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它不是京城重地,却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br>它并非繁华之地,却拥有众多优质历史人文景观。<br>这里是“烽火戏诸候”的周幽王“褒姒一笑失江山”的故事发生地,是楚汉争霸项羽大摆鸿门宴的地方,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这里。<br></h3> <h3> 这里不仅有镌刻唐玄宗和杨贵妃恩爱缠绵的华清池<br></h3> <h3>还有气势庞大的秦始皇陵,更有天下闻名的兵马俑。</h3> <h3>初冬渐寒,我披着梦想的衣裳,来到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临潼!</h3> <h3>开始为期一周的“国培计划(2017)”特岗教师跟岗实践培训。</h3> <h3>王东田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一节好课的背后是各种元素的有力支撑,必须要把握好新课标理念精髓,才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石,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具体的课例分析让我受益匪浅。</h3> <h3>结束之余,只有愧叹。想一直聆听下去。</h3> <h3>省小教中心冉主任的一席谆谆教诲让我找准了方向,找回了在教育道路上逐渐迷失的自我。</h3> <h3>他告诉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跟进与改进,用教材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要逐步提升课堂品质。</h3> <h3>晚上的“破冰之旅”让我看到了“纵使相逢应不识”,但是我坚信有学习、有交流讨论的地方就一定要成长的幸福感在荡漾。</h3> <h3>温涛老师:人如其名,温文尔雅。</h3> <h3>《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开启了学生的心门,唤醒了孩子们尘封的爱,也让我明白要把课堂当成对话来设计,而不仅仅是老师单向的传授。</h3> <h3>清朗俊瘦的字体赏心悦目。</h3> <h3>王静老师《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表现让我看到了老师对于孩子们良好习惯养成的潜移默化。</h3> <h3>童心 童真 童趣</h3> <h3>部首查字法一课定位准确,立足孩子的基本学情,激趣导入。</h3> <h3>孩子们在参与、实践。</h3> <h3>莲湖区教研员仲维健老师让我知道怎样去听好一堂课。</h3> <h3>下午仲老师的讲座,醍醐灌顶。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等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透彻讲解会让我受用一生。</h3> <h3>吕国文老师《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讲座让我看到了她用心走过的教育历程,也让我懂得“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h3> <h3>谦逊。</h3> <h3>要读书,要积累,要积淀。</h3> <h3>骊山脚下古色古香的华清小学充满着书香。</h3> <h3>这里放飞的是孩子们的希望与未来。</h3> <h3>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的小伙伴们。</h3> <h3>执着认真的表情,行色匆匆的身影,就是我们的省小教中心李诚浩老师。台前幕后为我们忙碌,做出细心周到的安排。真诚致谢。</h3> <h3>最后,感谢团队,感谢平台,感谢机会,感谢带我成长的各位前辈。你们都是我成长之路上的引路人。我站在教育长河的下游仰望你们。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梦醒时分,愿我们都是走在路上的“追梦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