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滕王阁序》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近日,闲暇之余,我再次重温与品读唐代诗人王勃的骈文名篇《滕王阁序》,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唐代文学家韩愈先生曾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我既为王勃英年早逝而叹惋,更为王勃才华超人而叹服。</p> <p class="ql-block">  一篇古文,一首古诗,一座美轮美奂的建筑,赋予我一种优美的文学熏陶,美妙的文学享受,美好的心灵陶冶。</p><p class="ql-block"> 王勃因滕王阁序而名动天下,滕王阁因王勃而声名远扬,真可谓相得益彰,双璧同辉。</p><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这既是六朝骈文之新变,也是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p> <p class="ql-block">  (一)滕王阁名称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一提起"滕王阁",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其实“滕王阁”不止江西南昌有,四川阆中也有一座“滕王阁”,而这两处的“滕王阁”都渊源于山东滕州。那为何在中华大地上会出现一字不差的两座飞檐翘翘、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呢?赣蜀“滕王阁”之名源于古滕,为何两座“滕王阁”历经千余载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而李元婴的原始诏封地古滕国(今山东滕州)多少年来却鲜为人知呢?主要是因为,南昌、阆中的“滕王阁”皆成名于诗文。</p><p class="ql-block"> 滕始于黄帝,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公元1182年金置滕阳州,1184年改为滕州,这是“滕州”名字最早的起源,距今已经走过835年的历史沧桑。贞观年间,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曾被封于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 (已被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而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此阁因王勃一首“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且成为永世的经典。这正如孙希敏《滕王阁》诗所言:滕王原封在滕州,调往南昌几度秋。名阁建成四海慕,王勃题诗千古流。胜景灵气何处来?物华天宝置上头。高阁若临荆河建,人杰地灵凤凰游。</p><p class="ql-block"> 其实,王勃笔下的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唐众徽四年(公元653年),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刺史时营建,距今已有1364年历史。阁以其封号命名。这里的“滕王阁”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其建筑瑰丽绝特,临江高崎,突兀凌霄。原阁规模宏大,阁高九丈,东西长有八丈六尺,南北宽四丈五尺,共三层。南北各筑一亭,南曰:“压江”、北曰“挹翠”。后又增建“迎恩亭”,为接恩诏拜御赐之所。唐上元二年(元675年)九月九日,洪州都督在此大宴宾客。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当众挥毫书写《滕王阁序》,诗文并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嗣后,历代文人学士均为它吟诗挥毫,描绘泻染,使滕王阁1300多年来,名扬中外,载誉古今。</p> <p class="ql-block">  (二)王勃与滕王阁序</p><p class="ql-block">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王勃6岁时就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9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10卷以纠正其错。16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3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3年(676年)8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时年26岁,可谓英年早逝。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文学成就主要是骈文,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p><p class="ql-block"> 据《唐摭言》记载: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王勃也参加宴会。阎都督之所以此次宴客,其实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之才学。都督让其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意欲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在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其实大家也知道都督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20多岁的青年晚辈,竟然不推辞,随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了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而已。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都督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p><p class="ql-block">&nbsp;&nbsp; 虽然,《唐摭言》等书所记,或许有些夸张,但王勃《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阁上即兴而赋千古名篇,并非虚传。</p><p class="ql-block"> 据传说,这里还有一字值千金的故事:传说,唐朝文学家王勃到南昌,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首序诗《滕王阁诗》: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p><p class="ql-block">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p><p class="ql-block">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p><p class="ql-block">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nbsp; 自流。</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就上马走了。在座的人看到这里,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督阎伯屿觉得不对,派人去追回王勃,请他补上。派去的人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督阎伯屿知道后,说道:“人才难得”,便包好千两银子,亲自率领文人们到驿馆来见王勃。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我不是把字都写全了吗?”大家都说:“那里是个空kòng字呀!”王勃说:“对呀!是‘空’kōng字,“槛外长江空自流”嘛!”大家听了都连称:“绝妙!奇才!”</p><p class="ql-block"> 这首《滕王阁诗》产生于唐诗的早期,看似是一首律诗,其实仔细看就会发现,合辙押韵以及平仄并不是完全符合的,但这并不妨碍这首诗地位和水平。跨越时空,从多个维度对滕王阁这首诗进行吟咏,笔之所至,情之所至,笔意纵横,气度高远。 </p><p class="ql-block"> 这篇古文,就是留下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序》。</p><p class="ql-block"> 这首五律,就是有他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 class="ql-block"> &nbsp;然而天妒英才,这个少年就负有才名的诗人,26岁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但庆幸的是,他的才华都留在了世上。尤其是他的《滕王阁序》,四六句骈文用得非常纯熟,而且其中的成语、典故数不胜数,可谓才气逼人。同时,通篇古文用词繁复,极尽华丽秀美,由此可见王勃的超人才气。其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流传后世两千年不见衰落,而其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早已幻化成多个成语,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p> <p class="ql-block">  (三)《滕王阁序》文学价值</p><p class="ql-block"> 全文共分七段,运思谋篇,紧扣题目。历叙洪都雄伟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展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由对宴会描写转而引出人生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自叙遭际,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p><p class="ql-block">  通过再次重温与品读,笔者认为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文笔思路奇特。古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而布局谋篇,取舍立意,亦颇见为文之功底。如第五段说明作者情感起伏脉络: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后易老,李广难对。”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二是精彩语句纷呈。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再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上下句相对,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还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可谓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三是妙用借代和谦辞。借代用法,如,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檐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帝阍:代朝廷。奉宣室:代入朝做官。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等;礼貌谦辞,如,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此处的家君,称自己的父亲。再如,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此处,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还有,他日趋庭,叨陪鲤对。</p> <p class="ql-block">  四是用典的明、暗、化、连多用。言简意赅,含蓄有味,属明用。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这些明用典故,实现了表达上“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的效果,可谓言简意丰,辞约蕴寓。隐括旨义,旨冥句中,属暗用。所谓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属化用。所谓化用即点化后使用。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的用典方法。如,“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多典浓缩,加强效果,属连用。所谓连用是指作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驱遣几个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如,“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句中连用四个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阎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笔,施展才华的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五是写景体现“四美”。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远近变化之美:王勃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些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上下浑成之美:如,“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虚实相衬之美:如,“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p> <p class="ql-block">  附:滕王阁序全文</p><p class="ql-block"> ( 唐 )王 勃</p><p class="ql-block">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p><p class="ql-block">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仙人 一作:天人;飞阁流丹 一作:飞阁翔丹)</p><p class="ql-block">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p><p class="ql-block">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p><p class="ql-block">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p><p class="ql-block">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p><p class="ql-block">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p><p class="ql-block">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p><p class="ql-block">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p><p class="ql-block">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p><p class="ql-block">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p> <p class="ql-block">  译文</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像繁星一样地活跃。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p><p class="ql-block">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p><p class="ql-block">  打开雕花精美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p><p class="ql-block">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西望长安,东指吴会,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p><p class="ql-block">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羊角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p><p class="ql-block">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是能和贤德之士相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侥幸地奉陪各位长者,高兴地登上龙门。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p><p class="ql-block">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p><p class="ql-block">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p><p class="ql-block">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p><p class="ql-block">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p><p class="ql-block">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