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我的父亲母亲(拍摄于2003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31年,我的父亲出生在河南省夏邑县的一个中医世家。我爷爷行医积善治病救人,家境还算殷实。父亲小时候曾读过几年私塾。</font></h3> <h3>我的爷爷</h3> <p class="ql-block"> 1947年,在当年可谓是有文化的父亲,在夏邑县区委土改工作队做一些文书助理工作,1948年正式调任区委文书,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建国后调到河南省委工作,当时的河南省委在开封。</p> <h3>青年时期的父亲</h3> <h3>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9月15日,时任区委宣传委员的父亲带领四十余名农村青年应征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因为我父亲参加革命多年,穿上军装入伍后直接就任工兵第519团任副指导员,副连职。</h3> <h3>1951年9月15日,区委的同事欢送我父亲和他的一位战友的合影,前排左五是我父亲</h3> <h3> 部队时刻准备着奔赴战场参加抗美援朝。就在部队整装待发时,朝鲜战事缓和,1953年7月中、朝、韩、联合国四方代表在朝鲜板门店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宣言》,朝鲜战争结束。1953年我父亲因工作表现突出,调任河南省军区保卫处任干事一职。</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图是没有打过仗的父亲挎着一把德国造驳壳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父亲参军后与战友合影,图右为我父亲</font></h3> <h3>父亲参军后的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和战友合影,前排左一为我父亲</h3> <h3><font color="#010101"> 1954年,中南军区在广州举办保卫干部培训班,我父亲作为一名在河南省军区工作的保卫干部参加了培训班。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调任陆军第127师保卫科任干事。先后担任过保卫股副股长、股长、政治处副主任等职务。127师当时驻扎在海南屯昌。就这样我父亲从河南来到了海南,从省军区地方部队转入了野战部队序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27师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除了抗美援朝、对印度反击战之外几乎无役不与。解放战争时期隶属第四野战军,从东北一路南下打到海南岛,解放海南岛后,又参加了广西剿匪,战功赫赫、猛将如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我父亲被授予一杠两豆中尉军衔(正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身着55式军服中尉军衔的我父亲</font></h3> <h3>父亲在海南岛时的工作照,左下角是海南常见的珊瑚,身后柜子里放着两个奖杯</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5年5月1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1965年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了实行了10年的军衔制度。取消军衔前我的父亲军衔为大尉。1988恢复军衔未再设大尉军衔,大尉成为了解放军军衔的历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取消军衔前父亲最后的留影,大尉军衔(正营)</font></h3> <h3> 我小时候在家中,见到过父亲的大盖帽和肩章,肩章是丝织的,黄色的肩章中间一条红色的扛镶嵌着四颗星,星是铜制的五角星,领章是绒布做的,红色领章中间一条黄色杠镶着四颗星,星是铝制五角星。还有武装带和斜挎的吊带都是牛皮做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当成四旧销毁了,真是可惜。</h3> <h3>55式大尉军衔的帽徽、领章和肩章</h3> <h3>中青年时期的父亲(黑白照片着色)</h3> <p class="ql-block"> 1965年,作为工作骨干,我父亲被选送到北京,参加中央政法干校学习深造。</p><p class="ql-block"> 1965年7月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第十一期全体学员并合影留念。</p> <h3><font color="#010101">下图为国家领导人接见时的留影。上面一副为转机像全图,下幅为截取转机像军队方阵局部。军队学员位于正中方阵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后面,我的父亲位于军队方阵最后一排左数第三个。</font></h3> <h3>接见的当日,我父亲同一个小组的战友合影,中排右一为我父亲</h3> <h3> 我的母亲,1930年4月出生在河南省夏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47年嫁给了我的父亲。建国初期河南农村的生活很艰苦。我爷爷在镇里的卫生所工作,我奶奶手有残疾,不能干活,我母亲支撑着整个家。</h3> <h3><font color="#010101">青年时期的母亲</font></h3> <h3> 我的哥哥1949年12月在老家出生,当时刚刚建国不久,父亲给他起名叫“新华”,意喻自然是“新中国诞生”。我母亲不仅要操持家务,抚养我年幼的哥哥,还要照顾我爷爷奶奶。</h3> <h3><font color="#010101">少年时的哥哥与上尉父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少年时的哥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55年,我母亲随军来到海南岛,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农村妇女,到了自然气候、饮食习惯都存在着天壤之别地方生活,需要克服许多困难,那个年代海南岛一天三顿是大米,几乎是没有面食,真不知道我的母亲是怎样适应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56年6月,我的姐姐出生在海南屯昌,父亲给她起名叫“爱华”,顺着哥哥的序列,意为“热爱中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的姐姐在父母的怀抱中</font></h3> <h3>童年时的姐姐</h3> <h3><font color="#010101"> 1959年6月我出生了,当时父亲的部队驻扎在海南通什(这个字念“砸”za第二声),现在是海南省五指山市。父亲给我起名叫“建华”, 也顺应了哥哥的序列,当时正值大跃进后期的气氛高涨,意为“建设中华”,家人都是叫我的小名“小华”。</font></h3> <h3>童年的我</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怀抱着我,父亲搂着姐姐</font></h3> <h3>姐姐喂我喝水</h3> <h3><font color="#010101"> 1958年,我的母亲参加了工作,在部队的三八厂,三八厂大部分职工都是随军家属,主要生产肥皂、麻绳。我出生后母亲因为工作没有太多时间照顾我,就把我的奶奶从老家河南接到了海南,更难想想我的奶奶是怎样适应海南生活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三八厂部分职工合影,三排左一是我母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张照片是去接我奶奶时在河南老家照的,父亲抱着姐姐</font></h3> <h3>哥哥姐姐在老家</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和我的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在海南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和我的奶奶、母亲在海南岛</font></h3> <h3>哥哥姐姐和奶奶在海南岛</h3> <h3>母亲哥哥姐姐和我在海南岛</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1年127师换防,从海南岛乘渡轮登上大陆。师部驻扎在广东省翁源县新江镇,下属的几个团分别驻扎在新江和英德的其他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刚过海到广东,部队的营房还没有全部盖好,我们住在临时的茅草房。记得1962年的一个夜里,台风把茅草房的屋顶吹掉,旁边的特务连战士连夜帮我们搬入了新营房。当时我三岁,这一幕是留在我的脑海里最早的记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了广东我的父亲调到127师下属的381团任保卫股长,后来又调到团政治部工作。团部驻扎在英德的沙口镇,距师部约有40公里的路程。我的母亲被安排在师部的幼儿园工作,和师部的子弟学校——育英小学同属一个编制。我和姐姐同母亲住在育英小学,哥哥在县中学读书。父亲和哥哥都不经常回家,小时候我跟着姐姐一起玩。育英小学实行住读,除离家较近的师部子弟每天回家外,大部分团里的子弟都住在学校,放假时统一用班车接回家。我家就住在学校职工的家属房,因此我和姐姐住在家里,这是很幸福的事。</font></h3> <h3>1964年7月,师部幼儿园欢送同事留影,后排右三为我母亲</h3> <h3><font color="#010101"> 父亲从事保卫工作,有一架135照相机,自己冲洗胶卷放大照片,所以我家有许多不是在照相馆里留下的生活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和我在广东</font></h3> <h3>我和母亲、姐姐在广东</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和哥哥姐姐在家门前(像不像手机信号满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64年在育英小学幼儿园前全家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64年五岁的我和全家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65年六岁刚上学的我和全家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面这三张照片,我都是穿着我姐姐穿过的花条绒衣服,老小有福呀,不愁没衣服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67年兄弟姐弟三个合影</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了,我们部队子弟学校没受影响,哥哥就读的县中学也停课了,父母不让哥哥跟着同学到北京串联,哥哥就在育英小学食堂帮助做饭。哥哥1968年参军入伍,分配到父亲所在的127师379团,也是赫赫有名的铁军团,但和父亲不是一个团。</span></p> <h3><font color="#010101">哥哥参军时和父亲的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7年,全国各地造反派“夺权”狂潮迅速蔓延全国。原有的党政机构陷于瘫痪,造成无政府主义浪潮恶性泛滥,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定局势,人民解放军奉命“支左”,正式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我的父亲被派往湖南株洲的田心机车工厂(南车集团)支左。一日,父亲坐在吉普车行驶在街上,两派武斗的一颗子弹,穿过汽车篷布呼啸而过。</font></h3> <h3>在湖南“支左”期间,和地方同事在毛泽东故居韶山的合影,后排左三为我父亲</h3> <h3> 我父亲在“支左”期间,工作积极努力,成绩突出,成为全师“支左”工作的模范,在全师组织的连以上的干部大会上作报告传授经验,被127师选为广州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份子。参加在广州举办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份子代表大会。当年广州军区的《战士报》摘录了父亲在会上的发言。</h3> <h3>1968年,我父亲参加“广州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时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前的合影<br></h3> <p class="ql-block"> 同年,我父亲作为军队干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二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p> <h3> 1968年127师从广东翁源换防来到广西桂林,师部及各团驻扎在距桂林市南10公里的奇峰镇,漓江的支流——相思江蜿蜒其间,是一片南北长约六公里,东西宽约四公里的喀斯特峰林山地。<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奇峰镇的山很有特点,不似市区的叠彩山,独秀峰那般异峰突起,亭亭玉立,而是以群峰林立,形态万千见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风景秀美的奇峰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奇峰镇是个军事重镇,当年除了127师外,还有留守在奇峰镇的一个坦克团,归属127师编制,在奇峰镇有一个战斗机场,一个空军飞行中队驻扎。</font></h3> <h3>1969年全家在桂林奇峰镇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font></h3> <h3> 上个世纪60年代,127师曾派出一个高炮营参加了抗美援越战争。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冲突后,越南战争已经结束,中国军队部署向北调整,1969年10月127师奉命北上。</h3> <h3><font color="#010101"> 127师主力部队调走后,后勤附属部队和家属仍然留守在奇峰镇。 </font></h3> <h3> 1969年12月,为了给接防奇峰镇的部队腾出军营,全师家属搬到了桂林市区东部的越南北校(广西南宁有个越南南校),当时我们都简称为“越校”。 “越校”是越南战争时期,中国为越南高级领导人的子弟躲避战争在中国办的一所学校。“文革”开始后,越南的孩子们为了躲避中国的动乱纷纷回国了,偌大的校舍空着,正好给我们提供了居住条件。</h3> <p class="ql-block"> “越校”位于桂林市七星公园以东约5公里,当年为了安全,我们住在部队大院里是不让随意出门的。“越校”的原址,现在是桂林航空工业学院,原来大部分的校舍都拆除了。</p> <h3>2004年我重返奇峰镇时留影,身后房子第一间是我家</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9年127师北上,部队到达河南时,中苏边境战事缓和,部队在河南集结待命。最后127师就地驻扎河南。</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127师部署在郑州以西的陇海铁路沿线,师部暂住洛阳。我的父亲先后在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洛阳市商业局支左。1973年底支左工作结束,父亲回到驻扎在洛阳郊县宜阳县的部队,1978年转业到洛阳工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70年4月,暂居在越校的家属全部离开桂林,搬至丈夫或父亲所属部队驻扎地,我和姐姐则随母亲来到师部所在地洛阳(当时父亲也在洛阳支左)。1971年师部搬到新安县,我的母亲从师部幼儿园调到洛阳轴承研究所工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父亲转业前的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1年母亲离开127师幼儿园时的合影留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和姐姐随父母来到河南洛阳,哥哥随127师到洛阳,1973年退伍。我们一家从此在洛阳生活和工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3年全家在洛阳合影</font></h3> <h3>1973年哥哥复员后兄弟俩和父亲合影</h3> <h3>1974年,母亲、哥哥、姐姐、我在王城公园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1年和2015年,我分别和哥哥、姐姐两次前往离开了40多年的广东翁源127师师部所在地,探访育英小学、探访我曾经的家。由桂林和127师换防到这里的部队,也于1996年离开。部队营房仍旧是原样,权属广州军区营房处,但都被当地群众占用。</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俯瞰育英小学全景</span></p> <h3><font color="#010101">1962年~1968年广东翁源育英小学我的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育英小学教学楼,我在这里读小学一到三年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父亲的樟木箱里至今还珍藏着那幅卷轴转机像,转机像长140厘米,宽25厘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图是我和哥哥姐姐翻拍转机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的父亲还珍藏着三枚纪念章,分别是1950年颁发的华北解放纪念章、1950年颁发的剿匪胜利纪念章、1954年颁发的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纪念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华北解放纪念章(左) 剿匪胜利纪念章(中) 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纪念章(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三枚纪念章对我父亲来说尤其珍贵,见证了我父亲建国初期亲身的经历,对于我们子女也是弥足珍贵,我们会永远收藏。</font></h3> <h3> 在洛阳安家后,哥哥、姐姐、我先后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的父亲母亲当上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br></h3> <h3>中年时期的父亲母亲</h3> <h3> 1971年,母亲从127师幼儿园调到洛阳轴承研究所工作,在七室机械性能实验室任实验工。1974年我家从127师“支左”工作留守处(原玻璃技校)搬到轴承研究所。1980年母亲50岁退休。<br></h3><h3> 1978年,父亲从127师转业到洛阳饮食公司工作,任党委书记。1978年我家从轴承研究所家属院搬到八一路饮食公司家属院。父亲1981调到洛阳第二汽车修配厂,任党委书记。1987年我家又搬至洛浦路第二汽车修配厂家属院。1991年父亲60岁离休。</h3> <h3>1978年父亲母亲、姐姐和我在轴研所四号楼后合影,我家住在4楼,姐姐抱着我哥哥的儿子</h3> <h3>1979年父亲母亲在王城公园牡丹厅前抱着大孙子留影</h3> <h3>1980年母亲退休后,父亲带着母亲到南京上海旅游,在上海外滩留影</h3> <h3>1983年母亲怀抱外孙女在八一路饮食公司家属院</h3> <h3>我的母亲和她的女儿、外孙女</h3> <h3>1987年母亲怀抱小孙子在八一路饮食公司家属院</h3> <h3>1991年父亲60岁生日和孙子、外孙女在一起</h3> <h3>步入老年的父亲母亲</h3> <h3>2000年春节,哥哥乔迁新居后的第一个春节,父亲母亲和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合影</h3> <h3>老年的父亲母亲</h3> <h3>2000年春节,母亲和女儿、外孙女合影,母亲70岁</h3> <h3>2000年4月,母亲和我们夫妻俩合影</h3> <h3>2000年4月母亲70寿宴现场</h3> <h3>2000年4月,母亲70岁寿宴结束后,父亲和孙子、外孙女在洛矿宾馆餐厅外合影</h3> <h3>2004年元旦,父亲73岁,母亲74岁</h3> <h3>2005年春节,孙子、外孙女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拜年</h3> <h3>2005年,母亲在谷水姐姐家,75岁</h3> <h3>2007年春节,母亲在洛浦路家中,77岁</h3> <h3>2009年春节,父亲78岁,母亲79岁</h3> <h3>2010年,母亲80岁生日</h3> <h3>2011年3月,父亲母亲和我哥哥嫂子合影</h3> <h3>2011年3月父亲母亲和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在健隆酒店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2011年11月,参加大重孙子满月酒席时留影,父亲80岁,母亲81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春节,父亲母亲和儿子、孙子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春节,哥哥家(全景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7月19日(6月初一)父亲81岁生日</font></h3> <h3>2012年11月,在新区姐姐家</h3> <h3>2012年11月,在新区姐姐家</h3> <h3>2013年春节,父亲82岁,母亲83岁</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2月春节,全家在哥哥家合影</font></h3> <h3>2013年2月春节,父亲母亲和哥哥全家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2月春节,父亲母亲和姐姐全家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2月春节,父亲母亲和我全家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春节,姐姐和母亲合影,母亲83岁</font></h3> <h3>2014年4月13日(农历3月14),母亲84岁生日</h3> <h3>2014年4月13日,新区世府名邸小区</h3> <h3>2014年4月13日,新区世府名邸小区</h3> <h3>2014年4月13日,新区世府名邸小区</h3> <h3>母亲和她的儿女们</h3> <h3>母亲和她的两个孙子</h3> <h3><font color="#010101">父亲抱着大重孙子和重外孙女</font></h3> <h3>2016年4月父亲母亲和小重孙</h3> <h3>这是2016年9月19日,姐姐和母亲最后的一张合影,也是母亲留下的最后一张影像。</h3> <h3> 2005年9月,母亲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家中请了保姆和我父亲一起照顾我母亲。2012年起,父亲母亲在哥哥家居住,姐姐也曾接母亲到她家住一段时间。父母的晚年在哥哥家,我的嫂子待他们像亲生父母一样。</h3> <h3> 2016年10月24日,母亲在哥哥家中安祥离世,享年86周岁;父亲于2017年11月21日在洛阳东方医院病逝,享年86周岁。</h3> <h3> 慈恩难忘 ,音容永在如地久 ;爱泽共存 ,教诲长留似天长。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想您,您们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h3> <h3>我的父亲母亲</h3> <h3>父亲母亲的骨灰安葬在洛阳邙山盘龙陵园。</h3><h3>下图为父亲母亲之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