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华山论剑 且看英雄争锋——2017年潍坊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诗风词韵

<h1><b><font color="#167efb">  2017年11月22日至24日,恰小雪时节。阳光微好,清风旖旎,潍坊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诸城市龙源双语学校举行。</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来自潍坊各县市区的14位优秀语文教师呈现了风格各异的精彩课堂,教研员老师进行了课堂总结点评,藉以发扬优点,摒弃不足。</font></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  (一)语文盛会,磨课平台,风光无限,独领风采。</font></b></div><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语文课堂教学盛会,又是一道魅力四射的语文饕餮大餐。语文研课之路愈走愈扎实,语文研讨之风愈行愈清正。它让老教师们更加思索课堂如何更加高效与活泼,它让年轻教师们探得语文味道之秘笈。<br></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旁观者易,当局者难,每一堂课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各有千秋,精彩纷呈。都云学无止境,个中优点我们定会学习运用,针对不足,改进我们要用心。课堂之上,问题也是财富,失败亦是成功!<br></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请看教研员评委们的认真倾听与思索,请看听课老师们的积极投入与专注!很早签到,没有早退。屋内会场甚安静,屋外红枫正凋零,曲塘荷败如菩提,园内小花兀自开。<br></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锦瑟流韶光,青丝鬓染霜。若为语文舞,何惧岁月长!</b></h1> <h1><b><font color="#ed2308">  (二)课堂有味,主持精彩,点评精妙,语文情怀。</font><font color="#167efb"><br></font></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两天的时间,我们聆听了来自潍坊各县市区授课老师带来的14节课。这些风格各异的课,都彰显着授课者的匠心、诗心、用心。且看坊子区教研员马洪宝老师绣口轻吐,根据14节课的课题口占的两个小段:<br></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7节七年级的课:《植树的牧羊人》穿着《皇帝的新装》左手揽《猫》,右手捧着《诫子书》,两次仰望《天上的街市》。<br></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7节八年级的课:《旷世才女李清照》在《昆明的雨》中三度徘徊,她来到《苏州园林》,斜倚在《中国石拱桥》上,绣口轻吐,就是一曲《白杨礼赞》。</b></h1> <h1><b><font color="#167efb">  再看寿光教研员胡立业老师的主持:他说,听课过程,我们消掉的是时间,磨出的就是我们职业生命的厚度、广度、宽度和高度。在介绍两位为七年级7节课点评的教研员老师时,他风趣地说,临朐县的教研员周存良老师就像临朐那一座座山。临朐有一种石头叫千页岩又叫万卷书,揭开一层,是来自千古时期一片树叶,周老师能让它恢复活着时的美丽。又翻开一页,可能是万古时期一条鱼的脉络,周老师能让她恢复她在大海中的活泼!滨海区的教研员孙海文老师来自大海之滨,他风趣地说,两位老师就像大海与明月交相呼应,潮起潮落中把岸边的岩石磨得钟灵毓秀。胡老师说,两位老师的点评,将带给我们山的磨和海的磨……</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这就是语文。这就是语文人的炽烈情怀!用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用文学的一颗钟灵毓秀之心,用文字传达内心之所向之所美!乐教语文的人,都应该是一位有情感与理想,有风骨与良知,有视野与思考,有学识与胸襟的人。</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会上,孙海文老师、周存良老师,刘磊老师和赵红彬老师分别对七年级的7节课和八年级的7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谈了课堂收获,提出了下步课堂建议。 <br></font></b><b><font color="#167efb"> 孙海文老师认为,七年级的7节课,首先都设计了具体而明确的目标,教学活动也都围绕着学情围绕着目标去有序展开。例如《植树的牧羊人》,虽然没有展示目标,但是他的教学活动,也是按照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有调控的进行的。老师用做批注的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围绕奇迹,品读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获得人生启迪。纵观这堂课,也是以读为主,边读边悟,边读边赏析,学生的情感也随着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获得了升华。也就像作者笔下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一样,悲凉到惊喜到震撼。</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再如《皇帝的新装》目标2是品语言,赏夸张。纵观课堂,目标落实得非常到位。这节课强调的是一课一得。重点是从学习夸张入手,去学习解读童话的方法。</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  其次,课堂都关注了朗读,默读,速读。课堂上也充满了此起彼伏的读书声。朗读是声音和文本的内涵、文本的意义、声音和文字相互交融,这样的感染力更大。这些课堂所采取的朗读的方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教师范读、个体读、男生读、女生读,取得的效果非常好。<br></b><b>另外孙老师还认为,这几节课的优点还有,强调了对语言的品析。她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不能浮于表面,还需要用心去品读去感悟。有些课堂的板书设计非常新颖、实在、一目了然。<br></b><b> 她对课堂提出了几点建议:<br></b><b> 1.更深入地去研读教材。单篇的文章一定要还原到教材之中,还原到单元之中。例如要体会编者的意图,编者为什么要把这篇课文放到第六单元,放到第一课?它的单元提示中内涵着单元目标,它的课后题为什么要设置这几道题?我们去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这些,把它还原到教材中,多考虑编者和作者的意图。这7节课中有3节出自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六单元的单元目标有两个,首先是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联想和想象是最重要的。</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 2.在学习方法上继续练习速读。《皇帝的新装》作为第六单元的第一课,课后第一题明确要求学生如何去速读去提高阅读速度,学生在小学阶段有对复述课文的练习,但是这节课的目标应该把复述课文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来做。因为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大部分都回答不全面回答不好。</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周存良老师认为,这几节课存在的优点在于:<br></b><b> 1.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体现到潍坊市教科院近几年一直倡导的学习重点、探究重点。那就是老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要尊重目标的设定、活动设计的一致性,也就是如何确定目标,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每一个层面,如何一步步地突破目标,一课一得,一课多得更好。<br></b><b> 2.强调了对学情的把握。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文体,有文言文、散文、小说、诗歌,从目标的设定和活动的设技来看,都比较符合学情,课堂效果显而易见。</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3.突出了师生交流的有效性。要达到师生交流有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研究循序渐进的规律,不可突兀。不可着急。这7节课都是七年级的学生,13岁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基础是有限的,他们的认知规律最有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而我们的各种文体则有各种文体相对的规律。<br></b><b> 4.关注了学生的直接体验。学生的体验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体验,一类是间接体验。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重视了学生的直接体验,可能课堂就真实一些,深刻化的痕迹就明显一些。生成就多一些。<br></b><b> 5.这7节课的老师们都非常注重了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学生学习参与度的问题。往本质上说,体现了一位老师的教学思想。<br></b><b>6.各位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在提炼出重点,寻找突破口的时候,基本上能够做到从文本中筛选主要信息,找到巧妙的切入点,比如,《植树的牧羊人》,在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的时候,老师引领学生梳理了这样几点: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些句段值得批注呢?后面就找到了行文脉络——荒原的变化、人物特征、议论抒情,这些其实都是不同层面的对文章内容、情感梳理,也是解读主题的钥匙。《皇帝的新装》找到了“全城的人都渴望……都在说……都在谈论……都随声附和……”这些地方切入比较巧妙。<br></b><b> 7.教师非常重视老师在课堂中的示范作用。比如第一节《天上的街市》,老师的泛读效果非常好。其他文体几位老师在课堂中,对重点句段的示范引领,也很到位。<br></b><b> 8.都重视了教材单元编排的学习要求。本套统编教材,每一个单元中就内容主题、情感主题、语言特色和学习方法都有具体的引领和要求,我们在跟学生一起探究这个单元中某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应该把它放到这个单元的体系中去学习,这样久而久之逐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按照体例来探究的话,一个学期,一个年级,这样三年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一个非常明晰的线索,无形之中就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梯度的养成训练。<br></b><b>9.重视了相关教学资源的利用,把教学资源的辅助作用运用得非常到位。最突出的是23日上午第3节《诫子书》,做得非常好,这些资料使得这封家书穿越了时空,搬到了今天学生面前,有了广度,也有了厚度,诸葛亮告诫自己的儿子,然后搬到了今天,然后又从小家到了大家,这点做得很好。<br></b><b> 10.这7节课都在努力地体现语文学科诵读这个重点。存在着形式各异的诵读,小组读、男女生轮流读、老师示范读等等。如《诫子书》中还原了文言文的本真形式后,去掉了标点,竖排、从右到左,让学生自主朗读,这就是对句读结构的一个生态的训练,既不哗众取宠,又非常有效果。还有当堂背诵,非常值得提倡。当堂背诵是很重要的生成。《天上的街市》《诫子书》非常适合背诵。《诫子书》运用了减字背诵法当堂背诵了。《天上的街市》如果让学生当堂背诵的话,可能学生的积累和收获会更大一些。</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周老师同时为课堂提出了中肯的建议:<br></b><b> 1.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本次活动老师们都提前提交了学生的阅读任务单,学生根据阅读任务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预习,所以我们在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搞好学生的认知起点。具体点说,就是有些环节没有必要再简单地重复预习任务单中的内容。<br></b><b> 2.我们需要抓住文本解读的重点,不可面面俱到。也不能以偏概全。例如表现手法的作用,就是作者拿过来作为一个工具,达到自己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以我们还应该抓住其一,方法不是不抓,但一定要点到方法的作用,往深度上进行一个有效的引领。再有要把叙事的情节的概括与具体,要有一个区分度,有的情节是概括介绍了,因为她不是矛盾的经典,所以没有必要来详细的介绍。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当时的思路。例如《猫》,写了三只猫,如果让我们老师和学生来写,写一个家庭宠物,写自己某一段经历,可能前两只猫我们也要略写。因为它并非是情感触发的重点,所以我们梳理了情节以后,应该把重点放到作者情感变化上。看到作者由此表现出的对生命的尊重。<br></b><b> 3.我们在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中一定要注意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老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因为我们心中有目标,例如《植树的牧羊人》,有一个小插曲,老师在询问的到牧羊人是干什么的时候,学生回答是牧羊的。这个地方,老师可以接下来谈,这是一个特殊的牧羊人,特殊在他是一个植树的牧羊人,然后为何植树,怎么植树。当然后面这几点老师都在课中体现了,换字品析法,怎么找一个点,怎么植树,植树的效果如何,这就是一个特殊的牧羊人。至少引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再例如23日上午第二节《天上的街市》,学生提到了四个定然的时候,学生回答说,从四个定然中,可以看出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那么这个地方老师就应该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已经提到了想象这个点了,就可以把想象说一下。因为这首诗歌想象是必讲的重点之一。这就是说,老师的穿针引线要有目的性。再有,既然四个定然说到这儿了,也可以把后边老师提到的交代背景以后,作者提到的人间的凄苦,把美好的生活寄托在天上,这些要顺着学生认知的岔口进行探究。《天上的街市》,什么样的珍奇啊,当学生提到了金箍棒、风火轮,老师也完全可以提一下,这些也是想象。什么样的珍奇,最后老师谈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谈到,世上没有的珍奇。为什么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啊?还是联系背景谈一谈人间的凄苦,把美好的生活寄托在了天上。所以作者才强调,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并非是让学生在这个地方明白珍奇是什么。这样,重点就不能放在这些珍奇与人间的比较,或者说珍奇的归类,哪些珍奇,什么样的珍奇了。<br></b><b> 4.老师要捕捉老师课堂生成的资源,发挥学习资源的最大效能。例如第一节《天上的街市》其中一位女生选取了其中的一小节。读得声情并茂。老师的要求是请选择你最拿手的一节来读。其实为什么非要选择最拿手的一节呢?我们可以愿意读哪一节。为什么非要同学们推荐最好的同学来读呢?因为这些都没有普遍性、代表性。这个女生读得有滋有味,声情并茂。老师此时点评说,这位同学读得很好,并且问其他同学还能提出改进的建议吗?结果这个地方就鸦雀无声了,推动不下去了。其他同学根本提不出其他建议,可能老师在某些地方听出了一些瑕疵。如果这个地方换一种角度会好一些。23日上午的《天上的街市》这位老师处理得就很好了。既然这位同学读得很好,那就让这位同学教一教同学们。这个地方老师听出了你是这样读的,你能把为什么这样读告诉同学们?你教一教我们,老师也跟你学一学。这样这个学生的示范性就有了。23日上午《天上的街市》有一位男同学经过同学们推荐以后,示范性非常好,老师就要求同学们跟着这位同学尝试来读。类似这样一些课堂生成的非常好的资源,老师要及时得捕捉到,充分地利用。<br></b><b> 5.因为我们是语文课,所以对语言表述的规范性需要注意。普通话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老师在课件上投出的字眼,有的是目标,有的是学习环节设计。例如“学方法,读奇迹”,个人觉得读奇迹不是很规范。另外再如“品读细节描写”,我们能够明白,是让学生认真研究文中那些细节描写的片段,那些语言。但我们就语言的规范性来看的话,品读方法,好像不大合适。以这两处为例,可能老师们觉得,尽量使语言整齐,尽量得保持节奏统一,和谐统一,但个人还是建议,我们投到课件上去的字,板书到黑板上的字,我们在语文课堂上,都需要语文老师认真负责。<br></b><b> 6.我们在日常的授课活动中,一定不能轻视课后练习题。一篇文章,经过各种版本的淘选,仍然在今天被选入了统编教材,并且课后练习题有了新的体例,新的层次。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就感到这些练习题不是他最值得探究的,他要创新要出奇,这些是有偏差的,因为这些课后练习题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根本。所以一直保留着。如果老师们注意的话,你回过头来看一看,你经过参考了若干的材料,经过了认真细致的活动设计,最后你整个课堂学习活动一梳理的话,你的重点,也无外乎课后练习题的要求。</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  针对八年级前4节的课堂,刘磊老师给出了精彩的点评,他认为,这几节课,设计精巧,目标相对明确准确。例如23日下午第一节课,有学生在欣赏美点,在美点欣赏当中去感受中国园林之美,去落实说明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应该说落实得比较好。第2节课是诗歌,关注于对文本的整合,这个意义很大。新教材拿到以后,老师明显感觉到我们读整本书的重要,但是我们课堂的时间有限,语文又最不擅长跟其他学科来争时间。所以,我们要空出时间让学生真正去阅读,那么整合教材整合文本的思想就不能缺少。例如第四节课《昆明的雨》用动情的语言和情境去调动学生初始的体验。第2节课《中国石拱桥》,非常活泼地用图和文字让学生迅速地去掌握文本的信息,实际上这恰恰是我们学生在中考在平常考试中的弱项。所以第4节课优点非常明晰。</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 然后刘磊老师按照李科长的要求来谈课堂。他从三个维度来观课——目标的设定、目标的落实、学生的反应。<br>  1.四节课目标定得相对准确。但是还有一点点缺憾。课堂目标有知识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前2节课,似乎在知识性目标上更强烈。如《中国石拱桥》设定的应该都是知识性目标。第一节课《苏州园林》有3个目标:我要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我要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我要学习说明文的顺序,生动形象的说明方法。从老师的设定来看,这是知识性目标,我要体悟作者字里行间的浓浓的情意。应该像生成性目标。但是我们认为,《苏州园林》的目标还可以更完善一些。个人认为讲这篇文章应该有3种意识:第一种文体意识;第二种美学意识;第3种文化意识。应该把这三种意识融合到我们整个的课堂中。例如老师上课时曾经讲到过一个点“鱼戏莲叶间”,这是一个美点的赏析。但是这个地方怎么赏,这就牵扯到一个审美的问题。那是因为人在看鱼游来游去画面就美吗?不是,个人认为还差一点点。因为我们首先看这幅画,写的是鱼一会向东向南向西的,这是写的活泼和热闹,但是单纯写活泼和热闹人在看,还是不行。我们要三个点结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第一鱼的活泼热闹;第二,苏州园林的生机勃勃;第三,游客的兴趣盎然。这三者结合的时候,我想这就是美。我们学生的审美从哪里来?就从这里来。<br>再例如第4节课《昆明的雨》,老师在讲课时讲到一点令人很受启发,感同身受。她说景美,景单纯的美吗?举例子《春》里面景美之处。景里面要有人才富有生机。这就是一种审美。我们应该训练学生的这种审美,这种审美能力。例如今天讲到的《雨中的昆明》,最后在分析酒后小酌这幅画美在哪里的时候,是因为情美吗?那只是一部分,还有那副背景,还有2个异乡的人,而且他们肯定不是很热闹,可能很安静的。这个时候才正如文本中所说的会引起淡淡的乡愁。这幅画面是美的,所以我们语文老师除了讲述知识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br>  再例如《苏州园林》有一句话说,单调,出来之后看到几丛竹子,几棵芭蕉,这个地方怎么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美呢?是不是像我们把图画打上去,就美了?不是的,个人觉得我们要领着学生去领略文人的美。苏州园林是文人居住的一个地方,我们的点落在哪里呢,老师找得很准。这个地方就应该用古诗词去渲染。你看不经意间看到一簇花草,几丛竹子,有惊喜,然后特别去体会这几个字,你想,在此情此景之下,你能不萌生诗意,吟诵几首呢?“虚怀若谷暗浮香”,遥想那个隐士的情结。再比如说推开了窗,看到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感慨时光的流逝。这样一结合,苏州园林的美就体现出来了。这是培养学生一种审美能力。那为什么写得这么漂亮,我们学生却感受不到这种美?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构建情境,这实际上是一种情境的创设,就有了我们语文课堂的味道了。再比如说文化意识,在这个单元里文化意识非常重要。因为这个单元都是讲名胜古迹,有历史文化和东方文化的气息,你在里面要设计到。比如说北京园林和苏州园林的不同,北京园林是彩绘,为什么是彩绘呢?因为它是皇家园林,显得富丽堂皇非常气派,而苏州园林是私人园林,所以就显得居家的宁静感,再例如文章中还有一部分说让人感觉好像是在山间,忘记了自己是在城市,因为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你把这种建筑和艺术讲授给学生后,让学生去游苏州园林,他就能够游出里面的味道。对于这篇文章,于漪老师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老师们可以借鉴。<br>  2.我们的课堂推进应该以我们的活动为主。这个活动要力争创设一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原始体验,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一个情境?因为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很固定的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如果一节课都听到这样的回答,肯定会审美疲劳,会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学生原始的对于文本的认知。对这一点,《中国石拱桥》的设计,审美赏美体现得非常好,让人感觉不疲惫,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这是学生最真的体验,最能够代表他对文章的一种感受。我们欠缺的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鉴赏文章就必须要千篇一律。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机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学起来是非常疲惫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逐渐丧失的,他们的眼中只有修辞,只有比喻,只有固定的回答的格式,同时,我们在课堂上应该避免大段大段的串讲式的传统的推进方式,这样大段串讲的推进,意味着所谓的以生为主、以学为主的落实是一句空话。这一点来说第2节课《中国石拱桥》做得比较好。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大家起立,持第一个观点的请坐下,第2个观点的请坐下,然后分别找代表说。这虽然看上去是一个环节,但是这里面贯彻落实的就是以学为主,我要落实,我的问题的生发,我的推进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的掌握情况来进行推进,那么这就是这种思想与理念的体现。<br>  3.关注朗读。有几节课老师在指导时显得非常累,老师推进得比较吃力。怎么指导,怎么去让学生学会读?例如23日下午第4节课,24日上午《白杨礼赞》,老师就指导得很到位。</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刘磊老师在精彩点评之后,跟老师们分享了山东省教研室张伟忠老师对于语文新素养的点体会:<br></b><b> 第一注重语言的构建与运用,这是语文的基础。第二,思维的发展。避免课堂过程中的浅表化处理。什么叫浅表化?学生一望而知,而老师还在纠缠。语文课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要生成他们的思维,要审美鉴赏,要创造,因为我们教的是语文课。第四,文化的理解。<br></b><b> 最后刘磊老师指出,任何一堂课都是优缺点并存,课堂永远是一门值得老师们孜孜追求的艺术。他说他点评到的课例,没有指向性,用来作为商榷的课堂案例和细节,可能分数更高、优点更多。<br></b><b> ——刘老师的点评结合课堂,扎实有效,可谓谆谆教导。同时对老师们设计与上课的辛劳的肯定,对教师继续发展提升的积极性的保护可见一斑。</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赵红彬老师对24号上午的三节课进行点评。他用了“朴素、平实、自然”这6个字来概括课堂。这6个字也恰恰是汪曾祺《昆明的雨》的特点,上午3节课,2个老师讲的《昆明的雨》,1位老师讲的是《白杨礼赞》,这2篇散文,风格不同的,《昆明的雨》是小资情调的散文,《白杨礼赞》是属于革命性的散文,写于抗战的相持阶段,他认为这三位老师,至少体现了以下5个优点,<br></b><b> 1.精确定位角色,恰当点拨。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定位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3位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总体不错。例如第一节《昆明的雨》,老师先提出几个问题,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雨有关吗?学生回答完了之后,老师进行了一个恰当的点拨和归结,分为四类,雨中的景、事、人、情——这就是一个恰当的点拨和引导。再比如说在品读缅桂花这个细节中,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让我的心软软的这句话,体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2.重视问题的设计,问题集中,不琐碎,有价值,有思维的容量。问题的设计是日常教学的重点,第一节《昆明的雨》设计了6个大问题,就把整个这篇文章要学习的目标完全贯穿下来了。再比如说《白杨礼赞》,在品读白杨树的环节当中,设计了一个问题,这是一株怎样的白杨树?你看——在这个问题中,有一个提示,生长环境、外形,做了提示。第二节也有这样的设计,这些问题都有思维的容量和价值。昆明的雨不止写了雨,学生可能会找到比如菌子、杨梅、缅桂花,但是雨中的人、事、乡愁他们可能找不到,老师抛出这个问题之后,让小组合作,得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br></b><b> 3.体现了合作的前提是自主的思想,合作学习真实有效。第一节课在合作学习中组织得非常有效。首先是自主学习3分钟。俗语说“沉思成大器,热闹必轻巧”。我们的课堂,非常热闹,四五十张幻灯片,老师看上去也很忙,学生也很热闹。实际上并不一定有好的效果。第一节先上来是自主思考,然后是合作研讨。这样合作的时候,每个人发言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观点,所以这样的合作学习比较有效。<br></b><b> 4.在朗读方面,教师范读引领,感染力强。3位老师都做了范读。我们一直提倡老师能范读的就不放录音。因为老师和学生这种非常亲密的关系,用老师的声音和情感去感染学生,是最好的,这3位老师的范读,风格不同,是文章决定的。昆明的雨比较柔和,而白杨礼赞读得比较高亢,这是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学生在反复的读当中去品味语言,品得非常透彻。<br></b><b> 5.多媒体使用恰当,有效辅助了教学。多媒体定位问题,早有定论,那就是教学的辅助手段。3位老师用得非常好。例如在理解《昆明的雨》的情感问题上,用一个幻灯片,插入汪曾祺先生生平的介绍,有助于理解汪曾祺先生对昆明的那种怀念。《白杨礼赞》插入一些背景,也有助于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最后,赵老师给每位老师提了一个建议:<br></b><b> 第一节在课堂语言上可以稍微注意一些,比如说“孩子们”,不建议老师们在课堂上用这样的话,这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话。出于师生间的关注尊重,还是建议不要这样称呼。第2句是“谢谢大家的配合”,也不符合师生平等的概念,配合这个词,有主有次,言外之意老师是主要的,学生是次要的。所以这句话尽量不要用。<br></b><b> 第二节《白杨礼赞》老师环节的推进再紧凑一些。课堂上有一个很好的环节,就是最后拓展延伸的《小白杨》。这首歌也是托物言志。老师已经通过课本讲了,在茅盾笔下,1941年托这个白杨树表达的是对北方抗日根据地军民坚强不屈精神的赞扬,但是在八十年代,《小白杨》表达的是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报效祖国的一种情怀。所以从这里可以引申出不同的事物可以象征不同的人,同一个事物因为时代背景不同也可以象征不同的人,托同一个事物表达不同的精神,都是可以的。但是因为课堂前面推进有些缓慢,所以这个亮点导致下课铃声已经响了,所以受了影响。<br></b><b> 第三节,问题再集中一些,思考再充分一些,在课堂师生活动上体现的是抛出问题马上让学生回答,这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可能会有答案,但是我们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教学。第二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会等待学生的回答。<br></b><b> 赵老师简洁有力、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剖析了3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亮点以及我们都应该注意的课堂问题。肯定了老师在设计上的科学性,目标达成度高等优点,又建设性地提出了让课堂臻于完善的建议。</b></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  (四)课堂追梦,山高水长,学生本位,铭记心上。</font><font color="#167efb"><br></font></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投入、热情、思考、钻研对于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必要而必须的。磨课即是如此!曾几何时,我们努力追求打破语文课常规的授课状态,总追求以新颖的构思、勇敢的尝试让学生被语文课深深地吸引。但是,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课堂观察的不断成熟,我们发现,语文课不仅总是源源不断地赋予我们灵感和创造力,我们可能经历过纯粹的“教学技巧”的追求,我们那颗不安于平凡的心灵可能催生出一个又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创意。也许这些创意在当时还显得幼稚、甚至张扬。但是那种忘我追求语文课堂艺术的精神,却带给我们无限回味。因为我们都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富有浪漫美的。可是,浪漫之美,绝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我们应该有更深刻的,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对文本的深层挖掘与个性解读,对生本课堂的追求与努力,即课堂是否满足了学生生命发展的根本需求,是否达成了学生思维的活跃。<br></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课堂有梦。追梦之路,山高水长,云山苍苍,江水央央。课堂承载着学生生命的成长,我们应该追求学生生命的质量。我们既要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更要追求学生思维的活跃;既要追求预设的精彩,更要追求学生生成的精彩!<br></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