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吴山镇~三合店传统美食“四大头”、“四大抢”

王光赋

<h3>(唐威、汪德保、王光赋、徐碧峤报道)随县吴山镇地处随县西北部,版图面积368平方公里,全镇南北长约50公里,成“长布袋状”,南北温差达1度左右,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几种方言和民俗片区,最南端的唐王店片接近随州方言和民俗,俗称“蛮子”;最北端的三合店片由于毗邻湖北枣阳和河南桐柏而接近和河南方言和民俗,俗称“奤子”;位居中部的吴山片则“不蛮不奤”,南北兼蓄。</h3><h3>三个片区的方言、习俗、习惯都大相庭径,尤其是三合片区的土特产三合黄酒、民间美食“四大头”、“四大抢”更是别具一格 ,让人垂涎欲滴,食之久久难以忘怀。</h3> <h3>让我们一起来撩开舌尖上的吴山美食“四大头”、“四大抢”和三合黄酒的神秘面纱吧!</h3><h3>“四大头”、“四大抢”美食起源于汉光武帝刘秀,传说当年王莽撵刘秀,从枣阳地界追至吴山镇三合店桑园(现联建村)境内的石门地段时,刘秀早已人困马乏,口干舌燥,再也跑不动了,刘秀见此地山高谷狭,怪石凛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实乃天然的屯兵要塞。于是下令就地扎营修整,这时,一个兵卒发现石门附近有一个天然石洞,便让刘秀到洞里休息,走到石洞旁边,发现一凼子黄水,饥不择食、口渴难耐的刘秀伸出双手捧起来就喝,谁知刘秀一喝顿觉甘甜爽口,神清气爽,困意顿销,一口气喝了不知多少,竟然晕晕乎乎的,原来这不是一般的水,是农民收稻谷遗落在石坑里自然发酵,变成了米酒,这就是早期的三合黄酒。</h3><h3>喝完“水”,兵卒把刘秀扶到石门石洞里休息,刘秀进石洞就躺地上睡着了,刘秀刚刚睡下,成群结队的蚊虫便嗡嗡的飞过来,咬得刘秀翻来覆去的睡不成,刘秀气呼呼的说:“蚊虫别咬我,让我好好睡一觉好不好!”</h3><h3>刘秀话音未落,蚊虫纷纷飞出石洞,刘秀一直睡到天黑还没有醒,这时候山间的青蛙又叫了起来,把刘秀又吵醒了,刘秀又说:“青蛙别叫了,让我好好睡一觉!”哪知刘秀话音未落,青蛙都不叫了,刘秀在这里一觉睡到大天亮。王莽的追兵来到石门,见这里山高水恶,不敢轻易追赶,撤兵回枣阳。</h3><div>刘秀见王莽的大部队撤退,十分高兴,下令军卒就地设宴庆贺,宴席就是请三合店当地厨师做的“四大头”、“四大抢”,刘秀的队伍吃饱喝足后,从新城经河南程湾,最后到河南南阳社旗(赊旗店)赊旗起兵,恢复汉室,称汉光武帝,赢得大汉天下。</div> <h3>何谓“四大头”、“四大抢”呢?</h3><h3>“四大头”、“四大抢”宴席在吴山镇三合店片区一般是在婚嫁、生日寿诞、乔迁、重大节日才会用的最隆重的宴席。</h3><h3>“四大头”、“四大抢”宴席共有48道菜,菜品的选材、煎炸烧煮、烹饪炖溜、上菜的顺序、菜盘的摆放等等,都有讲究,厨师丝毫也不马虎。</h3><h3><br></h3> <h3>上菜的顺序是:客人到齐坐定之后,摆齐餐具,斟满黄酒,厨师首先端上18至28道凉菜,凉菜有荤有素,荤素搭配,客人边吃边喝,有的大吃大喝,唯有“老司机”们则细嚼慢咽,等待大菜“四大头”上桌,便开始“四大抢”,“四大抢”就是抢着吃。</h3> <h3>“四大头”的第一道大菜是“龙头”,一般用鱼代表龙,最后一道菜是“凤尾”,一般用鸡子代表凤,中间的两大头菜是牛肉和红烧肉。上一个“四大头”菜,后面就跟着上一道炒菜、紧接着再上一道汤,出下一道大菜的时候就要撤出上一道菜的碗盘,因为一是菜太多吃不完,二是需要的碗盘多,厨具要循环使用,三是餐桌放不下那么多的菜。所以,客人必须抢着吃,要不然就撤走了,吃不到那道菜了,这就是为什么叫“四大抢”的来历。</h3> <h3>第一道大菜“龙头”(鱼)上桌之后,客人们纷纷站起来抢着吃,紧接着上一道甜汤,再上一道炒菜</h3> <h3>第二道大菜是牛肉,紧接着再上一道鲜汤,再上一道炒菜</h3> <h3>第三道大菜是红烧肉,紧接着再上一道酸辣汤,再上一个炒菜。</h3> <h3>第四道大菜是“凤尾”(鸡子),紧接着上一个汤,再上一个炒菜。</h3> <h3>四道大菜装菜的器具也有讲究,夏天用盘子或汤盆,冬天用火锅。</h3> <h3>四道大菜、四道汤、四道炒菜上完之后,还有4至8个坐碗(4至8道小碗菜,也是荤素搭配)。至此,整个“四大头”“四大抢”宴席的48道菜全部上齐,厨师已经累的满头大汗,只踹粗气。</h3> <h3>亲,宝宝还要告诉你,如果你是第一次吃“四大头”“四大抢”宴席,一定要有心里准备,这个宴席光是菜就会把你的肚皮撑破的,可别想着吃饭哦。</h3> <h3>在吴山三合店吃“四大头”“四大抢”宴席,再一个就是要有时间上的心里准备,因为菜多,而且大部分是现做现端,吃宴席的时间就需要的时间长,一般在4个小时左右。</h3> <h3>厨师正在上菜</h3> <h3>在过去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当地的人们天天都盼望着能吃一顿“四大头”四大抢”,一位当地老年人笑着跟我们说:“那时候吃一顿可以管几天不饿!能吃一顿就很不错了,那时候哪能像现在一样碗里盘里都是肉啊,碗下面都是垫的箩卜白菜或者其他干野菜,上面放几块块肉,一抢就抢光了,现在多好的社会啊,吃不完,喝不尽。”</h3> <h3>每一道汤口味都不一样,甜汤、咸汤、酸辣汤让你喝了爽得不要不要的。</h3> <h3>推杯换盏,斛光交错。情感和友谊在黄酒中逐渐升温。“四大头”“四大抢”“三合黄酒”吃出来的是文化、喝出来的是历史。</h3> 吴山镇,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在这片纯朴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曾经涌现出许多的仁人志士,早在鸦片战争后期,“太平军”、“捻军”、“白朗军”’、“大刀会”等众多的农民起义军辗转吴山,留下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大革命时期,中共随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吴山人李彩奇、以及革命烈士王兰如、李绍鸿、杜品越等一批优秀儿女为领导随县的农民运动,建立了以吴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组织了闻名鄂北的吴山武装暴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八路军和共产党领导的随北工作队长期驻扎在吴山英勇奋战,桐柏军区一分区和中共随阳县委(随州枣阳)先后在三合店设立。李先念、陈少敏、赵紫阳、刘邓大军曾经在吴山浴血奋战。<div>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在欣赏美食和享用美食的时候,一定要珍惜美食,响应光盘行动,不铺张、不浪费,杜绝餐桌腐败,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带头人。</div> <h3>最后的4个坐碗菜端上来了。</h3> <h3>亲!丰盛的吴山镇三合店黄酒,美食“四大头”“四大抢” 有木有勾起你的食欲?来吴山吧!我们陪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