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b04fbb"><br> 12月5日这一天,天气暖和,适合聚会的日子,时隔四个周,我们又相约在这里,进行一场三小语文人美丽的约会。<br> 今天是五六年级专场,活动的基本流程<br> 上课——本年段组员逐一发言——其他年段教师发言(每个年级至少一名)——备课组长评课——教研组长发言——许校发言,请大家做好准备边听到边做好准备。<br> 下面我们逐一进行:(课堂展示)<br>两位老师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通过年级组的磨课,将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场课堂盛宴。<br>具体:<br> 一、 两位教师授课。(五、六年级各1节)<br> 第一节:符惠芬《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br> 第二节:林娟娟《伯牙绝弦》(六年级)<br> “课堂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这样的艺术存在,我们才能在下次的教学中不断进步,力求创新。<br>下面,我们进行评课环节。<br> 二、 组内教师发言。<br>黄妫萍<br>黄荣芳<br> 三、 校内教师发言。<br> 自由发言<br> 一年级代表发言<br> 二年级代表发言<br> 三年级代表发言<br> 四年级代表发言<br> 四、 备课组长发言。<br> 符少灵组长发言<br> 吕芳组长发言<br> 五、 符丹汝组长发言。<br> 六、 许小丽副校长发言。<br> 其他任务分工:<br> 主持人:六年级;<br> 拍照及美篇:五年级;<br> 活动记录:四年级。</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教研活动不仅仅只有这一次,在往后接连不断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也会多一些沉思,多一些细致,让我们的每一堂教学课都走向完美。<br> </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在黄妫萍主任既温婉又亲切的话语中,我们五,六年级专场语文教研正式拉开了帷幕。首先展示的是由符惠芬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符老师的课堂让学生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无情的毁灭。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使学生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在课堂中,老师富有感情的教学,深深地感染每个人。学生读得有感情,说得有感情,学得也有感情。</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第二节语文课是由林娟娟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课堂上,林老师从容,大方的教态,有感情的范读,良好的师生互动震撼了在场的每个人。</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接下来由林娟娟老师和符惠芬老师针对自己执教的课堂进行说课和上课反思。符惠芬老师的课堂反思:课堂开始先复习课文导入新课,接着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赞美之情。接着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毁灭,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再让学生说出此时的感受,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许小丽副校长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文课堂,是充满美的课堂,在这里,我们总能与美相遇!非常感谢符惠芬及林娟娟两位老师给我们奉献了一场美的盛宴。惠芬老师的课堂,激情澎湃,简约大方,将圆明园的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涤。娟娟老师的课堂,婉约大气,以读为本,读出古文的韵味,读出知音情深,读出画面,读出理解。特别感谢各位点评老师的积极参与,以及真知灼见,深入浅出的评析,让我们再一次全方位领略了课堂的美。更要感谢科组长及两位备课组长的精心组织与准备,每一次的精彩都离不开幕后各位组织者的辛苦付出。课美,老师美,主持美,点评美,我们的教研是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邢校长曾说:最有效的培训是用我们的课堂培训自己。所以,愿和大家一起追寻理想的课堂,欣赏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黄妫萍主任的真知灼见:两节课共同的感受:两位老师精心准备,用心打磨,课堂从从容容。想起两句话:有舞台的地方就有掌声。有准备就有精彩!<br>符惠芬老师:1.课件精美,辅助教学效果好;2.对比学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圆明园从有到无,心灵受到启迪和熏陶,步步推进,教学效果好。</font></h1><h1><font color="#b04fbb">林娟娟老师:读读——说说——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中,一遍遍,有梯度地读文,在读中理解了课文,达到背诵积累的目标。朗朗书声给人以美在享受。这是一节简约而不简单在课。想起专家的一句话:语文课姓语,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把书读好很重要。与大家共勉。</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黄荣芳老师有深度的课堂评价:符惠芬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符老师这堂课主线清晰、画面感强。本单元的目标要求是用心感受文本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符老师紧扣此点,以“昔日的辉煌,无情的毁灭”为主线,设计了四个板块,分别是“精巧的布局”“宏观的建筑”“珍贵的文物”“无情的毁灭”,逐个一 一展开,每个板块都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及辅以鲜明的影像资料,最后深入浅出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达成本课的目标要求。林娟娟老师的课从从容容,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老师底蕴深厚,驾驭自如。</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陈雪儿老师的精彩点评:两位老师的课值得我学习与借鉴,很精彩。符惠芬老师:1.精心钻研教材,紧抓重点。抓住第2一4自然,带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后到第5自然,让学生了解侵略者的罪恶行经与可耻嘴脸,以爱激恨,课堂激情澎湃。2.让学生谈感受这块体现了符老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林娟娟老师:1.整节课设计得很好,采用了‘以读’为主"的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体会文中情感。2.林老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课堂张驰有度。3.文言文在时间上与现代文有隔膜,要这好文言文不容易,所以觉得这节课很精彩。</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吕芳组长的远见卓识:林娟娟老师选择不容易把握的文言文《伯牙绝弦》来上公开课。在上公开课之前自觉地磨课两次,并虚心地请教,我们为娟娟老师这种敢于探索,力求上进的教研精神点赞!<br></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如何上这一课,我们六年级语文组的集体备课思路:①确定教什么。根据第三学段的课标中,对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要求主要是感知、记诵、积累 。根据教材单元目标“感受艺术的魅力”,分析文本价值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见教案)。②确定怎么教。五年级已经学过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学生已懂得借助拼音和注释来了解文意,但故事内容年代久远,学生不容易领悟伯牙为何破琴绝弦。依据这一学情,确定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见教案)和教法(以读为本)。<br></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在课堂实施中,娟娟老师以一个“读”贯穿整个课堂。仅仅一个“读”,娟娟老师让变得很灵动而深厚。在形式上有自由读、师范读、合作读,角色读、填空读,诵读等。在层次上,层层深入,披文入情。①抓住一个核心问题“被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让学生很快就进入文章的情境中学习。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借助拼音学生和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师范读感知文言文的节奏美,学习读好感叹句。③抓住关键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知。”启发想象,仿说句子,填补文章的留白处,体会知音的境界。④读故事、诵读帮助积累。整堂课有初读感知,细读知意,赏读学语,精读悟情,诵读积累。以读为本,落实教学目标,<br> 几点建议:①可以在学习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用斜线标出节奏划分,更容易帮助学生读好文言文。②要抓住文章的情感线:由巧遇知章的喜悦--失去知音的悲痛,引导学习去体验感悟知音难觅,突破本课难点。③我们老师也要做善于倾听的钟子期,注意倾学生的回答与读书,关注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推进的速度和方法,顺学而导。<br> 总之,听了娟娟老师的课,感觉“徐徐兮若清风”,如果在文章感情线上把握好,就能得到“洋洋兮若江河”的情感体验了。<br> <br> <br> </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符少灵组长全面,透彻的课堂评价:符惠芬老师的《圆明圆的毁灭》这堂课的教学中,以情感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将爱与恨,圆明园的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一丶教学设计合理。符老师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紧抓重点,先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再到园明园的毁灭,“以爱激恨”,更激起了学生的痛惜与仇恨,从而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本单元阅读要求:我们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注重以读为本,结合大量形象丶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来充分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教学中,老师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思、读中悟。切实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传情达意,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四、拓展延伸抒发情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再到圆明园的毁灭,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最后老师让学生谈谈感受,教学情感目标水到渠成。</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符丹汝语文组长发言要点:一、关注单元首篇的教学。现行教材以专题编排,单元首篇文章的教学起到示范作用。1.记叙文教学宜抓“文眼”展开。《圆明园的毁灭》的显性文眼是“毁灭”,符惠芬老师抓住了“凡是”“统统”“任意”等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毁灭”,重点非常突出;本文写法的显著特点是用大量篇幅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对比衬托出毁灭后损失的不可估量,故,另一隐性文眼是“辉煌”,在文中的载体字眼是“有”,建议抓住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在了解内容了解历史的同时,感悟写法,体会民族精神,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2.《伯牙绝弦》同样是“艺术”专题的首篇,本专题的主要写法是“写实和联想”的结合。用现代文理解文本时,应引导学生用“仿佛”“好像”等词说话,区别联想和写实部分,为《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中关于写实和联想的教学铺垫。二、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两点建议。1.教实常见例字,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如:之、乎、者、也、曰、哉、兮……2.关注“一字多义”,如本课的“善”,以及常见的“之”。林娟娟老师做到了。三、待商榷的疑惑。文言文的朗读,要先划分节奏指导朗读还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停顿?[微笑]</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符丹汝语文组长对本次活动做出的小结:老师们,在第一阶段的“微展示”活动中,我们全体姐妹全员参与,展特长,显风采,三小语文人的整体素质毋庸置疑!本周,第二阶段听评课活动第一场——高段阅读教学已展示完毕,感谢符惠芬、林娟娟老师为我们提供学习和研究的案例!感谢吕芳、符少灵两位组长以及许小丽副校长、黄荣芳老师带给我们全面、深入的教材与教法分析!也再次感谢主动接手美篇任务是符惠芬老师和富有团队精神的五年级组!让我们共同期待美篇的出炉!关于这场展示和点评,以及群里的后续研讨,作为组长,我再唠叨几句:每一场活动,看到大家全员、积极地参与,我的内心都充满了感恩,就像是上课有很多学生举手的感觉是一样的,不管这是对语文组工作的支持还是自身积极学习的内需,都是令人振奋的!这次的听评课,我们看到了年级组备课的深度和广度,也看到了教师评课的高度!《圆明园的毁灭》《伯牙绝弦》的设计与点评,我们肯定了我校语文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课堂实施,我们要学习的是教师推进设计和启发引导的教学智慧!所谓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我们对自己的钻研、设计和启发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目标。</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经过半天的时间,本次教研活动画下了完美的句号。两节精彩的语文课和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真知灼见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每个人。也让每个人收益匪浅。开展语文教研——我们永远在路上。</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