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ed2308">中国新闻时讯通讯社河南讯: 2017年12月6日,驻马店经济开发区教育体育文化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织市第23小学“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圆梦蒲公英”系列教育活动之旅开启,一大早,9辆大巴车整齐的停在校门外马路的边道上。 小雪后的早晨,气温明显的变低,已感觉有点儿冻手了。以沈书平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和班主任不顾寒冷,早早地等在了车旁,在迎接家长们把孩子送来,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在车首车尾,警灯闪烁,东高派出所领导十分重视校园活动的安全,特派2辆警车及数名精干警官全程护送。刚过7点,东高派出所领导亲临校门口送行,充分展示出人民警察爱人民的博大情怀,令人尊敬! 在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下,又有家长们的鼎力支持,学生们很快的有序登上指定大巴入座,向此次活动的首站---漯河市许慎文化园进发。东方今报王东煜主任,中国新闻时讯通讯社记者随行采访,驻马店市社会发展促进会属文化传承委员会主任李喜保及王艺颖参加了活动。 此时,晴空万里,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送来阵阵暖意。旅途的车厢变身特色课堂,更像一流动的温馨家园,一派乐融融的景象,一路风尘一路歌,群情激昂,歌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美丽的乐章。 几十公里的路程,很快的顺利到达目的地。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的下车,来到广场准备列队入园。同学们举目望去,一座东汉时代的灰瓦挑檐建筑矗立眼前,朱红的大门古香古色,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另一个时代。文化园工作人员早已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讲解员分工有序,熟练地带队入园至正殿前听老师讲汉字文化史及许慎的故事,结束后同学们分组游园,身临其境感悟汉字文化。 校领导及老师们不顾旅途疲劳,各司其职,陪孩子们瞻仰汉文化轶事,讲解历史典故,成语出处等知识。使同学们课堂上不明白的汉文化史触景生情,豁然开朗。同学们用心的看,认真的听,老师耐心仔细的讲,认真的记,在短短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来在特别的环境里,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文化园内有座小山包,同学们往下滑呀,滚呀,别提多开心了。几个小时下来,同学们真正体验出社会实践中的无限乐趣,受益匪浅。集合了,同学们还恋恋不舍地不愿离去…… 通过此次活动,使孩子们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感悟了东汉写字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及文化底蕴,给孩子们写好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领悟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长大后挖掘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许慎文化园</font></b></h3><h3><font color="#b04fbb"><b><br></b><b> 许慎文化园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慎墓为核心,2008年9月开工。园区建筑按传统规制对称布局,三区一轴,十二个节点。由南向北分布在三级台地之上。广场服务区3.2万平方米,有六书石柱、文字大门、翰林阁、景区管理中心、许慎文化研究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纪念品商店等建筑。<br></b><b> 中心展示区3.3万平方米,有汉字大道、字圣殿、叔重堂、说文馆、文化长廊、魁星亭、字形牌坊等主要建筑。墓冢保护区4.3万平方米,主要为文物本体以及部首方阵、字形解义、字源石、蟾桂山等景观小品。2006年05月25日, 文化园内的许慎墓作为汉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04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font></h3> <h3><b><font color="#39b54a"> 许慎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经学家。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思想治天下的汉朝,在他被尊为“五经无双” 和古、今文经学纷争的特殊时期,放弃所有功名利禄,胸怀国家和民族,以科学严谨的理念和执着敬业的态度,倾其一生心血撰著了对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和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许慎的著作和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也因其巨大贡献而被后人尊为字圣。每年的高考时节,总会有些学生到许慎庙前拜一拜,但他们拜的可不是迷信,而是精神力量,想要从许圣人这里得到些精神支持。</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其人历史以及文化贡献</font></b></h3><h3><font color="#ff8a00"><b> 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而许慎用一部书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也规范了一种文化的框架。 它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声韵的字典,是文献语言的奠基之作,也是书面语言、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是许慎对中国文字学研究方面所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贡献。它不仅保存了先秦的字体和东汉以前的文字训诂,反映了我国汉语词汇的面貌,总结了我国古字学的发展历史,而且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文字学的“文字说理论”。 </b></font></h3><h3><h3><font color="#ff8a00"><b> 据说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因为他读了《说文解字》。 一部书,架起了连接古今的时空隧道,让今人能沿着这条隧道走向不可知的未来。这就是许慎的贡献。 1000多年前许慎是伟大的,他是第一个从理论上阐明文字重</b></font></h3><font color="#ff8a00"><b>大意义的人。他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他通过对文字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来“以究万源”。正是由于许慎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得经学的研究纳入了科学的正确轨道。许慎在学术上的成就,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在今天,即使在将来,举凡研究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都离不开《说文解字》这部书,而且所有涉及古代的学科,尤其是历史、哲学等,都需要从《说文解字》这部书中寻找资料、线索以至答案。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许慎对文字学和训诂学发展研究的作用与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br></b><b> 如果没有许慎《说文解字》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先秦的大篆、甲骨文和钟鼎文以及战国时的古文。孙里衍在《重刻宗本说文序》中曾说:“五经文字毁于暴秦,而存于《说文》。《说文》不作,几乎不知文艺;文艺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本解。”因此,历代学者评价他的功绩“可比孔子,可比周公”,并尊其为“百世之师”,“儒林所宗”。 清朝光绪年间,为了表彰许慎,大学士九卿会同礼部曾经奏请皇上“准以汉儒许慎从祀文庙”,河南省学政又批准郾城县建“许南阁祠”。春秋两次致祭,还行三跪九叩之礼。<br></b><b>黄德宽:我把许慎对整个中华文化的贡献主要定位在文字学,而文字学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根基。我们知道经典是个很全面的东西,包括语音、文字、词汇等,而经典的传承主要是文本,即语音文字。许慎最大的贡献是通过《说文解字》为中华经典学说的流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奠定了学术根基。但不可否认许慎在经学方面的造诣和贡献,这和把他的主要成就定位于汉字学并不矛盾。<br></b><b> “许慎与中华文化”名家访谈现场 <br></b><b>叶国良:在我看来,《说文解字》并不是单纯从文字学或训诂学编著的书,实际上里面有一部分是根据当时的《五经》解释文字,另外一部分是用文字解释经书,里面我们留下许多研究中国古代经典的资料,所以它是一部古文字书,同时还是一部经学书,不能完全从文字学角度看待它。<br></b><b>彭林:我这次来十分关注漯河人是怎样定位许慎的。我认为仅仅把许慎定位为“字圣”很不够,因为他研究经学能达到“五经无双”的地位,他本来是为研究经学才研究文字的,研究文字实际上是他研究经典的工具。因此,我认为许慎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最终应定位为经学方面。<br></b><b>单周尧:《说文解字》对于如今了解古代的经典、文献、文化是很重要的,汉字跟整个中华民族是密切相关的,跟中国文学是息息相关的。《说文解字》对汉字的稳定很重要,起到了很大作用。到唐代,官方注意对汉字的字形统一、字型规范,是以《说文解字》为标准的,后来又有了课本,文字就慢慢稳定下来,流传下来。<br></b><b>文怀沙: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充满敬意,同时也深感许慎的《说文解字》更是文化精髓。中原文化是母亲文化,要认识中国,先要认识河南。河南产生了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医学家张仲景、文字学家许慎等,如今更是英雄辈出,是一个了不得的地方。许慎将散漫的文字体系化、规范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仅河南人要为家乡自豪,所有的中国人都要为中州厚土骄傲,因中州之中漯河有许慎而自豪。今天我怀揣沙澧文化来感受漯河的美丽,漯河有沙河和澧河两条河,湖南也有一条沙河,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br></b><b>古胜隆一:中国所有学术的源流其中有许慎,因为我们研究历史时最根本的是文献和文字学,而许慎的《说文》恰恰提供了这么一个读懂古代学术著作及文献记录的渠道。他在文字学和经学上的贡献是合二为一、不可分开的。许慎在中华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br></b><b>宋均芬:“许慎不仅仅只属于中国,他应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人。”这是宋均芬多年研究许学之后得出的结论。宋均芬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读博士时读的是汉语音韵学,现在研究的方向是许学,著作有《〈说文〉学》、《汉语文字学》、《汉语词汇学》。 宋均芬这样说,理由有四: 一是许慎创制了中国乃至于世界的第一部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创制了540部首,将9353个小篆按部首编排,并逐一释义析形,有的字还有书证或音注,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形制完备的汉语大字典。西欧直到18世纪才有了这种形制的字典,比西欧早了一千五六百年。 二是许慎是伟大的哲学家。许慎提出“盖文字者,经</b></font></h3> <h3><b><font color="#39b54a">许慎的传说故事</font></b></h3><h3><font color="#39b54a"><b> 在学术上,许慎太认真也太执著,编撰过程中,遇到“窦”字的解释时,他居然不避窦太后的名讳,赫然将“窦”字解释为洞,并进一步将狗窦解释为狗洞,这一下惹怒了窦太后,将其贬官,逐回原籍。及至后来,太后受人挑拨,竟要赐死许慎。<br></b><b> 许慎当然没有被赐死,许慎没有被赐死不是太后不要他死,而是因为他有个好老婆,他的好老婆就是天赐公主。 这是个美丽的传说。 1000多年前,一个大风后的夜晚,一个叫天赐的姑娘被刮到宫里的大树上,太后看到后非常喜欢,就把她收为宫女,赐她为天赐公主。 后来许慎被召入京城担任太尉南阁祭酒,太后就把天赐公主嫁给了他。许慎贬官回家,天赐公主毅然随夫回乡,去过普通人的生活。 得到太后要赐死许慎的消息,天赐公主与家人商议假称许慎病故,建了一个墓,当着乡邻众人的面,将许慎殡于墓地,暗地里,墓里修了主室侧室,以便于许慎著书、休息。 每到夜晚,天赐公主便白衣素身,飘然而至,一是为许慎送饭,二则陪伴许慎。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许慎完成了泽及千秋万代的《说文解字》。<br></b><b> 光绪二年,许庄村死了一个人,时任郾城县知县的周云前往验尸,当行至许慎墓附近的沟里时,突觉不适,遂差下人到附近打探有没有惊着圣贤。 当得知许慎墓就在此地时,立马停止验尸,来到许慎墓前:“老师在,下官不知,请莫怪罪!”祷告罢,才敢做公干。<br></b><b>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写道:“曾曾小子,祖自炎神,自彼狙召,宅此汝濒。”意思是说:我这个许家的曾孙小子,祖先是炎帝神农,后来许国灭亡,子孙分散,在河南境内者沿汝水居住。<br></b><b> 康熙四十六年的三月,百花盛开。在这令人陶醉的季节里,郾城知县温德裕去郾城东部老窝、召陵一带查看民情,当他走到姬石西边的时候,不知道是道路坑洼不平抑或是抬轿的轿夫贪看景色,一不小心,打个趔趄,把温德裕从轿内颠了出来。轿夫们马上把他搀扶到轿内,接着打躬作揖请温大人原谅。温德裕摆摆手说,算了,走这么远的路哪能没个闪失。他并不怪罪轿夫,不过他却问一个年长的轿夫:这一带<br></b><b>有没有古圣先贤?这位轿夫用手往西边一指说道:“大人你看,西南高岗上有一大土冢,那就是许圣人的坟墓。”“许圣人?哪个许圣人?”“就是许慎呀!”是不是著《说文解字》那个许慎?“是啊!就是他。”温德裕一听,恍然大悟,可不是吗,这里是召陵,正是许慎的故乡。想到这里他慌忙下轿,和轿夫一块步行来到许慎墓前,跪倒在地磕头作揖,并惭愧地说道:后生小子温德裕不知道许老夫子在此长眠,我路过此处本该来此拜谒,不但不拜,反而坐到轿内自高自大冒犯圣贤,唐突古人,实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违背了孔孟之道。接着他给许老夫子培土添坟。回去以后,又在墓前立了一通碑。<br></b><b> 温德裕立的碑是他亲自撰写的碑文。碑的右边沿用真楷摘录《后汉书·许慎传》几句并略有更改:“公讳慎、字叔重,召陵人,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交长。卒于家。所著有《五经异义》及《说文解字》十四篇传于世祀乡贤。”中间突出“汉孝廉许公之墓”七个大字。后边落款是:康熙丁亥三月、三原后学温德裕立。温德裕是陕西省三原县人,自幼好学,熟读经书,进士出身,他对许慎尊崇有加也是很自然的了。康熙丁亥是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到2007年这通碑恰好三百周年。</b></font></h3> <h3><b><font color="#ed2308">背景意义</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b><br></b><b> 1000多年前,一个官并不大,也不曾征战沙场的人物许慎,凭着他的一部《说文解字》,让整个华夏民族开始统一于一种精神,开始了华夏文明的一种高级阶段,让现代人借此能够读懂古代,让千秋万代能够循着一种绵绵不绝的精神,永远前行。<br></b><b> 许慎生于斯、长于斯、眠于斯,是我们漯河人的骄傲。近年来,漯河市委、市政府为弘扬汉字文化、传承许慎精神、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加快漯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了许多重大科学决策。<br></b><b>许慎文化园是多元文化的结合体,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汉字文化是园区的核心文化,同时通过经学故事长廊、字形解义、部首方阵、蟾桂山、魁星亭、金榜石等景观小品彰显出儒家文化思想和科举文化的价值。<br></b><b> 许慎文化园是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历史名人纪念凭吊、许学资料收藏研究、汉字文化观览消享的集萃地,具有较强的学术性、纪念性、教育性、旅游性。它必将成为国内许慎文化的学研基地,海内外许学传人和许氏宗亲朝圣拜祖的精神家园以及广大民众观赏体悟汉字文化的旅游目的地。</b></font></h3>