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的辉煌 走进伊朗~3

周苒

<h3>我们离开设拉子,驱车前往亚兹德。</h3><h3>亚滋德位于伊朗国土的地理中心,是卡维尔沙漠南端的绿洲城市。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亚滋德曾是丝路的驿站。</h3> <h3>我们看到的这个奇怪的巨型圆锥体是一个大冰窖,冬天採自于高山顶的冰块,存储在冰窖内的深坑里可以使用一个夏天。</h3><h3>这个冰窖有800多年历史。</h3> <h3>路过一个小县城,去吃饭。</h3> <h3><font color="#010101">好酒不怕巷子深,终于到了。</font></h3> <h3>一些民俗的小摆件。</h3> <h3>做烤馕的老人。</h3> <h3>热烤馕更好吃。</h3> <h3>亚滋德南郊的天葬台,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是波斯本土的宗教,我们参观了古代举行天葬的拜火教教徒升天的寂静塔。直到1970年伊朗政府立法禁止天葬。</h3> <h3>我们到达亚滋德城里,这是恰克玛克大公清真寺牌楼广场。</h3> <h3>我们来到了一个健身运动表演馆,这是当年训练波斯军人的操练。</h3> <h3>当他们得知我们是来自中国的游客,在表演结束时特别邀请我们全体下到表演池合影。实际上观众里也有不少的欧洲游人。</h3> <h3>参观火神庙,圣火长燃的地方。在伊斯兰教统领波斯前,拜火教是古波斯国教,火神庙里是代表光明的神火,是不能熄灭的。在此供着熊熊燃烧的圣火,据说在这里的圣火自公元470年始一直燃烧至今,已经有1500多年。</h3> <h3>燃烧的圣火。</h3> <h3>到洞穴饭店吃晚饭,羊腿。</h3> <h3>入住酒店。</h3> <h3>参观亚滋德市内的一座较大的花园:朵拉阿巴德花园,建于18世纪,曾是桑德王朝开国之君卡林的行宫。园中的主建筑夏季行宫耸立着一座八角形的风塔,高度超过33米,是全伊朗最高的风塔。</h3> <h3>星期五清真寺是亚滋德最著名的地标,清真寺东面建筑是前塞尔住突厥时期建造的,南面则是14世纪的建筑,西面最精美的主入口建筑是18-19世纪的建筑作品。西南面入口大殿上接一对宣礼塔,总高46米,塔身高度22米。</h3><h3>清真寺穹顶的马赛克装饰做工复杂、精致,非常震撼。</h3> <h3>下面十几米深有一口古井,我们去看看。</h3> <h3>游览亚滋德哈法丹旧城区,穿梭在古巷子里,欣赏古城中随处可见的独特的风塔,古波斯大臣住宅高耸的风塔是当地的一景,到夏天有纳凉的作用。</h3> <h3>中午吃大餐,烧鸽子,每份一只半鸽子。</h3><h3>大厅里没别人,允许我们摘掉头巾,好舒服。</h3> <h3>当天下午我们驱车赶到伊斯法罕,伊斯法罕是伊朗最美丽的城市,它位于伊朗正中央,近200万人口是伊朗的第三大城市,伊斯法罕海拔超过1500米,是典型的高原都市,四季分明。</h3><h3>图为著名的33孔桥夜景。</h3> <h3>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真寺是伊朗三十几座著名清真寺中唯一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清真寺,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h3><div>该清真寺始建于八世纪,烧毁后在11世纪塞尔柱时期重建,此后从蒙古汗国到萨菲王朝陆续扩建,经过历代多次重新装修才成为今天看到的风貌,庞大的建筑体混合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技法和多样风格。集中体现了800多年来伊斯兰宗教建筑的演变,同时具备塞尔柱、蒙古和萨法维时代的特点。</div>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建于11世纪的一个有巨大砖造圆顶的四方形祈祷大厅,由于年代久远上面的磁砖装饰已经灭失殆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看看后期的砖造结构,非常精美。</font></h3> <h3>看到这个精美的砖雕门券,体现出了蒙古的特征。</h3> <h3>这是一座前方由20根纤细而优雅的支柱支撑阳台的纯波斯宫殿,映照在前方水池中为40根柱子,故名‘四十柱宫’。它始建于1647年,不幸被火烧毁,重建于1706年,是伊朗为数不多的厅内布满油画的宫殿,巨幅油画反映的是萨法维王朝全盛时期与邻国战争获胜的场景,油画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伊斯兰文化和波斯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壁画之中,非常令人赞叹。</h3> <h3>在波斯地毯店,精美的波斯地毯是用真丝编织而成,抖动优质的波斯地毯,会在灯光下显示不同的色彩和明暗变化,美的让人窒息!</h3> <h3>羊脑汤。</h3> <h3>羊蝎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