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探索目标</h3><div>1、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且可以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div><div>2、通过本节课实验,让小朋友理解音调的含义——声音频率的高低。</div><div>3、制作排箫,让小朋友探究排箫是如何唱出美妙的音乐的。</div> 通过将尺子放在桌子边缘,用手拨动尺子,探索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div>(通过实例,引导小朋友探索声音的传播途径。)原来我们在岸上说的话都被水里的小鱼听到了,原来声音还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途径真是不少,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里传播。</div> (通过瓶子装不同量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口吹,探索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div>水瓶中的水越多,音调越高。水瓶中的水越少,音调越低。这是为什么呢?瓶中的水多了,空气就少了,空气振动的频率就高了,所以声音就大一些</div> <h3>制作一个排箫,用它吹奏出美妙的音乐。请小朋友们从袋子里取出8个小管子,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将他们摆在桌子上。将8个小塞子分别按进小管子的一端。现在请小朋友们将安装好塞子的小管子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摆在桌子上,而且要注意哦,有小塞子的一端要朝向你自己。现在将摆好的小管子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安装的底座上。没有按扣的一端,8个小管子是对齐的。现在我们的排箫就做好了。</h3><div>现在用小嘴巴对着这几个小管子吹气,听听音调一样么?</div><div>最短的音调最高、最长的音调最低。</div><div>我们的排箫之所以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就是因为小管子的长短不同,空气在里面的振动频率就会不同,因此就产生了音调高低的不同,所以我们的排箫才会吹奏出美妙的音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