇的历史。</h3> <h3>全镇到处是游舞阳河的旅行社在招览生意,舞阳河游船费用有些高,每个人140元包括汽车接送。全部行程三个小时不到就全部游览结束了。</h3> <h3>你如果游过三峡,不建议再游舞阳河了,真是大巫见小巫了。</h3> <h3> 周边还有些景点,如铁溪自然景观、城后的石屏山……看你的时间和兴致。我们在镇远住了二个晚上,对游览一个古镇来说,时间够宽裕的了。</h3> <h3> 第四天::(9月11号) 吃过早餐,8点多乘出租车到了镇远火车站,才5元钱起步费。随即买了9点的k109次到凯里的快车坐票,价14.5元。(火车90公里;汽车140公里)没等多久就上了车。车很空,1个多小时,就到了凯里。车站出口处,停满了去西江苗寨的出租车,凑四个人25元一位,立马走了。快捷省心。其实到西江的班车也很多的,要到车站转乘。至西江32公里路程估计比乘出租车至少慢二、三小时到达。另外出租车司机帮买西江的门票价格可优惠10元钱,这样的话你没多花钱,方便了旅程,节省了你宝贵的时间,你何乐而不为呢。 </h3><h3>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寨内管理工作还算不错,景区运行还算正常。 </h3> <h3>不一个小时,就到了西江苗寨。景区门票100元一位,乘坐全程电瓶车20元,有时间有体力的可以省掉这车钱,也就往返大门至景区约二公里路程;景区内上下观景台,(不是很高,也就走十多分钟时间就可以了) 西江苗寨总体开发得不错,很有些气势。民居建筑也很有特色,从观景台眺望,依山势而建的民居层层叠叠,密而不乱,错落有致,足见苗族先人的择地而居的智慧。</h3> <h3>观景台远眺文艺演出中心,一场有苗族特色的表演,正在演出。</h3> <h3>山寨里,无数条依山势而建的小巷,四通八达。</h3> <h3> 一条清彻的白水河穿寨而过,河水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溪流上几座廊桥建得还有些气势。寨子里除建筑结构还保持苗族特点外,服饰已逐步汉化。</h3> <h3>在观景台上拍摄的夜景,颇有气势。</h3> <h3>走出村寨,层层梯田,金色的稻谷已到收割季节。</h3> <h3>还和祖辈一样用掼桶收稻谷。</h3> <h3>一切全是和千百年来的传统的劳作一模一样。。</h3> <h3>山寨和远山相呼成景,可惜天气不够理想。</h3> <h3> 第五天:(9月12号) 早上,在寨子里又转了一圈,己游性全无。按原定计划是去朗德苗寨,可老伴发话说:难道朗德苗寨比西江苗寨名气大,还是更好玩,大同小异,不去也罢。尽管我一再强调朗德苗寨没有过多开发,比较原始,又近在咫尺……。但太太突发奇想,说苗寨看一个够了,要看去看侗寨。其实到正中下怀。黎平县的肇兴侗寨是我原是想去的,只是路途遥远,330公里行程,要数次转车……,可太太全无地理位置概念,不知天高地厚路途艰辛。于是收拾行李。九点多出西江奔肇兴侗寨而去。(在寨门口,有许多回凯里的班车,票价13.50元。) 到了凯里客运总站,立马买了11.40至黎平的全程高速公路的票,价137元。(约300公里)。在站内花15元买了份快餐充饥,吃完就开车了。车行驶在贵州的高速公路上,老说贵州地无三尺平,可公路建设发展得很快,不由感叹,要是早几年的话,300公里路程,不知道要走多长时间啊!沿途风光不错,一个个寨子映衬在长满金色稻谷的梯田里,可惜不是自驾游啊,不知错过多少好景色。转眼已进入黎平境内,突然一块路牌映入眼帘,离肇兴侗寨3公里。连忙向驾驶员问讯。原来到肇兴侗寨应该在前面洛香高速路口下,洛香离肇兴侗寨只有4公里。有很多车到肇兴。下一出口要在18公里的永从站出口。开车的师傅很好,把我们送到永从站出口,等待从黎平开往肇兴侗寨们车子,等待约十五分钟左右就有车子从高速下来,一条很烂很烂的路,二十来公里开了个把钟头才到达肇兴侗寨。 </h3><h3><br></h3> <h3> 下午5点多钟,下车走进寨子,不由心里一阵发凉。肇兴侗寨正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大工地。挖掘机、拖拉机,四处轰鸣。大街上开膛破腹在铺路,街面上,鼓楼旁,脚手架林立,在粉刷墙面,鼓楼上匠人们正在描龙画凤。连一块干净落脚的地也没有。</h3> <h3>远处,新景区的楼堂馆所,新廊桥,新景观,正在热火朝天建造。我们来得真不是时候啊!但千辛万苦地来了,既来之则安之,找地方住下再说。寨子里住宿很多,设施也比西江苗寨好些,价格和西江一样80元一天。(淡季价格) 住宿肇兴度假旅馆 。 寨子外边的田野边,一群侗族的后代在练习吹奏芦笙。 </h3> <h3>在全寨最大的鼓楼里,大大小小的芦笙有好多,大的芦笙有4米多高哟,想象得出,民族节曰时,吹奏时的盛况,一面冠军奖旗,说明寨子里吹奏芦笙曾有过的辉煌。</h3> <h3>晚上,在旅社里听到鞭炮礼花声四起,伸出头往外一看,原来乡亲们在庆贺一座豉楼修复成功。忙操起相机,追了出去,手忙脚乱,在夜色中一通乱拍,还好,也算记录了这情景。</h3> <h3> 晚上和旅馆老板拉家常,老板推荐我们明天可去上山路6公里的堂安寨子去看看,说堂安寨子虽小却很有些意思。本来是可以乘车上去的,但现在寨子改造,下面的车子上不来,停运了只能步行。 第二天早上,轻装上阵,两人沿公路向山上慢慢悠悠地走着。走了有半个小时,全无一点寨子的影子。老伴有些信心不足,想打退堂鼓。正在左右为难之际,从山上下来一辆面的车,连忙招手拦住,和司机商量后,60元钱送我们上山至堂安寨子。几分钟就到了堂安寨子。</h3> <h3>安堂寨子在群山里宁静地存在了不知多少年代了。山坳里的廊桥,是乡亲们田间劳作时遮风避雨的地方。</h3> <h3> 堂安寨子虽小,但依山而建,寨子中央的鼓楼建得很有气势,鼓楼上边山坡上有一股泉水从石缝隙中喷射而出,一块巨石凿成的石碗接着泉水,村民饮用水直接从这里接用,真是方便,干净。这样的水喝了自然会长命百岁的。中间有一冼菜用的石潭,村民们在水潭边淘米洗菜,下边有又有一大水潭,村民们在水潭边漂冼衣物。潭里有许多鱼儿在自由自在的漫游,这样的布局也是先人们尊重自然,讲究科学,体现智慧的表现。 </h3> <h3>以鼓楼为中心的寨子,几条石板路依山势随民居婉转而上而下,不知多少年代经路人的踩踏把石板路磨得又光又亮,很有气势。山寨里还建有一侗族博物馆供人免费参观,可惜这几天下面的肇兴大寨在修路,游客佷少上来,管理人员没在,大门紧闭。稍感遗憾。</h3> <h3>山村里,一位年轻的妈妈,背着娃娃在家门前晒自家种的红辣椒。</h3> <h3><font color="#010101"> 寨子里的一间房屋前立了一块避凶趋吉的一块石碑,旁边有一老人在抽旱烟。</font></h3> <h3>石碑上面写着:山高财丁旺 路朝平安屋。退神 斩鬼 祖业 旺相。中间八卦图及大字大都不识。有点神秘感。 </h3> <h3>爬上后山,看安堂寨子。 中午,我们萍水相逢的五位游客,(一位是隔夜乘摩托车上来住在老乡家里的广东小姑娘,还有两位也是路途中结伴的一老一少,步行三个多钟头才上来的超级驴友)在一老乡家提出要求在他家用餐,清水煮了现摘的二只南瓜,炒一碗碧绿的小青菜,几只士鸡旦一炒,喷香的米饭管饱。这顿饭虽然简单,但这原汁原味和情意却不是随便可得的。吃完问主家收多少钱,主家有些不好意思,后来我们五人每人出了十元钱,算是皆大欢喜。</h3> <h3>安堂寨子虽小,却很整齐,干净。与肇兴侗寨相比,堂安寨虽小得多,但倒显得古朴和自然得多,其民风习俗也更加纯厚,是地道的原生态。在白云深处众山之间的古老村落,真是梦里才能到达的地方。印象非常深刻,估计这样的寨子在贵州的大山里不知有多少……。 </h3> <h3><font color="#010101">我留了送我们上山的汽车师傅的电话,其实他就住在寨子里,联系他用车子把我们送回肇兴侗寨,每人车资十元。 远处的肇兴侗寨,很有气势。</font></h3> <h3>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之乡"。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h3><div>仁团鼓楼: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7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div><div>义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8米,占地81.6平方米。</div><div>礼团鼓楼: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3.1米,占在70.3平方米。</div><div>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在77.3平方米。</div><div>信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9米,占在78.3平方米。该鼓楼有一副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下图为信团豉楼)</div> <h3> </h3><h3>鼓楼是寨里集会议事、订立款约、处理问题的会场,也是寨里群众工余饭后休息活动场所。每逢春节、农历6月6日天贶节和8月15日芦笙节等盛大的节日活动都在鼓楼举行。</h3><h3>从安堂寨回到肇兴侗寨,天色尚早。又在寨子里转了一圈。有些地方已收拾干净。又拍了些照片。侗寨之行还算完美。<br></h3> <h3> 第八天::(9月14号) 离开肇兴侗寨,就奔荔波大、小七孔景区。考虑两地相距380公里,路况复杂,太太又晕车。决定去都匀坐火车到麻尾前往小七孔。早上在寨门口坐7’30分去从江的车子,在洛香高速路口下了车,(车费4元)等待去都匀的班车。(洛香至都匀200公里)九点不到,班车来了,上车票价要了九十元,也不知是否收得合理。一路高速,二个来小时后在都匀火车站站门前让我们下了车。随即买了13.18分开至麻尾的火车,票价23.50元,(121公里)比汽车票便宜很多。关键是我老伴可免晕车之苦。到麻尾车站三点四十,门口只有两辆出租车,告许我们去小七孔的班车已没有了。(其实是有的,第二天碰到乘七点多上来的游客)干脆一百五十元打的,直接至小七孔东门。5点多到了小七孔东门外,住宿在龙井农家乐,房费八十,有空调,电视机,独立卫生间,还算称心。(第二天听到有网友打电话联系订十月四日的房,订价四百八十元一间。请绪友以后千万不要在节假日出游风景名胜区) 。</h3> <h3> 清晨,7.30分和第一波游客一起进入小七孔景区。(门票110元,坐车40元。)小七孔果然各不虚传。一座七孔古桥,横卧在峡谷的水面上,周围古树参天。从东门入的小七孔景区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小七孔古桥。这样的安排就像是电影才上映10分钟,就把主角战胜boss的高潮放了出来。标识上写的很明了,“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横跨响水河,桥下潭水幽蓝,两岸古木萌绿。”确实如此,贵州的水确实呈现出优雅的蓝绿色,这一点与其他地方很不一样,那水底的青荇,确实也是那么招摇。</h3> <h3>山谷里是水的世界,到处瀑布横流。</h3> <h3><br></h3><div>接下来的这条河叫做“响水河”,景区的公路也就是曾经的省道,就盘旋在路的一侧,由于地势的原因,不时会看到一些大大小小的瀑布。</div> <h3>随着山谷一点点升高,一道道坝子把流水分隔成一个个流暴,用长焦压缩后,变成层层叠瀑。68级跌水瀑布位于响水河谷,全长1.6公里,总落差110米,最宽处约40米。成因为高原晚期强烈抬升,河流迅速下切350—500米而形成壮观瀑布群。在不到2公里的弯曲河道里,密集68级姿态各异的瀑布、跌水,实属举世罕见。</h3> <h3>石上森林:世界特级景点,距水上森林约100米,是原生性很强的喀斯特森林,因漫山野生的龟背竹而得名。森林里珍稀树种、奇花异草遍布,根系分布完全随岩石的节理、裂隙及地表几乎为零的土壤、枯枝落叶堆积情况而定,造成盘根错节,根石交融的艺术世界,人称“石头上的森林”。</h3><div><br></div><div><br></div><div> </div> <h3> 水上森林位于响水河喀斯特槽谷森林河床之上,因“树在石中长、水在石上流”而得名。全长约2000米,含水上森林丛林带、拉金湿地、苦竹沟等景点。景区内所有树木均扎根在河床岩石缝中,虽被激流长期浸没,仍然郁郁葱葱,如此奇妙的水上生态系统在全球喀斯特地貌中绝无仅有。扶枝踏浪林间,穿行其中妙趣无穷。</h3> <h3><font color="#010101">翠谷瀑布:一级景点,翠谷瀑布坐落在响水河上游,紧靠努内吉海湿地,瀑高达60多米,是一个封闭的峰丛洼地。群山苍翠欲滴,田野郁郁葱葱,翠谷因此得名。</font></h3> <h3>一条长长的木栈桥,带你穿越内吉海湿地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滞留湿地。地处平缓低洼的喀斯特密林中,是喀斯特森林地区极为常见的水文景观,因喀斯特森林的持水作用所形成。“努内吉海”之名是当地聚居的瑶族语言的音译,意为“这里是最漂亮、最美丽的地方”。</h3> <h3>鸳鸯湖是个自然改造的湖泊,水里大树参天。和太太租了条船,在碧蓝的水里悠悠地划划,年轻时也未曾有过的浪漫。</h3> <div> 从住宿处出来,花4元钱乘往荔波县城方向的车至王蒙街下车,步行三五百米就到了大七孔景区了。门票55元。大七孔景区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距小七孔鸳鸯湖景区约5公里。景观峻险神奇、气势雄峻磅礴,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天窗,阳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还有一座高80余米的天生桥巍然而立。</div> <h3>大七孔景区和小七孔景区相比简单多了,沿着一条清彻涧水往前走一公里多,就到了它的主要景点天生桥。 在大七孔没心思多玩,看完天生桥就急匆匆离去。(因为心里惦记乘9.30分左右的从荔波县开往马尾的过路车。去马尾的车全天只有四班,去荔波县城的车很多。后来,没赶上9.30这班车,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我们下站准备去贵阳。没赶上12.57分这班去贵阳的火车,在候车室里足足等了六个多小时,乘19.47的k393次,(306公里,票价46.50元,4小时左右。)直到深夜一点多才到达贵阳。 </h3><h3> 假如自助游大、小七孔景区的话,其实最好的选择是投宿王蒙街。王蒙街是荔波县瑶山乡政府所在地,住宿,用餐选择比较多些,相对比较方便。离大七孔景区入口只也只有几百米,离小七孔景区东门入口也只有2公里多,路边就有去小七孔景区、荔波县城、马尾的班车,交通便捷,比较合适。小七孔东门边只有几家新建的农家乐旅馆,其它一概没有,有些不大方便。还有千万不要住小七孔镇。小七孔镇就是原来的驾欧乡,今年4月16号才正式改名,离小七孔景区还有十几公里。但对自驾游倒是不错的选择。)</h3><h3>水流是锋利的岩石切割机,日长水久的流水穿洞而过,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观。</h3> <h3>火车到达贵阳己是深夜半点钟了。出得站来,就在火车站附近找了家规模不大商务宾馆住了下来。一百元一天,虽宾馆设施很一般,但对于我们上了些年纪的人来说,要求不必很高。必竟真金白银是自己的,能省就省点吧。 睡了一个懒觉,起床后去车站先把回程卧铺票买好。买了四天后(10月21日)k540次贵阳-杭州(11.15开)的两张下铺,价388元。出得售票处,贵阳火车站站前十分混乱。出租车四处随便乱停拉客,各种不同类型车,争先恐后。行人,电瓶车,你来我往,见缝插针,把站前有限的空间挤得水泄不通。摩托车,电瓶车,残疾人用车,四处停着接客拉人,小贩们四处叫卖。没一个管理人员在管理,连交警也一个不见。</h3> <h3> 在火车站周边有许旅行社,接揽散客。主要以贵州各地的旅游线路为主。走了几家都大同小异,后来选了一家,订了明天黄果树瀑布景区(三个景点)一日纯游。368元一人,另加景区乘车费50元/人;自动扶梯50元/人自负。</h3> <h3> 第十天:(9月16号) 。 第十一天::(9月18号) 一早,六点半,14位天南地北的游客,开始了黄果树瀑布一日游。 黄果树景区门票180元,景区交通车50元,缆车10元,自动扶梯来回50元。分陡坡塘景区,天星桥景区,大瀑布景区三个景区。黄果树瀑布主要是看水,但听说当地已经有二个多月没怎么下过大雨,尽管水势不是很大。但还是很壮观的,必竟大瀑布不是到处有的。</h3> <h3>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经过历代名人的游历、传播,成为知名景点。</h3> <h3>传说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居住地水廉洞就在此地,从半山腰盘山穿过大瀑布中心地带,朝上看,不尽涛涛之水从天而降,往下看,万倾波澜跌落深潭,犹如翻江倒海,万马奔腾,令人激动万分。</h3> <h3>天星桥银链坠瀑布。它在黄果树瀑布群中,既不是以高取胜,也不是以阔或大惊人,而是以它那千丝万缕的情态和如泣如诉的瀑声,让人看见就不想离开。这个瀑布上面成漏斗形,底部是槽状溶潭。在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象一张张下覆的莲叶,交错搭连,河水在每一张叶面上均匀铺开,纵情漫流,象千千万万条大大小小的银链,轻音嚷嚷地缓缓坠入溶潭,永远没完没了。水围圆石而下,宛如条条银链坠入深潭,绚丽无比。</h3> <h3>陡坡塘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天然坝型瀑布。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陡坡塘瀑布顶上形成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巨大溶潭,瀑布则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陡坡塘瀑布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都要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吼瀑”。</h3> <h3> 第十二天::(9月19号)</h3><h3>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青岩古镇是贵州非常著名的文化古镇之一,游客来到这里,立即就会悠悠古韵。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是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都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佳作,寺庙、楼阁无不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虽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风韵犹存。</h3> <h3>古镇中以各类奇石展示的奇石馆。</h3> <h3><font color="#010101">赵公专祠位于青岩镇南街,建于清同治年间,原为青岩团务总理赵国澍(字慰三,又作畏三)之专祠,是青岩老百姓为了纪念他而出资修建的。专祠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由大山门、通道、过厅、东西两厢及大殿组成。2001年进行维修后现已经对外开放,2003年该处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font></h3> <h3>这座“赵理伦百岁坊”与城墙仅几步之遥,它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石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有石鼓护柱和石狮护柱,牌坊正方镌刻着道光皇帝钦赐的“升平人瑞”四字。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青岩古镇原建有8座石牌坊,现幸存下来的3座,一座是贞节牌坊,两座是百岁坊。其中“赵理伦百岁坊”创意独特,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是“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h3> <h3>古镇里商铺连接,游客和当地百姓熙来攘往,一片繁华。</h3> <h3>一队仿古人物穿城而过,引起游客驻足观赏。</h3> <h3>戴着面具,不知装扮为何方人物?但也许是古镇固有的节目?</h3> <h3> 游完古镇,顺道去了花溪国家湿地公园。我曾在贵州旅游众多攻略中,看到有人特别推荐过花溪国家湿地公园。说怎么样的好。我到过后留下很差的印象。这真是各人所见各不相同。在整个景区里,景区载客的游览车,私家轿车,电瓶车,自行车,(景区出租的从幼儿自行车到二人、三人、四人骑的自行车,),行人都集中在唯一的一条四五米宽的油路进进出出,道路上秩序混乱,险象环生。很多游客手中大把的芦花,荷花,莲蓬都是现采现摘的。植物被糟蹋一片狼藉。关键是没有管理人员。也没有告示,提醒游人文明游览。也没什么好的景观,狭长的谷底里,没有开阔的视野,除了进门口溪涧里的一条过河石有些须意思外,没有引起我按快门的冲动。 </h3> <h3> 我们乘游览车大致走了一遍,哪里还有一点游兴,在进口处拍了几张相片,就打道回府了。 </h3> <h3> 第十三天(9月20号) 贵阳城里的古迹名胜算甲秀楼名气最大,是贵阳市的标志建筑,贵阳市文化的象征。去甲秀楼交通也很方便,从火车站乘公交四站路就到了,不收门票。离甲秀楼不远有座黔明古寺,是座不同寻常的古寺。该寺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间。(今贵州省和贵阳市佛教协会均于此办公。)我们慕名而去,却大门紧闭,只能在外面看看墙上精美的石刻,也算是到此一游了。古寺向前走几百米就是甲秀楼了。 </h3> <h3>这个牌楼还是很漂亮的。据说建于明末清初,后经过多次修建保留至今。</h3> <h3><br></h3><div>甲秀楼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现已拆除。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div> <h3>集山光水色为一体的甲秀楼有一种独具魅力的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到此一游又是一番别有情趣。</h3> <h3> 民族博物馆前看到老人家的塑像使人感到亲切 。</h3> <h3> 筑城广场是规划定位为诠释贵阳历史内涵,展示贵阳城市精神,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彰显时代气息,实践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场所。 </h3> <h3> 到黔灵山公园本是想去看猴的,到了公园里问下山的游客,都说没见到猴子。就改乘览车 ,(缆车单程15元、往返20元。)登上山顶的“瞰筑亭”,整个贵阳市尽收眼底。可惜天气能见度不好 ,拍张贵阳全景图,下山。贵州旅行,己接近尾声。</h3><h3><br></h3><h3> </h3> <h3>和太太在坠坡塘瀑布前的合影。短袖T恤全是贵阳现买的。</h3><h3><br></h3><h3> 贵州之行完满结束了。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印象也结束了。带着的雨衣、雨伞一次也没用上。出发前在网上查的天气预报(22度-11度)一点也不准,多带的衣服成了最大的累赘,拖出拖进好不麻烦。 </h3><div> 贵州之行总结:感觉真好。一是去了许多地方;二是旅途还算顺利;三是太太没怎么晕车;四是吃住都还算好,价格也较合理;五是景点风光秀丽,天气晴朗,拍了些满意的相片。 </div><div> 行程日期:9月8号至9月22号,15天;路程:镇远开始至贵阳结束约1450公里。 游览了:镇远古镇、凯里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侗寨、堂安侗寨、荔波大、小七孔景区、安顺黄果树景区、青岩古镇、及贵阳市区的风景名胜。 </div><div> 两人总费用:车马费约2500元;住宿费2200元景区门票费约1000元(包括老年优惠。贵州所有景区门票满60周岁减半,70周岁全免),其它吃用等。一切开支总计7700余元。比参团旅游节约不少。 </div><div> 不是很辛苦,两人除皮肤有些晒黑,体重没少一斤。 太太比较满意,表示以后继续多多自助旅游,可去更远,更艰苦的地方。如新疆、西藏…… </div><div> 关于旅游照片,它只是走过路过决不错过的即兴记录,不可能和摄影作品相提并论。 对贵州也仅是一次有限的旅行,难免一叶障目,言论不实之处,一笑置之。 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交流,联系。有机会相约一起出游。 </div><h3> 因为美篇也是去年才推出的软件,所以这篇游记现在才写出来,这么多年了,还能记住这些细节?其实,不是我记心好,全是我用相机记录了整个行程啊! </h3><div><br></div><h3> 王辰熙。 2017.12.1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