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标题

霍格沃茨

<h3>  今天, 微信朋友圈被于永正老师的讣告刷屏了。</h3><div> 于永正,1962年从徐州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部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被评为“国家有关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于永正,被全国小学语文老师称为“小语泰斗”。</div><div>同样的,于永正老师许多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的感悟,我们今天又温习了一遍。许多有名的金句,比如:“教过了不等于教会了”,再比如:“如果再教一年级绝不会在让小朋友上课尿裤子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div><div>读完这样的句子,让人不觉会心一笑,然后点头称是。</div><div>‌</div><div><br></div> <h3>还有一个我所知道的小学语文名师,王崧舟老师。大约2004年或2005年王崧舟老师在章丘文化中心讲过一节课,关于地球的,课题忘了,只记得一节课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要知道,这节课是王崧舟老师在没有备课的情况下上的。犹记一上课学生从座位跳下来去观众席中去寻找两个长相高度相似的人那一场景。<br></h3><div>说起小语教学业界翘楚,教语文的老师还能说出更多在全国名声响当当的小语名师。</div><div><br></div><div>‌</div><div>‌</div><div><br></div> <h3>说出的名师越多,越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有太大太多的问题。<br></h3><div><br></div><div>‌</div><div>‌</div><div><br></div> <h3>名师的作用是什么?<br></h3><div>名师之所以为名师,必有其过人之处。他们在数年战斗一县的教书生涯中,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得出了具有实用性的方法和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这些方法和规律,全国广大教师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试问名气如此大的小语泰斗,有诸多专著的于永正老师,他的经验全国的小语老师用了没有?</div><div>我所知道的是,在我20年教书生涯中遇到的小语老师,他们有的老师顶多听过于永正老师一节课。连一节课也没有听过的也是大有人在,大多数没有读过于永正老师关于小语教学的专著。</div><div><br></div><div>‌</div><div>‌</div><div><br></div> <h3>不听小语泰斗的课,可是我们的小语老师一年到头仍旧累到无语。因为每学期要写二十节课听课记录,这就意味着每周要拿出半天听评课。</h3><div>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每周拿出小半天听评课。不读教学专著,老师们也都忙的不要不要的,拿我来说每周星期一上午上完两节课以后做的事情都是必须做的但是和教学完全没有关系,因为粉笔字要摆出去,教学反思要交上,各位领导开完会以后个各人安排各人要收的材料,一通好忙,一个上午根本没有时间打开教材看看书,思考一点儿和教学有关的事情。前段时间,网上不是有个段子吗,反正这计划那总结,中间还有相应记录,各种材料,名目繁多。上级领导要来检查,突击要补的材料好几样,半天又废了。列位看官笑笑就算了,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还以为段子是太过夸张,殊不知老师们要交的材料何止这些!一年下来听那么多课,写那么多材料,业务水平提高了多少?没有多少。如果将小语教学比作王者荣耀,于永正老师大约是永恒钻石的段位,也许是最强王者。而广大老师差不多是倔强青铜。再比作农业收获,于永正老师已实现自动化,我们仍然刀耕火种。</div><div>课‌倒是也听了,这20节课大多是同一个学校的老师互相切磋,大部分人水平旗鼓相当,听上20节课,甚至更多,能学到什么?也许真的能学到那么一点东西。但是对于我们所付出的时间来说,其实那么的不划算。但是听大师的一节课,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div><div>‌如此浅显、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不能执行。</div><div>‌因为,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是为了要应付检查,要有足够的数量,却忽略了,比检查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给老师以时间学习、思考、教学。这,真令真正心系教育的人心痛。</div><div><br></div><div>‌</div><div>‌</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