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了拓展班级的课外知识,全方面的了解大学氛围。进一步增加老师与同学们的感情、增强团队集体意识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萍乡二中高一(7)班于2017年12月6日开展了一次长沙大学的研学旅行。这次旅行为班级注入新的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br></h3> <h3>遥远的路途总是要用欢乐来解决的。我们班的两位同学被同学推荐来唱歌,他们也毫不羞涩地拿起话筒尽情的歌唱。</h3> <h3>接着便有我们的一班之主唱rap。</h3> <h3>这位同学则是自己踊跃上来唱。</h3> <h3>车上用自拍来打发时间的同学们。</h3> <h3>一下车同学们都有秩序的排队,听从导游姐姐的指令。</h3> <h3>跟随导游姐姐的脚步,经过湖南建筑系时被路旁的枫树所吸引,石块的求索两字,增加了一丝艺术气息。</h3> <h3>第一站: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和湖南大学.</h3> <h3>到达学府门口大家有序的排队进去,认真地听导游的解说,还不忘给同伴们拍照。<br></h3><div><br></div><div><br></div> <h3>再走进去便是岳麓书院,岳麓山则在书院之后,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时间再去爬山了。附送一张帅帅的涛哥。</h3> <h3> 岳麓书院何以办学千载?书院教授邓洪波先生就曾说过:只要有书香在,有读书人在,书院就不会消失。或许这就是答案。</h3><div> </div> <h3>这次到湖南长沙,同学们得以有机会参观这座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山下的千年学府。</h3><div> </div> <h3>整齐和严肃的四个大字被刻在墙上。</h3> <h3>别以为这已经是尽头,往后走则是一番美景。古典的建筑,葱郁的树木,清澈的小潭。</h3> <h3>去 爱晚亭 途中 所见“湖南大学”的牌匾 着实吸引班上同学一起拍合照。</h3> <h3>头顶的阳光 一丝丝的洒满 照亮我们的青春 照亮我们的洋溢 照亮我们的“朝气”。</h3> <h3>大家都被湖南特产所吸引 围住了特产店 细细感受长沙文化。</h3> <h3>爱晚亭.与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h3> <h3>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h3> <h3>“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不如三两结对小坐一会,纵谈时局,探求真理。</h3> <h3>长沙小吃街―弹奏出了同学内心的欲望 纷纷加快脚步 想快点抵达。</h3> <h3>经过一个上午的赏玩,同学们都已精疲力尽。渴望的午餐终于来临,大家都已入座开心地吃着。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样子。</h3> <h3>第二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湖南第一师范早期先进的民主教育思想、精良的师资配备、丰富的教育实践,为现当代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榜样与示范作用。故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h3> <h3>主体建筑左侧为一师附小,右侧为工人夜校,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大道将整个旧址一分为三,建筑风格与主体建筑协调一致。</h3> <h3>学校内的展厅在不自觉中滋养了同学们的求知欲。</h3> <h3>自由参观后在 大礼堂 集合,硕大的礼堂洗涤了同学们纯净的心.拍完照后,都不自禁的坐上了长椅,环顾四周,与身边的人促膝长谈。</h3> <h3>这一站结束后 同学们满足的在大门口等车赶来。</h3> <h3>第三站:橘子洲头.长沙橘子洲头看千古风流,长沙素来以灿烂的古代文化名扬天下,名城、名人、名山、名校、名产孕育了这座城市千年的历史神韵和文化氛围。长沙历经沧桑,以其深厚的湖湘文化和丰厚的人文积淀著称于世。</h3> <h3>首先排队分批坐上小火车到达橘子洲头。</h3> <h3>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橘洲,有人说它是一幅画,桃李争春,渚清沙白,橙黄桔绿,素裹银装。</h3><div>橘洲,有人说它是一首诗,来往天流天地外,天下古今人物是非中。</div><div>发思古幽情,主大地沉浮。</div><div>橘洲,是镶嵌在湘江中流的绿色明珠,是长沙人民的骄傲</div> <h3>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h3> <h3><font color="#010101">面对流水,背对塑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font></h3> <h3>广阔的河面壮大了我们的胸怀.</h3> <h3>回程.继续乘坐小火车.我想,《沁园春-长沙》所传递出的雄心壮志全部被我们所吸收,加以感受就能以小见大。</h3> <h3>感谢国家、学校能有这些集体活动供我们参加;更感谢邓老师、黄老师的全程参与,陪伴;感谢百事通旅游团队的领导与付出;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让我们度过了快乐而难忘的一天,让我们在课外才能感受到的大学氛围。</h3> <h3> 希望大家学业进步,在三年后能考上自己理想大学!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h3> <h3>照片来源:高一七班的同学们。</h3><h3>主要制作者:高一七班 王叶 文璐 曾昊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