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有幸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尽管40年过去了,回想起那次高考还是感慨颇多。</h3><h3> 我是河北省国营中捷农场1974届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两年后,于1977年2月入职场办(介于国办和民办之间)教师队伍,任中学数学教师。那时华北地区农村学校每年有三个假期,分别是年假、麦假和秋假。我们农场教师除年假可以休息以外,麦假和秋假按农场教育行政机关要求须抽出一定时间回到原生产队参加农忙劳动。1977年的秋假有些长,参加完生产队劳动后,还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去下田拾柴、打草。10月21日,和往常一样,我推着木制独轮车去下田拾柴。刚走出家门口不远,生产大队的高音喇叭传来了国家决定在全国恢复高等院校入学考试的重大新闻报道。我停住了脚步,一字不落的听完广播,我知道这一切是真的!"劳动知识青年可以报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报名;政审破除‘唯成分论’,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考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5岁,对于老三届及特殊情况的考生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报名通过后,参加统一考试,择优录取……"。这是这一重大讯息的主要内容。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政审条件的重大改变。因为,我曾因政审(亲属关系中有成分高的和戴帽的)不过关而失去了1976年2月入职场办教师的资格,文革一结束,由于政审有所放宽,才使我有了重新入职教师职务的机会。</h3><h3> 同一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北日报》等各大平面媒体,在头版头条刊载或转载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消息和《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的社论。恢复高考的重磅新闻就像秋天显惊雷一样,震撼了九州大地。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上山下乡知青、回乡知青及各条战线上的知识青年更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这一天是重阳节,用毛主席《采桑子•重阳》里的词句"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来形容这一重大事件的强度还是比较适合的。国家恢复高考的重大决定就像强"劲"的秋风,荡涤着已经扭曲多年的高校的招生政策,为广大青年搭建起了公平公正竞争的平台,唤醒了他们沉寂许久的梦想,点亮了他们人生路途上的灯塔。这一重大改革,发生在文革结束后和改革开放前的过渡期,不仅为科教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是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h3><h3><br /></h3> <h3> 此时,让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从1966年到1976年中断11年之久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之始末。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办法":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就成了中国大学录取方法。但当时文革兴起,各地方政府职能陷于瘫痪,地方招生并 未能按时开展。在1966~1971年间,中国大部分地区高校未能招生,1970年开始,清华、北大试点招生,1972年,大部分高等学校才陆续恢复"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 生。1973年,高校招生在推荐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考查,由于"白卷英雄"张铁生事件,当年的考查成绩未能作为学校录取依据。截止1976年全国高校一共招收了94万学生,史称"工农兵"学员。</h3> <h3> 各地符合报考条件的广大青年,积极响应1977年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踊跃报名。从66年到77年共12届高中毕业生,还有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各届初中毕业生(达到高中毕业水平)都可以参加77年的高考,考生出生从40后到60后跨越了三个年代,年龄结构就像一个橄榄球,中间代表50后,人数最多,两头分别代表40后和60后。国家新的高校招生政策就像一个橄榄枝吸引着具有橄榄球年龄结构的一大批青年积极报名高考,有人估计最初报名考生达到2000多万人,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一个景观。由于报考人数太多,招生名额又太少,为了减轻高考工作压力,有的地区采取了初考。江苏省就采取了初考措施。有一名考生所在的国强公社600多人参加初考,最后只确定60多人参加年底的正式高考。我的同学就是江苏考生,这就是当年她的初考和高考的准考证。</h3><h3> 这一独特的高考景观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是不可复制的一个历史事件。</h3> <h3> 我所在的中捷农场五分场中学有我、张凤盈、赵文明、杨文武等四名教师报名参加高考,我们当时的年龄均已达到现在大学生毕业时的年龄。在得到通知到走进考场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内,要复习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和化学(理科)等五门课程,与此同时,复习时间不能占用工作时间,亦即不能脱产复习,故时间紧任务重这是我们遇到的一个首要难题;第二个难题,我们单位地处农场边远地区,离场部和县城都比较远,别说没有高考补习班,就是县城或场部有补习班我们也参加不了;第三个难题,复习资料匮乏,手头上除了有读高中时用过的两年制教材和借用的单位老师的有关教科书外,再没有其他任何参考资料;第四个难题,高考中断已经11年了,距离人们已经很久远了,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心里没有任何底数。参加当年高考比人们开垦荒山荒地还要的艰难、艰辛,因为耕耘了不一定有收获。</h3><h3> 知难而进是我们的唯一出路。复习时,各门课程不能平均分配时间。政治课和时事热点问题有关,死记硬背的东西多,我把它放在了最后两天;语文课仅作文就占了60%,短时间提高写作水平也是不现实的,那就看什么题材的作文了,只有现场碰运气了,时间富裕时也可以复习一下语文的基础知识,等于把语文复习也放在一边了;数学、物理和化学三门课程被我列入重点复习内容。这样安排,理想目标要达到政治和语文少丢分,数理化冲高分。我、张凤盈、赵文明我们三个理科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兄弟之情,至今令我难以忘怀。我们每天利用课间时间,都会见面碰头,互相交流复习时各自遇到的各种问题及简便的解题技巧;互相提醒对方应该注意的原理、定理应用问题;一人遇到不会的问题,会的一人就会毫不保留地给予解答,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提高自己。事实证明,我们这种以问题为导向、互助互学互问互答的复习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当年我们三人均考上了大学。</h3><h3> 农场文教科特别重视这次高考,这不仅因为是久违了11年的一次高考,也是农场自成立以来,在农场第一次设立高考考点的考试。为了让农场的考生在考场上能够发挥正常,熟悉考试作业流程,锻炼考生的应考能力,文教科在11月下旬特意安排了一次模拟高考的预考,为正式高考奠定了良好基础。我记得这次预考有一道说明离心泵工作原理的物理题目。</h3> <h3>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但对于570万青年来说,那个冬日阳光灿烂。他们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而来,他们怀揣着梦想,意气风发地步入考场,……,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春天。 </h3> <h3> 河北省的统一考试时间是12月15日、16日两天,考外语专业的17日加试外语半天。中捷农场的考点设在总场中学,考场大概有8个。15日上午8:00~11:00考语文,作文题目二个,1.我将怎么度过今后不平凡的二十三年;2.园丁之歌--记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两题任选一题。很显然这是两个不同题材的两个作文题目。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个题目,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令我尊敬的老师—张凤华老师。张老师以前是我的语文老师,当时是我的同事,他就在我身边,他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写这样一篇记叙文题材的作文,占有现成的材料,如同押上考题一般,写起来就比较顺利了。15日下午1:00~4:00考政治,考前的最后两天死记硬背的东西起到了很大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16日上午8:00~11:00考数学,这是我的强项,也是我最满意的一场考试。16日下午1:00~4:00考理化,物理、化学各占50分,物理试题答得还算满意,化学试题有点闪失。</h3><h3> 当时的确抱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考完了也就轻松了,人生难得一博,我博了,结果不管怎么样,我也没有遗憾了。接下来我就静静等待结果了。报考志愿在考试之前就填报了,有很大的盲目性。我记得我的第一志愿是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第二志愿是河北工学院铸造专业,第三志愿记不清了。</h3><h3> 1978年1月下旬,接到了体检通知。在农场医院进行的体检,当时参加体检的人都站满了走廊,可能达到一定分数线的考生都要体检。我体检时的体重(穿着棉衣)是111斤。</h3><h3> 1978年2月底,通过挂号信收到了湖北建筑工业学院(建材部直属高校,当年88所重点高校之一,现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的入学通知书。接到通知书那一刻,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形容。时隔不久,张凤盈、赵文明也陆续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h3> <h3> 1977年高考,中捷农场录取结果。</h3><h3> 从这张表上看出,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除农场的考生外,还有部分天津知青在农场参加了高考,这可能是迄今农场历史上唯一一次有外省籍考生输入的高考。</h3> <h3>197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全国570多万人,录取27万多人。</h3> <h3>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湖北建筑工业学院前身)第一任院长。</h3> <h3>机制教研室马大为老师。</h3> <h3>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7710班毕业留念。</h3> <h3>回到母校</h3> <h3>纪念高考40周年,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7710班部分同学回到母校。</h3> <h3>母校的大礼堂。40年过去了,大礼堂依然保持着当年见到时的模样。</h3> <h3>曾经上课的地方</h3> <h3>金秋十月,为了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7710班部分同学聚会留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