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永康籍就有十五名抗战将士,在战场上英勇战斗,顽强拼搏,他们以自己的胸膛迎向日寇的刺刀!却把后背留给了同胞,在21、22二日激战中牺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四月四日又是一年清明节。在传统的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拜祖宗,缅怀故人的节日。除了缅怀已故亲人外,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祖国血洗战场的民族英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怀念。</p> <p class="ql-block"> 1932年2月淞沪战役在上海江湾的庙行镇打响,2月20日敌人飞机结队向我军阵地掷弹,步兵则借飞机炮火掩护,向我军攻击……入夜后炮火声不绝,八十八师在江湾庙行激战。</p> <p>以上2020/4/3日整理。</p><p><br></p><p> 好多年后,我们一定会还记得2020年这一鼠年新春佳节,新型冠状病毒肺部感染肆虐来袭,而全国的医务人员工作人员们再度逆向行驶,增援武汉勇赴战场与病毒奋战到底。实际上,要是國家有难,我们总是见到这种白衣战士们刚毅而感人的身影。</p><p><br></p><p> 新冠肺炎病毒期间我联想起,日本军国主义时期的731部队所进行的一系列细菌武器和人体实验活动,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可耻的活动。</p><p><br></p><p> 日本公然违背国际公法准则和人道主义精神标准,灭绝人性地对中国百姓启动的细菌战。</p><p>2020/3/23日上午。</p> <p> 1940年8月,灭绝人性的日本“731部队”到达杭州市,是年10月4日,日本战斗机在衢县抛下“731部队”研发的陶瓷炸弹。</p><p><br></p><p> 这次忽然拉响的“细菌战”,也令当时浙江各地遭受了惨痛损失。金华在遭受进攻的一个月内,就有195人得病不幸身亡。衢县的疫情向外扩散来到义乌乃至江西广丰等地,来到1941年末,仅衢县一地得病死亡,就有2000多的人。</p><p><br></p><p> 1940年12月,日本细菌部队也得意洋洋的声称:“应用鼠疫细菌很多跳蚤进攻得到非常好的效果。”</p><p><br></p><p> 我们痛恨日本国军主义的细菌战。因此,我在2020年3月24日暂停全市所有公墓(陵园)、骨灰堂等场所市民现场祭扫活动前的23日上午和下午,我就提前去祭拜了城东、城西两地的抗战将士陵园。</p><p>2020/3/23日下午。</p> <p> 2019年4月4日,民革永康市基层委员会、永康籍黄埔同学后代、永康旅台同乡会清明祭祖团来到方岩五峰,共同祭扫浙江省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p> <p> 在传统的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拜祖宗,缅怀古人的节日。除了缅怀已故亲人外,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祖国血洗战场的民族英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怀念。</p> <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中,金温公路两旁的永康县地段,撒葬有数百名抗日将士牺牲的遗骸,坟前都立有木头的墓碑,碑文写有所属部队、姓名、年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下半年,在当地政府和慈善人士关怀重视之下,在12月4日上午在长安乡主庙追掉抗战阵亡将士既捐建公墓并纪念碑搭落成典礼。在1946年清明前,将撒葬在公路两旁的抗战将士遗骸,集中迁葬到县东、县西的两地公墓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县东建在下里溪留金岭和尚山。县西建在长安乡主旁。后因种种原因被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年前,在统战部、城西管委会和爱心人士的关怀下,县西的“抗战阵亡将士陵园”于2009年已经迁移重建在城西陵园。</p><p class="ql-block">2019/4/5</p> <p> 县东的“抗战伤亡荣军公墓”至今未重建。还好,在原附近地段还遗留有一名抗战英烈的墓碑(浦一兵)碑文。</p><p><br></p><p> 据资料显示,笔者认为:这位英烈是浙江兵,是在原浙江省主席黄绍竑组建的《浙江省国民抗敌自卫团总司令部》的特种兵。笔者经过多年祭拜关注,县东、县西的两处抗战英烈公墓,关心的慈善人士逐年增多。</p><p>2019/4/5</p><p><br></p><p> </p> <p> </p><p> </p><p> </p><p> </p><p> </p><p> </p><p> 笔者今天特別关注現场: 今年清明期间,有慈善人士在祭拜时,在墓前还留有糕点(见图一)。“县东的虽未重建”,更有慈善人士祭拜时,祭礼是多样化。据祭拜现场分式,这些祭拜的好心人当中,其中,可能知道当时在战斗期间缺医少药、还缺粮食的情况,所以在祭拜時,在坟前埋下大米(见图二)能让英烈像我们现在一样丰衣足食……。2019/4/5</p> <p> 八十一年前,血战台儿庄抗战烈士“丁保如”的照片找到了。 出处:照片浙江档案馆。</p><p><br></p><p>出处:</p><p>一、照片浙江省档案馆;</p><p>二、八期黄埔名录:丁保如(宁远)22岁浙江永康芝英镇;</p><p>三、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第六页:丁保如上尉,二师一一二团四连,年龄30,牺牲时间二七.四,牺牲地点山东。</p><p><br></p><p> 迎接丁保如忠魂回故里是丁智一家的喜事,也是上丁村的一件大事。党员干部们在主题党日活动上,听丁保如事迹,学习抗战精神。村民们也积极帮忙落实追思会场地事宜,还在各个家庭群召集家人,回家给英烈献束花,送丁保如最后一程,以缅怀这位“民族之光”。</p><p> </p><p> </p><p><br></p> <h3> 2019年3月21日下午,舟山镇上丁村的乡亲们自发列队在村口,有人手捧黄菊,有人拉着“欢迎抗战英烈丁保如魂归故里”的挽幅,翘首以盼这位听说过,却从未见过的亲人</h3> <h3> 5时23分,丁智双手捧着红布包,儿子丁鹏捧着爷爷丁保如唯一一张存世照,老伴陈建青、女儿丁珊手捧鲜花陪同在一侧,终于回到了上丁村。</h3> <h3> 看到忠魂归来,早已等候在村口的村民们一齐向英烈深深鞠躬。“这些都是你的亲人,今天一起来接您了。”村里的一位老者忍不住迎上前,向丁保如遗照三鞠躬。</h3> <h3> 永康市地方历史研究志愿者马逸飞,亲手把“丁保如烈士”原黄埔八期的集体毕业照片,交给了“丁保如烈士”的儿子,丁智先生手上。</h3> <h3> 抗战历史, 传承爱国精神。我们从寻访抗战遗址以来,一直都得到了当地老人们的理解和热情帮助,也得到有关部门以及爱心人士的多方支持。2018年4月17日在市档案局领导精心按排下,组织了档案局年轻的党组人员,电视台,档案编研人员等进行实地采访。第一站:由枫树塘村89岁老党员,第二站:由大屋村92岁倪凤丹以及里屋村书记家属,第三站:由赤川村书记分别陪同。依次是:木鱼山、普我寺、蜂窝山、西山、赤川岩山5个炮台遗址。所有参加人员都精神饱满,昂杨阔步进山,踏步穿林几百米山峰,到达七十多年前日伪修建的炮台遗址,当年所建留下的炮台地基、壕沟、砖物等,得到了真实見证……。</h3><h3> 七十多年前日军修建的炮台遗址,所建留下的炮台地基、壕沟、砖物等,得到了市档案局与电视台的真实見证!七十多年前日军修建的炮台遗址,所建留下的炮台地基、壕沟、砖物等,得到了市档案局与电视台的真实見证!<br></h3> <h3>枫树塘村89岁的方子春老党员,与档案局徐局长介绍当年日军犯下的罪行。</h3> <h3>市档案局,档案编研人员,用指南针定位炮台所在方向。</h3> <h3>市档案局局长带队,与赤川村书记确认炮台遗址。</h3> <p>大屋村92岁的倪凤丹老人,与大家讲述当年他所见所闻的日军罪恶。</p> <p>朋友们大家好!</p><p>七十多年前,在伟大的抗战精神引领下,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抗敌,取得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当年的那些抗战将士,在战场上英勇战斗,顽强拼搏,他们以自己的胸膛迎向日寇的刺刀!却把后背留给了同胞!他们把死亡留给自己!却把生的机会留给了我们!为民族誓死不退!宁可战至最后一卒!</p><p> 在抗战期间我们永康就有“445名抗战将士”牺牲在战场上,到现在为止,英烈的遗骨还不知在否?基本上还没有回归故里,只留有:姓名、年龄、级别、阵亡地点、阵亡时间,只知道永康籍,“可惜”不知道那个乡、镇、村人。</p><p> 当年英烈们为我们献出了宝贵生命,到现在他们的家属都还不知道亲人在何方……。近期我们得到消息有: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十七日病故,浙江永康年二十三岁,军政部第二十二补训处?三?二连二等兵徐全傅之墓,军政部第十一后方医院埋葬。希望大家动动手指转转吧!有机会可让英烈魂归故里。</p><p> 连系电话:13566751188章先生、13758986210马先生。</p><p><br></p> <h3>难民工厂总指挥部</h3> <h3> 浙江省赈济会难民染织工厂,创办于民国27年(1938)2月。由省政府拨给开办经费10万元作为筹厂资本,任命吕公望负责筹办,并选择离方岩比较近的芝英为设厂地点,总指挥部也设芝英,难民工厂是吕公望担任总经理。 抗战期间为了解决从各地来浙的难民生活,工厂开工的当天,就有3800多名难民要按排生活,包括孩子要按排上学,这些难民成为了工厂工人。 </h3><div><br></div><div>难民工厂:1938年全年产布27900余匹,1939年72688匹,1940年增至10万匹,生产出来的布匹除供给民用外,主要供应给抗日部队,为支援抗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继2017年,2018年寻访“抗战遗址”开始……2017年:寻找日本侵略者侵略永康時建筑的炮台留下的遗址。</h3> <h3>抗战時期,紫宵观曾经设过难民工厂</h3> <h3>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在抗战時期的原临时浙江省政府驻地永康县方岩,現浙江省永康市方岩风景区五峰书院前。</h3> <h3>第四站:元月二十日我们前往柿后寻访抗战時期的军政部六十六后方伤兵医院遗址以及在炮火中诞生的新群高级中学。</h3> <h3>1940年4月20,设在岩下街的浙江省民政厅,为了救助和解决部份战地和敌后难民青年读书问题。在柿后村陈氏宗祠发起创办“新群高级中学"。</h3> <h3>学校附近公路权作学生跑道之用,既经济又实用,实为战時竞赛之场地。校前小溪川流不息,水也清澄,划船,游泳夏季洗澡还算方便,溪旁桃花林数百丈,杨柳堤则有四五里,每逢春季,桃红柳绿之时,风景异常优美,此亦天然校园也。”</h3> <p>陈氏宗祠管理人陈庆喜在讲遗址位置</p> <h3> 1940年7月10日,新群高中第一次在全省各地招收新生。学校“推广设免费及救济生学额。”8月29自新生入学,時有学生290名。学生之德行,一本主义陶冶与军事之管理,学生之课业,一本循序渐进,平均发展之义。</h3><div> 学校聘有专职教员33名,他们来自上海,江苏,河北,浙江等地,教员学历都很高,都是大学生。学校下设教导处,事务处,军训团,图书馆,招生委员和财务稽核委员会等组织。</div><div> 新群高中创办之时,国家正处在炮火纷飞的抗战艰难时期,受战争的威胁和物价的飞涨,因此大多地方利用祠堂庙宇充当校舍。</div><div> 柿后村,地处华溪之滨,村亦碧溪秀水,风景优美,距抗战時期浙江省临时省位——方岩7公里路左右,永东公路经村而过,交通方便,基本符合学校的办学要求。因此,借定柿后村大小几座祠堂加以修理后足敷应付办学。</div><div> 抗战胜利后,新群高中迁移杭州雷峰塔7号为校舍。新群高中在抗战期间,发扬和传承了柿后的抗战办学精神,弦歌雅化,师资整齐,环境优良,学风纯朴,教学认真,颇得社会各界好评。</div><div> 70多年过去了,時过境迁,如今留有多少陈迹?庆幸的是今天还能看到陈氏公祠,廷常公词等完整的全貌。在与老人交谈之中,回想当年都都一种难以割舍的眷念。老人们在食堂食午饭時都讲,想到日本強盗,現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div> <h3>柿后村,老人在食堂食午饭時边食边讲新時代的幸福生话,可高兴喔。</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三站:元月十日后项村,寻访到89岁高龄老人陈寿廷,他讲:那時家穷读不起书做个放牛娃,日本強盗来時牵着牛往山沟里逃避,新中国成立后我家是贫农.,进夜校学识字,集体時当“记工员”去年还在石柱开理发店,现儿子不让做。陈寿廷老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还不要戴眼镜看报纸。</font></h3> <h3>陈寿廷老人简单的讲述逃避日本侬</h3> <h3>元月13日我谢了老人 !离村百米拔地而起的地方轻心慢步上了山,在纵横交错的梯地原果树林中穿越,进入连锦起伏,山峰罗列(象驼峰山)的山岗上,踏进游步道,登上每座山头往东低看是“李溪”,溪中划着小船的鱼夫正在收网,台头眺望是妙端村等高楼林立美如画的平川村景,真是美不胜收,遗憾的是没约请上诗人……。</h3> <h3>13日我再次拜访陈寿廷老人!他讲战壕上面用木头作支架,木头上面用泥土复盖,抗战胜利后那些木头给村民拿回家当柴火用,泥土就回填了,又经过几十年风雨冲洗很难找到沟沟坑坑了。</h3> <h3>七十多前的抗日战壕基本上被风风雨雨洗刷磨平,在一段山岗开阔地还留有类似的明显痕迹(見美篇照片)。最高山峰上有抗战史记述(具体見美篇)。有不妥当之处望指正。</h3> <h3>2018年寻访“抗战遗址”第一站“石柱岩山”(娘娘殿山)</h3> <h3>2018年1月5日寻访日本侵略者在永康犯下的罪行,第一站石柱村老年协会,老人们知我来意都记忆清晰诉说经过与传说。老人还陪我去看当年国军21师曾经阻击过日军的战场;</h3> <h3>由石柱村“徐忠妙和胡福全”老人领路去“石柱岩山”抗战遗址;</h3> <h3>二位老人讲.国军二十一师曾经占据此处有利地势防守日军过境开往温州方向;</h3> <h3>此地三个山头中间是国军21师某连前沿防守行营,石柱岩山是最高点,可瞭望四周。</h3> <h3>1944年,国军21师曾在石柱桥头附近设阵地阻击日军开往温州。据老人回忆21师炸掉石柱大桥,阻击日军正好与上发大水,阻击日军过河是天時地利,打得日军尸血都染红河水,日军落败而退。</h3> <h3>热心的徐忠妙和胡福全老人</h3> <h3>“徐忠妙和胡福全”二位热心老人,愿他俩健康长寿!留下了美好的留念!</h3> <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13日,在新溪村听77岁陈建象和80岁的陈真林传听诉说日本人所做的罪恶,及派工做炮台、送水、送饭等。陈真林解释了三句日本话……</p> <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28日,原向金村方银芳老人打听金益进老师的,结果金老师不在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以,我又再次叫80岁的方银芳老人陪上金杜殿山炮台遗址,听听老人的诉说……。12月13日同胡汝明同学一起到</span>金一震老师家,为了了解日本人在八字墙是否有过“奴化教育”的事。金老师说:我六岁上学,只记得早操时宣传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等,没有进入过奴化教育过。</p> <p class="ql-block">经人介绍我们找到了坐在家门口的陈德山老人,同他说明来意后,一下来了许多村民,都诉说日本強盗在八字墙犯下滔天罪行,坐在左边的章礼荣和右边的黄㑓杰细心听诉说。听说我们要上山寻找日伪炮台遗址,陈德山与王晋阳两位老人二话不说拿着柴刀就带着我们上山。</p> <h3>果园前方的山头就是杏桐坪炮台遗址</h3> <p class="ql-block">沿三十里坑古村落寻找抗日遗址</p> <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5日,由八字墙村王晋阳、陈德山两位健谈老人,带着寻找日伪炮台遗址人员马逸飞、黄㑓杰(名字前后依次),穿越果园进入杏桐平寻找炮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由:王晋阳、陈德山两位83、84岁的健康老人边开路边走,边谈日本侵略者在永康八字墙犯下的杀人放火罪行,至今还记忆犹新。两位老人还在前面拿着柴刀开路。</p> <h3>陈德山和王晋阳两位老人在几百米高山上休息</h3> <h3>据当地谱志文集显示:国军二十一师曾三次攻击日军。</h3> <h3>国军二十一师爱国官兵忍不住心头怒火,要与日军作决一死战,由一排长化妆成农民混入民夫中,其他民夫一日完成回家,排长卖力干了五天利用机会窥视日营房地形和虚实,尔后急速回部队,作出作战计划;</h3> <h3>1945年农历3月18日傍晚,一支由一个排的兵力,从八宝坑进入八字墙附近的山里塘尖,摆了一门炮,深夜人静時部分战士潜入日军营房脚下,在营房的前门和后门的路口各摆了轻机抢;</h3> <h3>突击战士先摸掉日军岗哨,直入营房,打响信号枪,山里岗尖马上飞来炮弹,准确落在冈田住的楼房上;</h3> <h3>日军惊醒从前门突围,但火力密集跑不了,回头又遇到一场短兵相接的打击,鬼孑兵乱作一团,战败后一地横尸;</h3> <h3> 瞭望台又称望台,是日本侵略军侵略八字墙时所建,建在八字墙的大松树尖上,上下用木头梯子,形状像板楼梯,步高30公分左右,共55步总高大概17米左在。这张照片是该村一位陈姓84岁的热心老人保留着,希望这位老人健康长寿!<br><br> 作者:马千里。 <br> 2017年12月10日。</h3> <h3>由:花街镇枫树塘村,88岁老党员方子春老人健步带路,寻找三炮台遗址,分别在枫树塘村蜂窝山,寺前村、王泥后村“普我寺”右侧,尚仁村木鱼山地段的老330国道两榜。</h3> <h3>赤岩尖是花街镇赤川后山。当天赤川村支书介绍,要准备重建炮台,也谈了筹备计划。找炮台遗址由老同学胡汝铭、胡祖安带路,健步慢谈见野果、进云端,不知不觉找到了炮台遗址……。</h3> <h3>今天是国家公祭日:<br> 我也不例外,脚采四轮、目视群山,三进八字墙村,目的是调查取证,为确认日军在八字墙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巧“陈德山”老人不在家。转而,为金杜殿山炮台遗址拍照,有幸,遇到热心人们,问起目的后,大家各自献言,又得知了石柱岗尖还有过炮台。最后又是满载而归的美好留念……。<br><br>2017年12月13日<br>作者马千里</h3> <p class="ql-block">此地是大寒山进口,进口右侧是当年日本强盗建造的"金杜殿炮台。”左侧是“杏桐坪、石柱岗尖炮台。”</p> <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15日马逸飞第四次进八字墙调查慰安所:场地、人员等。</p> <h3>寻访倪宅村96岁的荣恭夫妇:抗日时期日本人在倪宅村是否建过炮台?答复是没有。只有国军21师筑起过二处壕沟,与日军开战过……。</h3> <h3>倪崇安84岁与荣恭回答一样。</h3> <h3>俩位老人对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记忆犹新</h3> <h3>杨公村西山炮台遗址</h3> <h3>大界岭炮台遗址(原永康到金华府的古道边)</h3> <h3>这幢老屋是当年日军司令部</h3> <p class="ql-block">在杨坑村找到了83岁村民杨振有,他和村民们都和我们谈起炮台遗址所在山峰……</p> <h3>杨庆山老人在讲述炮台建筑过程</h3> <h3>高处是炮台造遗留下来的建筑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