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晚钟,大足绝唱‘’……大足石刻游

成渝

<h3> 2017年12月9日,在 CityWalker(城市徒步者)雄队的组织带领下,一行29人拼团前往大足石刻……一日游。</h3><h3> 此次探访大足石刻、慢步昌州古城行程主要路线:重庆两路口大田湾体育馆贺龙雕像处出发—成渝环线高速路—中国石刻之乡—昌州古城—大足北山石刻——大足五金博物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大足宝顶山石刻——重庆两路口地铁站结束。</h3><div><br></div> <h3> 大足区、大足石刻相关简介</h3><div> 大足区始建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以“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 乡”。境内山川毓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div><div> 大足石刻是长江三峡旅游热线的起点、重庆市迄今唯一的世界遗产地。</div><div> 大足区是全国首批甲级旅游开放县、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div><div> 大足的人文景观主要有:</div><div> 大足石刻:以北山、宝顶、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山”石刻为代表,“五山”石刻各具特色,北山石刻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宝顶山石刻是全国 绝无仅有的统一构思布局的大型石刻,南山石刻是全国道教造像的精品,石门山石刻为佛道并容的造像区,石篆山石刻则为全国罕见的“三教合一”造像区。</div><div> 北山石刻,位于城区以北1.5公里的北山上,由北山公路可达景区。</div><div> 宝顶山石刻,位于城区东北15公里的宝顶山,由大宝公路可达景区。</div><div> 南山石刻,位于城区南1.5公里的南山上,由南山公路可达景区。</div><div> 石门山石刻,位于城区东20公里的石马镇,由大铜公路可达景区。 </div><div> 石篆山石刻,位于区城东南30公里三驱镇,由大荣公路可达景区。</div><div> </div><div> 本次一日游,重点是:北山石刻 和 宝顶山石刻。</div> <h3> 2017年3月29日,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该《条例》已于<font color="#ed2308">2017</font>年6月1日起实施。<br></h3><div> 该《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大足石刻将得到更加严格规范、更加全面细致、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而破坏文物、扰乱景区正常秩序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惩戒。</div> <h3> 一<font color="#ed2308">、北山石刻景区</font></h3><h3> 趁霞光万缕,怀虔诚之心,伴佛光前行。</h3><h3> 沿台阶上去,就是大足北山石刻景区的入口验票处。</h3> <h3> 大足北山石刻景区入口处……龙岗山。</h3> <h3> 从北山石刻景区入口后,到石刻区还有一小段宁静美丽的台阶路。</h3> <h3> 北山石刻简介:</h3><div>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区主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巅(俗称佛湾),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年)首先开凿,后经地方官绅、士庶、僧尼等相继营建,至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方具现存规模。</div><div> 北山石刻造像依岩而建,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约7—10米,形若新月。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其中造像264龛窟,近万尊,阴刻图1幅,经幢8座。</div><div> 北山石刻造像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题材丰富,以密宗造像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div><div> …………</div><div> 北山石刻以其精美典雅,时代特征显著,雕刻细腻,艺精技绝,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又集晚唐、五代、两宋作品于一体,展示了晚唐以后各个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貌和发展演变,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div><div>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div><div><br></div> <h3> 下面这张图片也是在北山石刻景区内拍的,已有些风化。</h3><h3> 在著名政论文《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h3> <h3> 同行的友友们在陆续前往大足北山石刻景区第二段的路上……</h3> <h3> 喜欢拥抱大自然,被阳光宠爱的友友……</h3> <h3> 大足北山石刻第二段的孝经亭。</h3> <h3> 古文孝经碑……</h3><h3> 《古文孝经碑》,被称为“寰宇间仅此一刻”。</h3> <h3> 石刻北山数珠手观音石像,被称为“媚态观音”。她身高不过三尺,头戴宝冠,脚踏莲花,体态轻盈仿佛随风欲动,眼角嘴角含颦欲笑而又略略带羞。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h3> <h3> 北山石刻:孔雀明王窟……惟妙惟肖。</h3> <h3> 北山石刻:弥勒下生经变相……相当精致。</h3> <h3> 北山石刻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h3> <h3> 转轮经藏窟局部。</h3> <h3>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如此精妙。</h3> <h3> 观赏大足北山石刻后,需从入口处‘’龙岗山‘’原路返回。</h3> 二<font color="#ed2308">、大足宝顶山石刻景区……(午饭后步行前往)</font><div> 宝顶山摩崖造像简介</div><div><div><div> 宝顶山摩崖造像由南宋名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年)主持开凿而成,前后历时70余年。是一处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主体,包括转法轮塔(倒塔)、珠始山、佛祖岩等外围造像,以及圣寿寺、广大寺等庙宇在内的大型石窟造像群。</div><div>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div><div> 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构图严谨,教义体系完备。文字通俗,言简意赅。注重阐述哲理,涵盖社会思想博大,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以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博采兼收,具有极大的社会鉴戒作用,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征。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是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反映出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至此已完成了中国化进程。造像以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为创作原则,并能融科学原理于艺术造型之中,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div><div><br></div></div></div> <h3> 新建通往宝顶山石刻景区的瑞相桥……</h3> <h3> 瑞相桥的一侧是新建的步行街……</h3> <h3> 瑞相桥上,在新建的如此高大上的石牌坊前来张大合影………。<br></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过大足宝顶山石刻景区的石牌坊后……是‘’天下大足’’的阁楼,也是个祈福的好地方……</font></h3> <h3> ‘’祈福楼‘’前贴满了各类‘’金字‘’铭牌……</h3><h3> 原来,这里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还因为大足宝顶石刻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内容的准确表达。其所显示的故事内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对世人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涵盖社会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h3><h3> 所以,这里同时还是《大足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等等…………</h3> <h3> 听,祈福的钟声已响起……</h3> <h3> 在大足宝顶山石刻景区入口处排队等候……</h3> <h3> 行走在大足宝顶山石刻景区的‘’心愿桥‘’上…</h3> <h3> ‘’心愿桥‘’上挂上了不少同心锁。</h3> <h3> 走过‘’心愿桥‘’,就这样一起走过……</h3> <h3> ‘’心愿桥‘’ 桥头一景……</h3> <h3> 走过‘’心愿桥‘’前行的右边就是……大足石刻博物馆。</h3> <h3> 大足石刻博物馆一侧……</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足石刻博物馆……效果图</font></h3> <h3> 从博物馆一路向前,前往宝顶山石刻途中……在阳光灿烂的冬季……</h3> <h3> 前往宝顶山石刻途中……</h3> <h3> 立于大足宝顶石刻区的‘’名录碑‘’之一……</h3> <h3> 远观宝顶石刻……</h3> <h3> 石刻菩提树:</h3><h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h3><h3> 导游说,看菩提树,只需看一眼……,因为,人不能太贪……</h3> <h3> 认真听导游的讲解……否则,如我等<font color="#ed2308">无任何</font>最起码一丁点儿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如果仅凭自己看,那是真的很难很难看懂。</h3><h3><br></h3><h3> 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h3> <h3> 必须认真听……</h3><h3> 如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h3><h3> 听讲解时,旁边就有人在说:看懂了《地狱变相》龛刻的人,都不敢违法乱纪做坏事了……但愿如此!</h3> <h3> 继续认真听……否则看不懂。</h3><h3> 如: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大师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h3><h3> </h3><h3> 以下几张图片,请自行观赏……</h3> <h3> 宝顶石刻最大的一尊佛……</h3> <h3> 千手观音</h3><div> 重庆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高7.7米、宽12.5米,开凿于距现代800多年的南宋年间,是中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br></div><div> 2015年6月13日,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历时近8年之久的重庆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正式竣工。</div><div> 经过最彻底一次修复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披着100多万张金箔“重现金身”面向公众开放参观。据说这100多万张金箔,使用黄金重达2吨。<br></div> <h3>  据说,这是2015年6月,千手观音修复后重新开放时众人争相拍照时的情境……</h3> <h3> 必须认真听……</h3><h3> 在去大足的途中,导游美女就明确打了招呼,重点提醒:到时要认真听讲解,否则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仅凭自己看,是看不懂的……</h3> <h3> 六道轮回图……</h3> <h3> 圆觉洞……大足石刻艺术精华之一……</h3><h3> 这样由人工一锤一锤凿出的精美洞窟(非天然石洞),对一个工匠师该具有怎样高度的智慧、严谨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需要付出怎样艰巨的劳动才行。</h3><h3> 是一种怎样信仰的力量让工匠师们创造了奇迹。</h3><div> 圆觉洞是古代艺术家们超人的智慧和巧夺天工技艺的结晶,为“宝顶山石刻艺术之冠‘’。</div> <h3>  圆觉洞中的石刻局部……,透过设计巧妙的光影幻化出绘画般的质感,如此细腻温润的面部表情,肌肤嫩滑如凝脂,花冠鲜活,衣饰似绸如绢,无比的华丽精美……<br></h3><h3> 每每面对如此精美的大足石刻,内心都会无比的震撼……</h3> <h3> 圆觉洞内的精美石刻局部……面对他们:惟有膜拜和震撼。</h3> <h3> 圆觉洞的洞口外侧伏卧着的一尊雄狮。</h3> <h3> 牧牛图……</h3><h3> 好一幅在悬崖上尘封了千年的山野乡村生活画卷。</h3><h3> 全长30米的《牧牛图》,以山岩自然取式,洋溢浓厚的乡土气息。仿佛一本连环画,从“未牧”到“双忘”共12组。以牛喻心,以牧牛人比喻修行者,阐述了佛教调伏心意的修证过程。</h3> <h3>牧牛图局部……</h3> <h3>牧牛图局部……</h3> <h3> 同治年间,大足知县王德嘉题写的“宝顶”两字。也仅凭此两字,就使这位王知县留芳百世。</h3> <h3><font color="#010101"> 原宝顶山石刻景区大门入口处(现为出口处?)。</font></h3> <h3> 位于‘’宝顶山‘’出(入)口处一侧的 万岁楼。</h3> <h3><font color="#ed2308">其他:</font></h3><h3><font color="#ed2308">一、昌州古城</font></h3> <h3>仿建的昌州古城……</h3> <h3>昌州古城一景………</h3> <h3> 二<font color="#ed2308">、 五金博物馆:</font></h3><h3> 大足五金博物馆 与 大足婚育文化雕塑园在同一个地方。</h3> <h3>五金博物馆部分展示内容……</h3> <h3>五金博物馆部分展示实物……</h3> <h3> 五金博物馆外墙上的企业有型化建设部分内容……</h3><h3> 确实,没有工匠精神,怎能有百炼成钢后的辉煌!!!</h3> <h3> <font color="#ed2308">后记:</font></h3><h3> 此次前往大足,是我的第三次(前二次未到北山石刻景区)大足石刻之行,每一次的感受都有所不同,而本次,受到的震撼最大。</h3><h3> 本来,对于如大足石刻这类本身其传统内容精深的地方,对我这个相关专业知识绝对为零基础的人而言,要想弄个最简单的‘’美篇‘’之类也是个很吃力费劲的苦差事,而且也极有可能会因此弄出些不自量力或张冠李戴(也确实存在有部分地方文字内容与图片内容不相关的问题,只是想说说文字内容,未找到与之强相关的图片)之类的笑话、糗事出来……………不过,后来想想还是以此种方式为本次所谓的‘’时间好,线路好,价格好,天气好,活动好……‘’(当天参加活动的不少友友同感)的大足之行留下哪怕多一点点的记忆,仅此。</h3><h3> 本<font color="#010101">‘’美篇‘’部分图片、资料来自一路同行的友友或网络(有些甚至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font></h3><h3>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 ?‘’且行且珍惜‘’!真的很感谢 CityWalker(城市徒步者)雄队、秘书长@苟波(均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成员)等,为每一次热心组织带队活动的无私付出!谢谢一路同行相伴的各位友友!</h3><h3> 如此,再次看过了大足石刻的色彩,又听过了大足石刻的传说故事……之后,相信有机会时,依然还能找出任何一个理由再去重游大足石刻,去感受它身后那些神秘莫测的玄机,惊叹人类智慧的鬼斧神工,去感同身受千年前人类想象力的智慧火花是如何点燃这一片石山,让它们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h3><h3> 时代在前进,文化在发展,愿我们的文化能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愿我们的民族复兴之梦能早日实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