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年12月10日,天气晴朗。我连113位农友,从上海的四面八方齐聚位于宝杨路的龙景轩旗舰店,共赴一年一度的团聚盛会。参加聚会的农友中,年龄最大的是老三届中的老大--66年毕业的高中生,今年已经年逾古稀;最小的是76年毕业的初中生,今年也已经年近花甲。虽然年岁不小,但大家的心却依然像当年在农场时一样年轻!一样火热!</h3><h3>一、老友见面,畅叙友情</h3><h3>一年一度的聚会,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可以见见久违的老友,说说知心的话儿。</h3><h3>上午九点半开始,农友们就陆陆续续来到酒店,十点左右,人就差不多到齐。大家纷纷找到自己的老朋友,知心的话儿如泉涌。有的农友女儿结婚,特地带了喜糖来给自己的好友分享!有的农友每次与老朋友见面,都会互相交流各自的近况,各自家庭的近况,互相为对方一切都好而感到欣慰!有的农友,上次见面时曾向我倾诉烦恼,这次见面却是告知喜讯,我衷心地为他高兴!有个农友对我说:"聚会我每次都要来,因为我知道你会来。我要来看看你。"让我深深地为之感动!有一些以前非常熟悉(比如一个寝室的室友)却又失去联系的朋友,在此次聚会中重新建立了联系;也有一些尚未加入45连群的农友,今天抓住机会"火线入群"。</h3><h3>每次聚会,我都非常开心!我想与我同感的肯定是大有人在。不然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来参加聚会呢?</h3><h3>二、大群小群,合影留念</h3><h3>我们是农友,曾经在一个连队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所有参加聚会的人一个共同的身份。但是,我们还有许多不同的身份。比如,有的是校友。因为每年总是有好几个中学的人被分配到我们这个连队。又因为当时读中学也是按照居住地分配入学,所以有的中学校友同时又是小学校友。还有当时我们是部队编制,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排或班里劳动,有前方(种水稻棉花的),有后勤(种蔬菜的,开拖拉机的,食堂的,小卖部的,医生、会计)。所以按照不同的身份拍照,也是每次聚会的一个重要节目。在吃午饭的时间里,大家就忙着找一个学校的、一个排或一个班的、或三五好友一块儿的,总之按照自己想要的分类拍各种各样的照片。吃晚餐时,又拍了我们全体参加聚会者的大合影。一张大合影,满载农友情!所有的照片,都为我们留下了聚会的美好记录;每一张笑脸,也是我们每个人余生中最年轻的时刻!</h3><h3>三、尽情歌舞,尽情享受</h3><h3>虽然我们都已经六七十岁,可是我们仍然年轻。卡拉OK,你方唱罢我登场,老歌新歌网络歌,声声悦耳;交谊舞,方寸之地展功夫,慢四步快三步,步步轻盈。遇到喜欢的曲子,你唱我跳,配合默契;男女对唱,款款深情!每次与农友们一起唱歌,我都能听到我从未听过的歌曲,为农友的紧跟时代从不落伍而感到由衷的钦佩!</h3><h3>喜欢搓麻将的朋友也能找到自己的牌友,酣战一番,从中得到自己的享受!</h3><h3>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快乐的一天以酒店最后送上的一道点心宣告结束。在从酒店走到地铁车站的路上,人们在抓住最后的机会交谈,交流,话别。聚会虽好,终有一别。别了,我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振作精神,好好活!活得好好的,来参加明年的聚会!</h3><h3>最后,谨向这次聚会的组织者吴雪萍、侯国强致以最最衷心的感谢!聚会很开心,但操办很辛苦!你们辛苦了!也要向在聚会过程中热心为大家服务、拍照的许伟、葛玉珍、杨琪、黄安静等农友致谢!签到很重要!拍照很重要!谢谢你们为我们的聚会立此存照!谢谢你们!</h3><h3>让我们相聚在来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