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b04fbb">时间:2017年12月9日<br>地点:胙城乡东小庄村、西小庄村、贾庄村<br>参加人员:校长、全体班主任及部分任课教师 </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家访对象:建档立卡户</font></b></h1> <h3> 接县、乡上级通知,我校对胙城乡东小庄村,西小庄村和贾庄村三个村庄建档立卡贫因家庭入户家访。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安心读书,学校开展了“入户家访送关爱,精准扶贫暖人心”家访活动。</h3> <h3><font color="#39b54a"> 三年级贺志发 奶奶在家抚养孩子 并且身体不适 爸爸在外打工 </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三年级王谦 父母离婚 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生活 父亲在外打工 </font></h3> <h3> 杨超杰,慢性病,长期吃药并经常住院。</h3> <h3> 杨学顺,已丧失劳动力,家中还有两个学生要培养。他妻子说,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上学,将来报效祖国。</h3> <h3> 杨守军,一个学生,家中还要病人,全靠他一人支撑。</h3> <h3> 杨国顺,6口人,两个学生,四亩地。由于残疾,只能靠耕地为生,无其他经济来源,另外妻子已丧失劳动能力,常年吃药。</h3> <h3>杨际福,无子女。低保户,有慢性病,常年吃药,已丧失劳动能力。</h3> <h3> 杨际军,单身残疾,已丧失劳动能力,家中还有一高龄老母,靠哥哥送饭生活,对政府的救济表示感谢。</h3> <h3> 杨孝安,已丧失劳动能力,无地,有病,常年吃药。</h3> <h3> 王文凯,两口人,胃病,常年不离药,生活很是艰难。</h3> <h3> 杨瑞福,家中只有两分地,妻子还常年吃药,几乎丧失劳动能力。</h3> <h3><font color="#ff8a00"> 王天全低保贫困户,妻子残疾,当窦老师给他讲解时,看他那灿烂的笑容,内心的温暖不言而喻。</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王天山身有残疾,家中贫困。</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六二班王恒,五口人,学生多,地少。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回报国家。</font></h3> <h3> 四年级王欣悦,二年级王欣宇,家中缺少劳动力,十分贫困。</h3> <h3><font color="#ed2308"> 一年级杨露尘,家中有病人,常年吃药住院,孩子乖巧懂事,相信这个活动定能给他们带去些许温暖。</font></h3> <h3>部分贫困户住房图示</h3> <h3> 听到老师们传达的这一好消息,大家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呢,困难时,要记得:党和人民都记得你们!!!</h3> <h3> 2017年12月9日~10日,我校组织了以 “不漏一人、不少一户”为主题的建档立卡学生摸排走访活动。我校校长贾瑞祯亲自带队,全校教师对每一个建档立卡户和疑似建档立卡户学生进行家家走访摸排,走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它科任教师均要参加,确保了解每个学生、每个家庭的真实情况。 学校要求,教师在家访时,要突出重点,做到两个“一口清”,即教育扶贫资助政策一口清,学生应享受政策和已享受政策一口清;做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同时,让学生家长了解教育扶贫资的各项政策。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要落实走访内容,做到“五必进”,即教育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要讲求实效,做到“五知道”,即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h3><div> 通过本次走访活动学校既掌握了每一名建档立卡学生的家庭情况;又响应了教育局提出的精准扶贫摸排到户,不漏一人、不少一户的扶贫方针;同时,老师也了解了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依据和帮助。 </div> <h3> 此次家访活动给家长和老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形成,调动了家庭教育的积极性,真正让贫困家庭和学生切身感受到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爱学习,爱劳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报效国家。</h3><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