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老龙湾,久有耳闻,未曾谋面。<br></h3><h3><br><h3> 老龙湾,位于临朐县冶源镇,距县城12公里。由地下泉水汇涌而成。相传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并有神龙潜居于此而得名。<br> 老龙湾历史悠久,古称薰冶泉,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北魏时“薰冶水已成名迹”。明嘉靖年间,冯氏迁居冶源,老龙湾始成为冯氏及其后裔的私家花园。隆庆年间,著名散曲家冯惟敏辞官归隐故里,“结庐薰冶水上,名其曰‘即江南’”(即今江南亭)。这里风景秀美,素以泉奇(泉水常年在18度),竹翠而闻名。其景色春夏秋冬各异,尤以冬景最佳。<br> 冬日的周末里,心动缘起,慕名而来,来看看冬日里的老龙湾。</h3></h3><div><br></div> <h3> 进入景区,道路两旁,满眼绿意。寒冬时节,这里的树木和翠竹,仍然苍翠欲滴,令人称奇。一阵风吹过,绿树翠竹起伏摇曳,凛冽的寒风里,一股清新之意扑面而至,不由得精神大振,兴致大起。</h3><h3><br></h3><div><br></div> <h3> 穿行在竹丛绿荫间,转一个弯,经过“小蓬壶”亭,眼前一片开阔,豁然开朗,老龙湾到了!从转角的高处望去,一大片水面像一整块宝石镶嵌在天地间。粼粼波光撒满湖面,煞是好看,水面上的廊亭、拱桥,岸边的树木,倒映在水中,并以湛蓝的天幕为背景,组成了一派湖光山色。</h3><h3><br></h3><h3> 沿着台阶,渐渐走近老龙湾。老龙湾西首是“铸剑池”,它是老龙湾的主泉薰冶泉,涌出地表,汇成约700平方米的椭圆水池而成。传说春秋冶工欧冶子在此铸剑淬火而得名。池西南侧磐石壁上,镌有明代雪蓑道人所书“铸剑池”三个斗方大字和绝句“天丁呵护阴阳剑,鬼斧凿开混沌池”。现石刻已残缺不全,石刻南侧,则立有现代人所刻“铸剑池”三个草体大字。也有说法称,正是因为当年欧冶子在此铸剑淬火,使老龙湾主泉的水一次次冒起热气。自此,老龙湾里的水,常年恒温,即使在数九寒天,湖面也是水汽蒸腾。</h3><div><br></div> <h3> 眼前一座石桥横跨湖面,桥的这一侧,是铸剑池,另一侧,就是老龙湾了,这就是“雪化桥”。盖因老龙湾泉水常年恒温,桥面离水较近,冬天飞雪落桥即化而得名。冯惟敏号“海浮山人”,其后人曾撰回文联曰:“海浮山因山浮海,雪化桥为桥化雪”。数九寒天,大雪纷飞,水面上水汽蒸腾,雪花落在桥面上,随即变得无影无踪,雪化桥的身姿被勾勒在天地间,苍茫中。这种画面,仅仅是想一想,都已是美极了。如果此时有一两游人,撑一把油布伞,站在桥上,凭栏而立,则更添一份寥廓。</h3><h3><br> 沿着岸边,继续往前,我们不由得惊叹这里水质的清澈。这里的水,清澈透明,能一眼望到湖底。更为难得的是,这里的水,是动的,是活的!就在我们停下脚步观赏时,能清楚地看到,一串串气泡从水底冒上来,像极了一串串脱线的珍珠,分而不散,就这样一直冒上来,冒上来,直到水面,破裂开,再泛成一个个涟漪,一圈圈地荡开去。这时,正好有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来此游玩。据他们介绍,那些水泡,其实是底下的泉眼,泉水通过这些泉眼,从岸边的海浮山上,涌出来,才汇聚成这美丽的老龙湾。<br> 这家人热情、好客,看着我们好奇、惊叹的样子,主动当起了我们的向导和解说。据他们介绍,这里的水干净无杂质,在夏天,当地人都可以直接饮用。这里的水常年不干,仅在数年前的一次,湖水见底了,当地的一些老人来到湖边祷告祭拜一番,第二天,湖水又恢复如初。这家人中的小伙子还告诉我们,由于常年有水,湖中能经常见到如锅盖般大的甲鱼。一边观赏美景,一边听这家人绘声绘色的讲解,一路赞叹连连,一路兴致盎然。</h3><div><br></div> <h3> 不觉中,岸边一颗高大的树木映入眼帘,这是一颗“悬铃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法国梧桐”。其实,这只是我们的一种误称,它既不是梧桐,也不原产自法国。它正式名称叫“悬铃木”,作为最常见的行道树,为世界各地的人所熟知。眼前的这颗“悬铃木”,高大,粗壮,需两到三人合抱。看到这颗树,那位老人又打开了话匣子:据这位老人的母亲讲,早年间,这里的龙王爷很灵验,当地人家如有婚丧嫁娶之事,往往要操办酒席。每当此时,只要在纸上写明,需要多少套桌椅板凳,碗盏盘碟之类的东西,并到这里的大树下焚以告知龙王爷,次日来取,用完如数原处归还即可。开始,好借好还,无不灵验。只是后来,乡人多有不诚,龙王爷遂不借。除了乐善好施,此处龙王爷还是护佑乡里的好神明,据这位老人介绍,早些年,当地人如有事外出,小儿无人看管,就把孩子领到湖边,告知龙王爷,求其代为照看,孩子在水里漂上一天也没事,办完事,来岸边领人,龙王爷就把孩子送到岸边,完璧归赵。</h3><h3>徜徉在这一片湖光山色,听着这些神奇的传说,我们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情绪中。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一些传奇故事,是人们对美好情感的一种寄托,可是,我们却无意打断这位老人的话语。比起一本正经地普及科学知识,我宁愿和这位老人一样,相信这些美好的传说是真的,或者,至少曾经发生过。毕竟,谁的内心不曾有过或短或长的慌张和迷茫,谁的精神世界不曾有过或多或少的无力和苍白呢?我们需要这种美好去慰藉、去填充。只要相信前方有光亮,我们就永远不会迷失前行的方向!<br></h3><div><br></div> <h3> 告别热情好客的一家人,我们继续往前。前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鱼池,中间有座四角小亭,灰白色的顶,绿色的廊柱。走近看,池里的水依然是清澈到底,十数尾鱼安详地游着。此时,湖面上水波不兴,水底,鱼儿静静地游,阳光撒在水面上,一闪一闪地,满眼里是片片的暖阳,真静啊!一直以来,我们都说着时光,可是时光却看不见,摸不着。而此时,我却分明看见了时光的影子,它就在鱼儿轻轻摆动尾巴时泛起的水晕间,在鱼儿换气时吐出的一个个气泡中。这就是时光啊!此时此刻,我不禁想化身一条鱼,跃入水中,感受这份静谧,触摸这流淌着的时光。</h3><div><br></div> <h3> 不打扰鱼儿专属的快乐,前面是一片“竹林栈道”。竹翠是老龙湾的奇景。竹林面积百余亩,号称江北面积最大的天然翠竹林。此时已是深冬,这里的翠竹却是四季常绿,潇洒挺拔。</h3><h5><h3> 翠竹,本应属于南国的精灵,却傲立在北方寒冬里,为我们带来一片盎然的绿意和清奇。此时,已近午时,阳光透过竹林照在木栈道上,一阵风吹过,顿时摇乱成一片碎碎的金黄,也摇暖了我们的心境。</h3></h5> <h3> 老龙湾的东边,是一座拱门,穿过这个拱门,就是小龙湾。小龙湾,还未开发,因此,更显得野趣十足,湖面上,蒹葭苍苍,芦花飞舞,时不时有几只野鸭贴着水面,滑行而过,及至远处时,还发出几声响亮短促的鸣叫。岸边有几座低矮的旧屋掩映在繁叶落尽的树木中。老龙湾的静谧和小龙湾的野趣,仅仅一水之隔,却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就在这冬日里,呈现给我们一个美之所在。</h3><div><br></div> <h3> 这就是冬日的老龙湾,一个润心润肺的地方,一个远离尘嚣的所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