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写意画作画时,总要提到“大胆落笔,细心收拾”。李可染先生也曾说过“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清西泠印社八大家之一的黄易先生,书画大家,精于篆刻。他有一句传世的名言:“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于绘画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br></h3> <h3> “大胆落笔”,首先要笔法规范。 “笔法”,“范儿”很重要。作画时身体的姿态和执笔的姿式(鹅头法和虎口法)是“笔法”的保证。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作画的姿态也要顺应人体生理规律;两脚平行与肩同宽,身体前倾双膝微曲,呼吸平和,如此才能气脉通畅,气势贯通,才可“气”贯于毫端,“气”才能生“韵”。......最怕遇见“江湖客”。曾见一位画者,作画姿态如木工持刨,执笔画线如推木铲,鼓睛暴眼做愤怒状……令人瞠目结舌;还有的在执笔作画时,笔走八方,或拖或擦或戳或扫……,东描一下西抹一下,就是笔管不能直立,旁观者恨不得上前扶正纠偏……。这样作画的“大胆”,不要也罢。“笔法”源于书法。古人为了更形象的比喻,以汉字中笔划最全的“永”字为例,“点、横、竖、竖勾、挑、竖撇、横撇、捺”分开讲解,称之“永字八法”,以“开字中眼目”。当然绘画的“笔法”远比书法丰富。就国画来说,运笔时转换、调整笔锋的动作,如“轻重、快慢、偏正、曲直”就是作画的笔法。“笔法”影响笔墨的质量。</h3> <h3> “大胆落笔”,要有“看家本事”。画家习惯把“笔头子”比喻笔墨功力。在这里,“笔头子”是指“笔、墨、水”三要素的操控能力(也包括对不同宣纸的适应力)。在实践中,我觉得“腕力”是“笔法”的关键。这里说的“腕力”,是“内力”,不是指的“蛮力”。对“力透纸背”的片面理解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如果是比“力量”,或者相信什么“从背后突然有人抽笔不出”的谬误,那就进健身房练就可以了。 我说的“腕力”是一种感知力,是胸中气息传导于手腕,通过手指倾泻于毫端的感觉。由心象而生发,“心象”由腕力传导,手指“颤、拨、挑、捻”于笔端。这是心能的传导,是“写”,也是“泻”;笔毫与素纸间的“提、按、力度、摩擦速度”……所有这些因素全部来源于“此时”非“彼时”的“心象、心能”,笔痕和笔纸间的摩擦作响会给画家一种“愉悦感”,这种“厚积薄发”般的“游离状、本能状”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超能力。这也是画家“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一个原因。 “贵在中锋”。我一直推崇中锋用笔,我觉得唯执笔“中锋”才能“笔走八方”。才能够满足作画时“情绪”的抒发,才能应对“手中之竹非胸中之竹”的变幻。“中锋”是“君”,其它锋为“臣”。“大胆落笔”,才能传递“气”,才能有韵律节奏。否则就会“伤气失韵”。 无视“笔法”规范,穷于基本功训练的“大胆”,是先“无知”后“无畏”的表现。 </h3> <h3> “细心收拾”,其实就是调整,需要画家激情后的冷静。中国画的“细心收拾”是画面的加法。是根据画面所作的调整。是弱笔的强化,是层次的叠加和丰富,是修缮“断气”的“贯通”和“漏气”的“填堵”……。(还包括主体与辅助、主线与次线之间的呼应) “细心收拾”更多的不是技法范畴,是画家自身素养的体现。有的人画完画后,“江郎才尽”,再也不能深入;或是看着画面发呆,看到一两处“败笔”沮丧,或是得意于画面中的一两笔便陶醉其中……。 其实,从完美层次说,再好的画作,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瑕疵。从画理上讲,即使是大写意画,调整的空间也是无穷大的。一个全身心投入的画家,可以在画前静坐几个小时......甚至一个苔点位置也会令人“举棋不定”。功力深厚的画家“眼力”超常,他们对画面的捕捉能力异常敏捷......一眼就能找到画作的“症结”,而且越调整越精到;功力差的画家往往输在“眼力”上。或许要翻肠倒肚的思考,甚至会越调整越差。 调整时“心象”要大,格局才会大,空间才会深远,调整的层面才会更加丰富,画作才会精到、大气,有气势。<br></h3> <h3> 明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够改善画的“气韵”。“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要想使自己的作品上位,提高自身人格品质修养才是唯一。【......未完待续】2018年元月31晚草稿于【清虚阁】宗桂民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