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为加强对幼儿的安全保护,帮助幼儿园教职工了解幼儿常见病症状及应急处理办法,12月6日下午,二十里铺街道卫生院刘亚迪医生为我园教职工进行“幼儿突发疾病应急救治”培训。</b></h3> <h3><b> 刘医生借用ppt、真实案例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发热、惊厥、呕吐等幼儿易发病的诱因、症状、紧急处理方法等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讲座内容紧密联系日常生活,案例讲解真实生动,为教职员工积极做好幼儿常见病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了专业指导。</b></h3> <h3><b> 此次专题培训,为的是让教职工对如何做好幼儿突发病、意外伤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丰富教职工科学育儿知识, 教师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对在处理紧急事情时不会手无举措、束手无策了,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孩子意外伤害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伤害,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b></h3> <h3><b> 幼儿急救措施</b></h3><div><b>一、热性惊厥 </b></div><div><b>热性惊厥是小儿常见病,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b></div><div><b>1.急救措施</b></div><div><b>(1)一般处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做气管切开。②防止意外损伤。③防止缺氧性脑损伤。</b></div><div><b>(2)控制惊厥 ①针刺法 针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等穴。2~3分钟不能止惊者可用下列药物。②止惊药物 安定常为首选药物。但应注意本药对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水合氯醛 配成10%溶液,保留灌肠。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氯丙嗪 肌内注射。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用10%葡萄糖稀释成1%溶液静注,惊止即停注。</b></div><div><b>2.一般处理</b></div><div><b>使患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咬伤。严重者给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b></div><div><b> 二、异物吸入 </b></div><div><b>处于幼儿园孩子的年龄段,他们对一些小东西充满了好奇,如小豆子、小纽扣等,异物吸入经常发生。</b></div><div><b>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如果异物还没出来,可以把孩子翻过来,面对救护者,将手指并拢在孩子胸部下半段按压1—5次。随时观察孩子嘴里有没有东西出来,如果有东西,救护者应该用手指将异物钩取出来,千万不要捅。切记,以上所有动作都是在孩子的头低于胸的情况下完成的。</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